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饱满,烟霏云敛,五颜六色。

  大自然秋的舞台幕布缓缓拉开,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走上舞台,用细细的手一指,弹出美妙的声音……

  走进司莫拉佤族村的秋天大舞台。

  一个夏日中午,我带着7岁的孙女,与50周年大聚会的老同学一行30多人相约腾冲,按原定的旅游路线,乘坐旅游大巴,沿山势而上,沿途姹紫嫣红,绿树成荫,穿过层层绿荫,走进了司莫拉佤族村旅游接待点,再统一购买了旅游专线电瓶车门票前往。

  进入村落,从景区简介得知:腾冲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500多年历史,佤语叫“司莫拉”,意思是“幸福的地方”。

  进村的道路平坦,四周绿树成荫,森林茂密,竹海、梯田婉约、各色庄稼在田间地头有序排列,绘成司莫拉特色乡村画卷,依山而建佤族村寨古朴,风情浓烈,远山云雾缭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始村寨,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未进村落,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

  司莫拉佤族村位于陈家寨、冯家营两个汉族寨子的中央,又称为“中寨”。是一个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相传在西汉年间,族人迁至腾冲,几经辗转,终落址清水乡,由于佤寨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几百年间,佤寨在这方山水里繁衍生息,他们汲取山水之精华,采撷土地之芳香,融入在人间草木里,让最质朴而最美好的生活气息一直氤氲在村寨的上空,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佤族婚丧嫁娶独特的祭祀仪式和以四个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留着一份纯净的人文生活画卷。

  中寨自然村靠山建寨,坐落在坝子东边的半坡上,村落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上升,房屋依山叠叠而上,成阶梯状错落分布围坝而居,田坝环水层层而下,绕寨而耕,区域内山地、谷地、湿地、原始森林合理布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我孙女紧跟导游,抢在我们前面,穿过绿树掩映的寨门,沿着火山石路,缓步走进依山而建,青山环抱,古树、古泉、古建筑彰显原始生态之美的村落。一路黄墙黛瓦,无处不在的牛头图腾,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导游指着图案介绍说:牛为中寨佤族的图腾,在土生土长的中寨佤民心中,牛是吉祥、神圣、高贵,且庄严的。佤族尚黑,以黑色作为象征,服饰以黑色为基调,其他颜色陪衬。

  寨中房屋错落,巷道环绕,房前屋后,瓜果倚墙成熟,花卉树木杂错其间,山顶清泉顺山势而下,周边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恍若深林形成了“村在林中,林中有村”的格局,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还有原始又古朴的酒歌、寨心桩绽放着民族文化的特色。

  近年来,村民们的“幸福感”得以不断提升。当地着力打造佤族文化特色旅游村,产村融合,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硬化道路、保障饮水、美化村容,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村子里一步一景,处处彰显着村落特色民族文化,村民悠闲安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司莫拉佤族村乡村旅游主要围绕着民俗风情、大地观光、瓜果采摘而展开,旨在让更多的游客来到司莫拉,体验农村生活,体验乡愁。

  农家乐、民宿、小作坊、特色小吃……乡村旅游,让村民吃上了香甜的“旅游饭”。当我们走到前面写有停车场、司莫拉幸福餐厅、李发顺户、司莫拉大米粑粑厂、寨心桩、文化陈列馆、司莫拉礼堂、司莫拉特产小吃街等内容的指路牌地方,然后沿村民李发顺户方向,走进小院,庭院里的几盆花开得正艳。院子里,李发顺家夫妻俩在自家两层楼新房外的庭院里卖司莫拉的传统美食大米粑粑。

  话说大米粑粑,是把大米泡两次蒸两次,然后舂成米团,再用南瓜汁、紫薯、小红米染成黄色、紫色和红色,用模具按压成各种形状,上面印有“福”、“囍”图案,这对我们年近70的老人来说,虽不算新鲜,可留着传统和浓浓的乡愁。

  我们和许多游客到李发顺家品尝软糯有弹性的大米粑粑,有的老同学还自己动手再现当年做粑粑的乐趣。

  主人指着廊下摆放的四方桌:“这张方桌就是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到我家时用的。”说完,就走进客厅,打开电视,给我们播放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的录像。

  我们围坐在四方桌边,边品尝大米粑粑,边观看习近平走进司莫拉佤族村寨的录像,跟着总书记感受这里的佤族风情,分享司莫拉佤族村寨的热情气氛和幸福。

  走出李发顺家,走进植入大米粑粑、佤族绘画、佤族服饰等当地特色产品,形成一巷一特色7条巷道,我们充分感受司莫拉的民族文化。导游介绍说:司莫拉旖旎温婉,世外桃源。春有鸟语花香,夏是绿意盎然,秋有稻麦金黄,冬有粉妆玉砌。无论什么季节走进中寨,都会感受到佤族风情为主调的迥异的、温婉的美。

  走出巷道,走进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内外古朴苍拙,摆设着佤族祖先遗留下的农耕痕迹和历史渊源、民族民风和民俗来历。置身其间,了解了司莫拉佤族的历史源流,宛若回到远古时代,回到佤族迁徙无常、狩猎为生、不留遗粟的年代。我与孙女敲响了摆放在第一展室门前的木鼓,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敲响三声木鼓,祈福伟大的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祝愿。享受“打起鼓,敲起锣,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幸福。

  司莫拉,“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拓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司莫拉”佤族文化成为了司莫拉佤族村独特的旅游品牌。

  空旷无垠,茫茫林海浩荡,片片绿洲飘渺,树树显示自己的气魄和力量,棵棵展示自己的英姿,给司莫拉的肌肤披上了一件华丽的绿装,沁人心脾,使心底塞满了绿意的山水。坐在山林深处,倾听一片树叶坠地的声响,虽簌簌细小,可是旧生命的终结之声,又是新生命的开启之声,这是一个过渡的音符,是深藏希望的自然之神敲响的钟声。

  行走司莫拉,感受司莫拉的佤族风情,看到的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浓缩,民族村寨与时俱进的变迁。

  这不,我们从观景台上放眼望去,阳光穿透云霞,被誉为“田园绿洲”的千亩梯田,就是承载着佤乡印象的一个重要元素。这里,广场上人头攒动,吹拉弹唱声此起彼伏;这里,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犹如山梯,宁静美丽、灵动成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白鹭翻飞在橘红色的万寿菊花开成的海洋上,古榕树群郁郁葱葱,水车静立溪边,田中清泉成池,田洼低矮,水汽氤氲,如梦如幻,令人陶然忘忧、心旷神怡……这里,潺潺流水旁,绿树掩映间,秀山丽水,绿谷腹地,朵朵奇葩,次第开放,秋天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成熟,像挂满枝头的丹桂,在大自然音乐中飘香……这里,依山傍水的农耕文化体验区一片绿油油,彩色水稻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勾画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仿佛看到司莫拉村的美好明天,正像一幅画卷一样在徐徐展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