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让球”与“不让球”的风波

  乒乓外交的故事还在继续。

  1971年4月16日下午,根据日程安排,美国乒乓球访华代表团抵达上海的第二天,与上海市乒乓球队打了一场友谊比赛。

  关于与美国队的比赛,周恩来总理有明确的要求。周总理说:“美国乒乓球队技术不高,我们的队员要教他们,对技术不高的要给予鼓励。和美国队比赛,不要光是我们赢。”“比赛要有胜有负,我们都胜不好,要让他们赢一点,还要教会他们。”

  一到上海虹桥机场,父亲就把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向前来迎接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马天水进行了转达。父亲与马天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同在冀中军区工作,建国后也曾有过往来,老关系。马天水哈哈大笑,告诉父亲放心。父亲当时并不知道,此时的马天水,已经不是彼时的马天水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海,是“四人帮”的主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的发迹之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张、姚调入北京工作,此刻,已经投入“四人帮”怀抱的马天水,实际主政上海,不仅为“四人帮”看家护院,还与“四人帮”南北遥相呼应,在一些事情上故意设置障碍,与周恩来总理对着干。

  这一次,父亲领教了厉害。

  根据安排,上海队与美国队男女运动员各打五场表演比赛,父亲要求上海男女队要各让美国队一场球。

  比赛开始不久,坐在主席台上的父亲就觉得不大对劲儿。上海队出场的男女运动员个个都使出看家本领,把美国运动员打得不仅比分悬殊,场面还十分难堪。父亲几次看看坐在身边的马天水,想提醒一下。好在这时女队输给了美国队一盘,父亲忍了忍没有说话。

  男队打满四盘比赛,上海队4比0领先。父亲坐不住了,问马天水这是怎么回事。马天水还是哈哈一笑,说:“安排好了,安排好了。”

  第五盘上海男队出场的运动员是吴家蓬,美国队是美国男子单打冠军霍华德。当吴家蓬大比分轻取第一局的时候,父亲站了起来,说:“老马,在上海比赛,男女队要各让一场球,这可是周总理亲自定的,我们可别开玩笑!”

  马天水还是哈哈应付着。父亲看马天水无动于衷,正色道:“老马,前几天在日本名古屋打比赛,对朝鲜队,因为有一场球我们没有让,毛主席很生气,说这是大国沙文主义,正要追查国家体委的责任,你们上海可别出这个洋相!”

  马天水感到了压力,一言不发,走下了主席台。马天水一番交代,局面立刻起了变化。当霍华德终于以2比1取胜吴家蓬后,父亲舒了一口气。

  父亲后来说,他们一到上海,就感到那里的政治空气令人窒息,这帮家伙对周恩来总理非常明显地充满抵触情绪。父亲只好打起毛主席的大旗逼着马天水让上海男队输了一场球,总算交代过去了。

  那么,父亲说的对朝鲜没有让球是怎么回事呢?几天前在外交部开完协调会,曹诚曾悄悄叮嘱父亲,这次在日本名古屋比赛,我们的运动员郄恩庭在进入前四名的比赛中,淘汰了朝鲜队仅存的选手朴信一,事情已经告到了毛主席那里,体委挨了批评。所以,周总理特别强调,这次与美国队打友谊比赛,一定要有赢有输,要特别注意把握住这个底线。

  从曹诚欲言又止的神态中,父亲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两个多月之后,以“犯了严重错误”为由,曹诚被解除了国家体委军管组组长和总参军训部部长的职务。不久,一纸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的任职命令,曹诚被降职分配到大西北工作去了。

  1983年,我看望曹诚老将军谈论乒乓外交的往事时,小心翼翼地把话题引入了“为什么没有对朝鲜让球”的问题上。这位年近古稀,从山西抗敌决死纵队浴血拼杀过来的老将军,默默看了我片刻,随即讲述了压抑在心底多年,而又无法向人诉说的这段历史公案。

  老将军告诉我,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进入前八名后,我们的选手郄恩庭与朝鲜选手相遇。因为郄恩庭也是我们唯一一名进入前八名的选手,围绕着“让”还是“不让”,代表团研究后拿了个“不让球”的倾向性意见。接到代表团团长赵正洪的请示电话,我立即直接向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报告,总理问得很细。

  当时,代表团分析郄恩庭进入前四名后,对阵瑞典的本格森有一定的把握,因为几天前在团体赛上,郄恩庭战胜过本格森。下一轮与日本的伊滕繁雄争冠军的胜面也大。如果让给朝鲜,朴信一可以说没有一点胜算的可能,这个进入前四名的机会也就浪费了。周恩来总理当即同意了“不让球”的意见。可惜的是,郄恩庭进入前四名后,输给了本格森,止步决赛。

  “外交无小事啊,”曹诚老将军感叹了一句,接着说:“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是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处理的。也就是说,对朝鲜的朴信一不让球,是经过周总理批准的,我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根本不存在我曹诚擅做主张的问题!”

  “这件事怎么会惊动了毛主席呢?”我追问了一句。

  “这是江青一伙搞的鬼!”老将军愤然说道:“我到国家体委工作了四年多,逐步感觉到,江青一伙为了夺取国务院的领导权,处处找周总理的麻烦。周总理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下,苦撑危局,坚持工作。江青一伙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告到毛主席那里,实际上是冲着周总理开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曹诚只能顶下了全部罪名,承担了全部责任!”

  老将军一转话锋,说:“美国队在上海打比赛,你的父亲方炎如果不是顶了马天水那一下,强逼上海队让了一盘球,江青一伙仍然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做文章,目标还是周恩来总理,你的父亲也就有可能要承担责任了,这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我曹诚吞下这个冤屈也就是必然的了。”

  几年后,我偶遇曹诚将军的儿子三胖。三胖说,江青一伙借着“让球”问题发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在国家体委彻底打倒贺龙、李达和荣高棠,进而整垮周总理 。而以曹诚为首的军管组,采取了不予理睬的态度,最终引火烧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持中纪委工作的黄克诚大将,作出了这样的政治结论:曹诚同志在国家体委军管组工作期间,没有制造一起冤假错案。

  父亲生前评价曹诚老将军“胸襟坦荡,大智若愚”,我深感亦然。两位戎马毕生的老人,在乒乓外交的“让球”与“不让球”的风波中,肝胆相照,风骨凛然,令后人敬意油生,也为历史留下了一段值得深省的思考。


  六、三十五年后的前缘续写

  故事又回到罗湖桥头北端。

  1971年4月17日下午3时,父亲与结束了在中国大陆为期七天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成员一一握手话别。

  父亲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15位成员,是怀着不同的心态来到中国的,有个别人在名古屋甚至表示,做了中国要“扣留美国人质”的最坏打算。美国乒乓球协会会刊《乒乓话题》的编辑蒂姆·博根,在电话里对远在家乡的妻子说:“万一我在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把我写下而未及发表的文稿收藏好,日后传给两个孩子。”毕竟,两个国家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正常的往来了,这些美国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美国客人在陌生的国度还是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盛情。一位美国运动员事后回忆说:“从来到中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变成VIP……”应该说,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此行功德圆满。

  父亲还是留下了一点遗憾。这个遗憾,甚至伴随到他生命的终点。

  1992年9月,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开赴海湾,加入支援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几天后,我把小鹰号航母的一些基本情况向躺在病榻上的父亲做了介绍。我告诉父亲,美国这艘核动力航母,建造费用是30亿美元,装备费用也是30亿美元,全年的维护使用费用是5.5亿美元。这组数字的概念是,美国小鹰号航母60亿美元的等同身价,几乎是中国当年的全部国防经费;一艘小鹰号航母的年度维护使用费用,是中国海军当年年度全部舰船维护使用费用的两倍。

  这组数字,勾起了父亲对送别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离境时最后一幕感慨良多的回忆。

  父亲说,送别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名成员,最后一个握手话别的是全团年龄最小的女运动员朱迪·伯琴斯基,才15岁。父亲送别的赠言是,欢迎你再来中国作客。

  这个金发碧眼、漂亮活泼的美国姑娘,在日本名古屋专门与住在美国西海岸的父母通了电话,得到支持后,才决心随团来到中国。几天来,无论是参观游览,还是挥拍竞技,朱迪表现得无拘无束,充满阳光。

  然而,就是这个在父亲眼里还是一个天真少年的朱迪,最后与父亲话别的关键词竟然是:“你们这个国家,太穷了,太落后了,我永远不会再来了!”

  唐闻生现场翻译时,稍稍迟疑了一下,有些尴尬地看了父亲一眼。虽然有石破天惊的感觉,父亲还是笑着拉起朱迪的手,说:“那就祝你一路平安,也请你转达我对你父母的问候。”

  如果说,乒乓外交是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奏出的一部史诗般的交响乐,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与美国运动员科恩,在日本名古屋奏响了这部史诗的第一乐章,那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则是在访问中国的旅程中,演奏了这部史诗的第二乐章。今天,乒乓外交第二乐章的演出落下帷幕了。只是,在这落幕的一刹那,美国女运动员朱迪·伯琴斯基离别的出言无忌,让父亲感慨抱憾了终生。

  父亲说,小鹰号航母的这组数字,是在用实力说话。所以,它才有能力游弋全世界。1971年,我们的国家要是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力,朱迪·伯琴斯基断然是不会这样轻易地拒绝再到中国来看看的。

  又是一个机缘巧合。这个机缘巧合使我在乒乓外交的35年以后,与当年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在北京见面了。

  说起来,我也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九岁考入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乒乓球训练班,练了四年。当兵后,在北京军区第63军体工队打了几年乒乓球,专业技术基础不错。1996年8月,我和队友代表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在国家队训练馆夺得了中国乒乓球名人赛团体冠军。《乒乓世界》杂志以《总后乒乓三大校》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2002年10月,庄则栋和邱钟惠成立了一个国际乒乓球俱乐部,我闻讯加盟入会。知天命之年,我成了庄则栋的关门弟子,亦师亦友。而后的时光里,除了在庄则栋的直接指导下练习打球,我与庄则栋私下里最多的话题,就是乒乓外交。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当乒乓外交这段历史,弹指一挥走过了第35个年头的时候,2006年3月,庄则栋和常熟“红杉树”服装集团公司,在中国乒乓球协会的支持下,策划发起了“红杉树友谊之旅”的主题活动,邀请当年参与乒乓外交活动的美国乒乓球老运动员再度访问中国。

  3月31日下午,美国乒乓球老运动员代表团来到了庄则栋邱钟惠国际乒乓球俱乐部。两国运动员的友谊比赛开始后,庄则栋把我带到了场外美国老运动员中间。这些美国运动员听了庄则栋的介绍,一下子把我围拢了起来。

  美国乒乓球队的队长霍华德指着我带来的照片说:“哦,你长得真像你的父亲。你知道吗,上次,来到中国的第一天,我们的团长斯廷霍文先生,猜测你的父亲可能是军人。我们一起爬长城时,看着你父亲严谨的行为举止,我们还讨论了你父亲是不是军人的问题。”

  庄则栋笑着说:“这位方先生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而且还是将军。方先生也会打乒乓球,是我的学生,也是一名现役军人,中国军队的大校军官。”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老运动员开怀大笑时,我看到了刚刚打完比赛的美国女运动员朱迪·伯琴斯基。我拉着庄则栋走了过去。朱迪已经50岁了,很是沉稳。我拿着当年父亲与美国队的照片与朱迪合影之后,一见如故地交谈了起来。

  我直奔主题,把父亲生前的遗憾告诉了她。朱迪想了一下,说:“我那时才15岁,太小了,记不清楚说了哪些话。但是,我当时确实不想再来中国了。”朱迪因为又要上场比赛,我们中断了交流。

  当晚,庄则栋在满福楼大酒店设宴款待美国乒乓球老运动员代表团。酒过三巡,朱迪·伯琴斯基在庄则栋的陪同下走到我的面前。朱迪回忆了一番当年乒乓外交的往事,说了一句话:“我这次又来到了北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中国,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举杯,一饮而尽。

  我在当天的日记中告慰早已远去的父亲,那个让你不能释怀的美国小姑娘朱迪·伯琴斯基又来到中国了,她说:“中国美丽了,中国强大了”。

  我告诉父亲,这是中国的乒乓外交奉献给全世界的伟大历史硕果,我向远去的父亲致以敬礼!


  完稿于2015年5月23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