《示范》诗歌原文

  十个月的小婴儿

  喜欢一个人,父亲

  父亲对他的爱,空气可鉴

  看好了啊

  父亲开始趴,移动,落下

  全程没有语言指令


  婴幼儿扭头看了一会

  他错过了一些细节

  父亲唤他名字,再一次

  示范

  看好了啊


  接下来,实操“考试”

  进行得非常顺利

  尤其“悬挂”步骤

  其中闲适,超轻美丽

  父爱子嗣,在看到里


  智慧教育   乐在其中

  ——评韩兰娜的诗歌《示范》

  评论员:陈东林

  在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的视野中,身教始终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韩兰娜的《示范》一诗,恰似一幅生动的亲子教育画卷,以父亲独特的亲身示范,展现出一种无声却极具力量的教育智慧。

  诗中的父亲,面对十个月大的小婴儿,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简洁且形象的动作开启了教育之旅。他以“趴,移动,落下”这些肢体语言构建起一座独特的沟通桥梁。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看,十个月大的婴儿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更多地通过感官与动作来认知世界。父亲这种直观的动作示范,完美契合了婴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于形象、动作的感知能力远超对抽象语言的理解,父亲的无言示范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探索与学习的大门。

  父亲的示范过程充满了耐心与引导性。当婴幼儿初次因注意力分散而错过部分细节时,他唤回孩子的名字,再次示范,这一细节彰显出父亲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尊重与关注。这种耐心的重复,在儿童教育学中意义非凡,它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与机会去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坚持与专注的态度。

  而在“实操‘考试’”环节,孩子顺利完成动作,尤其是“悬挂”步骤中展现出的“闲适,超轻美丽”,不仅仅是孩子对动作的模仿成功,更是父亲身教成果的直观体现。它反映出孩子在父亲的示范下,不仅学会了具体的动作,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父爱的滋养与力量,进而能够以一种放松且自信的状态去完成任务。

  韩兰娜在备注中提到“围绕安全,一生安全”,这也深刻地揭示了此诗背后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父亲通过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示范,实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这种早期的、以身教为主要形式的安全教育,会如同烙印一般伴随孩子成长,在他们未来面对各种生活场景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为其一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此诗以一种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方式,将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看到,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尤其是父亲那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亲身示范,就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引导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旅程中茁壮成长,收获知识、技能与无尽的爱,同时也让父婴二人都享受到了难以言表的亲情快乐。

  感谢先生,感谢先生,谢谢您了,谢谢您了,说的真好,感谢您的付出,这也是对我的洗礼啊。每一次表达心境,付诸笔端,看到充满友爱的文字表达,这些象征生命生长的文字,我都觉察收益。谢谢陈老师,谢谢我的朋友。(图片为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这是和陈先生初次见面的地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