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这片充满诗意与韵味的艺术沃土里,黎风先生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和对艺术矢志不渝的深厚情感,在艺术的苍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且熠熠生辉的印记。

  黎风先生诞生于1947年,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见证着他在艺术道路上一步步扎实迈进的足迹。如今,他在四川的艺术画卷中,黎风先生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对艺术的深厚情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黎风先生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注册艺术品拍卖师,四川省乡村文化书画院专职画家。他在五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学习古今名家的创作技法,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在过去五十余载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如一位虔诚的行者,不断穿梭于古今名家的艺术世界,汲取着他们创作技法中的精华养分,并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融合、沉淀,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绽放出非凡且令人瞩目的艺术魅力。


  一、艺术启蒙与成长之路

  黎风先生对绘画的热爱,恰似一颗悄然播撒在心田的种子,在悠悠岁月里,慢慢生根发芽,而后茁壮成长。自幼,他便仿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周遭世界的一切都怀揣着敏锐且细腻的观察力。在他的眼中,那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宛如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精心绘制的一幅幅天然画卷,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与奥秘。而这份对自然之美的由衷感知,宛如一阵春风,轻轻吹开了他踏上绘画之路的大门,成为了他追逐艺术梦想的最初动力源泉。

  回溯往昔,黎风先生十二岁那年,绘画的魅力就如同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他。那时,每天放学后,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朝着老街走去,那里有一家专门绘制炭精画的店铺。店内,画师专注地描绘着人物肖像,一笔一划间尽显精湛技艺。年少的黎风先生常常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眼中满是对绘画的好奇与渴望。或许是他那股专注的劲头太过显眼,画师察觉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潜藏的绘画天赋,认定他在绘画领域定是个可塑之才。于是,画师心生爱才之意,开始耐心地教他学习素描。黎风先生本就对绘画充满热情,此刻更是如获至宝,学习起来格外勤奋刻苦。那段时光,虽平淡却充实,为他日后在绘画道路上的长远发展,悄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黎风先生十六岁时,母亲出于对他未来的考量,将他送到了家乡一位备受乡民敬重的老中医——张蜀屏老师的中医堂当学徒。张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颇高。初到中医堂,张老师拿出一本中医古书《寿世保元》,吩咐黎风先生每日抄录。黎风先生不敢懈怠,用心抄写了几篇后,满怀期待地呈给老师过目。然而,张老师看过之后,却微微皱眉说道:“抄医书,首先要字写得好呀,你这字写得不够好看,还是先把毛笔字练好吧。”说罢,张老师便递给他一本颜真卿的楷书字帖,让他认真临帖练习书法。黎风先生深知老师的良苦用心,自此开启了勤学苦练书法的日子。寒来暑往,他的书法水平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有了极大提升。当他终于工整地将那部多达56万字的《寿世保元》抄完,再次呈给张老师时,张老师望着他那因长时间握笔而红肿的手,脸上露出了欣慰且满意的微笑。每每谈及这段过往,黎风先生总是风趣地说道:“没有张老师当初那严厉的要求,我恐怕也成不了如今的书法家呀,我这算是被恩师‘逼’出来的书法家呢。”

  在成长的漫漫旅程中,黎风先生从未停止过对绘画的探索。从最初懵懂的简单涂鸦,到后来开始有意识地钻研绘画技巧,他对绘画的热情始终如一,如同燃烧的火焰,不曾熄灭。而真正让他在绘画道路上笃定前行、心无旁骛的,当属竹子这一独特的绘画题材。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向来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美好品质,它那挺拔修长的形态、节节高升的模样以及随风摇曳时的优雅风姿,都深深地烙印在黎风先生的心底,令他为之着迷。自此,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竹画的创作之中,在日复一日的练习揣摩中,逐渐掌握了画竹的精妙诀窍,让笔下的竹子渐渐有了别样的韵味。

  二、拜师邹辛士: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

  1992年,对于黎风先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意义非凡、值得铭记的年份。彼时42岁的他,在好友的热心引荐下,有幸结识了著名书画家邹辛士先生。邹辛士先生身份颇为特殊,她是辛亥革命保路运动领袖颜楷的夫人,自身亦是在书画界久负盛名的大家,同时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她的绘画风格独出心裁,艺术理念深邃独到,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艺术殿堂,对黎风先生产生了深远且深刻的影响。

  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与渴望,黎风先生拜入已92岁高龄的邹辛士先生门下,开启了一段对他艺术生涯影响至深的求艺之旅。回忆起拜师后的那段日子,黎风先生的眼眸中总是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话语间满是对恩师的感恩之情。邹辛士老师对待绘画有着近乎严苛的严谨态度,从每一笔的起承转合,到整体画面的布局构思,都容不得丝毫马虎;而她对艺术表达所秉持的深刻见解,更是犹如一盏明灯,在黎风先生探索艺术奥秘的道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黎风先生仿若踏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开始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绘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构图的巧妙安排,还是笔墨运用的细腻变化,亦或是如何通过画面精准地传达内心情感,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着。这段深入且系统的学习过程,宛如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石,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站得更稳,看得更远。


  三、擅长画竹:竹之韵味的独特表达

  黎风先生笔下的竹子,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他运用细腻而不失刚劲的笔触,将竹子的挺拔之姿、坚韧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每一根竹子都在诉说着一段无声的故事。观其画作,每一根竹节都苍劲有力,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磨砺;每一片竹叶都灵动鲜活,好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黎风先生看来,画竹绝非仅仅是对竹子外在形态的简单描摹,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笔墨,传达出竹子所蕴含的深刻精神品质。在创作竹画的过程中,他极为注重笔墨的运用,深知墨色的浓淡变化乃是展现竹子光影效果的关键所在。他常常通过巧妙地调配墨汁的浓淡,让竹子在画面中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光线的映照下,有的竹叶墨色浓重,仿佛被阳光直射,凸显出其厚实与凝重;有的竹叶则墨色清淡,恰似处于阴影之中,展现出一种空灵与飘逸。

  而在构图方面,黎风先生也有着自己的独到匠心。他善于以简洁明快的布局来突出竹子的主体地位,让观者的目光能瞬间聚焦于竹子本身所散发的独特韵味之上。有时,他笔下的竹子三两成丛,相互依偎又各自独立,展现出一种团结而又不失个性的美感,仿佛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在微风中低语交谈;有时,竹子独自挺立,孑然一身却又傲然于世,彰显出一种孤高的气节,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君子,坚守着自己的高洁品性。无论何种姿态,他的竹画一经展示,总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让观者仿佛瞬间置身于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耳边似有竹叶沙沙作响,鼻尖仿佛萦绕着竹子的淡淡清香,进而深切地领略到竹子那高洁清雅的独特气质,沉浸在这一片艺术营造的美好意境之中。

  四、岷江行——山水之美的壮丽呈现

  除了在竹画领域有着颇高的造诣,黎风先生的山水画亦是别具一格,令人赞叹不已。其代表作《岷江行》堪称经典之作,宛如一颗艺术明珠,在众多画作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幅作品以气势磅礴的岷江为主题,生动且细腻地展现了岷江沿岸那摄人心魄的壮丽景色。

  展开画卷,只见江水奔腾不息,犹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的水流撞击着岸边的礁石,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豪迈;山峦起伏连绵,一座挨着一座,仿佛是大地挺起的脊梁,它们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似在与苍穹试比高,有的则相对低矮圆润,宛如大地母亲温柔的怀抱,承载着世间万物;云雾缭绕其间,时而如轻纱般缥缈,给山川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而又似波涛般翻涌,让整个画面更添几分灵动与奇幻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虚实相生的意境。

  谈及《岷江行》的创作过程,黎风先生的眼中总会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是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为了能将岷江的神韵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之上,他不辞辛劳,多次沿着岷江进行实地考察。不同的季节,岷江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春日里,两岸山花烂漫,江水在繁花的映衬下多了几分温婉与柔情;夏日时,暴雨倾盆,江水暴涨,那汹涌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秋日的岷江,江水澄澈如镜,倒映着岸边金黄的树林与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冬日则略显萧瑟,江水依旧奔腾,却又带着几分冷峻与坚毅。不同的时间,岷江也有着别样的景致:清晨,江面上弥漫着薄薄的雾气,阳光透过雾气洒下,给整个江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将江水染成了橙红色,山峦也被镶上了一道金边,美得让人陶醉。

  在绘画过程中,黎风先生充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和独具匠心的笔触,将岷江的雄浑、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远处的山峦,他以淡墨轻轻晕染,一层一层,由浅入深,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仿佛那山峦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故事,引人遐想;近处的江水,则以浓重的笔墨细细勾勒,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墨色的干湿对比,凸显出水流的湍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江水那磅礴的力量扑面而来。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对岷江自然风光的如实描绘,更是黎风先生对大自然那份深深敬畏之情的真挚表达。每当谈起四川的景色,黎风先生总是会动容地说道:“山在树中、树在水中、水在云中,这便是四川山水独有的韵味啊,每一处景致都好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黎风的山水画,有着对山水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笔下的岷江,不只是山水的描摹,更是对家乡山水的深情赞歌。其山水作品中的笔墨运用和构图布局,展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创新精神,为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五、艺术理念与追求

  在这漫长的艺术创作岁月里,黎风先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理念。他始终坚信,绘画绝非仅仅是色彩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是画家内心世界与外界万物沟通的桥梁。画家应当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等真挚情感毫无保留地传达给观者,让每一位欣赏作品的人都能在那一幅幅画作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感受到艺术的温度。

  无论是竹画还是山水画,在黎风先生的笔下,都饱含着他深刻的思想与充沛的情感。他认为,艺术创作应当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从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间的烟火百态,都是他创作的素材宝库。他坚持不随波逐流,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艺术风格多元的大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绘画风格,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再用画笔将这些美好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他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坚固桥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艺术思潮下所绽放出的创新之花。

  黎风先生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体现在他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他不为外界的名利所扰,一心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用心揣摩每一个细节,用情感灌注每一笔每一划,只为创作出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触动人心的优秀作品。他就像一位孤独的行者,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为后来者树立了一座值得敬仰的艺术丰碑。

  黎风先生的作品,深受中外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广为收藏,2016年四川中江档案馆收藏了50幅黎风先生的作品,并出版了《黎风书画选》一书,这不仅是对黎风先生一生在艺术创作的肯定,而且还对加强文化名人的档案管理,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与黎风先生深入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跟随他一同走过了那段漫长且充满故事的艺术之旅,深刻感受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那份赤诚之心与执着之情。他用一生的时光,在墨竹与山水之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艺术人生,他的作品也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四川乃至全国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独特且永恒的光芒。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黎风先生依然会秉持着这份对艺术的初心,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惊叹、充满感染力的佳作。

  黎风先生夙愿,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场个人书画艺术展,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给社会、展示给大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