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一朋友小酌,闲聊中说起整部《金刚经》,就是舍得二字,细细品味,到也颇有道理。

  《金刚经》的核心在于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的圆满。这种智慧,是通过对“舍得”的深刻实践和理解,逐步培养出来的。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保持一颗平静而智慧的心,如何在给予和放弃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意义。

  在《金刚经》的第六品“正信希有分”里,须菩提向佛提问,佛陀回到:“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说佛法如同渡河的筏子,初学者就像要去对岸的人,过了河就应该舍去,如果放不下,反而会成为负担。佛法都是如此,何况那些不是佛法的法呢?

  而第十品里指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在面对一切外在事物时,应当保持一颗不执着的心,这是对自我和外物的深刻洞察的一种放下,也是一种智慧的“舍”。当一个人能够放下对物质的执念,对名利的追求,对自我存在的过分执着时,他便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这种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得”。

  清康熙年间,宰相张英在桐城的家人来信说因宅基地边界与邻居吴家发生争执,向张英求助,张英回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依嘱向后退让了三尺,吴家在得知情况后深受感动,也向后退让了三尺。这便是桐城六尺巷的由来。到了现在,这条巷子还是该市的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其实在当时,以宰相之尊应对一个地方家族不费吹灰之力,可张英却选择了大度的退让,正是因为张英的修养深深的懂得了什么是包容与忍让,他选择了“舍”,才有了这流传了几百年美丽传说的“得”。

  “舍得”二字在汉语里是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哲学态度,意指有舍才有得,懂得放弃才会得到的更多。而《金刚经》则是秦鸠摩罗什所译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智慧,佛陀通过与须菩提的对话,阐述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深邃哲理,这实际上是对空性的一种解释,也是“舍得”理念的最高体现,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如此,一个人的生命就短短的几十年,这里面我们要追求什么?能得到什么?在忙碌的人生逆旅中,有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一番,可能会对自己的追求有着更深的见解,也能真正懂得舍得的内涵。其实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不是来自于外在的拥有,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金刚经》中的“舍得”理念,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哲学思考,在现实中,我们要尝试学会通过“舍”来获得真正的“得”,通过放下自我,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觉醒。这种理念,让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保持一颗清净、智慧的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