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五年、金朝收国元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驱逐契丹的统治,在上京会宁府建立金朝,国号“大金”。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了大宋王朝的东京(今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覆亡。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盱眙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泗州在南宋152年的历史长河里,多为金国所占,盱眙则多为南宋所拥有。绍兴十二年(1142年)五月,泗州属金国,盱眙属南宋并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


1

南宋,只是史称,实为宋朝的后一个时期。靖康二年(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国号建炎。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大举南侵。宋高宗年轻志昂,决意抗金,收复河山。他重用主战派,以李纲、宗泽为相镇守汴梁,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此后不久,高宗又一度听信了主和派的建议,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金国乘机攻打南京(今商丘),高宗沿汴河南下达泗州、过淮河达盱眙龟山,再南走至扬州时,忠诚一生、刚正不阿的宗泽,忧愤而死,高宗痛惜不已。

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兵继续南下攻占徐州时,金太宗又调派五千轻骑奔袭千里之外的扬州,希望能出其不意擒获宋高宗。三十日,金骑兵攻陷泗州城(今盱眙之境),泗州城的守卫吕元、阎瑾过淮河到盱眙后焚毁淮河的浮桥后逃遁。金兵小股人马偷渡到淮河南岸探其盱眙军情虚实,想不到盱眙守兵坚定不移,并出水军给偷渡者们迎头痛击,只有几个人仓皇逃回淮河北岸。金轻骑大队不敢直接从泗州渡淮走盱眙下扬州,而是沿淮河向西选防守薄弱之地以渡淮。当金兵天亮时选中了泗州城以西三十里地实施渡淮时,刚好渐渐下起了大雾。金兵看不清河面情况,更不知淮河南岸招信(今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的守卫情况,但他们急于过淮奔向扬州,五千将士随即伏马背泅渡过淮。

招信县尉孙晖得知金兵来犯,一边立即率领近二百名善于射箭的兵民,一起摇着小舟奋勇抗击金兵,一边派人骑快马向通往扬州的沿线城池去通报敌情。孙县尉率众借大雾与金兵在河面上周旋、战斗,射火箭烧毁敌船多艘,射杀敌军泅渡战马,竭力阻击金兵过河。下午三四点钟,大雾散尽,金兵终于强攻渡过了淮河,杀进了南岸的招信城。由于战斗兵力悬殊太大,孙县尉壮烈战死于敕书楼,抗击金兵的勇士也大多战死在河中与城中。

二月初二,金军的快骑之队占领了天长军。初三上午,宋高宗得到了金兵快骑奔袭扬州的消息,慌忙撤离过长江。这天晚上,拔离速所率数千金兵杀进扬州城,闻知宋高宗已出城,又追至瓜州渡口,得知宋高宗已逃过长江。拔离速的骑兵孤军深入,未抓到宋高宗也没敢久留,他们疯狂地纵火焚烧扬州城后,随即北撤。这时,宋高宗赵构南逃至杭州,并升杭州为临安府。

建炎之后,黄河、淮河流域大片领土相继失守。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一直奔逃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高宗逃至浙江的越州觉得心情很好,也认为江山会被收复,心中顿时有了一句“绍祚中兴”之词,也当即改年号为绍兴元年。自此,越州也就成了绍兴。绍兴二年(1132年)的盱眙,再复属泗州时,已成为金国所占之境了。

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韩世忠自镇江北上扬州以阻金军渡江。十月十二日,他率精骑驰往大仪镇,在一片沼泽地域将兵马分为五阵,设伏二十余处,准备迎击金军。翌日,金将数百骑直趋扬州大仪镇东。韩世忠亲率轻骑挑战诱敌,将金军诱入伏击区,宋军伏兵四起,金军猝不及防,无法施展弓刀,陷于泥淖之中,伤亡惨重,金将挞孛也等二百余人被俘,其余大部被歼。

这时,分驻于泗州、盱眙、竹塾镇(今六合)沿线的完颜昌、完颜宗弼遭韩世忠困厄,而主动向宋将韩世忠请战。然而,韩世忠却分别派两位伶人(戏子)送橘、茶报聘(使者回访),以羞辱金将。可是,双方还未开战,适逢天降雨雪,金军粮道断绝,士气低落,而就这时金人又传来金太宗病重国内部将有变动,金军相继撤退淮河以北的泗州城内。韩世忠携夫人梁红玉,也率军进屯于楚州(今淮安)驻守。淮河以南的盱眙等地,又回到了南宋的怀抱。

绍兴五年的正月,金兵又北渡淮河来犯淮南,时任淮东统制官崔德明正驻军于盱眙,率部下与金兵交战于盱眙等淮河以南大地。盱眙知军周淙,面对强敌,坚守城池,与崔德明一起多次大败金兵,盱眙城虽屡遭战火攻击破损不堪,但还算安然如故,宋、金两国分别占据的盱眙城和泗州城,依然对峙于淮河南北两岸。


2

春风料峭的二月,宋高宗乘舟自平江府(今苏州)还临安。随即,高宗诏见了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曾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使之职的张浚,当朝升任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丞相)兼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职,并下诏让他:“暂往江上措置边防,西连陇蜀,北洎江淮,既加督护之权,悉在指挥之域。”

张浚,担当了全面抗金的总统帅,最重要的是领导和全权指挥江淮前线的抗金斗争。绍兴六年(1134年)春,张浚自临安北上至江淮。他首先抵达镇江都督府主持召开了“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军事会议,商议抗击金国和伪齐之策。大家一致认为金国势正强,而叛臣伪齐之刘豫又占据中原许多地方且想继续南侵,是金国的指使,是被金人当枪使。必须先讨伐伪齐刘豫的僭逆之罪,然后实施对金进行有力打击。

统一了思想之后,张浚下令:检校少保、武昌郡开国公、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岳飞,进驻襄阳,抵御西路之敌,并摆出对金进攻的态势,准备北伐中原;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韩世忠,自承(今高邮)、楚(淮安)以图淮阳(今邳州西南)”,并抵御东路之敌;淮西宣抚使刘光世屯驻庐州,守住长江天堑西段;御营司前军统制、行营中护军张俊进驻盱眙,坚守江淮之门户,抵御中线之敌,再以神武中军统制杨沂中作为张俊部的后翼,如若遇到东西两线告急,亦可驰兵相援。张浚部署完毕,顷刻军心振奋、群情激昂。

张浚和张俊,一字之差。张俊是张浚的部属。张俊于五月间进驻盱眙,张浚也于六月渡江至淮南巡视。张浚来到淮畔盱眙,看到战争前沿的盱眙城(今盱城二山村以北都梁山畔),因多年战火不断其城墙已损毁严重,而且城池也不太大,实乃不像一个军城之样。如此之城,若遇金兵持续强攻,一定难以像当年沈璞、臧质抵御北魏拓跋焘那样坚守得住。张浚率众将和地方官员,登上戚家山、第一山,再上最高峰天台山巡视一番后,便立即召开了重建盱眙军城的研讨会。


3

金国与南宋的军事行动和摩擦一直不断。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接到皇上诏令,派遣统制官解元、杜琳率领部队开始驻守盱眙。绍兴五年(1135年),李纲上奏朝廷,提出长江、淮河沿岸应该增加修筑城池营垒。他提出“诸将移重兵,于江北料理营田、葺治城垒,则藩篱可成,今大将,既已移屯矣,营田既已施行矣,楚泗既已修筑城垒矣,惟是沿淮如庐寿、沿汉江如襄邓等处尚未措画。”

金人屡次迅速南下引起南宋官员反思,李纲给出的对策是要做好防守工作,能退才能进,要筑垒屯兵,加强城池建设:“臣愿陛下降诏刘光世、岳飞乘士卒之暇,以渐修筑,如:韩世忠之于楚,张俊之于盱眙,杨沂中之于泗,使名城坚垒,绵亘相望,以张国势,以詟敌心,又命朝廷选通知古今臣僚,按行淮汉深考古迹要害控扼之地,如濡须坞牛渚圻之类,筑垒屯兵,益务自固,使犬羊无侵突之虞貔。”

“现今,包括盱眙在内的江淮地区军事已由张丞相您来统帅,盱眙军更是由‘中兴四将’的张俊统领。况且,守卫沿淮的张俊和韩世忠所率大军,都是我们南宋的王牌军队,没一座坚固的城池来抵挡金兵怎么能行呢?”一时间,都梁山的中军大帐内,关于“盱眙军筑新城”的讨论十分热烈,赞同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好!既然大家认为一定要修盱眙军新城,那我就下令,聚全军之力以最快速度和最为坚固性,来修筑一座将沿淮的几座山全包含在内的盱眙军城!”张浚当即果断拍板。随即,一方周长约27里(山上16里,沿淮11里)的城墙线路设想和计划完毕。这道城墙逶迤壮观,它雄依盱眙旧郡城之西,那淮河以南的陡山(象山)、清风山、天台山、慈氏山、戚家山、第一山、翠屏山、上龟山、照面山等在内的大山、小山、险山和要地,以及原有的山上、山下和沿淮的街市、码头全部包揽其中。

对此,张浚欣然予以评估:“此城如此修筑,在山上,用山坡之陡峻,使两丈城墙有百丈之效;在淮沿,用淮水做城河,以咫尺之距达百里之功。这样,金兵来攻,必处仰视,我军只要在城墙之上据险力守,便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地陡峻,河面水急,金兵无法展开攻势,连云梯、冲车、寮屋都无法用上。如此,军民相携,可以长期坚守也。”

这时,也有官员疑问说:“泗州为州城,城垣只有九里三十步;盱眙一方军城,城垣竟达二十七里,相当于泗州三倍,岂不违背祖制?”

张浚答曰:“一切应以战争需要而定,我们又何必拘泥于祖制而缩手缩脚?何况泗州已为金人所占,盱眙城池大其三倍,更显我宋之气概。一军之城阔于一州之城,有何不可?”


4

盱眙军城修筑的方案敲定后,张浚当即下令军民全力以赴投入依山筑城的抗金之大业。盱城之诸山有质地为优的石灰石资源,张浚下令就地在城内外挖筑许许多多的烧制石灰的小窑,并就地采其石灰石来烧制石灰,来做城墙砌筑的黏合剂。日前,盱城街道宣化社区前一处考古发掘出20多座南宋当年修筑城墙时所建石灰窑的遗址。为了解决本地城砖烧制力量的不足,张浚号令附近各州县全力支援盱眙筑城之砖。轰轰烈烈的筑城大军满山满野皆是,沿淮从陡山湾、下码头、上码头、小码头,沿山从陡山、东山、戚家山、八仙台、台子山、宝积山、虎头城,犹如盘龙一般。

时值盛夏,军民齐上阵,顶烈日、冒酷暑、克艰难,日夜抢筑盱眙城。为了城墙坚固,在山上就地开取大石砌成城墙之根基,并以石灰加糯米汁为黏合剂,城墙外侧用大砖砌筑,中间夯土墙,有山坳的地方,预留排水通道。每隔一里,筑“马面”一座,上置敌台,用于瞭望、观察敌情,布置火炮和弓箭手。城墙内侧还筑有“跑马道”,以便于机动运兵。山下沿淮的城墙全部用巨大的条石为墙基,以大块城砖砌墙体,墙高三丈有余。此城,共设有城门6座:东门为宣化门,西门玻璃门,南门大南门,西北门水门(淮汴门),东北门慈氏门、山口门,西南门宝积门,并在大南门西留有小南门。

有关盱眙军城的修筑,《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十六》有明确记载。公元1136年,修筑盱眙城时,不仅是驻盱眙军的张俊,还有多地多路人马前来支援迅速筑城。筑城非常艰苦,且正值盛夏之时,每天从山下向山上运土者,都有规定的数量并有人监督。为了保证这座军城的视野开阔,能够及时发现敌情,张浚又命人把城墙外围山坡、平野上的树、木草丛全部砍伐,数十里间竹木皆尽,周边的新坟旧墓一律挖去,城之四周,一望无余,让所有来敌,尽入视野之内。修筑盱眙新城之时,淮河北岸占据泗州的金人派出伪齐三百骑兵,一直在隔淮监视。当金人看到盱眙新城修筑得坚固高大,同时还驻扎重兵严阵以待,只得望怯而去。

资料记载,偌大坚固的盱眙山城的城墙,是明永乐初(1403-1405年间)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摧毁而消失的。这下旨摧毁盱眙城的原因,那是因为朱棣记着当年起兵造反从北方一路杀过淮河,却在攻占盱眙城时遇到很大的艰难,即使最终攻下城后,也深为其城垣险要、易守难攻而叹服。朱棣成为明成祖之后,唯恐将来有人据险屯兵,故而以“与祖陵风水相悖”为由,下令拆除盱眙城墙。一时间,朱棣调动千军万马,“列军盱眙山阳(今淮安区)之途,人持一甓(砖),传递而去,创大河卫于淮安,下流以控扼漕运。”如此这样,不动一车一船,竟然把盱眙二十七里长的城墙砖一块一块地“传递而去”,这在世上还真是一个奇迹。

城墙的城砖被拆走了,那由一块块上百上千斤石块垒筑的城墙之基石还在。近年在第一山风景区之戚家山和象山北坡,考古发掘出的多点段南宋盱眙军城石垒之城墙之基(高2-3米,剖面宽8米左右)遗址,那石灰糯米汁砌筑的坚固石基,是绵延盘亘于山腰,巍然屹立在盱眙历史之林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