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在中华大地九千多万共产党员队伍中,有一位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人,他就是北京五棵松军休所军休干部、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社区工作者姚忠烈。
姚忠烈脱下军装,军人本色不变,党员初心不改,在向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军中,他步伐坚定有力,展现了新时代军休干部的风采。1953年11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解放军总医院原科室政治协理员(副师职待遇),2009年退休,2011年移交地方安置。
姚忠烈退休后被选聘为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8号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该社区管辖9个生活小区,一万多居民,业主大都是解放军总医院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他们为军队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专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此外,社区内还有残疾军人、退休职工、返城知青和农转工人员。担任社区主任10多年来,姚忠烈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办实事,踏踏实实做好事,深受居民的信任和拥戴。居民们打心眼里喜欢他、敬佩他、感激他,对他赞不绝口:“咱们的姚主任,是军队大熔炉里炼成的一块好钢,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他对党一片忠心,干工作像一团烈火。正如他的名字——忠烈。”“他把9个生活小区装在心里,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他是咱们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当下,像姚主任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打着灯笼也难找。”“凡涉及民生,让居民犯愁作难的事,姚主任了然于心,有条件,争分夺秒抓紧办,没条件,硬着头皮也要办。他为咱居民操碎了心,跑细了腿,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脚底子。社区有这样的好主任是咱们居民的福分。”
一、履行职责使命,铆足了劲儿干好社区工作
姚忠烈走马上任,挑起社区主任这副担子,已是年过半百的共和国老兵。说实在的,穿了几十年军装,享受副师待遇的他,不是奔着报酬而来的,他坦言:“党培养我多年,先后在部队担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解放军总医院科室政治协理员,积累了一定的政治工作经验,而且身体状况尚好,能继续发挥作用,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是我真实的想法。大家选我当社区主任,即使没有任何报酬,分文不取,我也乐意干。社区主任这副担子不轻,干好确实不容易,我得铆足了劲儿地干。”
社区事务繁杂,好多问题诸如楼房管道维修、垃圾运送、搭建车篷、安装健身器材和路边的长椅、处理烂尾工程等等,本来应该由退休干部原来所在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负责解决,因互相推诿,姚忠烈不得不把这些事情揽过来,真是自讨苦吃,没有经费,他四处奔波申请筹措,直到把事情办好才罢休。社区内有些辞退职工、干部遗孀、残疾军人的家属子女生活没保障,让姚忠烈牵肠挂肚,寝食不安,他找相关部门,解决生活补贴,或为其子女安排工作,春夏秋冬,跑来去,简直把许多部门的门槛踢破了。居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他说:“姚主任,你太辛苦啦,要注意身体,别累垮了。”
姚忠烈淡然一笑,说道:“你们选我当社区主任,是对我的信任,也是给了我发挥余热的机会,我要把全身的力气使出来,撑起社区这片蓝天,把应该给居民解决的问题办好,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居民的信任。”真是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人们不会忘记三年抗疫这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举全国之力同潮水般汹涌的疫情展开了生死搏斗。作为社区主任,姚忠烈深感责任重大。大疫当前,面对九个社区一万多居民,他临危不惧,主动请缨,带领自己的团队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有序组织、周密统筹,做到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为居民筑起了严密的疫情防控墙。他联系政府,调集物资,很快为社区搭起了核酸检测棚,竖起了隔栏,摆好桌椅,画好间隔线。他工作缜密,夏天,为了居民防晒防暑,就把棚子搭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冬天,又考虑到检测人员保暖,居民也不能被冻着,就改用棉棚,把棚建在背风暖和有电源的地方。他每天第一个到检测点做测前准备,然后又去辖区各居民点巡查。由他管辖区域的九个小区的居民点,跨越丰台、海淀区,要负责接送被隔离人员,并且设定居家隔离和解除隔离人员。还要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粮油,代买日用品,处理生活垃圾。每天还需接待并为流动人员解除黄码,汇总当天情报,通报近日疫情。每天一大早,大家看到姚忠烈忙忙碌碌,疲惫憔悴,眼睛里总是带着血丝,既心疼又感动,都说他是退役军人,又是抗疫先锋!
抗疫期间,姚忠烈经常早上四五点起床,忙碌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到家,甚至次日两三点才回来。一次去鲁谷居民点巡查,正当七月,流火的盛夏,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天气蒸笼般湿闷,姚忠烈全然不顾,认真细致地检查每项抗疫工作的落实情况,汗水浸透了衣衫。晚上七、八点钟,姚忠烈步行在回归的路上,疲惫饥饿竟让他晕倒在路旁。四周寂静,旁无一人,姚忠烈想到等他回家的老婆孩子,想到明天抗击疫情有许多事情要办,他挣扎着坐在马路牙子上,强迫自己站了起来,一路恍恍惚惚,踉踉跄跄地回到办公室。他怕老伴着急,索性不回家,吃了几口零食,便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第二天,他又一大早起来,全心投入抗疫工作。后来他开玩笑地给老伴讲这段经历,老伴心疼得偷偷抹眼泪。也有人问姚忠烈:“你这把年纪了,如此拼命图个啥?”他说:“不图啥,只图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穿了几十年军装的革命军人!〞
说到姚主任,人们无不赞叹:“这位老兵的性格,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正在防控紧要关头,部队上级下发文件,要求复兴路28号院社区与部队管理脱钩,交万寿路街道管辖。在居委会近一年时间中,部队已断供,社工薪资断档,引起人心浮动。时任社区主任的姚忠烈,一边耐心做好职员工作,一边积极向上反映,因各种原因薪资待遇仍没解决。姚忠烈不忍心看着身边的职员每天超强度地工作,却得不到报酬,他毅然从自己的存折上取出八万元,作为补贴,发给自己的员工,既安抚了全体社工的心情,又鼓舞了士气。这种对国尽忠、对友尽职义的高尚品格,令人钦佩,感人至深!
同志们说:“姚主任为了抗疫,慷慨解囊,这和那些大疫当前发国难财、中饱私囊的贪婪之徒相比,有天壤之别。”
二、心系江山社稷,着力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姚忠烈深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颇具哲理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一思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利益。社区主任姚忠烈把“心系江山社稷,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灵魂和办事宗旨,极力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与居民同心同德,休戚与共。
社区管辖的明日家园,业主和物业因物业费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愈演愈烈。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收费标准、物业公共收益产生质疑,同时对物业经营管理有抵触情绪,有些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管理部门为了催缴物业费,不择手段,使出了停止物业服务,给业主出入车辆设限,胁迫收费,甚至强行收费。不仅如此,而且还向各家发律师函,向法庭诉讼业主等等。业主代表多次和相关部门协商,均未达到合理结果。物业和业主三天两头吵架,投诉和报警电话此起彼伏,矛盾日趋尖锐,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姚忠烈从维护大局出发,深入群众,广泛了解业主的合理诉求,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讲利害,述诉求。尽管一而再,再而三碰钉子,遭冷遇,为了维护业主利益,他义无反顾,不断组织代表与相关方进行对话协商。在居委会指导下,按组织程序成立了临时物管会,以组织形式撇开有关部门干扰,推荐代表直接与物业总公司洽谈,经过几轮严正交涉,终于尘埃落定,物业费总算是降到了业主能够接受的高限数额,促使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结果尽管不尽人意,但取得了绝大多数业主的满意和认可。物业和业主建立起了互信,业主按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服务有了明显改善,双方矛盾得到化解,稳定了大局。业主们感慨地说:物业费降低了,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是维权的胜利。当然,这与姚主任锲而不舍、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
只要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应该解决却拖而未决,引起居民的困惑和忧虑,这是姚忠烈最上心并且下大力气要办的事儿。2018年经营建部门对小区地下室进行改造,完成了住户配套工程地下贮藏室设置,向各户征收了三万预交款,承诺贮藏室交付使用时,按照使用面积和建造成本,多退少补核算结账。可是,贮藏室分到各家住户,拖了三年之久没有结账。对此,户主议论纷纷,忧心忡忡。姚忠烈为稳定居民的情绪,下决心要回居民贮藏室结余款。他不厌其烦地向有关部门反映居民意见,据理力争,主管部门再三推诿。
姚忠烈真有一股子犟脾气,他横下一条心,不把居民的结余款追回来,这事没完!他动脑筋,想办法,另辟蹊径,寻找与相关部门直接上司关系密切的人,说明事实真相,恳求帮助。又经过一番周折,在主管领导的督促下,终于得到好消息,可以结账了!按照合理价格,小区户主平均回款两万多,整个小区追回了千万结余款。居民们感激地说:如果没有姚主任竭力相助,热心协调,不知道猴年马月结余款才能到户主手中!
三、建设美好家园,让居民过上舒心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姚忠烈把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落实在社区具体工作上,建设美好家园,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居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地处沙窝的乙六号院,属于社区管辖的一个生活小区,这里的居民基本上是医院建设高干楼搬迁来的北京西郊的农户。姚主任接管时,走进生活小区,只见道路坑洼不平,污水倒灌,安置楼缺门少窗,楼顶漏水,楼内墙壁黢黑,楼道电灯不亮,高压线在地下冒火花。居民多年不交房租费、物业费。最关键的是居民的房子没有办理房产证,感觉受到歧视,心存积怨,牢骚满腹。这个生活小区的问题,有关部门领导说不好管,也不想管,想让其自生自灭。姚忠烈得知上述情况后,他觉得自己身为社区主任,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责无旁贷,于是,主动向单位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用了一年工夫,院内道路做了硬化,楼房内墙刷白,电灯见亮,门窗换上白塑钢,高压线架空,楼顶做了防水处理,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姚忠烈向居民转达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了人心。居民们时隔30多年开始交房租、物业费了,一切进入正常程序。每当姚忠烈来小区看望居民,大家如见亲人,应接不暇。
辖区明日家园是一个花园式的生活小区,区内环境优美,花木、草坪、假山、喷泉、水池构成一幅天然画廊。可是,小区西墙外是一个施工队生活区,垃圾随处可见,污水自流漫灌,夏天气味恶臭,滋生蚊蝇,冬天道路结冰,路人行走艰难。这个“脏乱差”地段给明日家园带来恶劣影响,居民反映强烈,却无人问津。有人将情况反映给姚忠烈,当天上午一上班,姚忠烈就召集管理方、施工方和使用方到场,实地勘察,找出原因,三方协商拿出解决方案。经过两天时间的整治改造,杂乱垃圾清理了,暗排管道疏通了,地上污水不见了,“脏乱差”的状况彻底改变了。有的同志紧紧攥着姚忠烈的手说:“姚主任,你没让居民寒心,而是让居民暖心、舒心啊。”
近几年,生活在明日家园的居民们陆续发现,小区悄然发生着变化,不断出现引人注目的新景观:楼门前,一顶顶海蓝色车棚建起来了,为小区700多住户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遮风挡雨。同时,配置安装了充电桩。居民再不必把自行车、电动车停放在楼道里,既保持楼内清洁干净,又消除了火灾隐患。本来,搭建车棚、安装充电桩是营建部门的事,可是,个别党员干部甩锅子,不作为,不办事,推诿扯皮,丧失了党员的使命和做人的尊严。近50年党龄的姚忠烈,不忘习主席“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民事不可缓也”的名言警句,把居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四处找资金,选择优惠价建材,亲自监工,以最快施工速度,高标准的质量,竖起了充电桩,搭起了车棚。
道路旁,一条条橙红色的长椅赫然出现,居民们坐在长椅上歇息,聊天拉家常,忆过往,纵论天下大势,或赏花、观云,听树上鸟鸣,享受清闲安逸的生活。姚忠烈观察到,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小区居民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拄拐杖、坐轮椅的老人逐年增加。因此,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小区在原有配置基础上,新增添了长椅。
广场边,一件件健身器材安装完毕,居民们以不同方式锻炼身体。姚忠烈坦言:“因为自己年满七旬,在社区主任这个位置上时间不多了,应该抓紧为小区居民做好事。健康养老,被视为社区的一个重要问题,备受关注。添置健身器材,十分必要,虽然我掌管的经费有限,但这个钱,我舍得花。”近日,小区的一些居民在广场散步,看到刚安装的健身器材,赞扬说:这是共和国老兵姚忠烈,为“八一”建军节97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吧。
夜幕下,一盏盏新换的路灯灿然明照,三三两两的人正在悠闲地散步。先前,小区的路灯因年久失修灯光较暗,曾经有散步的老人因看不清道路而跌倒在地,姚忠烈得知此事,想办法筹措资金,把小区的路灯全部换成了新的。黄昏散步的人,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清道路,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只管大胆地向前走。
明日家园的居民们在环境优美的小区生活,过着安逸、自在、舒适的日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萧然自得。”真是无忧无虑,心情愉悦,幸福满满!
四、甘愿惠及于人,最大的兴趣就是为老百姓做好事
惠及于人,就是把好处送给别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忆往昔,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先贤高德之士;近现代,也有很多这样的令人敬佩的楷模。这些天之骄子、国之精英,对姚忠烈有深刻的影响。然而,使姚忠烈最仰慕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一个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他们的高尚品德、宽广胸怀和先进事迹,为天地感动,与月争辉。姚忠烈说:“我最大的兴趣就是为老百姓做点事。”担任社区主任后,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每年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不少于50件。
青塔居民小区有一批在医院工作了30多年的老职工,因单位没有给他们办理招工手续,一直是临时工,干不动了不能上班就没有收入;子女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收入单薄;这些老职工绝大多数家庭生活艰难,甚至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姚忠烈得知这个情况,心急如焚,他主动找隶属单位交涉,满怀热情,据理力争,终于撼动了有关领导的同情心,同意为这批临时工办理低保,发放最低生活费直到生命终止。落实了政策的老职工感恩党和政府的温暖,自然也感谢姚主任付出的努力。叶秀玲等几位老太太合伙下地挖野菜,用玉米面包成野菜团子,特意送到姚忠烈手中。这饱含着老职工真诚谢意的野菜团子,姚忠烈感觉很沉重,他没想到自己帮助老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竟然使眼前这几位老职工老泪纵横。
熟悉姚忠烈的同事和战友们都知道,这位性格刚强的老兵,却有一副菩萨心肠。辖区医院职工生东太和老伴都有残障,生下的儿子也是一个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生东太的老伴去世后,他和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生活窘迫。姚忠烈深深牵挂这可怜的父子二人,他先给残疾儿子办理了低保,后来把他俩一起送进养老院。入养老院所需经费,除了生东太的工资加上儿子的低保仍相差甚远。这两个苦命的残疾人,怎能不让人心生怜悯!听一听姚忠烈的肺腑之言吧,他说:“社区居民的事,都是咱这个大家庭的事,再难,还能难倒咱们共产党人吗?”他自信,只要开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办法来。姚忠烈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联系生东太的妹妹,让她出面,协调好邻里关系,将生东太的住房出租,以此补贴他们爷俩在养老院生活经费不足问题。
姚忠烈说:“有一句话,经常挂在领导的嘴边,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我觉得,为群众排过多少“忧”,解了多少“难”,应该作为衡量领导是否称职、党员是否合格的尺度和标准。他以“吾日三省吾身”的高度自觉经常衡量自己,把为居民排忧解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西翠路三号院筒子楼内有一位特殊的居民,名叫李解华,是一位精神病人,他的父亲是医院已故的政治协理员。一天,李解华想轻生,打开煤气罐放火,烧着了自家房子。幸亏解救及时,李解华轻度烧伤被送进医院,治疗期间,医院拆除了李解华居住的搬迁楼。姚忠烈挂念着李解华出院后住哪儿,他主动向单位反映,协商解决李解华的住房问题。经多次协商无果,姚忠烈只好紧急联系北京住房保障中心,如实反映情况,最终同意以李解华本人名义申请在凤凰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可是,谁来买,钱从哪来?姚忠烈费尽心思,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动员李解华的哥哥买下了30多平方米住房,使这位经神病患者得到妥善安置,后来,当李解华去世后,姚忠烈出面对其房屋产权进行了过户更名,李解华哥哥一家人十分满意和感谢。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菜根谭》名句)如今,年满七旬的共和国老兵、社区主任姚忠烈,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气概,奋力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社区尽心尽力,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