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追根叙情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小的时候,每当读李白的这首诗,心中对黄河便多了一份景仰,但是,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边的我,真的觉得黄河不但从天上来,还在遥远的天际流淌,那样神秘遥远。不曾想,后来在济南上大学才发现,黄河就从济南的北部蜿蜒流过,距离我的学校如此之近,母亲河的声声呼唤,让我兴奋不已。一到周末,我便与几位同学,骑上自行车,来到洛口浮桥的黄河边游览,几年的大学生涯,我见证了黄河的四季风貌,她的奔流直下,浊浪排空,冲掉了架在黄河上的浮桥,她的柔弱无奈,在枯竭的黄河底部,也曾只剩下几条涓涓细流;她有时水流湍急,有时静水深流,从从容容。即便如此,她依然敞开胸怀,辛勤地哺育着黄河两岸的儿女,又悄无声息地流向远方的大海。

与母亲河的这份情愫,直到我工作多年后,一直让我魂牵梦萦。直到在一次家族修族谱,几位老人聚在一起议事,让喜欢寻根问祖的我,找到一些想知道的答案。根据族谱记载,我家祖上是山西曲沃县,那时候,山西相对稳定,有着富饶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水源,气候温和湿润,农业非常繁荣。另一方面,黄河和海河的交汇为山西带来了充足的水资源,使得山西成为了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乱,大量良田荒芜,亟需大量人力投入开发。为了调控这种失衡状态,朝廷计划通过移民的方式将山西多余的人口迁往中原地区。这样不仅可以为中原增加劳动力,恢复农业生产,同时也缓解了山西的人口压力,实现了国家整体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这样,我的祖上便从山西曲沃县迁移到徐州丰县的大王集,后又因为黄河的多次泛滥,才迁至今日的梁王城定居下来。

黄河穿过9个省,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为此,我曾沿着黄河流淌的足迹追寻,去过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看到雪山上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流成河,我读懂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神话;寻根山西,亲眼见证了母亲河孕育的华夏文明,也曾在东营的黄河入海口,目送着母亲河,渐渐地远去。多年的追随相伴,我与母亲河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黄河作为母亲河,无论她带给我们的是苦难还是欢笑,是幸福还是哀愁,她的浅吟低唱,都是华夏儿女心中,最动听的歌,我愿意在她的怀抱里,聆听她吟咏的歌谣,沉醉在这份乡愁中。

 

 二、故黄河的浅吟低唱

 从山东回故乡徐州定居,我便更有机会去祖上迁徙过来的居住地 -丰县寻根了。

曾经一百多年前,黄河从丰县入古彭大地,与汴水,泗水交汇,最后向东南,流入大海,“武宁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黄河的一个华丽转身,从兰考改道经山东济南入黄,给徐州留下一个美丽的倩影--故黄河。

“寻脉黄河故道,书写振兴华章”,徐州市文联联合农业水利,生态环保等多部门,组织三十余名作家,开展黄河故道的采风活动,我又一次随团,来到了黄河入徐州的源头-丰县黄河湿地公园采风,再一次亲耳聆听故黄河的浅吟低唱。

走进黄河湿地的博物馆,看到从1128年至1855年黄河流过的故道,在江苏徐州境内总长234公里,占江苏境内黄河故道总长的47%,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周边区域长期高亢缺水、交通不便、生态退化、土地贫瘠,沿线有115个经济薄弱村、22万多贫困人口,分别占徐州全市的32%和25%。那个时候的黄河,带给人们的苦痛大于欢乐。

这时候,我想到了爷爷和父亲常提起的黄河泛滥,举家逃荒搬迁的往事。我的老家梁王城,是泛黄区,黄河从丰县二坝决口溃堤,整个泛黄区的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难避水灾,洪水退去,满目疮痍,举家再回到故乡,重建家园。没有安居乐业,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鱼米之乡,而作为决堤口的丰县,当地百姓更是首当其冲地被水灾侵害,即便我的祖上,从丰县大王集,迁至今天故乡所在地,没有治理的黄河,依然毫无顾忌地肆虐,祖上仍没能逃出水灾的侵袭。母亲河的浅吟低唱,在当时的百姓看来,并不是一首动听的歌。

我们参观的黄河湿地公园,也叫二坝湿地公园,站在河边,看着不远处曾经的黄河决堤口,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依然心有余悸,好在,母亲河百年前的华丽转身,留下故黄河一段美丽的身影--百里大沙河 。

漫步在大沙河湿地公园,蒲草丰茂,荷叶连天,国槐高耸、杨柳依依;百鸟栖息,沙鸥翔集,这里成了鸟儿,鱼儿繁衍生息的天堂,这里随处可见白鹭、灰鹭、野鸭、浮萍等野生动植物。湿地内部的西陈庄更是古朴典雅,民风淳朴,爱鸟、护鸟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湿地保护的一道重要屏障,树立了湿地与人和谐相处的典范。

 我和众人一样,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今天的大沙河湿地的治理,是丰县人们谱写的一曲新的华章,故黄河今天的浅吟低唱,是我在故乡里,听到的一首,最动人的歌。


三、追梦最美“朱陈村”宗集

大沙河镇宗集村,是大沙河岸边的一个美丽乡村,也是我们这次寻脉黄河故道,在丰县采风的第二站。村里屋舍俨然、道路笔直,产业兴旺、瓜果飘香、生态宜居,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听村里的团支书介绍,宗集村依托村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多样的先天优势,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果香”为主题打造宗集旅游环线,初步构建“一堂两院三馆四园”的果旅融合空间。随着在宗集村的参观游览,我的心中暗想,这不就是我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吗?

这样的美丽乡村,瞬间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曾让丰县名誉全国的诗《朱陈村》。

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白居易的诗句中,就能想象到朱陈村的美好。

记得两年前,曾应丰县文旅局的邀请,跟随徐州几位文史专家,来到丰县考察“朱陈村”,寻找史上曾经的美丽乡村。

朱陈村是秦代之前就有的一个较为古老的村落,它坐落于丰县赵庄镇,该村自古一直有两姓嫁娶传统,“朱陈之好”曾一度取代“秦晋之好”,而为人们传颂,男耕女织,家家守业,民风淳朴,睦邻友好。正是“朱陈本无名,诗成天下知”,从此朱陈村,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世外桃源。难怪苏东坡在诗中,为朱陈二村的联姻,留下诗句“闻道一村朱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

上世纪70年代,赵庄镇朱陈村人曾在整修河道时发现明代碑记,根据碑刻,方证本村乃白居易描述古朱陈村为真。只是年代久远,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痕迹已经不多了,那份美好,人们只能在诗句中去追忆了。

看到今天的宗集村,心中不禁感慨,宜居的生活空间,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宜业的生产空间,让群众致富更有门路,和谐的社会空间,让群众素质更加文明。美丽的生态空间,让群众福祉更加饱满。这样的美丽乡村,不正是我们期待中的世外桃园--“朱陈村”吗?

寻脉故道黄河,走进美丽乡村,大沙河岸边的宗集村,弥补了我心中寻“朱陈村”不见的遗憾,而今日之宗集村,在某些方面,更是胜过曾经的朱陈村。“宗集之美”与“朱陈之好”,正是黄河文明在凤城留下的美好结晶,百里沙河两岸,这样一座座美丽的乡村,是丰县人们在故黄河书写的又一篇华丽诗章。


四、“牛蒡之乡”真的“蒡”

草木葱茏,天蓝水碧,故黄河的轻轻回眸,让百里大沙河变得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沿着故黄河的足迹追寻,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座精致的小楼,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的胜景,而让人们创造如此美好生活的,却是因为小小的牛蒡产业。

“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络,祛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就是牛蒡这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的植物种植,给范楼镇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牛蒡在国外,有“东洋参”,“长生不老药”的美誉,虽然药用价值高,但是,生长条件较为苛刻,一般只有台湾的台南和中国少部分地区才能种植,而故黄河留给两岸人们的,除了水灾,还有这泥沙沉积的百里沃野,所以,引进种植牛蒡,就成了当地人们的新产业。

在范楼镇丰荣食品厂参观的时候,了解到,关于牛蒡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户姓旁的人家,三个孩子,父母多病,一家老小饥寒交迫,无奈就只能给有钱人家耕田打工为生。有一次,他发现老牛耕地时非常劳累,而吃田地旁边的草还有下面的根茎,居然又有精神干活了。想到家里老小,吃上顿没下顿,他就把叶子下面的根茎挖出来,给父母家人当饭吃,没想到父母的病好了,面黄肌瘦的孩子们,也都精神饱满,气色红润。欣喜之余,两人决定,给它起个名字,女主人说,你姓“旁”,是老牛发现的,它又是一种草本植物,就叫它“牛蒡”吧。美丽的故事传说,也在印证 ,牛蒡真的是一个宝。

如今,牛蒡的种植已经达几万亩,而丰县也成为中国的“牛蒡之乡”,而牛蒡也被深加工,做成牛蒡茶,牛蒡酱,牛蒡酒,牛蒡月饼,牛蒡咸菜等系列产品,当地百姓,也因大面积种植牛蒡而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更“蒡”。

如今,作为生活在百里大沙河两岸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不会放弃这片沃土的馈赠,他们同时也抢抓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机遇,以“果”为根基、以“文”为神韵、以“旅”为表达,深入推进果文旅融合发展。

无论留下是的是苦痛还是欢乐,黄河虽然已经远离我们百余年,但是她依然是我们心中的母亲河,而故道黄河的崭新蝶变,正是母亲河为古彭大地抒写的又一首风流赞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