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这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1-1052.6.19)赞武夷岩茶的《武夷茶歌》,镌刻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龙窠岩壁上。
2007年10月22日,我和老伴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武夷山景区旅游,专程去观赏了武夷岩茶中的状元——大红袍古茶树。
在到达大红袍古茶树之前,我们走进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山涧——章堂涧,途中观看了清朝咸丰年间崇安县的豪绅为躲避太平军和隐藏财物而建造在危崖深渊岩洞上的天车架、形似鹰嘴的巨石鹰嘴岩、两岸兰花丛生的流香涧、黑乎乎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块斗笠样巨石的飞来峰、周围九座嶙峋的山峰如九条巨龙团团环抱的九龙窠(kē)等景点。经过在迤逦3000多米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大红袍景点。
在九龙窠最后一窠的高岩峭壁间,有一片用石块垒成的盆景式茶园,上面生长着几株茶树,那就是久负盛名的大红袍古茶树。岩壁上有1927年天心永乐禅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在岩壁下建有一个小平台,上面竖立着一块[w1]方柱形石碑,刻着《大红袍记》。现将《大红袍记》全文逐字抄录如下(原文为繁体字,无标点,我改为简体字,并试着加了标点。)
大红袍记
山是九龙窠,倚山独石,半壁之间有岩层如线,由东向西斜,来隐显渗滴。西边忽一石皱,款款下倾,变成臂状,如层线收握,落土为掌,长出六株茶树,饮露沐风,日晒雾浸,枝干粗拙,叶形娥眉,芽色紫红,这就是大红袍母树,在此已经数百余年了。本是平常之物,坚持得久了,使岩骨花香,成为神灵。今母株高在石台,如同佛龛。六株分列,坐若圣贤。而无性培植的茶丛已遍布山间。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制作工艺,使茶品活、甘、清、香,名盛天下。大红袍成了武夷岩茶的象征,更是武夷茶人的精神。
在小平台下方的地面上,有一块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于2006年10月30日立的石碑,刻着“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中国古树名木 大红袍”字样。
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了“大红袍”茶树名称的来历以及大红袍茶的相关情况。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福建建阳举子丁显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方丈见丁显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把在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他喝。连喝几碗茶后,丁显腹胀减退,过了几天基本康复。丁显拜别方丈说:“方丈大恩,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我若在此次科举中蒙中,必定重返此地,以表谢意。”不久,丁显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重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以报答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状元回到朝中,恰逢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因此,茶树得名“大红袍”。同时,皇家派人看管茶树,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朝代虽有更替,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
现在,这里的大红袍古茶树共有6棵,分别生长在三层台地上,最上面一层有4棵,第二层有1棵,第三层有1棵。最上面一层中的3棵是有300多年历史的母树,其他3棵是后来繁衍出来的。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枝叶密集,叶梢斜着伸展向上,叶子为宽椭圆形,尖端下垂,边缘向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其新芽显紫红色。
九龙窠是一条清泉渗流的峡谷,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这里的土壤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很适合茶树生长。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随之滴落的还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使土壤润泽肥沃,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时间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
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绿茶为未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青茶为半发酵茶,黄茶和白茶为轻发酵茶,黑茶为后发酵茶。
大红袍茶属于青茶,又称乌龙茶。大红袍茶经过部分发酵,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其中的名茶有福建的铁观音和台湾的冻顶乌龙。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天心禅寺方丈赠予台湾举人林凤池36棵茶苗,在台湾被广泛引种,成为名茶冻顶乌龙。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是明末清初时由天心永乐禅寺的茶僧用大红袍茶叶研制出来的。经久耐泡的乌龙茶成为工夫茶的原材料,而大红袍茶成了乌龙茶之祖,工夫茶之源,并逐渐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大红袍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形同乌龙,故称“乌龙茶”。其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岩韵”意指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仍不脱原茶真味。而其他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了。因此,大红袍夺得了“茶中之王”的桂冠。
这几棵大红袍古树生长在半山腰的悬崖上,采摘很困难。从前,是训练猴子采茶叶。但是,猴子会损坏茶树,后来改为用绳索把人从悬崖顶上吊下来采茶。再后来,每年5月,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去采茶,同时用摄像机拍摄下采摘的全过程,以保证摘下的每一个叶片都制为成茶。
这6棵古茶树的产量极少,每年只产七八两。在清朝献给乾隆皇帝的礼单中,就有“碧螺春20斤、龙井30斤、大红袍8两”的记载。这几棵大红袍古树所产的茶叶确实可称为稀世珍宝。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送给尼克松4两母树大红袍做为国礼。周总理开玩笑地对尼克松说:“这个茶特别珍贵,每年只产8两,送给你4两,就已经是半壁江山了。”
2005年,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经过激烈竞拍,被来自新加坡的客商陈汉明先生以20.8万元夺得,平均每克高达1万多元,足见大红袍茶叶高贵的品质,真乃茶中极品。
2007年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外端门大殿内举行了“乌龙之祖 国茶巅峰——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的茶叶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世界遗产,2006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从此不再用大红袍母树生产制作茶叶。此次收藏的茶叶于2005年5月3日采摘自大红袍母树,按照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制作而成。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这片山地原属天心永乐禅寺的庙产。天心永乐禅寺是深藏于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刹,始建于唐朝贞元(785-805年)期间,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该禅寺初建时称为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其坐落于武夷山方圆120里的区域中心。明朝永乐17年(1419年),明成祖朱棣赐封寺院禅茶为“大红袍”,并传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明清朝代,该寺曾辉煌一时。当时寺庙的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堂、禅堂、客堂、香客楼等,两侧建有三层重楼的钟楼、鼓楼和偏殿。庙宇建筑飞檐曲栏,壮丽雄伟,雕刻艺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规模宏大,肃穆庄严。
天心永乐禅寺由于偏居山隅,终年云雾缭绕,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种植茶叶成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武夷茶在宋朝、元朝被列为贡茶,当时以茶团或茶饼进贡,称作“龙团凤饼”。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颁令罢造龙团,改制散茶。散茶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茶叶制作工艺亟需改良。
明末,黄山僧人入住天心永乐禅寺,专事制茶,并引入黄山地区的绿茶松萝茶的制法,以炒代蒸,做出来的茶叶虽然色、香、形俱佳,但略有苦涩之味,仍不尽理想。1646年,清兵入闽,途经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恰逢采茶时节,疲惫的士兵们一时找不到住所,干脆就睡在刚刚采摘的茶叶堆上。士兵走后,茶叶已变软,部分叶片边缘发红,僧人们痛心不已,但又舍不得丢弃,只好照常制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做出来的茶不但香高味浓,而且完全没有松萝茶的苦涩之味。原来,士兵们历经军旅劳顿,在茶青上睡觉时难免辗转反侧,无意中起到了为茶叶发酵的效果,而这恰到好处的 “发酵”,正是后来乌龙茶制作的点晴之笔。
历代天心寺僧精心看护管理大红袍母树,直至1951年母树被收归国有。
2007年,由一代茶界泰斗、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张天福(1910.8.18-2017.6.4)于2006年题写的“大红袍祖庭”石碑在天心永乐禅寺奠基落成。我有幸于当年10月23日在参观天心永乐禅寺时与这座新立的石碑合影留念。
既然母树大红袍只有6棵,每年只产8两茶叶,而且在2006年以后就已经不让采摘了,那么现在市场上叫做大红袍的茶叶都是假冒的吗?回答是否定的。
1985年,高级农艺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被业界尊称为“大红袍之父”的陈德华(1941.08—2020.10.28)从母树大红袍的茶树上剪下枝叶,采用无性繁殖扦插的方法培植成功“扦插大红袍”,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奇丹”。繁衍后的大红袍茶叶保持了母本的特质,且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如今市上出售的大红袍茶叶即源于此。
我平时不大喝茶,对茶叶知之甚少,对茶道更是一无所知。大红袍的名称也只是偶有耳闻。此次到武夷山旅游,亲眼看到了300多年树龄的大红袍古茶树,耳濡目染,也增加了不少关于茶叶,特别是关于大红袍茶的知识。这也算是到武夷山旅游的一大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