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资治通鉴》卷第三,也就是周纪三。

  我通读全文,但写笔记就要略去那些无关紧要的文字,重点写那些对我们有“悟道”意义的文字。比如,本篇开始的文字:“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慎靓王元年,卫更贬号曰君。慎靓王二年,秦伐魏,取鄢。”这些引导性的文字,我就不去解读了。重点在下面的文字: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这段话见于《孟子?梁惠王》。梁惠王就是魏惠王。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孟轲前去拜见他,离开后对别人说:“襄王的样子就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也无法产生敬畏之感。”

  孟子这段话有以貌取人的意思,“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话成为后人描绘一个人不成器的样子典型的语言,形象生动,入木三分。人君就应该有人君的样子,让人看到产生敬畏,如果不能让人产生敬畏,他怎么能够得到民众的尊重并且服从他呢?然而这位魏襄王突然问孟子说:“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他说:“统一才能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孟子回答说:“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他又问:“谁愿意让他统一呢?”孟子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孟子举了一个非常实际的例子:“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

  孟子给梁襄王谈的是治理国家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天下不统一,四分五裂,战乱不止,怎么可能安定呢?另一方面,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直白,就是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是指执掌人的生死大权的国君。在当时的战国时代,七雄纷争,战争不断。战争就要互相残杀。所以,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实际上是指不喜欢战争的人,也就是和平的维护者,而“嗜杀人者”则是指那些喜欢发动战争的人,大体上类似我们今天说的“军国主义者”。不然的话,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岂不成了个个国君都是心理变态的杀人狂吗?其实,孟子所说的道理并不深奥,正因为当时战火纷飞,征伐不断,各国的老百姓都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样,痛苦不堪。如果这时候有哪个国君公开倡导和平,反对战争,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不再让他的老百姓去为征伐卖命,从而营造出一派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闻风而至,诚心归服了。孟子的理论体现出民本意识,孟子的政治学说具有浓厚的政治心理学色彩,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还是“仁政”思想。

  接下来,又一位纵横家出来游说了,原文如下:

  张仪说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无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韩、齐、赵之境,宁亭、障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夫诸侯之约从,盟洹水之上,结为兄弟以相坚也。今亲兄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相杀伤,而欲恃反覆苏秦之馀谋,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

  张仪出来劝说魏襄王:“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下平坦,没有名山大河的作为屏障,防军分别守卫与楚、韩、齐、赵接壤的边界,用来扼守要塞的不过十万人,所以,魏国历来是厮杀的战场。各国约定联合抗秦,在洹水结盟,作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亲兄弟,有时还为争夺钱财互相残杀,各国之间,想靠反复无常小人苏秦的计谋,就结成同盟,其不能成功是十分明显的。大王您不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发兵进攻河外,占据卷县、酸枣等地,袭击卫国,夺取阳晋。那时,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绝,就谈不上联合抗秦,大王您的国家想避免危险是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虑,拿定主意,让我辞去魏国相位,回秦国去筹划修好。”魏王于是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国相。

  战国时各国纷争不断,到头来为秦国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弱小的国家,如果不能真正地联合起来,各揣心腹事,必然被强大的国家所吞并。战国的历史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二〇二四年七月十一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