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转到这半退休的位子,起初自己还真是不太适应,有段时间也是空落落的,深陷泥淖,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妻对我说:“以前办公室工作那么忙,你总抱怨没时间看书,现在空闲下来了,为什么不把书读读呢?这是你读书的理由吧!”妻的话提醒了我,我便办了泰州和兴化图书馆借书证,两个月内可借八本书,看起来。这以后,我读书的理由多起来:烦闷了,我会读书,往往读着读着,就忘了烦恼,读书能按摩心灵,使心灵熨帖;遇到高兴的事,我也会劝自己,趁着心情好,赶快读书吧,读着读着,狂喜之情没有了,代之的是平和。
蓦然回首,夕阳西下,漫漫人生路,南宋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让我领悟到,只有春夏秋冬四季把书读就能净化心灵。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四时读书乐》中《春》的诗,将春天里庭院读书的美妙之感写得恰到时好处。
而我,恰好拥有这样一个庭院,不大,三十平方米。太阳还没有出来,庭院里满是葱茏的绿,饱满得快要绽开了,绿叶片上,还凝着透亮的水珠,空气异常清冽。庭院读书,欲望和杂念悄然而去,只留下书香。书香伴庭院,庭院伴绿荫,绿荫伴书香,心灵经过书香的浸润,变得更加充实,在庭院读书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春意盎然,庭院读书,莫过于阅读古典诗词,或吟、或诵、或朗、或读,让古典的诗韵,化作一种声音,流淌在早晨的空气中。如此晴好的清晨,最是适合读诗吟词了。内蕴、雅致、活泼、灵性,那种古典的诗意,成为了一条潺潺的溪水,从时间深处华丽而出,氤氲在这个早晨的氛围里。素洁的,清澈的,有一种心灵的契合感,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院内,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南瓜地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不时发出嗡嗡嘤嘤的鸣吟,那,就成了一种阅读的伴奏,仿佛,是《诗经》里的“韶”乐,唐诗宋词里的“管弦”。院外,一群群麻雀俏立树枝上,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也在阅读吗?阅读蓝天的明净,还是阅读那拂过的一缕缕清风?我的心中,会因此产生阵阵喜悦和温暖。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四时读书乐》中《夏》的诗,莫过于河畔蝉鸣柳下读书的清凉之处。
炎炎盛夏,烈日当头,我家对面的沧浪河边就是读书的最好去处。相传屈原在《楚辞渔父》里的自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达了他“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志,故兴化人民将此水命名为沧浪溪,即今沧浪河。北宋初范仲淹濒水建起的“沧浪亭”,文人雅士在此聚会,用沧浪水煮茶烹茗,作诗遣兴。沧浪河水哗哗,树上鸟叫蝉鸣,带上一本书,席地而坐树遮阴,河边阅读心自凉,也来一番附庸风雅,学一回沽名钓誉。
蝉噪鸣,树荫下,何不阅读一些散文,写景抒情的,或者哲理意趣的,或者款款忆旧的,或者自然风光的,或者诗情画意的。那里面,引人入胜的标题,丰富多彩的内容,优美华丽的句子,有真景象,真性情,真趣味,真情感,把我带进浩瀚的书海里去获取一些轻松的人生的愉悦。
我坐在沧浪河边,沉浸在一本本书籍撑起的片片绿荫中,丝丝凉意不觉萦绕在心头。书中海纳万千,古今繁华常存。典籍里的中国,在文字里闪着金光,孔子三千子弟坐而认道,屈原忧国怀民行吟泽畔,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雄浑,王维的远看山有色的清雅,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如此繁多的光芒透过文字的表达,折射出熠熠生辉的光芒。此时此刻,我恰如与古人、贤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与日月、山河进行爱与爱的真情对话。这方地,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唯有一地清澈,浸润心田。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四时读书乐》中《秋》的诗,或许,只有在读《诗经》,伴秋蛩,听秋声中,才能聆听从诗经中吟唱至今的秋蛩声,或轻柔、或嘹亮地分享着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刚静下心来,轻轻地翻开《诗经》,熏染最纯粹最厚重的诗意和感悟。忽听窗下虫鸣声,“唧——唧唧——”。放下书,我跑到窗外寻觅那鸣叫的秋虫。此处多秋蛩,方得秋声浓。此刻,读《诗经》,伴秋蛩,听秋声,我感觉内心温暖得好像有一支悠远的民谣在歌唱。
若以性情论四季,我以为春烂漫、夏聒烈、秋清幽、冬肃沉。我最喜秋。秋让生命知觉最细锐、心灵层次最丰富、想象力最驰远……一个人最有和自己对话的冲动。为何?大概因为静。秋之静,有蛩语之功。
月光笼罩着大地,雾气浮起在空气里,秋蛩的声音就如清凌凌的溪水,顺着月光,融入空气,弥散在每一片草木间,每一片叶片上,浸透着几分诗情,几分禅意,能让每一个静下心来的人内心澄澈。
“长驱笔阵闲,坐讽秋蛩唧”。我一个人,守着一盏孤灯,捧着一册古籍,对着窗外高远的天,沉睡的原野,轻柔的秋蛩,无尽的秋声,聆听着,沉醉着,遐想着。曾经枯竭的思绪随蛩声的愉悦和欢叫瞬间灵动起来,是这蛩声顿悟了我的灵感。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四时读书乐》中《冬》的诗,在诗人看来,在这清冷漫长的冬天里,一炉火,一壶茶,一卷书,读的是心灵的温暖,读的是心灵的滋养。
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说,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天寒地冻的冬天,生一炉火,煮一壶茶,捧一卷书,围坐火炉,品茗闲读,这是文人读书的雅趣。
冬日里,围炉煮茶,再捧读一本心仪的好书,思绪不枝不蔓,身心无牵无挂,最是难得的惬意和美好。寒冷冬天,万木萧条,百花凋零,一地枯黄里,连鸟儿的鸣叫声也显得冷冷清清。而文字里的风景什么时候都会在,从来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置身在文字里,可以看见春天的烂漫,夏天的葱茏,秋天的丰盈,每一段文字都是一道缤纷的风景。一纸墨香,一句一行,晕染成花,静静地绽放,纷呈了心事,洇染了过往,心情美了,人也美了。
冬日里,围炉煮茶把书读,温暖的是人的心灵。外面风冷霜寒,冰厚雪重,世间万物都被贴上了冬天的标签,枝头上零零落落的树叶也在凄风苦雨里瑟瑟发抖。而文字是温暖的,坐在冬天的暖阳下,与文字结伴同行,几句曼妙的诗行,一段清新的美文,和风细雨一般娓娓道来,字曳书上, 人心生暖。
冬日里,围炉煮茶读好书,滋养的是人的心智。每一个季节都有着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冬天对于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寂寞的季节。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才会有兴趣去读书,书读多了,可以滋养人的心智,而善于读书、享受读书的人,就等于是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不同,格局不同,即便是再烟火的日子也能看到诗与远方。
正像《小窗幽记》里说的:“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为伍,春夏秋冬把书读,注定会是我余生里最为惬意的一件事了。开卷有益,活到老,读到老,快乐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