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兴安岭,目之所及,满眼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这是老作家老舍写的《林海》。告别空调下的盛夏,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前往蓊蓊郁郁的大森林。在漠河的青山绿水中,享受真正的诗和远方。这万顷森林,才是最完美的盛夏避暑地。

  故事的开始从我当兵的时代写起。现在图强森林博物馆。禁伐后,关于大兴安岭的前世今生,你可以在这里花个半小时了解一下。   

  经济转型,林场人养殖的灵芝菌,又大又厚。落叶林和樟子松的分水岭是白桦林,文艺青年一定要走一遭。即便没有蓝天,也很小清新。            

  在萨布素军马场,仿佛一下从森林穿越到了内蒙大草原。走进香獐林湿地,走在这里的时候,空气中有浓郁的木香,这就是森林的味道。

  徒步银环岛很有趣。银环岛和金环岛,其实都属于黑龙江江对岸的俄罗斯。只有北极岛是中国的土地。这三个Ω形弧湾很相似。当年我们在这里驻扎,就曾经为了这完美的龙江第一湾的漠河。

  愿意早起的摄影人从卡伦小镇来拍晨雾也极美。卡伦小镇现在已经没有居民,只有度假小木屋。住在森林中的感觉,自己也成了童话。

  这条旅游线路很经典。图强林业博物馆--分水岭白桦林、龙河林场--萨布素军马场、香獐林湿地、银环岛、龙江第一湾。住卡伦小镇。第一天,很兴奋,行程有些多,慢慢游的话可以住在龙河林场的自驾营地,多玩一天。

  除了防晒霜,一定要准备驱蚊水,原始森林里的蚊虫很强悍很强悍,当年我们是带着防蚊面罩施工的。

  很喜欢思索湖这名字,这个如镜子般平静的湖水,倒映着白桦林。想必再过一个月树叶发黄的时候会更美吧。乌苏里浅滩的中国最北点。虽说北极村可以打卡,很多中国最北邮局、最北哨所、最北人家之类的,地理上来说,这个点才是真正的中国北极点,难得有4G信号的,可以定位打卡一下。

  北红村,地理上中国真正的北极村,如今也因为游客的蜂拥在变化。新建的房屋多了起来,这样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木楞刻房屋有些寂寥。

  我们希望保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但住在屋子里的人肯定更喜欢水泥房的干净方便。使旅游的生活得更舒适,或者迎合游客的口味?这中间的平衡度很难把控,做的不好就不伦不类起来了。

  图强有座北山,不是当地人,不是防火员,你都不会找到这么个地方。爬上几十米的木质防火塔,大兴安岭一下就尽展在眼前。满眼的绿,不见一点人工痕迹。

  思索湖,在乌苏里浅滩中国最北点--北红村--图强北山上,住图强镇,第二天在北红村邂逅了个俄罗斯族妇女,于是受邀到她家,吃她丈夫打捞的黑龙江冷水鱼和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这一天没去多少地方,但收获了很多开心。

  在黑龙江源头,去找九曲十八弯呢?没地图。我想去看日出,结果大雾弥漫,什么都没看到,留点遗憾以后再去吧。

  这里的潮满林场,是内蒙古进入黑龙江的第一站,很多自驾的人都会一溜烟看过了。而就在这片林场里,有一个聚仙山,还保留了一大片森林火灾后的场景。枯死的过火木和新生的小树苗交织在一起的冲击感,蛮震撼的。

  这个外墙被涂成粉粉紫紫的小镇周围是中国野生蓝莓的主产地,本来叫阿木尔的,都被大家直接叫做蓝莓小镇了。蓝莓在这里被开发成了各种饮料、果酱还有蓝莓酒,销往全国各地。快七夕了,有没有兴趣和爱人窖藏一桶慢慢品味?

  九曲十八弯,潮满林场,聚仙山,蓝莓小镇,北极冰酒庄,住阿木尔镇。旅途的最后越来越慢,一天走不到几个点,但这样慢下来才最能感受大兴安岭的舒适。旅游其实就是晒晒太阳,吹着凉风,面对这满眼的绿色发呆,我都不舍得走了。

  很多年前我们在这里筑路,天天采摘路边的野蓝莓,用袖口擦擦就吃,吃的嘴唇牙齿都泛着紫光,青年士兵一嘴是紫色的,像锯齿獠牙的怪物。现在中国很多地方也有这种野生水果蓝莓。

  在东北。于是大兴安岭,我来了,正好在蓝莓季。到了这里你才知道,大兴安岭山林里面宝贝有多少。

  各种好吃的野生浆果随随便便数数,都有十多种,蓝莓、北方红豆、马奶子、菇娘果、小红莓、黑加仑、沙果、沙棘。我以林场博物馆开始,一定要以这个纪念馆收尾。这场三十年多前的森林大火是大兴安岭人永远的痛。

  你很难若无其事的走过这个纪念馆。看了它,你就明白森林防火有多么重要了。一个烟头就可能害死很多人。请不要吸烟和野营点火。大火无情,森林火灾真的太可怕了。

  这是大火中奇迹留下的一片原始森林,也留下了专家们无法解读的大兴安岭四不烧之谜。福地吧,一定要来看看蓝莓采摘园五·六火灾纪念馆,松苑公园。

  下午的火车就要离开漠河了,真的没想到我会如此喜欢这片大森林。来的时候吐槽交通如何不便,手机信号不好,甚至有的地方还停电!呆了几天后发现一切物质的都不重要。

  这不是一条经典的漠河线路,我只走了大兴安岭东线的一部分。中国常常被誉为雄鸡,而漠河真的就是鸡冠上那颗最灿烂的明珠。

  有时候真的庆幸,一个当年戍边筑路的士兵,今天的耄耋老人不单是旅游,更是来缅怀失去的青春,军帐、营房都没了踪影,只有这条我们修建的钢铁大道,还在奔跑着呼啸的列车,在旅途中收获的远比景点多太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