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古称湖水,发源于石城县石寮岽,流经瑞金、会昌,在会昌县城以上又称绵江,是贡水的上游;在会昌县城绵、湘二江汇合处始称贡水。北西流经会昌庄口有濂水汇合,从会昌白鹅进入于都县境。

  

一、贡水东段(于都黄麟段)区域

该区域是东起黄麟乡朱田,至梓山镇花桥,河宽100—250米。澄江,又名西江河,也称黄龙河,在瑞金称九堡水。发源于瑞金仙坛脑,流经瑞金九堡、会昌西江,进入于都县境黄麟乡太南村,东西向下游纵贯黄麟乡,至梓山镇花桥村水口江组(澄江大桥)注入贡水。

在贡水(于都黄麟段)有2个渡口。分别是:(1)朱田渡口,位于流坑大桥、黄麟乡朱田村下村组,村的西部靠近贡水,南部与会昌白鹅乡梓坑村相邻,朱田渡口河对面是黄麟乡流坑村老屋组。据原流坑村主任郭建国说,以前听老人们说,当时红军过渡时,挑了许多银元和铁锅经过,还在流坑村大桥背组驻扎。(2)齐矛渡口,也叫石角下渡口,位于黄麟乡燕潭村齐矛组,渡口河对面是流坑村老屋组与黄麟乡岭下村岭下组之间。


二、贡水东段(于都梓山段)区域

该区域是东起梓山镇花桥村,西至梓山镇源枫村。贡水流经梓山镇花桥村,澄江在花桥村岭下组与贡水汇入后,开始进入于都盆地,一般河宽200—400米,至县城东龙舌咀与梅江汇入,贡水自东向西绕县城南部折西而去。

在贡水东段(于都梓山段)区域,有8个渡口(含渡河点),涉及梓山镇花桥村有4个、梓山镇梓山村有1个、梓山镇山峰村1个、梓山镇长口村1个、梓山镇源枫村1个。分别是:(图为花桥渡口,位于323国道澄江大桥、梓山镇花桥村花桥组)

(1)花桥渡口,位于323国道澄江大桥、梓山镇花桥村花桥组。花桥因有一古庙造型象花轿,谐音花桥。渡口河东岸是黄麟乡燕潭村盐潭组(原花桥组)。据花桥村枫树组村民、今年78岁的郭炳长说,花桥渡口是由于都通往会昌白鹅、广东等地的必经之道。以前大多是“挑担人”挑着阉鸡、兴国烟丝等货物经过这里去往广东,从外面挑着食盐、绣花丝线等物品到本地销售。花桥渡口这段河宽近240多米,峡谷险峻,河流湍急,有一条渡船,船工2人,是本地花桥人,船工姓林,渡船可以乘坐一、二十人。这里渡运的收费有二种方式,外地人按照渡河每次收费,收取铜钱一枚或一毛钱;本地人按年度收费,在冬季最后一个月,按每户2升大米(约3斤)收缴。于都县其他渡口的收费方式和标准,应该大同小异。(图为澄江渡口,位于梓山镇花桥村老澄江大桥)

(2)澄江渡口,位于梓山镇花桥村老澄江大桥,渡口南岸是花桥村枫树下组,北岸是花桥村河坑组,这里是本地人通往黄麟圩、沙心及瑞金的交通要道。淡季时期,河水较浅,有一条渡船,可坐一、二十人,船工1人、姓伍,每年旺季时,有二条渡船。长征前夕,军委第二纵队第二梯队作为右纵队,18日拂晓前到达黄龙地域,黄昏在花桥村澄江渡口渡河。

 (3)小江渡口,位于梓山镇花桥村小江桥,河道宽100多米,渡口东岸是花桥村水口江组,对面河西岸是花桥村岭下组。这里是通往段屋、车溪和仙下等地的交通要道,大多为本地人去往段屋圩、仙下圩赶圩。有一条渡船,可坐20余人,船工1人,是本地人,姓郭。

(4)水华潭渡口,在东北方向岸边是梓山镇花桥村水华潭组,河对面西南岸边是花桥村圆潭尾组、上村组,河宽300米左右,属于货运码头,这里是通往段屋、仙下的要道。有一条渡船,船工1人。长征前夕,红一军团15师从水华潭渡口过河。(图为梓山圩渡口,位于梓山圩下街仔)

(5)梓山圩渡口,是一个老渡口,渡口南岸为梓山圩下街仔,北岸为山塘村山塘组。据居住在梓山圩下街仔、现年74岁的居民陈义恩介绍,当时梓山圩渡口有木船4条,每条船可坐乘客20余人,船工4人,分别是蓝姓、罗姓和二名刘姓。从梓山圩下街仔出来,经过老派出所门口的大榕树。下石阶上船过河。

(6)山峰坝渡口,即潭头圩渡口,是一个老渡口,渡口南岸是梓山镇潭头圩,北岸是梓山镇山峰村。有二条木船,可乘坐20多人,有船工3人,均为本地人,涂氏、林氏、曾氏,船只停靠在下码头处。至八十年代后,已使用铁驳船,可坐四、五十人。

(7)长口渡口,渡口北岸是梓山镇长口村大塘组,南岸是梓山镇潭头村窑前组。据长口村乡村医生、老党员温龙发介绍,这里不属于专门渡口,有群众需要过河时就摆渡,本地人不收费,对外地人过渡收点钱。有二条小船,每条船可坐四、五人左右,船工有2人,均为本地人,一人温氏、长口村大塘组人,另一船工李氏、长口村长莲组人。冬季时节河水较浅,一般是涉水过河。当年红军渡河时,水深处用门板、木板搭建了一段浮桥,水浅处是徒步涉水过河。据杨得志在回忆录《横戈马上》(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写到了当时长征前夕部队集结、休整和出发的情况,“红一团从狮子岭战场撤下来后,驻扎在于都东面的梓山一带休整,部队的情绪很不稳定......1934年10月16日,杨得志率红一团担任红一军团的先导,从莲塘背出发,为中央纵队开辟道路并作掩护。17日,红一团来到了于都河渡口。在渡口,老乡们纷纷拉着战士们的手,重复地说:‘盼着你们早回来!’红军虽然离开了根据地,但红军战士的心并没有离开......”(图为良坝渡口,位于梓山镇源枫村良坝组)

(8)良坝渡口,是一个小渡口,渡口北岸是梓山镇源枫村良坝组,南岸是梓山镇河坑村良坝组。由于河坑村村民在贡水北岸源枫村这边有田地和山林,为便于本地村民过河干农活,所以渡口多为私人的船只,用于本地村民渡河。


三、贡水东段(于都贡江段)区域

该区域是东起梓山镇源枫村,经梅江、贡水的三江汇合口,绕县城南部,折向西去。有以下的渡口(含渡河点)。

(1)龙舌咀渡口,即古田村乌猪埠渡口。位于梅江、贡水的三江汇合处,是一个老渡口,渡口东岸是贡江镇金桥村龙舌咀组,西岸是贡江镇古田村乌猪埠组。有一条渡船,可乘坐二、三十人,船工1人,先后有姓王、姓郭。

(2)鲁坑渡口,即白口村老鼠嘴渡口。是一个老渡口,北岸是贡江镇金桥村桥子窝组,南岸是梓山镇河坑村良下湾组与贡江镇白口村交界。这里主要是通过渡口,给沿河两岸居民走亲访友、进城赶圩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据梓山镇源枫村良坝组村民、现年77岁的易序红说,这里有一条渡船,是由源枫村理事会募捐,筹资造船,渡船可坐十五、六人,船工没有固定,有个叫易道元的在这里撑船较久。至八十年代,我和我弟弟都在这个渡口撑船,我撑了一年船后,自己就买了船,也在这里撑船。

同时,在贡水东段(县城和贡江镇)区域,还有“县城东门渡口、即新地村门坎石渡口”,“县城南门渡口”,“芦山村龙门前渡口”,“贡江镇农业村(原芦山村)新居前渡口”,“河田村河田渡口”等,因部分渡口在“贡江的西段区域”已作详细介绍,故此处省略。


四、中央红军长征在于都贡水(东段)区域的渡河点

(1)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即中央纵队)的渡河点

在《红军长征•文献》之《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中“中央纵队”(暨军委第二纵队)10月14日任务中写到“在东江口(不含)到洛口塘(不含)地域,进行补充侦察及准备渡河。”同时,在《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之“附记”中更为详细记载,“军委第二纵队于17/X黄昏时,分三个纵队向渡河前宿营地域前进:(1)第二梯队的[为]右纵队,18/X拂晓前到达黄龙(今于都黄麟乡)地域,黄昏在花桥渡河,经梓山、潭头于19/X拂晓前到里仁地域。(二)第三、第四梯队为中央纵队,18/X拂晓前到达公馆及各矛(笔者注,应为“齐矛”,今于都黄麟乡燕潭村齐矛组,下同)、河东地域,黄昏在各矛渡河;19/X拂晓前,到达黄泥坑、枫庙地域。(三)第一梯队为左纵队,18/X拂晓前,到达梅坑、温村地域,黄昏自找渡河;19/X拂晓前,到达黎邦桥(今于都禾丰圩)地域。”

由此,根据这段文字描述,可知中央纵队渡河点在贡江上游的于都县梓山镇花桥至会昌县白鹅(原西江县管辖)一线。

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又名中央纵队,代号“红章”,由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教导师及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罗迈(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参谋长,后分别为张经武、姚喆代理,邵式平任政治部主任,共9853人。此纵队下辖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由军委教导师组成,张经武任师长;第二梯队由军委总供给部、通信教导队、军委军事工业局、军事工厂、运输大队等组成;第三梯队由军委卫生部和部分医院组成;第四梯队由中央机关和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政治保卫局、保卫团、特务队等组成。其中保卫团(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该团番号取消,部队分编到红一、三军团)由姚喆任团长、张南生任政治委员。军委第二纵队于10月12日晚上由瑞金梅坑出发,转移到麻地圩、于都县宽田、黄龙地域,10月15日在东江口(不含)到洛口塘(不含)地域,进行补充侦察及准备渡河。10月18日晚上于花桥至洛口塘间渡河,转移到梓山、梨村(今利村乡)、黎邦桥(今禾丰镇禾丰圩),19日移到乱石(今靖石乡)、上坪、大平圩、小溪(不含)地域,20日晚间移到仁风圩(今盘古山镇)、金竹及牛岭、塘村(两不含)地域。

中央纵队在渡河时又分了左中右三个纵队,何长工的第二梯队在队形右边的花桥渡河,贺诚领导的第三梯队及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政治保卫局所在的第四梯队在各矛渡河,处于军委第二野战纵队渡河队形中间位置,第一梯队张经武率领的军委教导师处于该纵队渡河队形中最左边的位置,在齐矛上游自行找渡口渡河。

(2)红一军团的渡河点

红一军团,代号“南昌”,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共19880人。下辖红1、2、15师,代号分别为“广昌”、“建昌”、“都昌”。1934年10月7日,红一军团接到中革军委命令,将防务移交给红五军团之后,从兴国的竹坝、洪门撤离,经于都县富坑,来到岭背、段屋、宽田一带集结,于11日到达段屋、宽田地区。同日,红一军团15师从石城撤离战场,于12日到达集结地域。军团部驻在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长达6天时间,接收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兵员,以及物资补充,准备战略转移。期间,红一军团部在铜锣湾的刘氏宗祠(今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和军政训练,部署战略转移的具体事项。

10月16日傍晚,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红一军团为整个野战军的左前锋,从于都梓山渡河,率先踏上了长征之途。按照中革军委颁布的《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中的渡河地区,从“古龙嘴到花桥(不含)间”(笔者注:古龙嘴应为“龙舌咀”,今于都贡江镇金桥村贡水与梅江汇合口),即红一军团从于都梓山区域渡河,经磊石、里仁、利村、黎邦桥(今禾丰圩),18日宿营于仁风(今盘古山镇)、乱石(今靖石乡)、畚岭(今祁禄山镇)和安远的塘村地域。19日晚上由太平圩、仁风圩、金竹、山坑地域开抵安远县塘村、双芫、合头、罗风圩地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