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大苍狼》是山西作家张行健的代表作,2023年北岳出版社发行。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读者与专家的好评。专家说:“这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自然也十分好读的长篇小说,”读者说:“小说精彩极了,读起来让人感动、紧张、刺激,欲罢不能。”


  一、 故事性  

  小说就是讲故事,福斯特这样说。《大苍狼》是一部没受过其他作家作品影响的原创作品,写作《大苍狼》时正是藏地小说《藏獒》与草原小说《狼图腾》处于文坛巅峰时期,是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见面必谈的文坛佳作。但作者为了写出“我自小生活过的太岳山区的黄土峁上的人与狼各种纠结和纷争的小说,”硬是忍着没有阅读这两部作品,硬是按照自己的构思,写出这部独属太行山脉属于太岳山区自己的狼图腾。作者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以人狼之争为载体,主要表现生命主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意蕴的作品。”

  在这部精彩的人狼故事里,作者讲述了人与狼斗智斗勇、狼与野猪争夺生存之地的惊险故事,在人狼故事中,又分为打狼派与保狼派,打狼派主要讲述杆子、青皮、塬生以及村长坚决消灭苍狼的事件;保狼派讲述的是校长、古婆子保狼护狼,与狼为善为友的故事。而狼与狼的故事,则是东山夫妻狼、涧沟夫妻养育狼崽、救助狼崽以及夫妻情深的家庭故事。  


  1、杆子与狼

  作为主角,杆子首先出场,小说开篇直奔故事,没有过多的渲染,也没有任何铺垫,就那么直截了当的说“杆子一个激灵就醒来了。”这直接点燃了作者的阅读情绪,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杆子是在睡梦中打了“激灵”的,让杆子从睡梦中惊醒的是什么事呢?原来他家养了半年多的黑猪被跳墙进来的狼叼走了,杆子是被这动静惊醒的。追狼找猪的杆子亲眼看到,可恶的饿狼嘴叼黑猪脖颈,尾巴抽打着黑猪一同逃跑。饿狼叼着黑猪早已跑远,杆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只能用大声的诅咒发泄心中的愤怒。

  小说开篇直接把人物推到读者眼前,一句话拉开小说序幕,营造了紧张的阅读氛围,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也增加了小说的神秘与惊险,同时将矛盾冲突展示在文中,为杆子后来的一系列故事预留了伏笔。

  杆子打狼的故事包括丢猪、找猪、追狼、与狼结仇、掏狼崽、儿子被狼叼走,与狼交换人质等情节。杆子对黑猪的感情非同一般,作者把他对猪无微不至的关爱,用打猪草,看猪进食,在猪圈旁与邻居聊天详细写出,用这些迹象向读者说明,黑猪在杆子的家庭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全家幸福生活的希望。因此,当苍狼叼走黑猪后,杆子的拼命追赶,妻子的伤心过度,就顺理成章,后面的情节也合情合理。

  杆子故事的高潮是在东山山峁潜伏打狼。经过白天的缜密侦查,杆子选择东山高埝角作为伏击地,这里是狼群的聚餐厅也是它们的避风港,位置居高临下。对狼来说,可以大快朵颐也可以暂避风险;对杆子来说,静可藏身动可打狼。按照儿时课文《守株待兔》的方法,杆子沉稳地藏匿在高埝角的草丛里,一动不动静等苍狼来撞枪口。天快亮的时候,杆子眼皮沉重,眼看就要沉沉睡去。就在他想迷糊一下的时候,那只灰黑的影子撞开了他的眼帘:苍狼真的来了,不是一只而是两只。

  提气,沉心,静下来。杆子瞄准苍狼扣动了扳机,“啪——清脆的枪声划破了东山的死寂,天,被这一枪打亮了。”读到这里,一直悬着的心随着这声枪响,也松弛下来。在疑惑到底打没打着的同时,也佩服作者安排故事的高妙。天亮了,这意味着杆子打狼会收到预期效果。

  枪声响过之后,一只高大威猛的公狼倒下了,片刻,它又跟着另一只狼逃跑了,这令杆子惊讶万分。受伤的公狼一路滴血一路逃跑,追狼的杆子一边吃东西一边快追,一人两狼成了东山移动的风景。公狼的血滴了一路,杆子的汗洒了一路,公狼渴极了,想一头扎进水中,杆子渴极了,想喝自己的尿。疲惫至极的母狼忽然嚎叫了一声,循声一看,杆子呆住了,母狼身边多了两只狼,公狼却不见了踪影。故事叙述到这里,作者戛然而止。公狼到底死了没有?作者如同高明的导演,设计出人狼追逐大战,精彩极了;作者又熟知古典小说叙述技巧,在最关键时刻,故意卖个关子,如同说书艺术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也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审美力和阅读感染力。


  2、青皮与狼

  与杆子不同,青皮与狼的故事,是放在小说大环境之下的。原本该在第一章出现的“正是春二月,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内容,在第二章才出现,小说情节需要的基本因素,比如小说发生地古塬村的人口数量、房屋构建以及百姓当下缺少食物的情况,也在这时候才做交代。这样安排,既补齐了小说三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又对狼叼黑猪原因予以说明,即:青黄不接时节,不仅人缺少食物,连在深山活动的苍狼,为了果腹,也不得不冒险闯入村落祸害人类。而这又是作者多元追求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按照古典小说单线叙述规律,第二章该讲述杆子的黑猪到底找着了没有,但聪明的作者却暂时搁置杆子故事,转而说起羊倌青皮与羊的感情,讲起青皮与狼过招的故事。羊倌青皮没有父母兄弟,更没有妻子儿女,他把所有的爱都放在羊身上,对待羊群如同家人一样耐心细心。在古塬村民应对春荒、狼灾的氛围里,青皮与他的羊群出现在刚刚返青的绿草地上,吃饱的羊群慵懒地晒着太阳,青皮也信步走在辽阔的大地上。将青皮差点绊倒的硬物是颗猪头,而这颗猪头竟然是杆子家被狼叼走的黑猪头。这样的故事设置,巧妙至极,它既是杆子黑猪被叼事件的补充说明,使杆子被狼祸害的故事有头有尾,又符合古典小说“单线叙述,故事完整”这一主要特点。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拿回去的时候,“目光无意地看到了远处草丛中的一团灰黄,”竟然慢慢移动起来。他知道那绝对不是枯草也不是土块,仔细一看,“是狼,一只大个子灰狼!”被吓出一身冷汗的青皮,挥动羊铲打跑了灰狼,没等他缓口气,“又有一只更瘦的灰狼倏忽间从草丛里跳到第一只灰狼身边,”青皮倒吸一口凉气,“啊!是夫妻狼!”这些带入性极强画面感十足的描写,有一种超出文字之外的现场感,使我双手紧握,不由得为青皮捏了一把汗,心也瞬间提到嗓子眼。

  青皮护羊打狼的情节写得引人入胜,他先是打一声嘹亮的呼哨,让羊群紧紧围在头羊周围,以提防苍狼对离群孤羊的偷袭。接下来,作者并没有讲青皮与狼的较量,而是转身去叙述“苍狼”一名称来历,其“土黄色”的眼睛与皮毛的外表,“狡黠和诡谲、凶残与暴戾”的本性,叙述青皮是“古塬村的民兵”身份,为他下文以及后来故事,做好充分的前期铺垫。

  也许是青皮浑身的凛然正气,那“两只狼始终不敢上前,人与狼就这样对峙着、僵持着。”当他发现自己可能腹背受敌时,他果断铲起一块石头,使出全身力气将石头砸向第一只狼。那块“带了山风,短促地飞弹出去的”石块,砸瘸了狼的一条前腿,眼看就要倒地,而另一只狼飞跑过去,“蹲下身,让伤狼另一条腿攀上它的后背,搭上它的胯骨,一溜烟跑了。”这是青皮与狼大战的第一回合,以青皮战胜苍狼结束。这为夫妻狼报复青皮与他的羊群,埋下仇恨的种子。

  青皮故事中最血腥的是第二回合夫妻狼洗劫羊舍。这情节是青皮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是夫妻狼对青皮的报复,是小说主要情节之一,还是青皮发“活捉苍狼”毒誓的原动力。瘸了前腿的苍狼,一直怀恨在心,在杆子黑猪被叼多日后,苍狼夫妻向羊群发起了偷袭,且偷袭成功。

  与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青皮为羊群挑好水,去往羊圈,突然“他听出几丈远的羊圈里有一些异样,”很显然,这不是羊们或高或低的自然叫法,而是“怪怪的、凄凄的”,令青皮不敢相信的是“圈门上的天窗居然是开的,”那早已被青皮用木棍钉死的天窗,居然被打开了。推门看到的情形更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前半截窑里横陈着二十余只羊的尸体,有山羊有绵羊,有老羊有小羊;横七竖八,血肉模糊,尚活的二十来只羊瑟瑟地挤在后半截里,挤成可怜的一团儿,咩咩地叫声凄惨。”知道这惨状的古塬村村民群情激奋,而青皮一病就是两个月。血腥的场面,苍狼疯狂的报复,令古塬村人心惶惶,村民纷纷加固柴门,增高院墙,轮流看家护院。古塬村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中。

  夫妻狼是如何咬断木棍跳入羊圈?为何咬死那么多羊却一只也没拖走?那么高的天窗狼又是如何逃跑的?无数疑问困扰着青皮和村民,也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仿佛知晓这些困扰读者的问题,睿智的作者从苍狼角度,还原了沉沉暗夜发生的一切。原来,被青皮打瘸前腿的是东山母狼,在它养伤的日子,不断思谋着如何报复牧羊人,最终认定报复牧羊人的最好方式是偷袭他心爱的羊群。于是,作者安排这对狼夫妻在月黑风高的日子开始了报复行为。

  少年时期的作者,有跟着牧羊人三叔上东山下涧沟,放牧羊群遭遇饿狼的经历,他知道狼有着超乎人类的记忆力,更有极强的报复心。因此当他创作时,把儿时看到听到的信息赋予苍狼,这样出现在小说里的夫妻狼似乎有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他们怀着仇恨,凭着记忆,借着天黑,咬断天窗早已腐朽的木棍,跳入羊舍,先是“公母二狼一同对付这只尚有反抗意识的头羊,一狼一口噙住它的粗壮脖颈,一狼朝它的腹部猛然袭击,”公狼死后,“它们各自寻找小羊和半大羊只,”两口咬死半大羔羊,张嘴撕开小羊腹部,它们疯狂地咬破羊脖吸食羊血,二十多只活蹦乱跳的羊瞬间成了一堆死羊。血腥味顿时弥漫在昔日平静祥和的羊圈里。 因天窗距离地面太高,夫妻狼把死掉的羊堆积门口,然后踩踏着羊尸,越窗而逃。

  因羊群被祸害,爱羊如命的青皮一病两月,痊愈后他立下毒誓:定要活捉苍狼,誓为羊群报仇雪恨。这便有了青皮与狼较量的第三个回合。要怎样才能捉活疑心重、诡计多、善奔跑、行踪不定且凶残成性的活狼,这是一个极度困难的事情。读到这里,我们急切地想知道后来如何,但作者并没有按照读者的预想,在接下来的章节交代青皮到底如何为羊报仇,而是讲述第三个故事:塬生与狼。


  3、塬生与狼

  作为主要人物,塬生故事在第三章。与前两人不同,塬生与狼的仇恨更甚于杆子、青皮。如果说狼对前者的伤害是人身之外的家畜,那么到了后者,故事变得更加残忍,更令人发指,因为狼吃掉了塬生的儿子宝儿。作者似乎遵循人类对狼感情由轻到重的过程,把三人故事设置成狼叼独猪、狼嗜群羊到狼吃孩子,人与狼的关系也逐渐由防狼、打狼变成誓死灭狼的过程。

  大早起床的塬生,带着心爱的铜钹预备去邻村做吹打手。小说写道:“临出门,他又返回到炕边,探头看看还在熟睡中的宝儿。儿子宝儿一张胖乎乎肉嘟嘟的圆脸儿,露在被角外面,极鲜嫩的,极水灵的。塬生就探过嘴去,在细皮嫩肉上亲了一口,”此时,看儿子的塬生有多幸福,儿子被吃后就有多痛苦,对狼的仇恨就有多深厚。作者极力渲染塬生对儿子的亲昵、疼爱,是给后面儿子被吃预留伏笔,为他打狼、杀狼、煮狼与吃狼做的最好铺垫。

  塬生是乡村鼓乐班子成员,经常去外村做红白喜事的吹打手,报酬是“吃两顿饭,挣二块钱,外加十个八个的白馍馍。”作者惜墨如金,小说中无一废字,无一闲笔。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十个八个的白馍馍”,在下文却成了塬生与狼交战的有力武器,危急关头救了塬生一命。

  吃过两轮喜饭,完成几次吹打,揣好两块现钱,塬生小心地用羊肚手巾把十个卷馍裹了,想着刚刚断奶的儿子吃到卷馍的情形,心情大好,愉快地走在返家路上。日头掉落得很快,天边只剩一抹淡淡的微红,“古塬生知道,只要这层虚虚的微红一旦被收敛去,天,可就黑了,”小说这样写道。走完这偏僻的小路就到家了,他却被一团灰黄的东西挡住了去路。“哦呀,是狼,是一条高大细瘦的野狼——。”于是,一出人狼大战的故事静默却惊心动魄地开始了。

  小说详细叙述了塬生与狼斗智斗勇的惊险过程,塬生想用烟火吓退饿狼,无用;想以静制动逼退饿狼,无用;想用卷馍喂饱饿狼,无用。饿狼企图用凶狠的眼神吓倒塬生,没用;想用飞溅的土块眯住塬生,没用。于是,人动狼退,狼进人退,“人与狼,在日薄西山的时候,就那么难挨地对峙着。”天色越来越暗,小路上依然没有过往行人,核桃大小的卷馍挑起了饿狼的食欲却根本满足不了它的食欲。塬生的卷馍也只剩最后一个。

  塬生与饿狼对峙的细节里,暗藏着塬生对饿狼的恐惧,这恐惧与扔出去的卷馍成了反比,每扔一个卷馍,他的恐惧就加增一分,当最后一个卷馍扔出时,塬生不知等待他的是什么。是塬生不小心碰响的钵声吓退了苍狼,异常响亮的“啪、啪”声终于吓退了饿狼。作者不愧高手,安排结构设计情节总是出人意料,在与狼的较量中,时而人占优势,时而狼占上风,最终塬生险胜。

  在一个又一个人狼故事中,作者讲述了三人与狼不共戴天的仇恨,失去猪失去羊失去儿子的痛苦,使他们对狼的态度坚定一致,即:坚决彻底消灭在古塬上猖獗的苍狼。他们与狼的遭遇是组织古塬村猎狼队的主要因素,也引出小说后半部分的传奇故事:古婆子的与狼共舞跟为狼接生;闵生灵的野狼引路和奇遇狼恩;杆子的荒塬追狼与夜闯狼窝;古塬生的儿子遭啖与狼窝掏崽;青皮的东山遇险与坑猎公狼;王社火的沟畔计谋与智戮母狼。


  二、传奇性

  关于传奇,《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传奇故事则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按照这一界定,小说《大苍狼》离奇的情节与神奇的人物,使小说具备超出一般小说的传奇色彩。

  小说第八章,作者在讲述古婆子神奇一生的故事时,使用了一段民谣:

  王社火的官儿当得久,

  杆子的长腿撵野狗,

  青皮爱羊真少有,

  塬生敲钹串村里走,

  最神的还是古婆子的手。

  这民谣既是对前几章主角故事的小结,也是对古婆子高超接生技能的肯定。当然,还是小说进入传奇讲述的前奏。


  1、古婆子:为狼接生 

  小说的神奇首先表现为古婆子为狼接生。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乡村小媳妇生孩子从不去医院,而是去找当地接生婆。古婆子就是闻名十里八村的乡村接生婆。作者这样形容古婆婆高超的接生技术:“最神奇的还要数古婆子的一双巧手,四方八村无人不晓。怀孕十月的小媳妇儿肚里的娃娃动一下,就撒娇发嗲,让男人快去古塬村里驮回古婆子,古婆子成了塬上人家的福音。”是呀,添人进口的事即使保守落后的乡下人,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那可是“人生人吓死人”的事,是性命攸关母子(女)是否平安的大事。但如果“请了古婆子,危险就像山鸟儿一样飞去,再难产的孕妇,在古婆子一双神奇巧手的侍弄下,也让她顺利产下,母子平安。”小说用了大量文字,绘声绘色的描述古婆子高超的接生手艺,但聪明的作者并没有去写她如何为人接生,而是把重点放在给狼接生上。

  古婆子的接生手艺不仅传遍四邻八方,更离奇的是在动物界也大名远扬,其接生范围从人间扩展到狼界,接生对象从小媳妇扩展到母狼。古婆子为母狼接生的全过程,完成了她故事的传奇性。

  为狼接生的传奇是古婆子亲口讲给闵校长听的。看着拿酒探望自己的闵校长,听着他想知晓为狼接生故事,古婆子虽然嘴里说着那是村里人“瞎咧咧”“万不可当真”的谦虚话,但还是在亦醉亦醒的半醉状态下,讲起那同样亦醉亦醒的传奇。如同万能的上帝,作者轻松地着驾驭着故事的发展走向,使古婆子在微醺中打开话匣子,“那次是给南塬村接生哩,酒实在是饮多了,回来躺在小炕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明晃晃洇进小窗里,古婆子的老屋里一片朦胧,她本想在这种朦胧里酣睡一觉的,却被院门的碰撞声一下一下撞得清醒。”

  撞击古婆子大门的是一只大灰狗,看到古婆子,它叼起她裤脚就往外走。朦胧的夜色里,她紧紧跟着眼前的大灰狗,走着,小跑着,他们走过村南小路,走过古塬土路,穿过涧沟陡坡,穿过幽深峡谷,越过沟畔,越过草丛,跨过石涧,跨过石盘,最终来到一个石洞。等看到那腰身臃肿的母狼,古婆子才明白,这不是什么灰狗,而是地地道道的大灰狼,这大灰狼请她是为母狼接生。她克服了恐惧,“一股职业性的使然和母性的同情,让古婆子有了一些胆量,”她认真细致地为母狼检查以确定狼崽胎位,用手轻抚母狼腹部以缓解母狼阵痛,轻拍母狼脑袋安抚母狼情绪,右手探进母狼腹部,调整小狼位置,轻拽小狼助其出生。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在古婆子助产下,母狼终于生出三只狼崽。

  这是一个奇迹,古婆子协助母狼完成了生命的诞生,也可以说这是人类协助兽类生产的壮举,其紧张、惊险、恐惧、刺激程度绝不亚于警匪片。作者将女人生孩子的整个过程移植到了东山母狼身上,在描述古婆子为狼接生时,还不断展示古婆子彼时的心理活动,让古婆子的接生职业超越了现实生活,有了奇特的故事情节,古婆子的性格也变得丰满生动,又让读者了解了苍狼的相关知识。 

  为增加古婆子故事的传奇性,作者还安排后续细节:公狼把古婆子送回家里,“在后来的日子里,有那么一段时间,古婆子早晨起来,偶尔就能在土院里看到有肥肥的一条猪后腿,或者一只绵羊的肥尾巴,或者一块血淋淋的其它的什么肉…,”作者还借青皮梦境,让“古婆子放牧着一群狼,”他告诉青皮“狼已经不吃羊了,改吃草。”狼不吃肉而吃草,一看便知是作者诗意的想象善意的幻想,是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希望狼不祸害人,人不打杀狼,各自相安无事。古婆子的与狼共舞为狼接生的故事,既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传奇色彩,又完成了作者“展示晋南太岳余脉东山古塬的神奇惊险的一幕幕悲喜剧目,还力争将人与狼之间的恩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和神秘精到”的创作目的。

  作者有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借青皮之梦,设计出“狼不吃肉改吃草”的未来社会,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人狼互争生存之地时的搏杀,势必会两败俱伤。因此,他用传奇故事的形式,讲述自己对生态链遭受破坏、动物流离失所的反思,旨在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引起各界人士“对生态环境与生命本质的理性追问和对和谐共存的深邃思索。”


  2、闵校长:野狼报恩

  可以称为传奇的还有闵校长的故事。闵校长原名闵生灵,“闵”同“悯”,有哀怜、同情、怜悯之意,“生灵”一词指称有生命的东西。依照字面意思,作者在为闵校长选择姓名时,便包含了“闵校长哀怜同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自然,包括与古塬村民为敌的苍狼。因此,从名字来看,这一人物就是作为杆子们的对立角色而设置。

  与打狼组成员完全不同, 作者笔下的闵校长是站在护狼包狼一面的,他尽一己之力,努力为苍狼争取生存机会,积极呼吁人们给苍狼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间。因此,当青皮想用火棍捅入苍狼肛门的惨烈方式屠狼时,他大喊“青皮住手”,并现身说法,用亲历的“大狼报恩”故事阻止这一暴行。

  故事发生在闵校长上大学时。闵校长和生物专业的同学,组织了一次野外考察,想了解南方森林中野生植物与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不料,缺少经验的他们走散了,闵校长与绰号“医生”的同学在茫茫林海中迷路了,更可怕的是他们遇到了野狼,一大一小两只野狼蹲在不远处,目光呆滞地盯着他们。经过观察,他们发现那只小狼的后腿被撕裂了大片皮肉,骨头白森森地暴露在外面,疼痛已经使它无法站立。大狼拦路是想求他们为小狼疗伤。

  清洗伤口,消毒上药,包扎狼腿,做完这些工作后,闵校长和“医生”朝自以为正确的方向走去。这时,作者开始讲述大狼的报恩行为,它先是与闵校长二人保持安全距离,以便消除他们对狼的恐惧;继而,当他俩走向错误方向时,便用类似提醒的声音阻止他们继续行动,以防再错;接着,当夜幕、困倦袭来他们疲惫地睡着时,母狼后腿卧下前腿支立着机警地蹲立在不远处,像一只护院的狼狗保护着他们。母狼整整一夜守护着狼崽,也守护着酣睡的学生。此后,那知恩图报的母狼,为感激他俩医治小狼伤腿之恩,一直将迷路的闵校长们送出森林。

  读到这些情节,我不禁感慨:这哪里是凶残的野狼啊!分明就是知恩图报的家犬么!这哪里是小说啊,分明就是一部关于野狼的传奇故事。作品的奇特之处在于,作为野狼,它竟有灵性,知道药箱用处,知道医生会治病;知道医生迷路,知道他们选错方向;知道他们想要返程,知道返城之路。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讲述野狼的神奇行为、报恩行为,一方面是为增加小说的传奇色彩,另一方面,是想表达自己对苍狼的态度,即:狼也是有灵性的,在特定环境下,也通着人性!狼也是一条命,它也有生命的尊严!更应该有它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人与动物应该和平共处。


  3、青皮:坑猎活狼

  小说的传奇性,还表现在青皮的坑猎公狼,杆子的人质与狼质互换。

  青皮坑猎活狼的传奇故事,是青皮与狼搏杀的第三个回合,应从他发毒誓说起。小说第十三章说,不到一个月时间,古塬村打狼小组就猎杀了四条狼,一时间古塬村民沉浸在打狼的兴奋中,猎狼成员及村民纷纷表达自己的感触。轮着青皮说话时,他涨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最后发出誓言:“五天之内,我青皮不把一只活狼背回来,我就不是青皮,我就是绿皮,白皮,我就是紫皮,黑皮!”作者熟知青皮此刻的心情,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让人物在特点场合发出符合打狼成员身份的毒誓,这就为他的坑猎活狼做好最充分的前期准备。

  为了显示青皮猎狼的与众不同,作者设置了两个奇特的打狼故事:西塬村牧羊老汉舍出二斤白酒,醉抓活狼;二呆用高大的肥羊做诱饵,撑死饿狼。为尽快兑现誓言,青皮借鉴二呆用羊做诱饵的经验,舍弃羊被吃掉的因素,借来二叔的肥羊,牵着它走向东山山峁,踌躇满志地去实现他“明处羊吃草,暗处他捉狼”的美梦。青皮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他想“让山羊充当一个极佳的诱饵,而又不让诱饵受到丝毫的伤害。说明白点,在野狼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并向着山羊扑去时,青皮会扣动板机,不失时机地一枪撂倒它的,当然两枪也可以。”

  二叔的山羊很执着,它仿佛了解青皮的意图,清楚自己的任务,夜幕降临后便起劲叫唤,声音“一阵高一阵低,有起有伏错落有致。”青皮更是眼都不眨,“死盯着那个步枪对准了的位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野狼出现的瞬间。”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者深知“算盘毕竟是一种盘算,盘算未必会如人意的。”他经历过东山和涧沟里人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那些惊心动魄又离奇诡谲的事情影响着他,因此在设置故事走向时,不是按照读者预期而是依照事情发展的脉络安排情节,这样就有了青皮第一次伏击的失败,文章说,青皮蹲守了整整一夜后,却发现“不知何故,野狼却不曾出现。”

  青皮传奇故事的“奇”是“坑猎”,这是青皮完成誓言的关键,也是作者奇思妙想的独创。青皮牵着山羊,挎着步枪,背着水壶窝头,再次来到东山野驴脖儿。令人费解的是“他的背上多了一扇宽大的门板,手里,多了一把短短的铁锨。”门板中间还有两个拳头大小的黑洞。

  门板,黑洞,铁锨,与捉狼有什么关系?在青皮智取活狼中会派什么用场?阅读时的这些疑惑,作者并不急于为读者解答,而是讲起源生父亲、青皮父亲与狼的传奇故事,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性,也使其传奇性有了佐证的具体情节。

  青皮刨了个与门板一样大小半人多高的长方形土坑,把嫩草,喜好叫唤的山羊、步枪、铁锨、干粮、水壶通通弄到坑下,自己也跳下去,并用双手把厚重的门板盖在坑上面,门板黑洞里穿着的麻绳儿,紧捏在手中。看到这些,读者终于明白青皮想用陷阱套狼,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陷阱中的竟然是他自己。坑猎活狼,是青皮突发奇想的猎狼方式,也是作者超越常人的情节设置。

  坑猎活狼的高潮是下半夜。狼来了。门板下的青皮几番胡思乱想之后,做好了猎狼准备;门板上的饿狼几次试探之后,做好了吃羊准备。漫漫长夜里,一场猎人与猎物的较量即将开始。只见饿狼小心翼翼地将右爪伸进洞内,试探着;青皮静静地看着爪子,准备着。确定没有危险,饿狼大胆地把前腿伸进洞内,说时迟那时快,青皮一下死死抓住饿狼的前腿,拼尽全身力气朝下死命一拽,咔哧一声,狼腿断了。一声可怕的狼嚎撕裂夜空。门板剧烈晃动,饿狼死命挣扎,青皮拼命拽绳。人狼短暂休息过后,饿狼的又一条腿伸进洞内了,青皮如法炮制,饿狼骨头折断的声音在寂静的山野格外清脆。青皮将饿狼的两条前腿用麻绳捆紧,狼脸也不得已地与门板紧紧贴在一起。剧烈的疼痛使饿狼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这声音在寂静的山野传出很远,这声音在青皮听来格外爽快和解恨。这全景式的讲述手法,惊心动魄的人狼大战,读来如同坐过山车,紧张、刺激、担心、揪心。

  青皮实现了自己活捉苍狼的誓言,猎到一条高大威武、勇猛无比的大公狼,一只凶狠残忍作恶多端的家伙。这是青皮与狼搏杀的第三个回合,是人与兽的较量,是心理与身体的抗衡,是智力与蛮力的博弈。青皮的坑猎活狼以成功收官,他因此成为古塬村的打狼英雄。 

  青皮故事的奇是:想法奇,猎一只活狼,谈何容易;做法奇,挖坑盖门板,静等上钩;结果奇,饿狼终上当,入洞被擒。   


  4、杆子:人狼互换

  杆子故事的传奇性是用狼崽换儿子。杆子是猎狼小组中第一个打狼成功,也是最先挣到五十个工分的人,原本他该满意的,毕竟报了丢猪之仇还得到奖励。但丢猪的心理亏空,使他时刻思谋着如何补上亏空。看到塬生抓回的狼崽,他灵光一闪,想到用狼崽换钱的好主意。此后,他到处寻找狼窝,以期能遇到狼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他竟真的进入狼窝,并顺利抓走三只狼崽,更幸运的是,三只狼崽竟然卖出36元钱。这是一笔巨款,用这狼崽换来的钱,他喝羊汤吃火烧买玩具,非常潇洒。殊不知,一个可拍的事实等着他。儿子梁梁被狼叼走了!得知消息的杆子大惊失色,撩开长腿向着野驴脖儿飞奔而去。

  写小说是让主人公遇到问题、面对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小说家的任务就是为人物设置各种问题,包括合理的与不合理。高明的作家会设置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问题。张行健就是那个高明且睿智的作家。他先让杆子狼崽换钱得到意外之财,再让他出手阔绰随意消费。然后,在他高兴到极致的时候,让儿子出事乐极生悲。杆子解决了丢猪带来的心理亏空问题,解决了缺钱无力购买物品的问题,而最难的问题是如何从狼口救出儿子。这种从云端跌落谷底的落差,着实令读者惊奇不已,感叹不已。

  还是让我们看看作者如何讲述狼质与人质的互换吧。

  绕过山梁的众人,终于看到叼着孩娃的野狼,“那家伙跑一截儿还要转回脑袋看一看,看看后面追来的人群,人群追得快了,它就快快地跑一程,人群慢下来,它的步子也缓慢下来。”叼着孩子,竟然不赶紧逃命,这未免奇怪。更奇怪的是,它竟然走走停停,人慢它慢,人快它快,始终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驴脖儿最狭窄最险要的地方,它停下了,把一只前脚放在梁梁身上,静静地观望着等待着。它到底要干嘛?人们疑惑死了,众人担心死了,杆子妻心疼死了,杆子着急死了,他们唯恐恶狼撕咬梁梁。但他们的担心多余,狼并没有进一步动作,就那么坐着,看着,眼里满是期待。

  细心的闵校长看出了端倪,母狼看上去很伤心,它没伤害孩子,似乎想跟人交换什么。明白了母狼心思的校长,赶紧询问“是不是有人掏走了狼崽?”如梦初醒的杆子,火速找回狼崽,于是,人父狼母,进行了一场古今罕见的人狼互换。看到蠕动而来的狼崽,母狼一只前爪踏住梁子,一只前爪拦过狼崽,唯恐人类失约。担心母狼失信,杆子扣住第三只狼崽,打手势告诉东山母狼:放回我孩子,就给你小崽。母狼缓缓地抬起了那只按着梁梁后背的爪子,放开了他。死里逃生的梁梁,向着父亲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爬出筐子的狼崽,惊慌失措地蠕动着走向母狼。这就是小说结尾章:旷古奇闻 孩崽交换。这场发生在东山顶上的人狼博弈,上演了一处前所未闻崽孩互换的大戏,为《大苍狼》一书画上圆满的句号。真可谓“母爱父爱,人兽相同,崽孩交换,旷古奇谈。”


  谈到《大苍狼》,作者说:“我想把我所经历的乡村写真和我所目睹的乡村现实以及我所耳闻的乡村传奇,幻化成一部具有现实情怀人文精神和传奇色彩的作品,”从小说的发行量和专家、读者的评论看,他做到了。山西作协主席李俊虎说:“这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自然也十分好读的长篇小说,作品充分显示了作家善于构思故事的特点。他既追求故事的惊险性与传奇色彩,又让文字激荡着充沛的感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