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烟台市蓬莱区作家协会正式成立。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协。很荣幸,我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加入山东省作协的时候也没这么开心过。

小时候梦想做一名“大作家”,长大了自知才疏学浅,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2002年悄悄在榕树下安“家”,阅读,学习,练笔;加入“雀之巢”社团做编辑;散文获奖……后来有文章被小时候最喜欢的《儿童文学》杂志刊发,被《教书育人》《辅导员》《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选用,深受鼓舞。

2010年暑假,我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在鲁迅文学院组织的第一届网络文学编辑培训,有幸聆听蒋子龙、邱华东、马季、崔曼丽等知名作家讲课,每节课的心情都是激动的。当时蓬莱知名作家、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毕业的凌可新老师重坊鲁院,看到学员名单中有蓬莱人,甚是高兴,在新浪博客中给我留言祝贺。很早以前我就在《小说月报》上读过凌可新老师的小说,特崇拜他。我回蓬后多次萌发前去拜访他的念头,但最终没有去打扰他。

骨子里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迟钝和胆怯,使我很难自觉、主动地开启一段关系。不久,我因家中变故负重前行,手中的笔也仿佛不堪重负,在白纸面前突然失语,甚至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一度抑郁,封闭自己不愿与任何人交流。为了调整心态,不让自己沉溺于不可控的情绪中,我以摄影、书法和古琴这些只需取悦自己、不需与他人有过多交集的形式修炼心性,治愈自己。

2017年7月下旬,芝罘散文学会成立,我应李华主席(笔名桑溪)之邀加入理事会,逼着自己走出封闭状态。和华姐相识在榕树下,她的散文像一股清流深深吸引着我,让我看到了优秀作品中散发的自然、清新、深邃与智慧之光。在她的引领下,我先后加入了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经常参加散文学会组织的学习、采风等活动,并在活动中认识了芝罘区、莱山区的优秀作家,有了网络之外的更多同行者。

同时,当年榕树下被迫关闭的社团重新启动,社长独上月楼协同几位创始人成立了“银河悦读中文网”。月楼一遍遍呼唤我“回家”,我卸下心中的铠甲,重回网站做编辑,慢慢就淡忘了个人得失。后来相继担任网站执行主编、副站长、总编,至今已为两千多篇文章写下约四十万字的编辑按语。

在月楼的鞭策下,我带领编辑部多次策划组织大型主题征文活动,并将征文结集出版。疫情期间,我参与了纪实文学《百面战旗红》的写作;今年春天,参加了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战旗美如画》读书交流会。红色文化的熏陶,家国情怀的感染,让我的思想境界有了质的提升。

网站运营最艰难的时候,赞助资金断链,七十岁的月楼卖掉了她在北京海淀的学区房,在郊区购置新房,余出的钱留作网站开销。二十多年前她带着我们从榕树一路走到现在,这份文学初心的坚守足以写进中国网络文学史。她的坚定信念也感动了我们网站几位顾问、编辑,大家纷纷拿出资金支持网站发展。前行路上,总要有人付出代价,我们怎能让自己多年坚守的文学阵地塌陷?

当我再次拥有了写作的能力,重续文学之路,我越发希望在自己居住了三十年的蓬莱小城与志同道合的文友同行。我希望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团体,大家互相学习、彼此勉励、一路同行,用我们的笔描绘蓬莱湾畔的地理坐标,追溯蓬莱古城的历史渊源,颂扬和传承小城独具魅力的人文精神;用我们的笔记录走过的岁月中留下的痕迹,表达对亲人、对生活的热爱,抒写我们对生命的启悟和赞美;用我们的笔记录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彰显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与包罗万象……

王云芝主席送来了橄榄枝。2021年8月,我加入山东省作协之后,收到了蓬莱科协王云芝主席(我当时以为他还在科协主持工作)的信息:吕老师,祝贺加入省作协,希望多支持蓬莱的文学事业发展。

王主席与我是师范校友,高一级的师兄,上学时就知道他在艺术方面很有才华,却并无交集。毕业三十年不曾谋面,有个周末碰巧一起跟资深摄影爱好者张吉华老师去拍片,一下子就认出是他。知他在蓬莱科协主持工作,拍片结束加了微信,之后各自忙碌没有交流。

因为不相熟,也不清楚“蓬莱文学事业”的发展情况,更不知他一个科协负责人怎么会希望我在文学方面做点贡献。我小心翼翼地回复:谢谢师兄!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尽力而为。后来知道他已经在文联主持工作,我这才恍然大悟。紧接着从朋友圈看到蓬莱作协筹委会成立的消息,心里由衷感到高兴:蓬莱的文学之船终于启航了!

虽然王主席没好意思给我安排任务,但我答应他尽力而为,就一定要做到。我能为这艘文学之船的启航做点什么?

多年的编辑经验,使我对《丹崖》微刊格外关注。在编辑队伍中发现了王慧芳和张子奇两位老朋友,他们有时也跟我约稿;我有建议也曾直言不讳地与王主席提出。后来大家结伴参加烟台市作协、芝罘散文学会组织的文学研修活动,参加岳家圈采风活动,逐渐与高薇、庄志亮、陆玉生、杨晓、梁绩科、鲁明、赵凯、王德润、李心亮、杨鹏、卢岩、门盈邑等文友相识,我也将几位老师的作品推荐到银河悦读中文网,做更广泛的宣传。

和大家真正相熟并融入一起,是应王主席推荐做《丹崖》微刊“文艺评论”栏目编辑以后。每月两期的微刊公众号,多篇作品综合发表,选稿、排版、校对的工作都极其细致。在这个团体中,我看到了王主席的核心凝聚力和编辑团队蓬勃的集体力量。

去年冬季,我主动向王主席请缨,与卢岩、赵凯、高赫声三位老师一起校对、修正《高英文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除了上课,白天、晚上都靠在电脑前看文稿,视力下降、颈椎疼痛,忍不了就吃粒布洛芬缓释胶囊。两本文集出版于三十多年前,那时的印刷水平可想而知,文集中很多注音、序号、标点以及内容的错误,我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查阅资料做了修正补充,有些模棱两可的地方也做了标注,以备有关专家做出相应的处理。

高英先生是我敬重的前辈,89年我毕业留校,适逢他在蓬莱师范教务处主持工作。他专注于书法和写作,教学工作由孙衍年主任主管,他从不乱说话。我每天把办公室的细水泥地擦得明光锃亮,因为他常常在地上写大字。父亲六十岁生日,我傻乎乎地请他写个“寿”字,他就半蹲在办公室地上先用便宜的宣纸和墨汁写一遍,再用好纸好墨写出来。写完想一想又说:我给你裱起来吧,你又不认识裱字的人。我就满心欢喜把裱好的大“寿”拿回家,然后回报他两张我妈在大锅里烙的瓤饼——贫寒之家长大的毛孩子,单纯、幼稚、无知,不懂一点人情世故,这极不等价的礼物我当时一点儿概念都没有,而他高兴得说了好几回瓤饼真好吃……

一个办公室待的五年时间,我们教务系统几个小姑娘跟他侄女高景霞一起,三天两头去他家包饺子、做米饭,吃饱了就去他的书架上蹭书看。我们偶尔也会装样子推辞一下,他就眯着眼说:“你们帮我做饭,是我占了便宜啊。你们不做,我净糊弄口饭吃。”后来成家有了孩子,靠微薄的工资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才恍然明白他的宽厚与善良:教工食堂的饭菜经济又实惠,他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五个低收入的年轻人缓解了多少压力,又给了我们多少温暖和欢乐!

先生已故三十年,他的音容笑貌依旧清晰,他的豁达幽默至今难忘,他的恩情无以回报。第一次看到《丹崖》微刊,题头的“丹崖”两个字我一眼认出是他写的隶书。得知政协要将他的两本文集重新出版,我主动接下了校对的任务,是怀念,亦是感恩。一切仿佛早已注定,是蓬莱文学的召唤,是王主席的橄榄枝,我才有机会报答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眷顾之恩。

《丹崖》年选的校对、修正工作更为复杂、繁琐,两本文集的总字数将近四十万,王主席亲力亲为,带领我和王德润、王慧芳三位老师联手,来来回回反复校对修改。经过排版前校正、排版后校正、样刊校正,最终交付印刷。样刊出来后,书页中的字迹清晰度极高,我因视力障碍看起来却依然费劲,幸好有杨晓老师一双慧眼,极其认真地完成了最后的校对工作。两本堪称完美的文集得以在作协成立之际与广大文学爱好者见面,并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得力于王主席在工作中细致、认真、扎实的引领,也是所有栏目编辑、校对编辑共同努力、默默奉献的必然结果。

蓬莱区作协正式成立,是众望所归。新任负责人戴发利主席年轻干练,为人和善。他的文章扎根乡土田园,清新质朴而又意境高远,饱含对对大自然中万物生长的敬畏和赞美,对家乡蓬莱的热爱和期待。我们的文学之船成功驶出港湾,我个人的文学之路终于完成了闭环。曾经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完成心愿顺利回归,与同仁们一起扬起风帆再出发。

我们的团队没有“大作家”,却各有收获,各有自己熠熠生辉的闪光点。我们只要把好方向、齐心协力、勇毅前行,以各自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提升阅读者的审美水平、认知能力,宣传和颂扬优秀的蓬莱精神、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学之船定能稳稳地驶向更广阔、更深邃的海域。

曾经在榕树下中文网站,写作于我,是逃离工作和家庭两大压力的世外桃源,是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后来在银河悦读中文网,写作于我,变成了举步维艰的坚守,而守住初心、不懈努力、寻求改变之后的豁然开朗,红色文化的激情传扬让我触摸到文学的高度,感受到文学的境界,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崭新的认识、深透的感悟;现在,加入蓬莱区作协杨帆启航,写作于我,更多了一份使命和担当。

文学是梦,少年的我因此有了目标;文学是光,悄然照亮我晦暗迷茫的人生路口;文学是灯,温暖我、治愈我、提升我;文学是泉,是我回馈社会的涓涓细流,力量虽弱,却能滋润一方心田。

在我有能力以手中的笔影响别人的时候,请允许我借这篇散记感谢他们:我的文学启蒙者刘玉川、李树生老师;我的文学之路引领人李华主席;我坚守文学阵地的鞭策者独上月楼站长;我回归本作家群的助力者王云芝主席;等等,等等。

往日无悔,未来可期。戴主席,各位同仁,蓬莱区作家协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