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屯比我小个三四岁,也算是同一辈人,小时候虽不经常在一起玩,但其实彼此还是熟悉的。

  近乎四十年不见,二屯成了一个黑壮的汉子,他始终有着爽朗的笑声,可见他是开心而且快乐的。他家里有一套弹网套,做棉被的机器,附近谁家孩子结婚,都来他这里加工,如果是自己的料,一床被子加工费三十元,如果用他们的料,则是八十。他还有一辆三轮,那辆三轮是他的座驾,也是他挣钱的工具,麦收时节,他帮那些不用收割机的农民拉麦子,一趟不管远近三十元,有时候他还连收再拉,反正他有的是力气。

  而那三轮更多的则是载着他,每天驱驰一二百公里,去深山野沟里挖一种叫做“枸杞芽”的中药,用一种特制的拔根工具,将长在沟畔,地畔,路畔上的枸杞生生连根拔起,留下根部,丢弃地面以上的部分。回来之后,又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在木墩上砸下那枸杞芽根部的皮,据说平均一公斤要卖五十块钱,一斤要二十多块,二屯每天挖枸杞芽的收入,大概三四百,最少也有一二百,平均按三百计算,他一个月的收入就有接近万元;而他几乎是一天也不停歇的,每天早上五点就出发了,下午五六点回来,等到将所挖的药根砸完,大概到了夜里的八九点,有时候回来早,干完活,还要出去逮蝎子,蝎子据说一斤要卖到伍佰元,一晚上逮的蝎子怎么也卖一二百。

  二屯的勤快是出了名的,他的妻子也能干,据说在外当月嫂,一个月也有七八千,所以在农村来说,收入应该算是很不错。

  但是,他的辛苦,却是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了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天,除了吃饭睡觉,似乎一直都在劳动当中,不是挖药,就是逮蝎子,要不就是给人干活,而挖药除了拔枸杞芽根,还有捋连翘,打松籽,勾槐米等等,这些药现在价格都不错,而二屯的生活状态几乎一直就是在干这些活中间不断变换。

  村子里,像二屯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非常忙碌,也非常辛苦,你几乎看不到他们有什么悠闲的时刻,他们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干活去的路上。村上还有一个快九十岁的老人,所有人都知道那个人非常能干,用当地话说叫“增地很!”(增,就是厉害的意思。)种了二十亩地,养的牛,整天还拉着架子车干活,可惜今年麦收时节,晒麦子时,大概脚底打滑,把头摔烂了,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同时也伤了一头牛,这是巨大的损失,但是,眼看地里还有部分麦子没有收回,于是就给二屯说,让给他把麦收了,二屯因为每天挖药,收入基本固定,所以,不大愿意,老人就说,你去收吧,多钱到时候给你,二屯就说,连收再拉,共三百元,老人都答应了,二屯于是腾出时间去收麦,完了在给拉回来。但是他一计算,那收下来的麦子,就算全部卖了,也卖不到三百元,于是只好说,你给一百五算了,老人的儿子来结账的时候,给了二百元,又给二屯买了几包烟,事情大概了结了,二屯说,种粮根本没有收益。

  抖音上有一个种粮的女人算了一笔账,说她种了二十亩麦子,一亩地打一千来斤,依照现在粮食的市场价格,一斤就是一块多钱,二十亩地的麦子全部卖成钱,就是两万多块,而种二十亩地的投资大概就要一万八千多,刨去投资成本,二十亩地的小麦利润就是一千多块钱,还要辛苦大半年,顶不住上山挖药的人两三天的收入,所以,现在就算是农民,愿意种粮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他们来钱的路就是那么几个,要么养牛养羊,要么种植果树,要么上山挖药,要么给人打工,而且还不能停歇,几乎要一直不停地干下去,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村上有不少的人种有杏树,每年杏子成熟的时节,有果商来收,一亩杏园大概能收入几千元,好的可以收入一万元,如果没有疾病,基本够用,但如果有个病,则根本不够用。

  所以,许多六十多岁甚至七十岁的人,还不时地要去打工。景混是我的儿时伙伴,和我一样大,但腰已经弯了,他的小儿子二十六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孩子在苏州打工,已经四五年没有回家了,这一切很是让他压力山大。那一天,他妻子说他去西安打工了,人家说有些什么活,他兴冲冲地去了,结果对方一看他的年龄,说有些大,不要,于是他只好又回来了。下午,我在村北散步回来,天色已晚,我在往回走的时候,朦胧看见有个熟悉的身影沿路往山上走,走近一看,正是景混,就问:你不是去西安打工了吗?答道:人家嫌年龄大,不要,所以回来了!我又问:这么晚了,你干啥去?他答:上山逮蝎子去!我说,到什么时候?他说晚上十一点左右。我要请他去附近吃烧烤,他说不去了,那贵的跟啥一样,吃喔地啥哩?说着,拿着一根防身用的棍,朝山上走去……而景混的二哥,已经七十多岁,还经常外出打工,好在他身体很好,人也精干。

  村人生活的艰辛,和为了挣钱的勇敢,常常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连翘成熟的时节,很多人上山捋连翘,而连翘籽炸开以后,那连翘壳坚硬如刺,对于那些人来说,这些根本就算不了啥,草丛荆棘深处的连翘,常常叫他们喜出望外,从而忘记了一切。据说有一次,几个人进山捋连翘,在四周都是坚硬的荆棘刺丛的中间,有一株巨大的连翘,上面是一串串成熟的连翘,几个人都看到了,但是,面对那四周坚硬的荆棘刺丛,几个人就是没有办法。这时,晚来的一个人发现了,惊叫道:这么好的连翘,都不要!说着居然飞一般地冲入了荆棘丛,冲到了那株巨大的连翘跟前,双手不停地捋了起来,不久,两个袋子就都捋满了,至于那四周坚硬的荆棘刺,他到底感觉到了没有?到底疼不疼?他没有说,而其他人却看得目瞪口呆。

  村里像二屯一样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像二屯那样会挣钱的却不多,绝大多数的人很辛苦,很勤奋,很勤劳,但却未必每天都能有那些收入,他们勤奋、辛苦却艰难地生活着,但是很奇怪,他们常常有着最开朗的笑声,也几乎毫无怨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