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治通鉴》卷第六,集中介绍了荀子的思想。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继上文荀子系统阐述了推崇礼义、爱护民众、政令有信、权力集中等执政理念后,孝成王、临武君继续向荀子请教带兵将领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行为准则,原文如下: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为将。”荀卿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行吾所明,无行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无欲将而恶废,无怠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夫是之谓五权。将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敬谋无旷,敬事无旷,敬吏无旷,敬众无旷,敬敌无旷,夫是之谓五无旷。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旷,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这段话不仅对于带兵的将领十分有用,对于其他做领导工作的人也十分有用,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孝成王、临武君对荀子说:“说得好。请问做将领的道理。”荀卿说:“智慧没有比抛弃犹豫不决更高的了,行动没有比不犯错误更好的了,做事没有比不后悔更重要的了。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可以停止了,不可能一定成功。所以制定号令法规,要严厉有威严;奖赏刑罚,要坚决守信;安排驻地收藏物资,要周密牢固;调动行军进退,要安全稳重,要迅速敏捷;侦察敌情观察变化,要隐蔽深入,要反复比较核实;与敌人决战,一定要实行自己明白有把握的策略,不实行自己有疑虑的策略。这就叫做六种战术。不要只想做将领而厌恶被罢黜,不要只想着胜利而忘记失败,不要对内威严而轻视外敌,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不顾及有害的一面,凡是考虑事情要深思熟虑,使用财物要宽裕适度。这就叫做五种权衡。将领不接受君主命令的情况有三种:可以被杀但不能让他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可以被杀但不能让他去攻打不能取胜的敌人,可以被杀但不能让他欺骗百姓。这就叫做三种最高原则。凡是接受君主命令统率三军,三军安定后,各级官员各就其位,各种事务都走上正轨,那么君主不能使他高兴,敌人不能使他愤怒。这就叫做最优秀的臣子。考虑事情一定要在事情发生之前,而且要怀着恭敬之心,谨慎地对待结果如同开始一样,始终如一。这就叫做大吉。凡是各种事情的成功一定在于恭敬,失败一定在于怠慢。所以恭敬胜过怠慢就吉利,怠慢胜过恭敬就灭亡;计谋胜过欲望就顺利,欲望胜过计谋就凶险。作战如同防守,行军如同作战,有战功如同侥幸。谨慎地谋划不要疏忽,谨慎地做事不要疏忽,谨慎地对待官吏不要疏忽,谨慎地对待民众不要疏忽,谨慎地对待敌人不要疏忽。这就叫做五种不要疏忽。谨慎地实行这六种战术、五种权衡、三种最高原则,并且以恭敬、不疏忽的态度对待,这就叫做天下的将领,就能通达神明了。”
荀子告诉人们,为将之道有多方面要求。“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这三条十分重要,掌握知识要有果断的智慧,行动严谨,不要有任何过错,还要有不后悔的做事态度;在治军方面要严整有信、周密稳重;要懂得权衡利弊,不骄不躁;要坚守原则,不接受危险、必败或不道德的命令;要始终保持恭敬谨慎,做到有备无患。
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借鉴之处。要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避免犹豫不决;做事要认真负责,尽量不犯错误,减少后悔的可能。要全面考虑问题,权衡利弊,不能只看到好处而忽视风险。在面对任务和责任时,要有原则底线,不做违背道德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始终保持恭敬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都全力以赴,不因为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为困难而懈怠放弃。
二〇二四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