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我们“新长征,再出发”2024年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第二组(即遵义—泸定段)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驱车360公里,先后来到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泸定桥和泸定桥纪念馆参观。


  (一)

  一大早,用完早餐,我们在酒店统一出发,前往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

  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冕宁县的群山之中,一个海拔2280米的海子远近闻名——彝海。彝海湖畔修建了彝海结盟纪念馆,纪念馆古朴庄重。沿着步道往上走,广场上立着彝海结盟纪念碑。这座气势宏伟的群雕纪念碑,主角是刘伯承、聂荣臻、小叶丹和沙马尔各。雕塑基座高3.5米,人像高5米,基座宽2.2米,寓意彝海结盟时间为1935年5月22日。纪念碑上的内容这样描述:“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凉山彝族地区,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受到彝族人民的尊敬和拥戴。在彝海,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按彝族习俗歃血为盟。红军授予小叶丹“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在小叶丹的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要想跳出国民党军重兵包围圈,必须尽快渡过天险大渡河。当时,从中央红军所在的泸沽到大渡河,中间隔着大凉山地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从泸沽东面翻越小相岭,经越西县城到大树堡,由此渡过大渡河;另一条是小路,从泸沽过冕宁,经大桥镇、拖乌,穿过冕宁西北的彝族聚居区到达大渡河边的安顺场。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彝民对汉人充满猜忌、敌视,彝族区的小路被视为“畏途”,汉人军队要想通过这一地区很难。为正确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朱德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宣传红军宗旨,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号召彝汉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

  5月19日,中央红军派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萧华为群众工作队长的先遣军,准备借道彝民区,抢先渡过大渡河。

  5月22日,萧华与红军总部工作团团长冯文彬一道,率领红1军团侦察连组成的工作团开路,进入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民区。

  彝民区山路崎岖,古树参天,野草丛生。彝民听说军队来了,就将山涧上的独木桥拆毁,把溪水里的石墩搬开隐藏在山林里,不时挥舞着土枪、长矛,间或施放冷箭、冷枪袭击。跟在主力后面约百米远的工兵连,也遭到彝民堵截。

  官兵严格遵守“不准开枪”的纪律,结果被抢得精光,只好光着身子原路退回出发地。萧华通过通司耐心地向彝民解说红军的政策,可彝民仍舞刀弄枪不许红军通过。正在混乱之际,几个人骑着骡马急驰而来,通司认出为首的一个彝人是当地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歃血为盟萧华向小叶丹的四叔说明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进入彝民区不是打彝胞,而是借路北上。根据彝人重义气的特点,告知刘伯承率领大批人马也要路过此地,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很快,红军就得到回话,小叶丹愿与红军结盟。

  刘伯承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决定亲自去举行结盟仪式。结盟地点定在袁居海子边。刘伯承到达后,小叶丹和另外几位彝族首领立刻上前,准备叩头行礼。刘伯承将他扶起,以诚恳的态度重申红军来意,表示将来红军打败反动派以后,一定帮助彝族人民消除一切外来的欺压,建设自己美好的生活。

  5月22日,结盟仪式按照彝族的风俗进行。按照彝族礼仪,人们杀了一只大红公鸡,却没有找到酒。刘伯承说只要兄弟有诚意,就以水代酒。面对着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刘伯承和小叶丹来到海子边庄重跪下,面前摆着两碗滴过鸡血的水碗。刘伯承高高端起了碗,大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把鸡血水一饮而尽。小叶丹也端起碗起誓说:“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说罢,也一饮而尽。

  当天晚上,刘伯承请小叶丹叔侄到红军宿营地大桥镇赴晚宴,请他们开怀畅饮。饭后,把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小叶丹,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他的弟弟古基尔拉为副支队长,并当场写下任命状,还向他讲解了革命道理。小叶丹表示要铭记在心,之后还动员了一批彝族青年参加红军。

  第二天,小叶丹亲自带路,引导红军进入彝民区,直到走出沽基家支地盘,才与刘伯承依依惜别。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胜利地通过了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在纪念碑旁,有一片绿色的草地,草坪上3块灰色的石头便是结盟石。讲解员祝老师指着石头说,当年刘伯承、小叶丹等人正是坐在这几块石头上谈话,这块高一点的是刘伯承坐的,小叶丹坐这一块。她还介绍道,四川凉山彝族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丰收,黑色代表高贵。小叶丹首领是黑彝家支,她也是黑彝。彝人有近千个文字、发声有四声调,没有文字记载,仅仅靠口口相传。

  纪念馆中展示的一面“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红军旗(复制品),讲述着一段艰难的岁月。当年彝海结盟之后,红军继续长征,国民党强逼果基家交出红军授予的旗帜。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羊,也不愿交出红军旗,并叮嘱妻子倮伍伍加嫫保护好红军旗。1942年,小叶丹死于一次伏击。之后的岁月里,倮伍伍加嫫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保存旗帜——她把红军旗缝进自己百褶裙的夹层里。一直到1950年,解放军解放冕宁,倮伍伍加嫫才取出贴身的红军旗,献给驻冕宁的解放军。


  (二)

  离开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我们又赶往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于2004年5月24日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安顺村正式建成开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纪念馆总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占地2600平方米,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五个部分。拥有馆藏228件,其中实物类73件,图片类155幅。纪念馆建筑采用唐式风格,对称布局和院落形式,内设休息、接待、展厅、办公研修区域。配套工程包括入口广场、纪念广场、雕塑广场、红军渡口、红军宣誓场。


  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由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这里,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中,还有一名于都籍勇士肖汗尧,因英勇善战、水性又好,被选进强渡大渡河的先锋队勇夺安顺场。

  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川西北建立苏区。蒋介石侦知红军意图后,立即调兵遣将,妄图将中央红军聚歼于大渡河南岸,形势万分紧急。为了迅速通过彝区,渡过大渡河,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1935年5月19日,中革军委决定成立先遣队,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分别任先遣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中央红军绕过西昌到达冕宁泸沽后,军情紧急,为尽快抢占安顺场渡口,决定兵分两路。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先遣队,迅速通过彝区,执行抢占安顺场渡口的任务。在进军途中,红军带领群众打土豪、释放人质、开仓济粮、抚慰百姓,对沿途群众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

  中央红军先遣队向安顺场进发的同时,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二师政委刘亚楼率领佯攻部队从冕宁泸沽出发,翻越小相岭,过越西,攻占了安顺场下游的大树堡渡口,牵制汉源县方向敌军主力,掩护中央红军先遣队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军佯攻部队兵分三路夺取大树堡:第一路由团丁作向导夺鱼塘哨所;第二路经大坪子、麻家山袭击驻街敌人,第三路经杨家沟、海螺坝直插大渡河边,消灭渡口守敌。

  1935年5月24日晚,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抢占安顺场渡口,夺得翘首木船一只。5月25日清晨,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红一团一营二连十七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强渡大渡河,在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大渡河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打破了蒋介石妄想“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为中央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迈出了生死攸关的一步。


  飞夺泸定桥

  中革军委夺取泸定桥的部署:由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团主力为右纵队,仍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沿左岸北进赶向泸定桥,万一和主力红军会合不了,则由刘、聂带着部队到川西开创局面。由林彪带红二师、一军团团部、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右岸赶向泸定桥。安顺场到泸定桥三百二十里,限定三日内到达。

  5月26日,中革军委决定从安顺场兵分两路,一路为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右纵队,沿河左岸北进,另一路为林彪率领的左纵队,沿河右岸北进。两路夹击而上,夺取泸定桥。

  5月27日,中央红军左右纵队沿大渡河向泸定疾进,二师四团为左纵队先遣团,在大坪消灭敌运粮队,在菩萨岗消灭敌军两个连。一师二团为右纵队先头团,在挖角击溃敌一个团。

  5月28日,川军24军军长亲率警卫旅急速由雅安到汉源督阵。中革军委根据敌情变化,命令左纵队必须在29日前夺取泸定桥,先头团接到命令后,以一昼夜240里的速度急行军,于29日清晨抢占了泸定桥西岸桥头。同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向左纵队红四团下达军委关于提前一天夺取泸定桥的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度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川军袁国瑞旅急速向泸定增援。

  5月29日,红四团夺下泸定桥。右纵队在瓦斯沟、石门坎一带击溃川军杨开诚团及袁国瑞旅,有力地配合左纵队夺取泸定桥。晚,左右纵队在泸定胜利会师。

  5月30日,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过大渡河。蒋介石妄图把中央红军消灭于大渡河畔的迷梦彻底破灭。


  (三)

  从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参观结束,我们又驱车赶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山、极高山区;泸定县得名于泸河,又取安定之意。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四川巡抚奏准在大渡河的安乐(藏语称阿垄)修建铁索桥,桥成后康熙帝赐名为“泸定桥”。“泸”之河(修桥奏折误称为泸河),“定”表示平定“西炉”之乱后泸河一带安定。置县时便以桥取县名。全县总面积2165.35平方千米。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享有“红色名城”美誉。

  我们来到泸定县城,已是下午6点。“新长征,再出发”2024年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第三组(即泸定—延安段)人员,他们昨天晚上从于都乘车到赣州黄金机场,转机至成都,然后于凌晨赶至泸定县等待,准备与我们会合。

  于是,我们“新长征,再出发”2024年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第二组(即遵义—泸定段)与第三组(即泸定—延安段)人员,进行全面办理交接手续;接下来,他们第三组(即泸定—延安段)立即开会,进行人员工作分工。

  晚饭后,我们一行8人骑着共享自行车,来到泸定桥参观打卡。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1961年3月4日,被纳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几天,我们第二组(即遵义—泸定段)于都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的人员,即以告一段落了。通过这短短的8天时间,大家收获颇多。

  这次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这一段长征路是一段漫长的路,不仅仅因为历时时间长,更因为面对的行程远,环境险恶,战斗惨烈,通过纪念馆展陈图文并茂的文字、图片文物和影视作品等,我们对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较为知名的长征战役更是有更深的感受,对于当初的艰难,有更多的切肤感,在他们的足迹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当初的艰辛与艰难,更看到的是先烈英雄们如磐石般的意志。  

  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就是一种顽强拼搏、勇于奋斗的红色精神,更能够感受“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起”的那份初心,那种坚定,更能够体会先烈英雄们对救国救民正义之战必胜的信心,正是红军和群众的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才书写了一部时代的凯歌,也凝练了长征精神。   

  今天,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昨天的奋斗才是今天幸福的源泉,不忘感恩,才能够不忘为什么出发,不忘担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够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完稿于2024年10月30日凌晨泸定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