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将此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献给那些为了强国强军,攻坚克难,舍身撇家,奋斗终生的科学工作者们……
一
初冬季节,广东珠海,全世界目光又一次聚焦这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隆重开幕。多款国产军机在此集中亮相,这其中,空警—500A格外引人瞩目,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已经是预警机很多次参加航展了。
这款我军目前装备的最新型的预警机,率先采用了数字阵列雷达,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从立项,到完成设计定型,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如此短的时间研制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预警机,令世人惊叹!
此时,人们不由会想起,那位半年前长眠的老人,那位被誉为“预警机之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的老人。
他叫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获得者。
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在美军海空一体打击下,伊军指挥通讯及防空系统迅速崩溃。美军用全新的作战模式来告诉世界,战争是可以这样打的。期间,美军出动作战飞机11.2万架次,其中由预警机指挥调控的占80%,平均每天指挥2240架次各型号作战飞机,不到一个半月作战周期内,预警机执行任务448架次,任务航时达5546小时。几十架预警机,上千次侦察获取的情报,对战争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造本国自己的预警机,成为中国空军战略的重中之重。海湾战争后,我国开始大力建设自己的预警机力量。刚开始,中国寻求和以色列联合研制预警机,以色列提供先进的A50I雷达。但迫于美国压力被迫终止,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现代化尖端军工武器,只有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根本。
拥有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期望。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曾经启动预警机的研制,但终因当时国力有限和技术基础薄弱,未能成功。那时,王小谟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中国必须拥有预警机。于是,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把预警机搞出来!”此时,王小谟主动请缨,临危受命,亲立军令状,担纲国产预警机研制工作,为培养中国预警机事业后续力量,他选用年轻人担任总设计师,自己担任预警机研制工程总顾问,全面指导和帮助总师系统对型号技术方案的确定和工程设计。
在研发过程中,老人跟他的团队实行“7·11”工作制,一周7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小时,克服了许多困难,攻克了许多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王小谟一行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国产预警机研制成功。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架“背”着大蘑菇的飞机,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时年71岁的王小谟激动地拉着身边人的衣服,指着飞机喊:“看,这是我们搞的。”话没说完,眼里早已含着泪水。这架首次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奇怪飞机”,就是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
世人被震惊了,国产预警机的诞生填补了我军预警领域的空白,增强了我军综合实力,标志着我军科技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国产两型预警机突破了一百多项关键技术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还获得数十项重大专利。
二
“七七事变”之后的第二年,王小谟出生于上海金山一个爱国军官家庭。小时候的他喜欢听京剧,但家里买不起收音机,他就用积攒了几个月的早点钱,买了矿石铜丝和一个耳机,用一根铁丝当天线。一番鼓捣,组装起来的东西竟然能发声。“当梅兰芳的戏从耳机里流出,我兴奋得一宿没睡,对无线电波好感顿生。”或许正因为这个爱好,上大学时,王小谟选择了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
1961年,大学毕业的王小谟,进入原国防部第十研究院,成为一名“穿军装”的科研工作者。几年后,因为能力突出,他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任务——研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坐标雷达。在当时,这是一项赶追世界先进雷达的项目。
因三线建设,王小谟所在的38所搬入贵州深山。晚上下班后,周围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但王小谟认为,这对于搞研究来说是件好事,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雷达的研究是要看到飞机的,那个时候,贵阳一天只有一班飞机。王小谟带着同事们便全国各地跑,寻找可以研究的载体。搞尖端技术需要人才,上世纪80年代,38所刚从贵州三线迁出,迁建资金异常紧缺,王小谟却花了40万元巨款从中科大“买”来7个硕士。
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383雷达总设计师。383雷达是一种新型的三坐标雷达,然而,等王小谟带人将雷达研制出来,外面却已是换了人间。改革开放后,中外交流合作密切。许多人主张直接购买美国的雷达,而383雷达也确实有着一些短板。在空军雷达部门支持下,上级同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7年后,改进后的383雷达被运到武汉测试。测试并不顺利,探测距离达不到要求。此时的王小谟感到快无计可施了,一千多人埋头干了7年的产品,如失败,38所可能就此完结。一个偶然的机会,问题终于找到。命运峰回路转,383雷达终于通过国家设计定型,装备部队。经过13年的风雨洗礼,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横空出世,该雷达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称作“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我国因此一举进入三坐标雷达技术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防空雷达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的跨越。1985年,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一年的5月,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轻型飞机,突破了强大的苏联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莫斯科红场,世界为之震惊。此后,国际上迅速掀起研制和采购低空雷达的热潮。让埃及产生兴趣的JY—9,就是一款由王小谟领衔研制的中低空兼顾雷达。不久,埃及致函中方,将在3个月后派团来实地考察。
王小谟迅速组建了一支研制团队,终于赶在考察团来到的头天夜里,匆匆架设好的雷达上总算出现了回波。在埃及接受660小时可靠性考核时,中方所有人员齐上阵,在沙漠中端盆提桶,为风扇停止工作的油机降温。1992年,改进型的JY—9A终于通过验收,并参加了埃及的联合军演,在20余部雷达中综合得分位列第二,抗干扰能力尤其抢眼,成为国际知名的低空雷达。之后,38所拿到了埃及的批量订购合同,还接到了津巴布韦和泰国等国的订单,先后成功出口了13部雷达,创汇超过2900万美元。上世纪90年代初起,JY—9系列开始装备中国军队。
1995年,JY—9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小谟排名第一。这一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
《王小谟传》作者之一刘凡君觉得,王小谟的思维方式很特别,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他不走寻常路,擅长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使之峰回路转。
早在投身预警机事业之初,王小谟就意识到中国疆域广大,除装备大型预警机外,还应形成中国自己的预警机装备系列。
他开始在心中描绘中国预警机体系化发展的谱系蓝图,思考能否用国产中型飞机实现背负式大圆盘,打造类似美国E-3A性能的预警机,以验证“小平台、大预警”技术,解决大型预警机载机的国产化难题,并通过研制工程的延伸来继续锻炼培养预警机技术队伍。
1992年,王小谟从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所长,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这如同一条分界线,把他的职业生涯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研制雷达,后半部分把它“搬”到预警机上去。
此时,王小谟的压力是巨大的,这不仅因为,国内同行对他的设想有着不同的看法。更因为世界上我国的预警机研究与发达国家比,有着巨大差距。美国在二战结束时,已经将预警机在海军服役,E-3预警机七十年代开始装备部队,而海湾战争时,被实战所检验成功。
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国家利益,才是自己最高追求。“那么大的空域,哪个地方有什么东西你都不知道,那就等于瞎子,你怎么去打仗?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预警机。”这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预警机自主研制在中国是首次,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印象中的预警机,是一种机身上装着巨大圆盘状雷达天线的大型飞机,“就那个大蘑菇,以前别说造,就是从国外买回来自己装到飞机上去都难。”王小谟说。
重压之下,王小谟和他的团队毫不退缩,誓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他让团队将“争口气”这个口号放得很大,挂在实验场里,每天都能看到。王小谟认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里,头一个就是自力更生。
预警机试飞条件艰苦,戈壁上的试飞现场,夏日骄阳似火,漫天黄沙热气腾腾,封闭机舱内,温度达到40多度;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度,裹上皮大衣也瑟瑟发抖。每次下机耳朵不停地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就这样,王小谟一上机就是4个多小时,晚上经常加班到凌晨。
最终,王小谟的研制团队突破了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测试暗室和热压罐。我国的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也是在空警2000正式批复立项那年,关键时刻,63岁的王小谟却选择后退一步,主动提出自己不再担任空警2000任务系统的总设计师。为确保预警机事业薪火相传,他提议陆军来担任。而他自己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制定出口型预警机方案上去。
当时,好不容易储备培养的预警机研制人才,分身乏术,无人可用,王小谟另辟蹊径,自己出任总负责人,找来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和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拉起一支“老头加娃娃兵”的出口型预警机研制队伍。
“中国人不笨!关键要有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雄心壮志,并很好地组织起来,创造好一些的工作环境。”王小谟这样认为。
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王小谟拿出500万元奖金中的450万元,又各方筹集2000万元,设立雷达创新奖励基金,每年奖励3名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有重大创新的年轻人。
2022年5月,王小谟领衔的院士实验室在电科院正式成立,这个实验室瞄准网信时代新机遇,旨在突破预警机事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现、培养、积聚高素质人才。
“雷达的发展涉及国家安危,不搞绝对是不行的。我就是想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做点事情,鼓励年轻人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他这样说。
在他和一代代“预警机人”的推动下,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服务于国内,也出口国际市场。他研制的预警机和他培养的人才已形成谱系,铸盾长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四
2006年,在工程研制的关键时刻,王小谟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不久又诊断出身患淋巴癌。但他依然镇静平和,牵挂着预警机事业。即使躺在病床上输着液,他也要把设计师请来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赶赴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
许多人认为,隐姓埋名的科技工作者,大都是内向不善交际的。可王小谟却不一样,当年在大学校园里,他就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组织有一个京剧社,还参加了摩托队。早年在贵州,他有了一个“魔鬼”的绰号。“魔”和“谟”谐音,“鬼”则是因为他“鬼点子”特别多。他自造“干打垒”房子,养鸡种地,自制蜂窝煤,自垒节能灶,甚至组装了一台电视机。他喜欢读《三国演义》等书籍,违规给职工宿舍安装了暖气,开通了24小时热水。他相信暖气能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他写了多份检讨放在抽屉里,谁来兴师问罪就给谁一份。“有暖气的单位”,成了38所招聘时一项竞争力。
喜欢艺术、享受生活的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常常会去游泳、登山,并把游泳、登山作为锻炼身体的好方式,作为放松心情、调剂精神的手段。
王小谟还是京剧梅派票友,京剧和胡琴是他业余生活的良伴,60多年的沉积,那京腔京韵唱得悠扬婉转,一把胡琴拉得如泣如诉,在单位联欢会上,他曾为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拉琴伴奏,一曲《杨门女将》,正宗老到,赢得满堂喝彩。
“我曾经有一个愿望,到70岁以后,每天只上半天班,剩下的时间找一帮喜欢京剧的人一起练练。”王小谟这样说过。可这个愿望却一直没有实现,即便年过八旬身患癌症,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谋划祖国预警机未来发展蓝图,还在为预警机事业发掘更多的“千里马”。
王小谟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很快收获丰厚的回报:中国又一型国产预警机横空出世,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顿,王小谟随后又将目光聚焦在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上。数字阵列技术是当前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他认为这是中国预警机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小平台、大预警”,摆脱了中国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解决了中国预警机装备的规模建设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应用于预警机,标志着中国预警机的主要技术将从国际先进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王小谟院士的创新发展和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既服务于国内,也出口国际市场。
同时,国产预警机装备部队后,还推动解放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一体化、信息化作战,推进解放军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跃升,在解放军武器装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小谟曾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他培养年轻人有一个“五年法则”。他认为,对年轻人必须要放手使用,不要怕给他们压担子,在参加工作的五年之内就要让他们承担一些重要任务,使得他们被逼出真本事,或者知难而退,及时做出新的职业规划。如果一个年轻人五年内不让他历练的话,那就等于放任他自废武功。一批年轻人得以迅速成长。他的博士生曹晨被任命为出口型预警机的常务副总设计师时,还不到30岁。他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
王小谟一直认为自己不是科学家,只是工程师。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总结了两条经验:一要有说服别人按你的想法做事的水平,二要谦虚不争功。
王小谟曾说,希望有一天能坐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剧《遥指苍穹》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预警机研制背后的故事。但由于新冠疫情此项目推迟,他终究没能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播出。
他说,自己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是自己想去的地方,也得到了足够多的荣誉,该知足了。
是的,知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有着巨大成功的知足。“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时代闪亮的坐标,民族坚强的脊梁。不是仅仅嘴上的一种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那种一辈子做成一件事的行动。内敛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无我情怀、有我担当,以及忘我境界、集光成芒,在新征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家国荣光。
在那个春暖花开的下午,老人告别了他热爱的人间,84载的年轮,连同遗像中那别样的微笑,记述着那么多不舍的故事。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他来时,华夏大地正遭受战火凌虐;他走时,身后的祖国早已欣欣向荣。碧空万里,网眼大张,似在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参考书籍:
1、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逐梦苍穹——王小谟院士的科技报国之路》
2、姚远、刘凡君著《王小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