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好友给我发来一份张居正的家谱,其中介绍了张居正的祖籍、生平,以及其子孙后人的分布。文尾戏言,让我查阅一下是否是与其有什么瓜葛,否是是其族亲。我仔细地阅读了这份家谱,确认我们虽然同姓张,但也的的确确没有任何瓜葛。
张姓是中国七大姓氏之一(当然也是世界七大姓之一),确实是一个望族,据说远古时代张姓一族以制造弓箭精致著称,被赐予张姓。相传玉皇大帝也姓张,故姓“张”者可以在别人询问“贵姓”时,不必加上“免贵”二字的谦辞,直接讲姓张即可。这似乎是姓张者的一种特权和荣耀。但是张姓人口众多,分散极广。且人员变化很大,难免鱼龙混杂。外姓人因各种原因改姓张者也大有人在。例如,我的一位张姓同窗,他告诉我他是满族。我们都知道,满族人都有老姓,比如,爱新觉罗、叶赫那拉、富察氏等等,但却并无姓张一说。可能是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满清后裔,为了避免麻烦而改用汉姓,此可见张姓之中,不但有其他姓氏的若干人等,就是其他民族也不在不乏其人。我的张姓满族同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我们和张居正不是一个传承。但此事却也勾起我的另外一段回忆,记得在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我母亲的一位族人,辗转用电话找到我,说是要续家谱,需要我提供一些资料。
当时确实是全国有很多地方都在大搞撰写“地方志”“写名人传”“修家谱”等等活动。其间我所在的统战系统也在宣传这类活动,有一次单位里还专门请了一位专家,讲解其中的各种知识。记得专家曾说历史上大多数年代都基本是“隔朝写史,隔代写志”,因此成就了中国数千的历史。专家还特别强调了只有“太平盛世”才会有精力和能力撰史、写志、续家谱等等,号召大家要积极地支持、响应。
对此位“族人”我此前并不知晓,也未曾谋过面。于是我试探地询问,一般写家谱都是只有男性参与,而女性不是不入家谱的吗?那位族人听罢毫不客气地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男女平等了,儿子女儿都要写进去!他联系我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核实一些我母亲的基本情况。如,出生、病故的日期,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是否有突出成就,以及我父亲状况。和我们兄弟姊妹的姓名、人数、性别等等。
说实在的,关于我母亲家族的情况我知道的并不多,就是我姨、舅舅的情况,我知道都还不如他知道的多。例如:我三姨在哈军工学习时,竟能直接听的懂苏联专家用俄语授课,我舅舅在抗美援朝中在后方荣立二等功等等,就都是他讲给我听的,据他说他都会收集进家谱的……
经过若干次电话联系,他突然问我,听说你们张家在当年在当地也是大户人家,政府还在原地修复了故居。为什么没有人续写你家的家谱啊?
我告诉他,我听父亲说,我们祖籍原是山东的(具体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是逃荒过来的,最早是使船的,后来发了家,才成了当地的大户。他说,我也听说过一点,当年当地的人一般分三类,有钱的“经商”,有地的“种田”,什么都没有的就只能“使船”了。估计是因为发家较晚,还没有人来得急立,所以没有家谱倒也正常,既然如此,你何必不自己另立家谱传承下去呢!
记得专家介绍家谱传承时曾讲过,家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同族的人世世代代的记载下子孙的状况,需要子子孙孙数百、甚至数千年努力,才能记录下来延绵数十甚至数百代子孙的状况。形成流传的家谱。
一般家谱有几种编撰的方式有几种:
1、续写,就是在原有的家上增补一些子孙们的信息,称之为“续”家谱。
2、立谱,以名人为源头开始撰写,记录其子孙信息。如:张居正的家谱。
3、分谱,过大的家族旁系分支过多,每个分支都可以单独列出自己的子孙。一般次子以下都可以独立出来单独撰写。
而我若真想撰写,应当如何切入正题呢。说“续写”吧,就要找到根,虽然我听说我们张家来自山东,但具体的地方却不知道,当地同姓氏的肯定不少,嫁接道哪颗树上才是正果?!即使勉强攀上了点关系,估计那份家谱上顶多也就写着“某房某支于某年外出逃荒,至今渺无音讯,踪迹皆无”。
若按照“立谱”写,我们这几代几乎没有什么名人。就连曾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二等功的人都没有,世世代代平平淡淡,从来没出现过旗帜性人物。从我父亲这一代的一爷共孙十几个兄弟姊妹中,我父亲是唯一的一个上过大学的人,当时家中确实也为其高兴过一阵子,但毕业后仅仅在银行当了一辈子的小职员,既无突出贡献,也无任何的值得留名的业绩。看来从新立谱似乎也不太现实。
若是“分谱”从我这一代似乎就有了问题,我仅仅有一个女儿,写到这里,似乎就没有结果了,照此发展下去,一定会把张王李赵的女婿们、以及其子孙们都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百家姓大记录。这类的家谱又有什么意义。想想古人只录入男性,不录女性,似乎也不一定都是“男尊女卑”的陋习,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历史上人类形成之后基本是都群居的,只有聚集相当多的人,进行共同的努力奋斗,才能抗拒自然,寻求生存,繁衍生息,人类才会兴旺发达,因此古人就以宗族姓氏的血亲为纽带,共同应对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或其他群体对本群体的威胁。家族仅仅是其中比较原始古老的纽带之一。而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员多地的流动化、家庭的逐步小型化,这类纽带也正在逐步失去存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