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是一个“年轻”的城市,1956年才建立。马尔康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地区原系嘉绒藏族“十八土司”中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四个土司领地,故史称“四土”地区。这里是嘉绒文化腹心地,嘉绒锅庄的故乡,嘉绒藏族源自吐蕃人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清乾隆征剿大小金川叛乱,“四土”土司随征有功,战后清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但对“四土”网开一面,其土司制度一直保持至新中国成立。长征途中,红军“三进三出”马尔康,在地此转战一年多,留下大量战斗生活遗址和故事。马尔康是红军长征“北上”、“南下”分水岭,但这座城市长征时还不存在,所以在城里并没有多少红军长征遗址。要看马尔康的红军长征遗址要去“两卓”——卓克基和卓木碉。这两处红军长征遗址,代表和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红军长征方向和路线。 

  卓克基紧邻市区,从马尔康市区出发向东,步行一小时,或乘车十分钟,就可到卓克基镇。卓克基镇拥有秀美的高山峡谷风光,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厚重的人文历史,如今已被打造为民族风情小镇,也是马尔康最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长征时,中央红军机关和红一军、红四军进入卓克基后在这里停留了一周,党中央在这里制订了“北上”的战略与路线,同时也是长征途中的驿站和后勤基地,红军部队在这里休整、筹粮,为翻越后续的大雪山,穿越大草地做准备。 

  “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就建在卓克基镇,为藏式风格,展舘1500多平方米,六个展室和一个多功能播放厅。印象最深的是纪念馆广场名为“北上”的雕塑群像,群像栩栩如生——以毛泽东为中心,展示了红军战士和藏族小红军举旗挑担,跟随领袖向北进发,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雕塑群像基座上“北上”两个大字非常醒目,表明了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方向和决心。雕塑碑文写道:“1935年6月,红军长征进入阿坝。红军长征转战阿坝1年零4个月,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雪山、草地的严酷环境,经受了北上南下的艰难抉择,书写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壮丽诗篇。雕塑以毛泽东为中心,红军战士和藏族小红军紧随,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北上方针指引下,艰难北上的历程。”

  伫立在“北上碑”群雕前久久凝视,不由心生感慨。当时“北上南下的抉择”的确艰难,下一步“路线”怎么走,朝那走,红军生死存亡,命悬一念,关系实在太大!毛泽东后来曾多次讲到一个细节:“红军过草地时,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而是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几十年后,老人家总结一句经典名言:“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或许正是有感于此。

  “北上碑”群雕塑像中的藏族小红军紧随伟人勇敢地踏上长征北上之路,大约是显示革命后继有人,红军前途大有希望。不过这位雕塑小红军也许并非虚构确有实指。著名的藏族红军战士天宝就是马尔康人,他十几岁小小年纪就以喇嘛的身份参加红军,成为第一批藏族中共党员。天宝藏名桑吉悦希,在延安党校,毛主席对桑吉说:“长征时我到过你的家乡,汉族有句话,叫物华天宝,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毛泽东喜欢给他赏识的人改名,所改者无不成才。天宝不负伟人期许,果然成为国家“宝贝”,后来为西藏解放和建设功勋卓著,曾担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卓克基镇旅游有三大看点,除了“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还有位于梭磨河南面的西索村,这里可以欣赏原汁原味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村里最有名的是丹达伦寺的壁画。不过卓克基镇最具特色的景点还要算卓克基土司官寨。在西索村东边,屹立着一座石头城堡,这里就是卓克基土司官寨,土司官寨建在河流和道路交叉口的高地上,官寨旁边是一片山脚平地,再远处就是高山,迎着岔口是高大的防御碉楼,碉楼是这片地区的制高点,可以俯视下面的西索村以及过往一切。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走进卓克基土司官寨,听讲解人员介绍,卓克基原有老官寨为片石墙体木结构藏式建筑,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其规模较现存官寨略小。1936年夏初,老官寨被大火烧毁,仅残存北面少许墙体。土司索观瀛调集数百民众、工匠在原基础上重新扩建,历时3年建成现存卓克基官寨。现存官寨共有五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楼,对游客开放。各层之间有狭窄的木质阶梯,每层又有外回廊连接各个房间。一层和三层主要展示“四土”地区的历史演变,包括嘉绒藏族的文化习俗和土司家族的生活起居;二层是红色文化展示,主要内容是红军时期的介绍和卓克基会议内容;四层和五层主要是宗教文化展厅,包括土司家的家庙和经堂,以及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介绍。在房屋的布局设置和生活用品等的划分上可感受到等级森严的土司制度(刘统编《红军长征记》中有一篇徐特立介绍长征时他所见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文章,有意者不妨一读,可了解未烧毁前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原貌详情,当时只有四层)。土司官寨的另一部分是碉楼,曾是土司官寨主要的防御建筑,也就是迎面对着河流的部分,与主楼之间有走廊连接,但目前不对游客开放。这座碉楼建成时有九层,现在仅存六层,二十多米高。碉楼外观石材严密,边缘线条整齐棱角分明,既是实用的防御工事,也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红军进入卓克基地区时,支持国民党的索观瀛土司部队依托坚固的官寨和碉楼与红军对抗,最后弃寨而逃。随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入住官寨,并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索观瀛土司精通藏文和汉文,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书籍,这正中毛泽东下怀,毛泽东在土司书房蜀锦楼住了一周,大解“饥渴”。这段往事显然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52年,索观瀛土司赴北京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主客易位,昔日的官寨主人成为宾客。毛泽东在接见他时表示,“长征路过卓克基时,我在你家住了一周,看完了一部《三国演义》,让我大饱了眼福。”或许正是因为这本《三国演义》,使毛泽东联想到了书中董卓所建极尽奢华的“郿坞”,毛泽东后来评价道:“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解放后土司索观瀛将官寨捐献政府,一度成为师范学校校舍,为当地培养了大批藏族人才,其中有一名学生叫阿来,马尔康当地人,后来成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反映了末代土司的生活与藏区变迁,小说拍成同名电视剧大受欢迎。剧中的土司原型就是这座官寨的土司索观瀛,剧中的“二少爷”,那位傻过头的聪明人原型就是索观瀛土司的次子索国坤。盖棺论定,一个旧的腐朽的世界终于“尘埃落定”!

  让马尔康名载史册的另外一“卓”即“卓木碉”,也离马尔康市区不远。红军长征时曾在这里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没有人敢将它列入红色景点,也没有开发成旅游景区。严格地说,卓木碉也不是一个地名,只是因为长征中一个重要会议而产生的专用名词。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这里召开所谓“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即“卓木碉会议”。宣布另立“中央”,并自任“临时中央主席”,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的党籍,并下令“通缉”。对叶剑英、杨尚昆“免职查办”。他甚至在会场张贴一幅大啄木鸟口含毛、周、张、博的漫画。张国焘得意地说:“卓木碉”这个名字很吉祥。卓木碉,啄木鸟嘛!我们要做一只革命的大啄木鸟,要把红军中的蛀虫从革命事业这棵大树中啄出来!”张国焘的狂妄和嚣张让他冲昏了头脑,欺骗和裹挟八万多红军调头南下,造成了党和红军的严重分裂乃至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当年那次会议就是在这里一座百年喇嘛庙——若布洛寺大殿召开的。这座若布洛寺后来毁于大火早已无存,只剩下断壁残垣。这里没有任何标志牌指引和文字介绍,更没有任何解说导游。之所以认定这里就是“卓木碉会议”遗址,是根据“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中的相关照片和文字资料说明。这里的正规行政地名叫“脚木足”,是当地人藏语的发音,意为“山谷里的河坝”,红军听成了“卓木碉”,因此讹误就这样在党的历史文件上被记录下来。加之这里确有两座碉楼,当年朱德、徐向前还在碉楼里住过。

  如今这两座被称为卓木碉的碉楼其中一座已经坍塌,另一座依然顽强耸立。站在碉楼旁,能清晰地看见通往北和南的两条道路,张国焘最终选择了退却的南下之路。但历史证明,只有向北,才是通往胜利的道路! 

  坍老若布洛寺已塌无存,旧址上已长满了杂草和灌木。徘徊在断墙野草间,面对倾颓的断壁残垣,萋萋荒草,让人感喟眼前的荒凉、破败、沧桑。回头一望,在离废墟不远处的一块高地上,重新修建的若布洛寺在阳光照耀下巍峨庄严,周围山川壮美,业旺民康,一派欣欣向荣。现在的脚木足乡是马尔康的粮仓,有“小江南”之称。让人想起 两句唐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的历史遗址难以恢复,也不需要恢复,废墟更可发怀古幽思!有的历史并不完美,但它却真实发生,有时悲剧更能震撼人心!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却终究无法改变历史!”历史不会因忽视而不存在,作为一次党内斗争的重要见证,“卓木碉会议”不应该被忘记。在会址处修建纪念馆当然是不可能,但我倒是认为,在此修建一座记事碑则是不无必要,告诉人们那一段残酷惨痛的历史,碑名就叫“南下”。“南下碑”与前面的“北上碑”,针锋相对,正反相鉴,相反相成。教训和经验都同样可以让人受到教育,学会聪明。可以让后人知道什么叫“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知道“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重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