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写完去洛阳《谒关林 拜圣公 话诚信》的游记,脑海里不自主的就冒出《三国演义》中另一个人物——诸葛亮。联想到那年曾冒雨去成都瞻拜了纪念诸葛亮的圣地——武侯祠,所以提笔写了以下文字,算是我对偶像诸葛亮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吧。

当我于武侯祠中盘桓半日,在跨出朱红威严的大门,再次回头凝望高悬的“汉昭烈庙”匾额的瞬间,头脑里突然冒出杜甫的一句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杜甫是在自问丞相祠堂在哪里? 在哪里?这里不就是吗? 不过,说是也是,说不是也就不是。是与不是之间,有着多少是非、多少兴废、多少感慨! 杜甫当年所游谒的武侯祠早已被明末的战火毁灭,无处寻觅了。如今的武侯祠为清朝的统治者入关后所建,既不是原来的武侯祠,也不是专为祭祀武侯诸葛亮的。是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锦里等部分组成,实属“三国圣地”。而大门上高悬的却是“汉昭烈庙”的匾额。从匾额上看,这里应该是刘备的庙。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所以,昭烈庙于前,武侯祠于后,且昭烈庙略高于武侯祠。但在成都的这个祠庙里,诸葛亮还是抢了君主刘备的风头。那么,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成都人对此视而不见?而过往游客亦无不以“武侯祠”来称呼,就连挂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牌上,也写着“武侯祠”三个大字。为什么皆称这里为武侯祠、孔明庙或丞相祠呢? 期间缘由说起来话也不长,不过差不多两千年而已。

还是简短洁说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事必躬亲,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千古遗憾,病逝于北伐途中五丈原的军营中,终年54岁。世人悲伤,纷纷强烈要求朝廷为诸葛亮立庙设祠进行祭祀。昏庸的后主刘禅刘阿斗不但不许朝臣为诸葛亮吊丧, 而且不许官方为诸葛亮立庙设祠。就连百姓私自为诸葛立庙祭祀也被刘禅禁止。百姓只好在道边祭祀,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甚至在荒山田野焚香祭祀。直到诸葛亮逝世快30年了,迫于民间压力,刘阿斗才下诏立祠。不过,不许在成都立,因为刘备的墓、庙都在成都。于是,选址于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在诸葛亮的墓旁建了一座武侯祠。但是,后人就不管这一套了,不但把祠建在了成都,而且建在了刘备墓的旁边。这已是四世纪初的事了。到唐代时,杜甫笔下的武侯祠已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来拜谒凭吊者络绎不绝。这种情景经唐历宋,直到明朝初年,当时,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朱椿到成都称王,见武侯祠前百姓络绎不绝,香火旺盛,而一旁的刘备庙却门庭冷落,大概心里不痛快,他以"君臣宜一体”为由,下令拆除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令朱椿始料不及的是:百姓居然置君臣尊卑的礼仪于不顾,索性把改建后的整座庙统称作武侯祠,香火更甚。鉴于这种情况,后来的四川巡抚王蘖恳请为诸葛亮修建专祠。于是,在浣花溪草堂寺旁又建了一座武侯祠。可惜, 明朝末年,张献忠作乱攻陷成都之后,将武侯祠拆毁。清康熙年间,在地方官宋可发等人的主持下,为了兼顾君臣之礼,在刘备庙的废墟上重建祠庙时改建为君臣合庙,即一庙两殿,刘备殿在前,孔明殿在后,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大致规模。宋可发等人还刻了一块《重修诸葛亮忠武侯祠碑记》,正式命名为武侯祠。不久便有人提出异议,要求恢复昭烈庙之名。名虽然改了,“蜀人之口习武侯,而不复别以昭烈”,直到今日,人们仍然以武侯祠相称。对这种景象,曾有人赋诗道:“门额大出昭烈庙,世人却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烈,,丞相功高百代思。”可见,历史是公允的,人民是公允的。判定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名位不是君臣、上下、贵贱, 而是以其功劳、品格为依据的。“名垂宇宙”的诸葛亮以其“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洁风范以及“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廉俭品格赢得古往今来一切正直的人们的敬仰。

回头再说那日在细雨霏霏中去瞻拜武侯祠。原以为雨中谒祠会多一份幽静,不想站队买票的队伍比站台上赶火车的还长。我问工作人员,今天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活动?他满面笑容,操着带有辣椒味儿的蜀音说:“每天都是这个样子喽。”

记得那天在雨中站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终于买了票迈进大门,一门子心思就是想看看诸葛孔明到底长个什么样儿。于是我过碑亭,穿文臣武将廊,迎面便是蜀汉皇帝刘备殿。过刘备殿又过一厅才是孔明殿,也叫“静远堂”,取意于诸葛亮的自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才见到小时候就崇拜得五体投地的诸葛亮。还记得那时候冬夜无眠,一二十人挤在生产队的大通炕上,最想听的就是,屯子里那位胡子已经花白的老爷爷,慢悠悠的讲料事如神能呼风唤雨诸葛亮的故事。后来读与他有关的一些书籍,可一直想象不出他是个什么模样,还有哪些不知晓的故事。所以,来到成都,瞻拜他就成了我的第一个愿望。

进得殿来,迎面有三尊坐像,那端坐正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披金袍,面阔额方,山东汉子模样,目光炯炯有神,充满智慧与自信,超然脱俗,令人肃然起敬,也最为神奇的,当是这位卧龙先生了。隆中唔对的远见卓识,草船借箭的奇谋妙计,七纵孟获的胸怀,空城却敌的胆略,木牛流马的巧思,淡泊宁静的情操,一桩桩一件件,千古流传,都展示了这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无愧东方“智圣”之尊名,为后人所景仰、赞叹。但见他那聪慧的目光,尚在凝神沉思,是在想治国良策,还是在为那无能亦无骨的幼主神伤? 尽管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风尘,仍然光芒四射。即使墙外喧闹的车马和鼎沸的人声都无法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但他的才智和人格魅力却世代相传。列居左右的两位是谁我不知道,朋友说,那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诸葛尚。史载,诸葛先贤当年不仅打仗立国有道,教子治家亦十分有方。一篇《诫子书》醒千万世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千古名言,万世流芳。诸葛亮死后,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继承意志,忠勤王亊,三世忠贞,先后战死沙场。一门祖孙三代皆为一个政权牺牲,数千年来这可能是第一例。这也是后人将其祖孙三人共祭一堂的缘由吧。

在这里还听到一个小故事。北宋初年,有一位叫曹彬的大将自命不凡,妒忌武侯祠殿堂的雄伟,下令拆掉武侯祠,还数落诸葛亮“身为相父,一不能战胜曹魏,统一汉室基业; 二不能知人善用,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三不能解除平民的战火之苦,屡出祁山却劳而无功,终被曹魏所灭”。因此不应享受如此尊崇的祭祀。谁知曹彬的话音未落,武侯祠的中殿的突然塌落一角,瓦砾中漏出一石碑,上面写着两句话“测吾心腹事,惟有宋曹彬”,字迹清晰,犹如刚写的。曹彬见状,大惊失色,原来诸葛亮真是神人,连七百年后的事情都知道。连忙五体投地跪下求饶:“诸葛公,真圣人也!”刚才自己纯粹是在胡说八道。又赶紧命成都太守安排工匠修复殿堂, 还为武侯祠添建了廊房。此后,武侯祠的香火更加旺盛了。

武侯祠殿内诸葛亮的金像虽不如刘备高大,但殿前香火却比刘备殿燃得旺。有一炷投者,两炷投者,亦有四五炷一起放到案上。香烟缭绕中,一帮子人由导游小姐引着,边看边讲。人群中有一拄杖老者,把目光凝在“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上,连叹这联写得好,并对身边人说:“难怪当年毛主席告诚来四川工作的同志,必须来读读这副对子,这个撰联的赵藩实在是了不起。”

老者是何许人也? 我没兴趣。但老者的议论让我生出一些想法。据说建祠以来,前来拜谒者每年都以百万计。有帝王将相、名人伟人,亦有骚人墨客、平头布衣。香火之盛,在成都城无以伦比。何以至此? 静静想来,大抵如是: 那诸葛先生仁德睿智,集精明、忠直、刚正、廉洁、淡泊于一身,是一个永远完美的偶像。故,居庙台之高者,谒其忠直仁厚;拥千军万马者,谒其精明睿智;辅君治国者,谒其宏韬大略;修心养性者,谒其宁静淡泊;为人父母者,谒其治家教子之策;平民百姓者,谒其清正廉洁之德。如此种种,已无须细说。

到今年,武侯祠应该有1800岁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受了一次次战火洗礼,一回回改朝换代,它目睹了华夏沧桑、巴蜀巨变。人们常说"松柏常青",但武侯祠内的柏树,从诸葛亮植柏算起,已换了一桩又一桩;明君良臣相结合,大名垂宇宙,跨越时光的长度远超任何松柏。悠悠岁月如长河,它像风浪中的航塔。它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典范的伟大人格魅力,陶冶、指引了一辈又一辈的子孙。1800年来,它赢得了历朝历代、各个民族、各种语言、各个层次人们的长期的崇敬和缅怀!它是我们民族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极重要的精神宝库之一。中华民族因有它而自豪,巴蜀大地因有它而骄傲。正因如此,它风景独好,青春常在,不断发展,长盛不衰。这里不仅是一处祭祀之地,更是一处文化的传承之地。尤其是诸葛孔明先生,乃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是历代政治家效仿的楷模。他忠贞不二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毅力,杰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高远的政治理想以及对时势敏锐的洞察力,彪炳史册,传为佳话。

成都的武侯祠,不仅殿宇高大华美,古柏被世人所景慕,从唐代开始,历代诗人骚客、朝中大员至蜀,几乎都要到武侯祠拜诸葛亮,留下一幅幅脍炙人口、文词精美、诲人警世的楹联佳作。

说到楹联,乃是咱们汉字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我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武侯祠的楹联或从宋代起,致明末应有大量积累。遗憾的是大部分在明末清初的大战乱中失踪了。武侯祠现存的楹联多为清代作品。但还是内容广泛,文化深邃,言简意赅,凝练警策,启人思索。

祠内有这样几副长联,可谓构思巧妙,思想畅达,意义精含,颇值得玩味,我虽然消化不透彻,但每读一次,都有一番心得。

如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写的相当的传神: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合土木金革卦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的智慧与忠心始终为后人所敬仰称道。此联不仅浓缩了诸葛亮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了他一生的功绩,让我们看到了何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收二川,排八阵、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在五丈原更是为了完成刘备的心愿,点燃了四十九盏长明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体现了《出师表》中自己所表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效精神。这上联作出后,因为包含了数字,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勉强对了出来。在楹联的结构上,上联嵌进一至十的数目字,下联嵌进了五方和五行,绝对逢生,对得巧妙,实在令人叫绝。

在这里,还有一副北伐黔军名将王天培题诸葛亮殿联:

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驰,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德,缅怀风仪拂残碑。

这副楹联可谓言简意赅,上联从诸葛亮布衣时写起,至六出岐山而终,效忠蜀汉,至死不渝,功绩可歌可泣,遗憾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下联则引用春秋和三国两个故事,反衬诸葛亮的远见、心胸、智慧、道德,更使人对其高风亮节生缅怀景仰之情。

在诸多以诸葛亮事迹为题材的楹联中,尤以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四川臬司(相当于现在省法院院长)赵藩撰写的三十字联,脍炙人口,含意深邃。

上联是: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为: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全国最著名的治世名联,悬于孔明殿殿前楹柱。

联意为:用兵能攻心,反叛就会自然消除,从古至今,真正善用兵者并不好战;不审时度势,政策或宽或严都会出差错,后来治理蜀地的人要深思。

近半个世纪来,此联受到政界、军界、企业界等高层管理者的普遍关注。联文涉及文化内涵、历史典故甚多。据考证:这副楹联是针对当时四川巡抚岑春煊所写的,作者叫赵藩。对上联的理解,世人意见较为一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孟获,使其心服。反侧:语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令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后来遂以"反侧"指怀有二心而疑虑不安的人。关于下联,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和刘备是为 “兴复汉室”的共同理想而走在一起的。以"兴复汉室"为蜀汉国策正是诸葛亮作为历史上典型"忠臣"的必然选择。一件事坚持做到底,不忘初心,是让人敬佩的。按儒家文化的观点,朝廷有难,皇上有难,哪怕是不可拯救的,也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拯救,这才是忠臣。兴复汉室,无论是理想追求,还是策略选择,其实诸葛亮早以预知汉室"不可复兴",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竭尽己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为此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唐代著名散文家孙樵所指出的一样:"赤帝子火炽四百年,天厌其热。泪献尽矣。武侯独愤激不顾,收死灰于蜀,欲嘘而再燃之,难乎为力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诸葛亮的赤诚忠心,更表现了儒家文化对他的熏陶影响。这也是后人不仅把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更把他作为忠臣楷模的原因所在,这甚至也是后人视蜀汉为三国正统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此联巧妙借用诸葛亮的故事,客观地总结了封建统治者治理政务的经验,揭示了正反、宽严、和战和文治武功等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因而被一些政治家所重视,得以广泛流传。据说,当年刘邓大军席卷大西南时,曾将此联上书毛主席,深得毛主席赞誉,毛主席还说:“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对四川的政策方针。”1958年毛主席走进武侯祠,在此联前驻足,反复吟诵。直到晚年,他还提议让四川省负责同志好好研读此联。

武侯祠古老庄严,楹联琳琅满目,字字珠现,目不暇接,抄之不迭,也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灵气。

不仅楹联,武侯祠内的唐碑、铜鼓、《蜀相》诗碑,还有把诸葛亮比之为先秦法家管仲、战国名将乐毅的匾额"勋高管乐",称赞他平定南中,认真执法治蜀的对联,还有《隆中对》和《出师表》的石刻等。这些文物,对他的历史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都作了肯定加赞誉性的评价。此外,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也对诸葛亮的思想和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赞颂诸葛亮胸怀统一大业,为他写下了"武侯立巴蜀,壮志吞咸京"的热情诗句;宋代王安石也写诗赞扬过诸葛亮为实现全国统一,不畏艰辛、以弱攻强的精神,"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晖晖若长庚(太白金星),孤出照一方";明代的李贽 , 赞扬他的隆中对策说:"如此谈论,着竖儒一字否?可叹可敬!";清代王夫之也高度评价了他"军不治而唯公(指诸葛亮)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

纵观诸葛亮一生,以兴复汉室、辅佐刘氏为己任,为此操劳半生,竭神尽智,以他的智慧,让原本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走出困境,得到荆、益两州,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智取汉中,成都称帝,开创了鼎足三分的政治局面。在刘备病故,刘阿斗难堪大任的情况下,诸葛亮不贪权势,并未选择借机玩弄手腕取而代之,而是一心一意的用他的智慧,使庸主刘阿斗能稳坐江山,长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让司马懿“畏蜀如虎”。为了不辜负主公生前的嘱托和百姓的期盼,灭曹魏,收复中原,最后统一天下,诸葛亮先后六出祁山,五次北伐,没想到临终前犯了死撑硬拼的大忌,最后的一斗竟输给了司马懿,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但诸葛亮那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精神,忠心耿耿做到了一个臣子应尽的本分,深为后人钦佩。所以,武侯祠二门门上悬匾写着“明良千古”四个大字,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明自然是指明君刘备,良就是良臣诸葛亮了。所以这"明良千古"用在他们身上的确是十分的合适,而他们这对君臣所谱写的明君良臣的故事也是让人传送了千年,他们这样的君臣搭档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借鉴学习的。明君良臣,概括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梦想。忠义礼智信等等封建文化的影响,遍布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浸染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岁月的风霜淹没了历史的印痕,但淹没不掉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诸葛亮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才智和谋略,更在于他的忠诚和担当。尤其是诸葛亮忠贞不二的品质,廉洁务实的作风,宁静淡泊的情操,进取拼搏的精神,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干,都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留下了一份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他顺应历史潮流,忠肝义胆,竭尽心智,治理蜀汉,给蜀地带来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遗爱及于后世,震撼后世人们的心灵。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忠贞、对智慧、对清官贤臣的向往和尊崇。领航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来表达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

尽管在武侯祠里逗留的时间很是短暂,但却从始至终都感受到一种庄严的召唤。游人们无不为他的浩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贞不二所折服,为他的淡泊明志所净化,为他的才智谋略所倾倒,为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叹,为他的鞠躬尽瘁所敬仰。这不正是人们络绎不绝来到这里,深入了解这座古老祠堂背后的故事,感受其独特文化魅力的真实含义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