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文友聚会,又恰逢青年节,话题自然就岔到了对年轻时候一些青春往事的回忆。席间一位女士向我们讲述了她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让我们乐得差点没有把眼泪给流出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一次全市轻工系统举办的毛泽东著作第五卷学习班上,结识了一位来自某企业的政工干部,小伙子帅气阳光,颇有文采,而且又是这一期学习班的召集人(班长),自然很吸引班上女同胞的注意。在一所小学校里为期半个月的集体学习中,当地的报纸上就一连发表了两篇由他撰写的学习毛泽东五卷心得体会的文章,因此更加赢得了班级里未婚女青年们的青睐。然而我看得出他却对我却情有独钟,学习期间一直找各种借口接近我,我自然也在暗中默默地对他产生了好感。临近学习班结束前的那个晚上,他约我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会面,当着天空的一轮明月,他用极其热烈而令人陶醉的语言向我表达了他对我的爱慕之情。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当时突然决定对他开一个玩笑:“你对我并不十分了解,那么你究竟喜欢我什么呢?”他立即毫不犹豫地向我说出了我的许多好处来。我对他说,我并没有你说得那么好,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优秀。“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我对你也有一定的好感。但是我与你不一定合适。”我对他说,“不过,我到是有一个建议,我有一个妹妹,比我小两岁。明年就从上海华东师大毕业,”看到他一副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我决定把假戏真唱起来“她是我们家最漂亮的一个,跟你一样也是最有文采的。大学期间就曾经在解放日报的副刊上面发表过好几篇散文和诗歌。你们俩才真正称得上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为你们俩牵线。绝对没问题。”于是他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一个多月以后,始终没有得到回音的他,于是就找到我的工作单位,当明白了我这是对他做出的考验之举以后,他懊悔不跌地说:“这并不是我的错,只是因为我太相信了你的缘故。”

       这个故事着实让我们开怀大笑了好一阵子,在替那位男生抱憾不已的同时,也很替他不值:正因为他的犹豫和这一念之差,使得他这一辈子与一段美好的姻缘失之交臂。

       回到家之后,这个故事依然让我久久不能够释怀,想从其中找出一些做人的道理来。后来我想起了青年时代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说的是印度有一位颇负盛名的学者,许多女人都对他为之倾倒。有一个女子对他说:“娶我做你的妻子吧,没有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尽管这位学者也很喜欢她,但是却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再说。”

       事后,学者用他一贯的治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对结婚与不结婚这个命题做了反复、仔细地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未经验过的那一个。

       当他来到女人的家中准备告诉她,自己已经考虑清楚,决定娶她为妻时,女人的父亲不客气的告诉他,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两年后,学者抑郁成疾。临死前,他将自己毕生的著作付之火炬,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注解: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哲学是“不后悔”。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但是即使我们做到了“当断就断”,也会因为断错了而形成一念之差。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有外部事物的假象对我们产生的误导所造成,也有我们自身在主观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所造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人会说:“如果我当初不是那样轻率地否定原先的目标,如果我不是那样反复地犹豫拿不定主张,就不会像现在这个结果。”但是,世界上只有结果,而没有如果。以上这两个故事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或许就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人生哲学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