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村位于咸阳老城区的南阳街,土改时为了弘扬仁义、团结的精神,被当时的和平乡命名为“团结”互助组,后来称团结村。

  村子的名号时间不长,可村子的历史却很久远。早在明朝时这儿就是西安府的西路驿站之一,因位于渭水之滨,故称为渭水驿。据明万历《咸阳县新志》记载:渭水驿为明洪武四年(1371)县丞孔文郁所建。从这里东行50里可至京兆驿,西行50里到达兴平白渠驿,西北行70里是礼泉驿,是当时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

  村子的面积不大,可环绕的文物古迹却不少,除了已经消失的城隍庙、文武成康王祠、萧何祠、桓王庙、菩萨庙、忠显王庙、五神庙之外,现存的有咸阳古渡、凤凰台、安国寺、清渭楼、文庙等。

  村子的南面是咸阳古渡。它曾是关中地区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渡口。明代迁建咸阳县城于今咸阳市老城后,城南渭河上没有置桥,一直采用“秋后作浮桥,夏间水涨用船”的方式过渡。因在咸阳城南,遂称为“咸阳桥”“咸阳渡”。据《重修咸阳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咸阳古渡冬春有桥,夏秋仍以舟渡,通陇达蜀,过客众多,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渡,也是咸阳的八景之一,曾有文赞曰:“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

  村子的北面是凤凰台,是关中四大名台之一,与长安仓颉造字的“造字台”、武功神农氏教民稼穑的“教稼台”、临潼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齐名,是咸阳市区内维一保存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相传凤凰台是秦穆公为幼女弄玉吹箫引凤而建,留有“乘龙快婿”“弄玉吹箫”的爱情传说。这一点刘向的《列仙传》、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只不过地点是秦的都城雍而非咸阳。其实凤凰台是明咸阳城的北城楼,在咸阳城第二次扩建的过程中,原来的北城楼因其建筑殊异,别具风格,且为全城的最高之处,所以原有的城楼就被保留了下来,改建为了玄帝庙。由于庙宇建筑颇为别致,廊檐参差,好像一只凤凰鸣叫欲飞,故名为凤凰台。

  村子的西北是安国寺,寺院原有围墙,呈南北狭长的四合院。它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年间重修,是明代以前渭水驿最早、最大的寺院。寺门上的“安国寺”三字,书法洒脱遒劲,传说是一位伙夫用锅刷随意刷写成的。寺内原有五座大殿,中轴线三座,由圆门向北排列,三座主殿各为五开间,进深9米,南北方向,宏伟壮丽。三殿前有楹联一副:“佛教幽立,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神教奥妙,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书法精到,意境深远。

  村子的东面是清渭楼。据《重修咸阳县志》卷一《地理志·古迹》记载:“旧志在渭(河)南,唐(宋)建安黄孝先建,今在治城东门外,逼临渭水。登楼一览,烟树苍然,历历在目,风雨朝暮,变态互殊。”楼名诗情画意,清新儒雅。黄孝先爱楼至痴,留诗感慨,不少达官贵人、名人雅士登临清渭楼,观赏风景,吟诗抒怀。元末战火频发,清渭楼与县城同时被毁。明洪武四年(1371),在渭河南“渭阳古渡”旁,即今古渡南岸的河南街重建清渭楼。清乾隆十四年(1749)迁建至县城东门外。后随着县城面貌改变楼移位于今咸阳古渡渭河岸边。从宋代起,县治、渭河古渡、清渭楼始终是相伴相随,彼此不分。

  村子的西面是文庙,又称孔庙、先师庙、至圣庙、夫子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其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经过多次重修和增建,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主要建筑有牌楼、一殿、东西两庑、大成殿、三殿、小牌楼、偏院正殿等。2006年,咸阳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展室七个,面积1600平方米,展出文物5000余件,主要是建国后发掘清理和征集收藏的战国至汉唐时期的金银、玉、铜、铁、陶、瓷、石器等文物,布展在一二殿。二殿西侧是碑廊,有碑石50余件,包括石碑及墓志,是北周至民国期间的部分石刻精品及代表性雕刻。三殿是宗教文物展室,陈列各种大小石、铜佛像7尊,正中坐台的是北杜大铜像,大殿前东西两侧陈列着各种石雕佛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河野参观后说:“我到过世界各国博物馆参观,这里的文物最能说明中国文化的古老。”

  咸阳,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而咸阳古渡、凤凰台、安国寺、文庙、清渭楼则是这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的辉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试想一个不到三平方公里的村子能有这么多文物古迹,怎能不使人神驰向往。可以预言,随着咸阳老城区文旅产业的兴起,团结村将又成为新时代咸阳文旅的“咸阳古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