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耄耋,倍觉身心大不如前,却,一逸静默,翩跹往事涌上心头,真的是:昔日暖阳映小溪,风沙蕤葭伴微汨。还如同电视剧一样,前后有序。
不久前,《出访西方六国余韵》在平台上发表以后,又起余波,想起我在东南亚参加中小学教育研讨会后的一次昆明之行。
我的一位发小到大学的闺蜜毕业后去云南昆明,分别数载,虽云笺往来,微信不断,仍是互相牵挂,她在得知我在Y国与会,一定要我经昆明回国,我也觉得是个机会,就满口应承。
昆明,是我向往的城市,很早就知道“春城”。去了,果然是繁花似锦,光彩纷呈,而闺蜜的家住在西山脚下、距滇池不远处的高峣村,我读过诗人戈壁舟的诗《西山睡美人》,心里早就想往西山。到闺蜜家的当天,她迫不及待告诉我附近有杨升庵和徐霞客纪念馆。一下使我欲望陡增,勾陈他事,想起了导师张锦池先生为我们专开的明初大才子杨慎的诗词文学讲座课。
一夜话痨,醒来就缠着闺蜜去拜访杨慎冥界处——扬升庵祠。
扬升庵祠已成为云南纪念文人的景点,它坐落在碧鸡山北侧,远远望去,圣境佛昙幽幽,香火缭绕氤氤。闺蜜告诉我,杨慎纪念馆旁还有普贤寺,据说建于汉代。明初,云南巡抚王琳扩建成宇,康熙年间重修。庙后是徐霞客纪念馆。
我的闺蜜也是个文人,秉好诗词,兼搜历代文人墨客先贤资料、轶事,并练达熟识因果,
她给我讲,高峣附近,碧鸡山下是明嘉靖户部官员毛玉私宅,毛玉从官,与杨慎为友,“大礼仪事件”同遭廷杖“至死”。毛玉原籍碧鸡山下,名碧鸡精舍,毛玉儿子敬慕杨慎为人,捐地给云南布政司刘之龙,改建为扬升庵祠,称“碧峣精舍”太史祠,供杨升庵像。
走进祠院,神情郑重,步入庭殿,心境廓然,庙祠比邻,前庭菩萨,后殿观音,左右厢房,门悬墨板红刻“暑霞”“幽月”两匾,院内遍植桃李、杜鹃、月季、梅花、松柏、银杏,放眼望去,葱茏茂盛,馨香四溢。门口一块写着“山海共齐”匾额,四个字龙飞凤舞。大门楹联更是笔力苍劲,写的是:
自东汉以来,两千年变幻沧桑重开古刹
经西山之麓,五百里苍茫云水一荡尘襟
闺蜜和我说,匾额楹联据说为杨慎之手笔。
离开昆明回家,闺蜜寄又发来安宁明楼——遥岑楼重修资料。据载,杨慎被贬永昌,他在云南多处讲学,1559年,杨慎居安宁遥岑楼著书修志,同年八月八日身觉不适,到高峣,“含恨死于一庙中”,即普贤寺,卒年72岁。
多年过后,我仍觉得云南昆明之行受益匪浅,仰古拜谒杨慎祠,初步理解了升庵贬谪云南时节凄惨苦辱境遇,回来翻阅张锦池先生讲课笔记更理解了杨慎的旷达人生。
在昆明,闺蜜开车,我们又去了腾冲滇西抗战纪念园,我泪流为之震撼的是那千名坚强不屈又不见名字的娃娃兵烈士,他们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稚躯战场杀敌,少小精英,天地可鉴!
我们这国家没有谁可以征服得了!
我们又去了麻栗坡烈士陵园,手捧的花圈,眼里的泪水表达不出当年对越反击战那惊天地泣鬼神牺牲烈士的敬畏!
老山、者阴山,仓翠威严依然,烈骨铸成的丰碑千秋万代写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在烈士陵园长眠的忠魂就是见证!
……
回家的日子里,电视台正播电视剧《三国演义》,杨洪基的演唱的片头曲杨慎的《临江仙》,又想起当年课堂上张先生充满激情的朗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谁会想到,这首词《临江仙》比毛版《三国演义》年长150岁,却和这部书及影视有着不解之缘!
西晋末年陈寿写了一本《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的编年志书,记载了汉末北魏、西蜀、东吴三股势力纷争的断代史,时间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写,起落笔至公元280年晋统天下。
张锦池先生曾说,陈寿的《三国志》严格地说,一不是志书,他缺少志书的完整结构,二也非三国,只是三股政治势力的角逐,只有公元280年曹丕建魏国(以前是汉献帝)蜀、吴称王,才有三国之谓。
罗贯中(1330——1400),祖籍山西太原,家为商贾大户,元末明初迁杭州,50岁时以陈寿的《三国志》为素材,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用十年功夫写出了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巨著共24卷,每卷10个章节,每节有10个字的标题。首刻版在明嘉靖年间,称嘉靖版,也叫罗贯中原版。
张先生给我们讲,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出版后一个时期改编、增删、篡写三国风靡明清,有的写得不成样子,遭到各路文人的围剿。
在中国文学史上,点评编修罗版《三国演义》不乏其人。
按资料所载,以点评者生卒年限上看,首推福建泉州李贽(1527——1602),此人被称作“大明王朝第一狂人”,他反对罗版《三国演义》尊孔拥汉,赞扬曹操的反儒精神(此人文革时期备受推崇)。究其人生,却令人唏嘘,他从12岁写反孔文章,与朱熹、周敦颐理学苦斗终生,76岁时在狱中自刎。
第二位点评三国的应是浙江金华李渔(1610——1680),清初文人,自号笠翁,推崇罗版三国,并刻印一部《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第三位当是毛纶、毛宗岗父子,毛氏在点评李贽三国的观点上对罗版《三国演义》的原书的章节、回目、诗词、文字,乃至故事、人物、场景、情节做了大刀阔斧的删改、编修,重新设计、规划结构,把罗版的24卷,每卷10 回的240回合并为120回,回目名称用对称修辞表达,删除了原书中上百首诗词。
更为新鲜的是他把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放在卷首!
康熙十八年(1676年)毛氏《三国演义》出版,成了至今的畅销不衰的历史名著。但推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毛版三国否定了李贽的法学理论,仍执意尊儒,把曹操写成十恶不赦的奸雄,而且全书还是明显的拥刘护汉的正统观点,
后来有人评毛版三国是“借点评罗版罗氏思想表达对满清入主中原的反抗心理”。
李渔曾为毛版三国的出版写过题序,文中批评罗版“文不进深”,毛版则是“布其锦心,出其绣口”特别赞扬把杨慎的《临江仙》引用书的开篇,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清末,金圣叹评毛版三国,有人认为落入“俗套”,但他高度赞扬毛氏父子把杨慎的《临江仙》置放属的开篇“其意义非凡”。
《三国演义》流传千年,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读者不止是醉情于书中的精彩故事,还有令读者通过曹操刘备孙权百年纷争留下了许多的思考。
1986年电视剧《三国演义》,不但保留了片首的《临江仙》,谷建芬谱写成曲,经杨洪基那清朗、浑厚深沉地演唱,更使我们想到了滚滚长江浪涛一泻千里的历史沧桑,和五千年过去的风云岁月让人感慨、悲壮、缠绵潸泪的春秋!
杨慎的《临江仙》写作时间,张先生给我们讲,后人考证有多种说法,比较令人信服的是:1524年,杨慎被贬云南永昌,和妻子黄娥离开京城,买舟从潞河(北京通州运河)到天津,改乘大船,经京唐大运河南下,入长江西行到江陵,黄娥回四川新都桂湖,从此,结婚五年夫妻二人一别竟30多年!而杨慎则驻足江边,望着滚滚大江东去浪涛,看见江渚之上渔樵对饮,大发感慨,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杨慎晚年在云南除了教化人生,笃重金石,对人文历史志向其究,写有一部《历代史料什锦词话》,共21章,每张开头有诗词各一首,每章的结尾也有散场诗词。这部书后人改编成《二十一史弹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秦汉篇的开头。
张先生和我们讲,也许《三国演义》讲的是汉末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毛纶、毛宗岗父子洞察春秋,才把这首150年前的词《临江仙》移到了这部书的卷首。
电视剧《三国演义》除了片头曲《临江仙》还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词作者是北京人王健(1928——2021),从事30年《歌曲》杂志编辑,电视剧《三国演义》其他歌词都出自她手。
《历史的天空》读起来如同一位沧桑的老人经历世事,居高临循,回眸点评世代风云,发出感慨诘问。这首诗一点也不逊于开头曲,不朽之至,无人可及。
至此,八百年前的《三国演义》,86年版的电视剧,通过片头片尾两首歌,唤起了历代文人、亿万观众在慎悟,深思:五千年中华民族征程岁月的朝野更迭、枭雄呈势、刀光剑影、贪欲勾心、权势斗角等等,酒酣茶余,渚舟渔樵,告诉我们什么?
电视剧里,《临江仙》经杨洪基始于动感,达于心肺高亢旋律演唱,和《历史的天空》毛阿敏的大气、苍凉的穿透岁月的咏叹,开头与结尾,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人、事、家情、国是、爱恨情仇等浑然一体,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难忘训诫!
这些训诫、启示、提醒的都是什么?
先说杨慎,他一生多难,流放云南37年,但他没有沉沦,没有被命运击倒,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硕果累累,著述达四百余种,而且涉类广泛。而最为可敬的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适时面对,逆境中仍专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实在是为后人做出了榜样,令人敬佩。
一首《临江仙》是作者对历史往事独特的洞察,深刻的理解,告诉我们,命运之中不论遇到什么处境一定要乐观豁达,不屈不挠,审时度势,活好自己。
至于《三国演义》,不论是陈寿版《三国志》、罗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李渔版《利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毛氏父子的《三国演义》等等几个版本,甚至包括电视剧,我们觉得:
首先,把拥刘(备)护汉为正统,儒家思想贯穿始终为基调,曹操则成了奸诈反面人物;
其是,纵观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已被认为是不可越逾的规律;
三是,欲成大业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古今历史为凿凿所证;
四是,《三国演义》中的战略战例、运筹帷幄、适时度事、谋略心术等等,至今还有参考价值,据说,曾是兵家必读之书。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古往今来,割据一方,何止魏蜀吴百年三国?混世枭雄,绿林草寇,近代的军阀割据,佣兵趸域,几曾经华夏蜂起,九州不断!兵燹匪患,民遭涂炭,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形成这种局面几乎都是占据地利,愚弄人和,借助天时,才得以称霸一方。包括近代的蒋介石反动政权,看似他据守江南江北,兵多将广,不可一世,但他缺少人和,共产党在毛主席领导下,星星之火,始于人民,发于人民,集地利人和,天时伊候,终成大业于华夏,只有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才把一片散沙的中华大地,才把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才把看似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反动派赶到台湾孤岛上!
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的真理在《三国演义》,在电视剧里,表现得尤为充分!在未来岁月,在五洲四海的风云世界,还会验证他的不朽的历史价值。
张恩池先生说,杨慎的《临江仙》这首词的思想性、艺术性可称不朽,但杨慎的认识有明显的宿命论,表现在他对人生跌宕感悟,在今天,我们无法苟同,词里提到:“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他的另一首《西江月》,恰恰做出了诠释: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种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些才是杨慎的眼里的“英雄”“古今往事”和历史上人、事,生死起落,争斗兴亡的理解,他才认为是饭后茶余,渔樵渚上笑谈的资料。
然而,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千百年来,志士先贤、忠魂烈骨,为民族生存,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鲜血,虽年久,却永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泥沙,带不走历史丰碑刻下的永垂不朽英雄先辈群像!
毛主席为小女儿李讷毕业,写有一封信,其中的一句是:“在命运的痛击下绝不回头。”杨慎在贬谪云南37年里没有向命运低头,写下了诗词,考察了民族历史,研究了金石古迹,留下了四百多篇文史资料。他做的但还不够,因为他还囿于“渔樵江渚上,浊酒笑谈”中的往事!
在云南腾冲滇西抗日纪念园,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业绩,千秋百代永远是灵魂的净化剂,他们的鲜血浇灌了今天遍地鲜花,他们的忠魂烈骨铸成了今天的强大的祖国,记住他们,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把他们写进共和国的史册,勒石刻碑,
但他们的事迹,不可做浊酒谈笑中的“往事”!
不过 杨慎一千年前他的对命运的抗争已经为当时的文人做出了榜样。
历史已经证明,帝王将相,枭雄豪杰,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命运却可以主宰人生,毛主席说在命运的痛击下不回头,做到了,即不悔人生;屈服了,却毁了人生。
我的舅舅曾经是“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的机要秘书,梁军长在朝鲜战场上同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立下赫赫战功。我们那家,外公秉承拯救国家命运,参加抗联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至今不知烈骨冢丘何处?二爷浩然正气,魂殁台湾;朝鲜战争爆发,舅舅请求归队,阴差阳错,舅妈却奉调去了战场,至今未归!
他们,都不是酒酣茶后笑谈的“往事”!
奠慰先圣,顶礼膜拜,永祭英灵,后人时刻不可忘记!
一次云南昆明之行,想起恩师张锦池先生讲过的明初大才子杨慎的文学课。
一首《临江仙》,串起了《三国演义》和一部电视剧片头片尾曲,留下了难忘的启发思考。
历史的天空,依然是日新月异,刀光剑影在我们国家虽已远去,但仍没有消逝,鼓角争鸣余音未断……
在世界各地,战火硝烟还在演绎着兴亡的惨剧,谁胜谁败尚无可知晓,聚散离合,生别死去仍不时传出痛苦的消息……
然而,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历史的前进,虽然黄尘古道犹在,烽火边城依稀,历史天空的星辰还是光芒闪耀,“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