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地采访江西省军区第一干所的几位老红军,此前我与干休所郑干事和政委约好今天请老同志在家等候。
2001年6月27日一早我骑摩托到达位于南昌市区城南的江西省军区青云谱干休所,郑干事己在办公室等我,郑干事见我到来,忙起身说:“你这么早就赶过来了,走,先去老红军罗友林家,他俩夫妻都是老红军,今天不会外出,在家等你呢。”
干休所内道路干净、整洁,环境优雅、清静,绿树成荫,道路两旁樟树成行,郑干事边走边与在水塘边垂钓的老同志打招呼,从办公室前行百米左转就能见一栋两层小楼,推开院门,老红军罗友林、杨国群夫妇很热情地领我们进屋,并将已切好的西瓜送到我们手上,让我们解渴。
在不到30平米的客厅内,墙上挂满了各种表彰奖牌,由于罗老退休后一直兼职多所学校和单位的辅导员,被团中央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特别吸引我的是二老1996年拍的金婚纪念照,还真有现代年青人婚照的浪漫。
罗友林1911年7月生于江西吉安万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10月参加万安县湖坊乡农协会任儿童团长,参加了“万安暴动”1930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在红二十军,经过“AB”团事件后合并到红四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1至5次反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战斗。
士地革命时期,任乡苏维埃少先队长、红二十军一三五团战士、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班长、红一军团司令部特务班长、红一军团二师师部特派干事、二师二团特派员、军委卫生部特派员、军委卫生部干部休养所指导员、陕北延川第二兵站医院特派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中央党校学员、延安军委供给办事处协理员、南泥湾联防农埸供给办事处副处长、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东安第九后方医院副院长、东北阿城第五后方医院院长兼政委、东北通辽第十七后方医院院长兼政委、第四野战军卫生部第三医管处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江西军区卫生部政委、江西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离休。
罗老离休不离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余热奉献给了关心青少年成长教育事业,走向社会,作传统教育,当校外辅导员,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先进少儿工作者"“南京军区先进离休干部"“老有所为精英奖"。
由于采访谢象晃时有印象,知道“AB”团事件就发生在红二十军,我就着重问起当年发生“AB”团事件的情况,罗老与我谈起当年亲历红二十军“AB”团事件的情况。
他说。当年,我在红二十军,由于“左倾”路线,要在红二十军找“AB”团份子,也就是找国民党的特务,搞得全军上下人人自危,有一天晚上(时间说不准了),全体官兵在一个大操场集合,面对面站立,当时不知从那抓了一个乡干部,绑在村前大树上,说是国民党打入红军内部的特务,即“AB”团成员,有几个兄弟部队红军战士手持火把站在被绑人前面,要其交待在红二十军里的同伙,如不讲就用火烧,后来,全体官兵排队一个个押着在他面前由他指认,只要他点头,马上押下处决。他摇头,就可回部队。
我一个远房的叔叔是司务长,他被押着在我面前走过,我叫他,他马上示意不要我认识他,后来他被指认为“AB”团成员被杀害了。当我叫去被指认时,我心里真是七上八下,在走到大树前时,那人低着头,一脸的痛苦状,我只见他头两边摆了摆,我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当时,“左倾”路线杀害了二千多红军官兵,其中不少是红二十军优秀指挥员,由于节约子弹,大部分是砍刀和梭镖刺杀,很惨哪”,罗老摇摇头说,“可惜呀,真可惜呀”。
罗老参加了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罗老高兴地比划着说:“1930年底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打得真痛快呀,我军当时在樟树与敌人接触,我们佯装败退,还丢了些枪在地上,边打边撤退,一直引敌人到永丰龙冈东固山,在龙冈红军已设下了4万多人的埋伏,张辉瓒领着一个师1万多人进了埋伏圈内,我们将室内铺上灰尘,抛些干大便在茅房里,敌人以为红军早就撤走了,被我们麻痹了,放松了警觉,其实巳被红军团团包围,敌人全然不知,当军号吹响,杀声响遍东固山,才知中了埋伏,这次战斗一举全歼国民党一个师,敌师长张辉瓒被活捉,后被砍了脑袋”。罗老用手比划着说:“做了一个这么大的木盒子,将砍下的脑袋装进木盒子里,将木盒子放在水里,让盒子顺水流到吉安去了”,这次战斗是我军运用毛主席“诱敌深入,包围歼灭”的战术取得的一次大的胜利。
12岁参加红军的杨国群
在我对老红军罗友林采访结束后,我了解了罗老的老伴杨国群的情况。
杨国群是陕北延川县人,1933年12岁的她就跟着父亲参加了刘志丹的红军,杨老管刘志丹叫盟叔,因为杨老父亲长刘志丹几岁,他们结拜了兄弟,一起闹革命。
杨老谈起了当年迎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情景:“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我们200多人一道派去迎接中央红军,目睹红军会师的场面真感人”。杨老接着说,“当时中央红军穿的衣服烂得不成样子,裤子都烂到了大腿上,许多人用麻袋抗寒。杨老说到此哈哈笑起来说:“穿麻袋的红军里面就有我后来的丈夫罗友林。”
杨老谈到丈夫罗友林时说:“他在长征时受了伤,肩和腿被子弹打折了骨头,走路一摆一摆的,是延安有名的‘罗摆子’,1937年1月经组织安排,把我俩被子搬到一块,把门一关,连杯茶也没有,就算结婚了。60年后,在有10个国家18对世界金婚老人的北京庆典中,我们是唯一一对红军夫妻金婚者。”
杨老1921年出生在陕西川县,1933年1月参加陕北红军,1935年入党。历任宣传员、团委书记、医院院部看护长、青年干事、供给办事处出纳、延安女子大学组织干事、东北第九后方医院出纳、哈尔滨卫生部招待所指导员、江西军区后勤部协理员、江西化纤厂党委书记、1960年回175医院任政治处副主任。被授予少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