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因两件大事被写入历史:第一件,是秦始皇在这里修建了灵渠,这个大型水利工程连接起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第二件,就是湘江战役。界首、光华铺、脚山铺、新圩这些普普通通的名字,记载着一段段红军的悲怆历史。兴安因此而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中央电视台颁奖大会上的颁奖词这样介绍说:“连接湘江漓水的咽喉要害,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神奇土地。一条灵渠成就了中国统一大业,更显示先人们开山引河的智慧。守望陡门的陡军把骠悍的秦地风俗植入楚越之间,所以这里人的性格也刚也柔。古树参天,古巷幽深,水街水清,灵渠有灵,兴安,两大水系钟灵毓秀的地方。”
兴安灵渠的修建是人类的杰作,也是上帝的安排。兴安地形独特:湘江、漓江皆由此发源,东部南高北低,西部北高南低,兴安县东面的湘江上游海洋河由南向北,兴安县西面的漓江上游大溶江由北向南,湘江北去,漓水南来,两江流向相反。亿万斯年,这两条河流互不相扰,“河水不犯江水”,背道而去,各奔前程。然而历史自有其发展逻辑,华夏一统的历史趋势、奇特有利的地形地貌、秦国人重新安排河山的宏大气势——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共助,秦始皇因“势”利导,乘“势”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应运而生。殊途背流的湘江和漓江连通牵手,“老死不相往来”的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接驳结缘,灵渠象桥梁和纽带,将岭南和中原两大地域结为一体。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说到名扬天下的漓江风光,人们只知有阳朔和桂林,殊不知作为漓江诞生地的兴安“深藏不露”。令人神往的漓江,像一条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兴安灵渠作为源头活水,漓江从这里出发,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韩愈诗曰:“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两千多年的灵渠静静流淌到今天,依旧风光迷人,风景如画。
“国宝并辉, 北望长城一万里; 仙源可辨, 南流入海二千年”,灵渠公园大门两侧这付对联引领游人进入“画廊”。
参观灵渠有两种票价,坐船比走路贵一倍。坐船的人不多,因为走路少花钱且风景更好。灵渠分为南渠和北渠,人们一般习惯将南渠称为灵渠。南渠全长 33.15公里,放眼望去,满渠碧水,蜿蜒曲折。其中一段叫“秦堤”,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的堤岸,构成七里长堤风景道,灵渠的人文和风景大都集中在这段堤道。走在宽阔的林荫道上,河岸两旁古树参天,浓绿成荫,空气清新,渠水潺潺,水草清香。景区游人不多,宁静安详,远山近水,秀丽端庄。船在渠上行,人在画中游,两岸风光象一幅长卷,碧绿渠水缓缓流淌,水墨丹青徐徐展开。
游客顺渠而行,导游随地而“导”,每经过一个地方,导游就对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看到那座水上石桥了吗?那可是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当年征战至此,无奈坐骑扬啼嘶喊,不肯过桥。将军下马一看,原来桥已经崩塌,于是将自己的爱马送到集市卖掉,建起了这座桥。这里是四贤祠,因奉祀对开凿和完善灵渠有功的四名官员。灵渠始建时,妖魔猪婆精经常作恶毁渠,两位主持修渠的将军因工程延误被秦始皇杀掉,第三位派来主持修渠的将军在神仙的帮助下,从遥远的四川峨眉山飞来一块巨石,把正在作恶的猪婆精镇压在秦堤之上,灵渠终于修建成功,而这位将军却因不愿独享功名自杀在岸上,于是便有了“三将军墓”与“飞来石”的故事。时光流逝,沧桑变迁,数千年来,飞来石还默默地静立在秦堤之上,担当着护堤的神圣使命。不管是神话传说也好,还是真实故事也罢,自古扬善惩恶,邪不压正,总是百姓所盼,民心所向的正能量。
这里岸边的碑叫“劣政碑”,是中国仅有的两块之一,民国年间一个叫吕德慎的知事在兴安做官贪得无厌,弄得民不聊生,前脚刚调走,当地百姓就为他“树碑立传”,碑文:“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注意看,文中纪念的"念“字,被有意写成"人二心",看来,谁一心一意,谁三心二意,百姓心中有数,所谓“政声人去后”一点不假。
出了灵渠公园,来到水街。水街是灵渠流经兴安县城的一段,全长约1公里,南北两岸依灵渠水成街,是灵渠历史文化景区的重要部分。水街渠水悠悠、绿树掩映,商铺民居临水而建,古朴典雅,小青瓦,灰粉墙,马头檐,明清风格建筑随处可见,很有些江南水乡的特点。水街文物古迹众多,古建筑、亭台、雕塑不少,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古桥:万里桥、娘娘桥、接龙桥、苏定桥……。水街的桥,座座都有故事,座座都是传奇。桥下是清澈的渠水,岸边石阶上,妇人们在洗衣涤物,孩子们在玩耍嬉戏……,小桥、流水、人家。“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恍如置身于江南水乡。
灵渠有“灵”,除了它渠景灵动,风光水灵,更在于它设计灵巧,工程灵气,尤为神奇之处是它巧妙地解决了渠水精准分流和行船爬坡过岭这两大难题,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靠什么来精准分流呢?就是眼前横断湘江的“人”字形分水大坝工程,它是灵渠的核心精华之作。导游伸手指着远处呈“人”字形的水坝说:“那就是铧嘴和大小天平,它们的设计非常精巧。
大坝成“人”字形,避免与湘江水流垂直相交减缓冲力,增强了大坝的抗压力。铧嘴可谓是中流砥柱,头顶湘江犁分两水,三分南流,沿“小天平”导入南渠,引湘水入漓;七分北去,沿大天平回归湘江。三、七分流,精准无误,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恰到好处。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称天平坝。枯水期,湘江水被全部导入渠道,提高水位以利通航;洪水期,江水可漫过坝顶沿湘江故道流泄,流入湘江故道。既可以使南、北渠保持足够的水量通航,又不致于让洪水漫堤,淹没庄稼和村庄,这就是神奇的人字分水坝。“山涧水,万条碗转汇哗嘴;聚成湖,清澈见底不知途;大天平上湘江,小天平下漓江,欢歌漫舞去远方。”
很多文章说当时修建灵渠古人没有测量仪器,这是不确的。这里就是一件两千年前古老的水平测量仪,在人字型大小天平坝交汇处。平时水从堤坝漫过,游人不能过坝,所以见识的人不多。自己恰遇枯水,故有幸过坝亲眼目睹。1975年在天平坝附近出土时上半部断裂。其使用原理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测量仪器基本相同。据文字介绍:它在修建人字型大小天平坝时测量坝体的水平高度。石柱顶部凿有凹口,柱身凿有一方形穿孔,它能够精准测量,从而保证大小天平坝“称水高下,恰如其分”的壅水和溢流作用。
神奇的工程必然有神奇的质量。
坝顶迎水一面全部用几吨重的大青石砌成,巨石之间的骑缝凿有卡槽,用铁水灌注,冷却后连接非常牢固。中间用松木打桩固定,“水浸松木千年在”。背水坡一面采用薄青石块直插竖砌,砌成鱼鳞状,称鱼鳞石。在水流的冲刷下,碎石、泥沙越过前边的方块巨石顺坡而下,填挤进这些薄石石缝之中,利用洪水过坝的压力,挤压得非常结实。泥沙填得越多,鱼鳞石就挤得越紧。年复一年,块块竖石也就浑然一体,越千年而不摧了。 如此灵机巧妙的设计和施工,确实令人称奇。看着眼前这历经两千多年考验,至今安然无恙的神奇大坝,不由心生感概,在那样远古的年代,没有计算机,怎样会有如此精确的计算,没有现代机械设备,如何有如此坚不可摧的“千年大计”工程。大小天平这一撇一捺的大写人字,真是写出了我们中国人祖先神奇的智慧和力量!
神奇吧?这还不算,“陡门”才是灵渠最为神奇之处,因为有了陡门,才创造了“浮舟过岭”的天下奇观。清代袁枚诗:“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到青山顶上行。”因为有了陡门,船只便能爬坡过岭,轻松地从下游开往上游。这里号称“天下第一陡”的陡门
,只见右边南渠的进水闸门大开,湘江水就从这里顺着小天平源源而流。导游说:“这是最古老的船闸,其作用主要是提高水位,蓄水通航。因是南渠入口的第一座陡门,故被称为‘天下第一陡’。”船进入陡门后把闸门关上,使水位升高,船只前行,顺次启闭,船只便能一级一级往上,安然翻山越岭。“每舟入一斗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如此巧妙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像这样的斗门,据《兴安县志》记载:唐代有陡门十八,宋为三十六,清为三十二。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陡门尚有十四处。
灵渠与都江堰的辉煌成就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骄傲。灵渠“个头”比不上都江堰,但科技含量和光辉成都有得一比。都江堰采用“深淘滩、低作堰”原理,“鱼嘴”四、六分流,与灵渠的“人”形大小天平筑坝、“铧嘴”三、七分流的原理大致相同,各有千秋。唯独灵渠的陡门通航技术是独一无二的首创“知识产权”,被誉为“世界船闸之父”,比巴拿马运河使用船阐通航早两千多年。三峡大坝船闸也正是运用了灵渠陡门的原理。 灵渠工程能具有如此的灵气和神奇,是我国古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杰作,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合谐共存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人比现代人聪明,更懂得如何顺应自然,协调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灵渠一游真平添几分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豪气和“文化自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