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治通鉴》卷第六荀况出现了。我们都学过荀子的《劝学》,荀子的很多思想在战国末期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们耳熟能详。这段话原文如下:

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卿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荀卿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以卵投石,以指桡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且仁人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傅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耶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耶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而退耳。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岂有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楚国春申君任命荀卿为兰陵县令。荀卿是赵国人,名叫荀况,他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军事。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说:“上要占得天时,下要取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变化动向,在敌人之后行动,却能先到达目的地,这就是用兵的关键之术。”荀卿说:“不是这样。我所听说的古代用兵之道,凡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使民众团结一致。弓箭不协调,那么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配合,那么造父也不能到达远方;士卒和民众不亲附,那么商汤、周武王也不能必定取胜。所以善于使民众归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在于使民众归附罢了。”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用兵所看重的是形势和力量,所施行的是机变和诡诈。善于用兵的人神出鬼没,让人不知道从哪里出击。孙武、吴起运用这种方法,无敌于天下,难道一定要依靠使民众归附吗!”荀卿说:“不是这样。我所说的,是仁义之师,是王者的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权谋、形势和力量。仁义之师,不能使用诡诈之术。那些可以被欺诈的,是懈怠轻慢的军队,是散漫无纪律的军队,是君臣上下之间离心离德的军队。所以用夏桀的欺诈之术对付夏桀,还有巧拙之分,可能有幸取胜。用夏桀的欺诈之术对付唐尧,就如同用鸡蛋去碰石头,用手指去搅动沸水,如同投入水火之中,进去就会被烧焦淹没。所以仁义之师,上下一心,全军齐心协力。臣子对于君主,下级对于上级,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兄长,就如同手臂保护头部和眼睛、遮挡胸部和腹部一样。用欺诈之术去袭击仁义之师,和先惊动他们然后再攻击他们,结果是一样的。而且仁人治理只有十里的国家,就会有百里的耳目,治理有百里的国家,就会有千里的耳目,治理有千里的国家,就会有四海之内的耳目,必定会耳聪目明、警惕戒备,和睦团结而上下一心。所以仁义之师,聚集起来就成为严整的队伍,分散开来也能保持整齐的行列,延伸开来就像莫邪宝剑的长刃,触碰它的人会被斩断;攻击时就像莫邪宝剑的锋利剑锋,阻挡它的人会被击溃。静止不动时就像磐石一样,触碰它的人会被碰得头破血流而退却。而且残暴国家的君主,谁会和他一起作战呢?那些和他一起作战的,必定是他的民众。他的民众亲近我们就像亲近父母一样,喜欢我们就像喜欢芳香的椒兰一样;他们回头看自己的君主就像看到被火灼烧的黥刑,像看到仇人一样;人之常情,即使是夏桀、盗跖那样的人,难道会愿意为自己所厌恶的人做事,去伤害自己所喜欢的人吗!这就如同让人家的子孙去伤害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一定会前来告诉我们,又怎么可以欺诈他们呢!所以仁人治理国家日益明智,诸侯中先归顺的就会安定,后归顺的就会有危险,与他为敌的就会被削弱,背叛他的就会灭亡。《诗经》上说:‘周武王高举旗帜,虔诚地握着大斧,气势如烈火般猛烈,没有人敢阻挡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今天看这段对话,临武君和荀子探讨了用兵的根本之道。临武君强调天时地利、狡诈和势利,而荀卿则主张用兵之本在于使民众亲附,强调仁义之师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不同的军事思想观念的碰撞,也体现了古代思想质和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中的道理仍有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各种事务时,不能仅仅依靠权谋和技巧,而要注重团结人心、赢得民众的支持。无论是领导团队、管理企业治理国家,都应该秉持正义、仁爱之心,以诚信和道德为基础,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同时,也告诫我们不能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对待他人,因为欺诈最终难以得逞,而真诚和善良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后人总结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