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中是这样写到。
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今的社会里,亲戚朋友之间,同事和邻里之间,还有战友同学之间,总之,在社会上互相往来中,只要这群人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红白喜事,关系好的人们都会礼上往来的。这是一种很普遍人们交往的现象,也是一种风俗,只要和人们交往中有过来往关系,都会有礼上往来。可在我的交往中也碰到过许多人我和对方有过礼上往来,这些人确不回礼,明明知道我这边有礼随过她(他)们,可到了我这边有事了,这些人就假装不知道,甚至通知到这些人,这些人还有各种理由不到场,这些人真叫人痛恨至极……
在家人们久别相聚时我会常给大家带礼物,而我的堂亲戚却没有见过他们的礼物,我们自家人和亲人有时会回礼,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毕竟是自己的亲人,有血缘关系。除此之外就有所不同,朋友之间,同学战友同事之间,礼上往来是一种互相的尊重,也是礼貌的一种表现。互相有了红白喜事礼上往来,也是互相信任的一种方式,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可有些人就不这样了,他(她)们感觉别人随礼给自己似乎就是理所应当,等到别人有事的时候,这些人就凭空消失了。我对这样人很不理解,我感觉这样的人就是一种小人,或者说是这些人太自私,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他(她)们,实在是没有恰当的文字和词语来比喻,我也只好感到遇见这样的人就算自己倒霉吧。
对这样的人,也只能说这岂不是礼而不往非礼也?借这个话题我也只能说,你欠别人的人情,不去礼上往来不要说你不知道,更不要说别人没有通知你,只是你不想还人家的礼而已。比如我在岗的时候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女同事的儿子参军,通知了所有同事去捧场,自然也要随上礼份子了,而且她们都有礼账。过了几年后,我的女儿结婚这个女同事也在岗,她就没有还这个礼,后来她说自己不知道,就是瞪着眼睛说胡话,你欠别人的礼不还说不知道,真是可笑至极。其实你来与不来,我们不是差你还礼的几十块钱,而是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了这个女同事的人品。说老实话这个人在岗的时候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人,吃喝嫖赌样样都占,具体的人品就不去议论她了,因为这样的人去浪费文字不值得……
中国有句古话,“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家都是按这样的规则去生活。今天你请我吃顿饭,明天我请你喝茶;今天你帮我收拾收拾家,明天我帮你买买菜,每个人在其中不但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于是,大家可以相互满足,和睦相处。在故乡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朋友很伤心地和我聊起这样一件事:她的一个远房亲戚对她挺好,经常给她做点小活计、腌咸菜等一些家务事情。她呢,为了表示敬意,经常买点点心、水果给亲戚送过去,一来二往的,两家处得还真不错。后来,这个朋友家遇到了事情,顿时变得潦倒了,见谁都要借钱,举债过起日子。原以为这个亲戚会一如既往地帮帮她们,没想到这个亲戚像消失了似的,再也看不见影子了。别说借钱,就连打电话都不接。说起来有点寒心,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规则,知道礼尚不能往来,她们两家之间要建立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为什么不逃开呢?唉,虽说世间有真情,但遇到这样一家虚情的亲戚,那位朋友是伤透了心,她们怨恨世态炎凉,那又能怎样呢?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堂兄弟,他们家住在农村,他家儿子姑娘结婚和生孩子我们每次礼都到,人也到,可是到我女儿结婚的时候他们只随了一百元钱的回礼。在我的记忆中,我给他们家随的礼不少于五百块钱,这还是在十几年前的事情,他们家大事小情的三四次我随礼人也到场。更可气的是,他们家曾经和我借过五千块钱,到了还款的时候,还把我的一件大羊毛皮面大衣也要去了,我没有说啥就给他了,遗憾的是我女儿结婚他们只回礼一百块钱,这样的堂兄没有也罢。因为他们太自私了,也太不会做人了,到如今连续十几年我都不和他们有来往了,这样的堂亲戚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我的这个堂兄弟只要是给他家送钱的事情,他就高兴,可是要是金钱交换,的事情,他就会躲了起来假装有事不能前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贺礼的数目也越来越大,动辄就是百元以上大钞,并且参加的人数贺礼的多少,成了衡量喜事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热情依然不减,无论大小事,一味用大操大办来显示自己的人气旺盛。而有的权贵之人也趁机大敛钱财,办一次喜事收的贺礼,足够普通人家生活一辈子。而前来贺喜的人们,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的掏腰包呢?有的有事相求让领导行个方便,有的是怕领导找麻烦,更多的是人情债不得不还。对那些中下等收入的人群来说,越来越多的贺礼已经形成沉重的负担。贺喜成了要钱的代名词,特别是节假日喜事集中的日子,更叫人谈喜色变,苦不堪言。常听到因贺礼而发的满腹牢骚,一个月的工资行礼不够,常看到那因委屈而抱怨的脸。我的一个同学没有工作,而老公的单位也不景气,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你说这钱除过贺喜外,自己家的生活该怎么安排?现在像这样的家庭,又何止一家?每个月的收入和自己的家庭生活开销成为负数,这样的人群还是很普遍的。
我曾经在外借调的时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借调单位也有一个借调姓于的小伙子是司机,他结婚的时候大家都去贺喜,我也随了份子钱。可是几年后我女儿结婚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他,他缺说:“你女儿结婚和我有啥关系?我又不欠你的!”我听了他的话,就提示他你结婚的时候我可有礼份子。这时候他还在狡辩,最后被我骂了个一顿,他再也不吱声了,因为他感觉理亏,只好放下电话。从那以后我见他一次就挖苦他一次,最后他老远见到我走过来就绕道远去,我感觉这个姓于的年轻人,他就是一个欠账不还,卑鄙无耻,苟且偷生的小人,这个于姓之人,最后也不会有啥好结果的……
我不想过多评论孰是孰非,但是只想去告诫自己,遵守生活中的道德,淡化生活中的规则,放宽自己的心态,沿着自己的生活轨道前进。付出,不一定都会有回报,甚至,付出了,没有丝毫回报。在这种情形下依然快活,这才是自己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人情往来总是要还的,不还自己会感觉总有一本欠账在心底。可是那些欠了别人情账的人,他(她)们自己就心安理得吗?我感觉这些人早晚会有理亏报应的!只是时间问题。正所谓礼而不往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