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大概的交代,老丈母娘今年95周岁,身份是军队干部遗属。前一段孩子他姨看了一年多,实在是顶不住了,才又交给我们,今年七十周岁的我俩虽没学过医,且从部队退休后已定居北京,但为了照顾老人便又回到了呼和浩特,找了个小房子接过这担子。我俩也曾想让老人到北京去,可老人执意不肯,因为一帮亲戚都在这边,加之年纪大了,只好我俩过来。
看护老太太没请人,全是我俩照顾。不是因为抠,而是实在没必要,也不愿意。我有过这样的体会,老人在家在,老人不在即使是兄弟姐妹一大帮,心中的那个家也不在了。我们也从未动过把老人送养老院的念头,那样可能省事,经济上也没问题,但舒适度肯定要差一点。我当兵在外多年,老父母都是哥哥弟弟照顾的,他们为此受了不少累,这回轮到我了。
我俩分工明确,我习惯早睡早起,老伴习惯晚睡晚起,晚十一、二点老伴还在替老太太做一些洗涮方便之类的事,这样也挺好,有利于一天头尾的衔接。
早六点半左右,老太太在床上大声咳一下,这一天便算是开始了。咳的这一声有时声音挺大,能吓你一跳。我随即过去,先清洗折叠式便桶,平时带扶手的便桶椅子就放在老太太床边,晚上老太太自己起来披上棉袄,方便一到两次。早上起床时我先给老太太穿上外裤,袜子,然后给她穿上毛衣和外衣,她自己扶着床上的扶手起床,我在边上顺势搭把手。据说老人能干的,应该尽量让她自己干,有好处。坐起后她自己穿衣服,我给她穿上鞋,把轮椅推过来。她穿好衣服后推着轮椅自己走到到洗漱间洗漱,在此之前我把洗脸水放热,把假牙泡在热水里。她洗漱时我去热饭,早上通常是吃自己熬的粥,里面有四/五种杂粮或豆类等,每次都多熬一些,熬好后一碗一碗冻一些储存起来。早上用粥泡点红薯或是馒头蛋糕,后来调整为吃煮鸡蛋就不吃红薯吃泡馒头,吃红薯则加点肉松不吃煮鸡蛋,但每天几乎是必吃红薯,这是为了保证老太太每天排便方便。吃完饭老太太推着轮椅自己到洗漱间漱漱口,走一走或是站到窗口看看高层外面的风景,然后坐着打瞌睡或是自己上床睡一会,起来后自己推着轮椅走一会,每天大概能走一二百米。
中午老伴做饭,每次都要给老太太做个肉末鸡蛋汤,里面加一点蔬菜和米饭泡着吃。主菜是炖得很软的土豆或是吃一种又面又甜的叫贝贝瓜做的菜,是那种皮色发白的那种瓜,也是为了通便和吞咽方便。饭后老太太都是不脱衣服自己上床盖被子睡觉,醒来要喝点水,然后推着车子在家里转。方便时是我们帮着脱裤子上座便,然后帮她提上裤子,她自己再整理一下。
晚饭简单,多是把中午的剩饭加汤热一下。如早上没吃红薯,则晚上活在饭里吃,也可以把一些馒头掰碎了加进去。老太太不爱喝牛奶,但每天肉末,鸡蛋不断。
晚上或中午老伴要给老太太洗一洗,晚上八点半上床睡觉,在这之前也会看会儿电视。我们帮着她脱裤子,袜子,自己脱衣服上床躺倒后我们帮着盖上被子,这一天算是结束了。老太太两星期洗一次澡,一星期洗一次头,我俩都能动手给老太太理发,只是我理得比较注意发型,三个月左右请师傅来家里修一次脚。
一晃我俩接手一年多了,每天基本如此。虽然有时有点小糊涂,但整体状况不错,思维,视力,听力都还算不错。原来脚是肿的,我们接手后每天给她泡一会脚,一段时间后脚肿居然消失了。
这事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挺不容易。你可以看看周围,不少家庭早晚都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谁来看。子女多和子女少差别不大,总有一家承担主要看护,相对而言家里有女孩的可能要好一点。养儿防老这句老话在这基本没用,过去说的“名气”和“福气”倒是很有道理。当然老公或老婆的态度以及身体状况也很重要,有的家庭本来就为下一代忙个不停,再接手老人也确实力不从心,况且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其次是老人的整体状况。这里面有经济上的,有脾气性格上的,还有身体健康状况上的,也是一言难尽。有体弱多病的,有脾气暴躁的,有关系难处的。我们家这一位据说年轻时很凶,经常揍孩子屁股。但我感觉还行,就是不敢和她聊天,一聊起来她自己能说一个多小时,而且全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反复说,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按她自己的说法,她主要是不识字要不然早就是妇女主任了。所以一旦发现老太太要展开,我就赶紧开溜。
第三是孩子们的状况。不少家庭小两口都上班,忙里忙外,接接送送确实顾不过来,你不帮一把说不过去,他们也会心生怨气。我们家还好,关键时候我们都出力了,现在这个状况儿子儿媳也都理解,孙子孙女上学也都不远,当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别的帮扶办法。
第四是你俩的状况。如果身体不好,如果住房不便,如果本身有些问题那就麻烦了。所以我说年轻时看长相,中年时看性格,老年时看健康,一方有问题,整体都会受影响。很多事就是这样,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到一定时间根本体会不到,说了也白搭。有些等你明白了,晚了。
第五是营养调剂。这回我俩接手时,老人状态很差,已经三天不吃不喝了。我们硬着头皮把老人搬到新家,开始了新的看护生活。就这样老人居然奇迹般的恢复了。过去方便要么在床上要么得扶起来,她妹妹一个人扶很费劲,她老公重点在两个孙女那。营养好了后尿不湿不带了,尿垫不铺了,夜里方便都是自己起来。这事说起来容易,其实讲究不少,营养问题太重要了,能吃饭比吃什么补品都强。
老丈母娘身体没有基础性疾病,平时不吃药爱活动,饭量还挺大,这个很关键,有时比我俩都能吃,尤其是早上。我俩都很奇怪,这老太太没神马保健,不吃营养品也没多少讲究,平时不吃药。新冠时她一针没打,“阳”的时候只是流了点鼻涕,咳了两声就过去了,我们还发了两天烧呢。老太太也住过几次院每次一帮病友都很好奇这老太太是怎么保健的,吃什么,想找点秘诀。要我说,这事根本没法复制,人和人不一样,学也学不会,顺其自然吧。
如果说有什么不方便那就是远一点的地方我俩去不了,对我们来说倒也好,可以安下心来做点什么。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波澜不惊,宁静安详。年轻时我们疯过,猛过,狂过,可这岁数了在老太太面前还只能是个循规蹈矩的壮劳力,偶尔也会想到将来我们怎么办。老伴说了,再老我们就主动进养老院,不要墓地、不留骨灰、不给孩子们找麻烦。我觉得行,整个墓地花老不少钱还得续费,最后还是个临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