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小事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有一天,我写了一首“小诗”,发在一个诗歌群里,谁知紧接着就有一位朋友跟帖:“希望今后不要再见到这种感情包。”什么是“感情包”?我没听说过,但我知道这是批评的话。批评我不会写诗,只是感情宣泄而已。对于这个一针见血的批评,我没有表示感谢,而是立即删除了那首“小诗”,并赶快退了群。其实这是虚荣心的表现。
我想,人生应当有梦想,但如果知识贫乏,梦想就难以实现;如果不自知之明,还想找存在感,就会自找其辱;如果只凭兴趣和热情做事,难免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过去,我忙于工作,荒疏了一些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现在退休了,想重圆旧梦,发挥余热,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力从那里来?知识就是力量嘛!要获得知识,浮躁不得,急功近利也不行,只有重新学习,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用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弥补不足,才能心想事成。
我在老年大学学起了书法。起初,我低估了书法的魅力,也低估了学习的难度。当能够驾驭毛笔了,能把字写得龙飞凤舞了,就自我感觉良好。一天,我把自己的一幅作品呈送给老师看,本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老师一眼就认出这是临摹当代一位名家的作品。老师说:学书法不能走捷径,入门是关键,临帖是根本。临帖就是“师古”,“师古”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高起点打基础,才能走得扎实。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原来学书法还有那么多的道理啊。
老年大学曾邀请本市一位年轻的书法家进行专题讲座,在点评学员作业时,这位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业中的问题,这就让有的学员难以接受,产生了抵触情绪。老师知道了这个情况,在以后的讲学时,就格外地小心谨慎,在点评作业时,以鼓励为主,几乎没有批评的声音,即便是指出问题,也很含蓄和婉转。在平时与学员接触中,也是如此。例如,有一天,我拿着作业请他指点。他沉思良久才问:“你临的哪个帖?”我说:“《乙瑛碑》。”他说:“你换一换帖怎么样?临一临《张迁碑》也许会好些。”弦外之音是:你临得不够好,建议换一换路径。后来,我聆听过他对《张迁碑》的讲解,《张迁碑》那厚重质朴、粗犷豪放的风格更吸引我,激起我临习的热情。
如何看待老师这种姿态的转变呢?我觉得:学无老幼,能者为师。当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固然老年学员阅历丰富,自信心强,自尊心强,但是毕竟是学员,老有所学嘛。自以为是,还要老师干什么?只喜欢听好话,听不得批评意见,岂不是故步自封了吗?要想学习好,就要把心态调整好。不在于老师姿态的转变,而是学员要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应放下身段,从头开始,甘当小学生。
在学习中,我曾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今天练这个帖,明天练那个帖,练着练着,如堕五里雾中。老师指点迷津:贪多嚼不烂啊!应围绕某一、二种书体展开去,然后添枝加叶,丰羽强筋,丰富营养,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需要用时间来沉淀。老师的观念是高屋建瓴的。沿着这一方向,我心揣手摹,耕笔不辍,在勤奋中进步,在进步中快乐,在快乐中回报社会。
书法知识涉及到丰富的文史哲知识。打开这扇窗,文化风景阳光灿烂;推开这道门,文化之路光芒四射,让我心旷神怡、心驰神往,激发我对文学天地的向往,借梯上楼,开始了文学创作,让生命之花自由绽放。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