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不仅记事,有时也专门讨论一些问题,为了增强论说的力度,也像我们今天一样,需要引经据典。这些经典人们耳熟能详,司马光再来一段评述,就把问题说的比较透彻了。从整体来看,《资治通鉴》遵循儒家思想,突出仁义二字。在周纪二显王三十三年有如下文字: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这一段文字,没有具体的事件发生,选用孟子见魏惠王和孟子与子思的对话,通过对话孟子和子思阐述他们所倡导的仁义思想。这一段在《孟子》一书中是梁惠王章句上的一部分,与《孟子》一书在原文上文字有差异。大体意思是:邹国人孟轲拜见魏惠王,魏惠王说:“老先生,你不顾路途遥远,从千里之外赶到这里,能给我们魏国带来什么好处和利益吗?”孟柯回答说:“大王干吗要说到利呢?有仁义就够了。假如君王都想着怎样为国谋取利益,大夫都想着怎样为家谋取利益,士人和百姓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谋取利益,上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十分危险了。没有听说过仁德的人抛弃他的亲人的,也没有见过讲道义的人无视他的君主的。”魏惠王说:“很好。”

孟子说的这段话是要告诉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仁义放在首位,不能舍弃仁义为了利益斤斤计较。如果上上下下都去为自己的小团体争取利益,那么国家和社会就会遭到危险。

下面一段文字,孟轲与子思的对话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最初,孟轲师从子思,曾经向他请教什么是治理百姓的当务之急。子思说“让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说:“贤德的君子教育百姓,只需要仁义就够了,何必要去说利益。”子思说:“仁义本来也是利益。上面的人不仁,那么下面的人就无法安分;上面的人不义,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欺诈,这就造成了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借以弘扬道德。’这些都是利益中最重要的。”子思不愧为孟子的老师,他的义利观更加符合实际,他引用《周易》上的话:“利者,义之和也。”这是符合实际的义利观。

司马光对孟轲和子思的话做出评价说:子思、孟轲的话,都是一个道理。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轲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益,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而同子思的对话,则进一步深入探讨,孟轲显然是赞同子思的意见,最大的利乃是义呀!

我们今天一些人追求眼前利益,追求蝇头小利,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义,结果,可能不仅没有追求到所谓的利益,还可能因为见利忘义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我们今天阅读《资治通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王蒙先生在他所著《得民心 得天下》一书中,对这段话做了深刻的解读,他说:“大的利益,党的利益,无产阶级解放的利益,约等于孟子所讲的义;地方的、家族的、个人的利益约等于孟子所讲的利。关注利就会诱发争夺,这是孟子的一大发现,振聋发聩。今天我们仍然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准谈利益调动不起积极性来,叫作不切实际,昨天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麻烦。那么问题在于:一、分清大利小利,提出对权力系统与社会精英的更高要求;二、要从长远上将利与义的辩证关系搞清楚;三、要将争利平等化、正当化、法制化,使利的争夺走向公平竞争的合理合法的健康正面的轨道,使利的产生、分配、竞争都符合规则,使规则符合义理。”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遵从社会公义,就能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也为个人创造符合道义的利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