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都是快节奏,在文化生活上也是如此,所以网上的“快手”“抖音”等很时髦,受到人们的青睐。至于读书,也是这样的规律:以其书的规模小、文章的短小而受到读者的欢迎。今天我读的作家赵丽宏的《玉屑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玉屑集》是一本古诗评论鉴赏集,32开本,收50篇文章;每篇文章千字左右,最长不超2000字,最短五六百字;就连题目都是很短的,多数是两三个字,其次四五个字,六个字的只有一个。每篇文章或者是一事一议,或者是一物一说,或者是一诗一评,主题集中,不枝不蔓,短小精悍。作者称他的文章是“玉屑”,他在本书的“小引”中如是说:“想象一下,一把雕刀滑过润洁的玉石,刀锋下,溅起晶莹的碎玉,如雪,如丝,一缕缕,一片片,在阳光下飞舞、飘扬,虽只是闪烁于片刻瞬间,却可以长久漾动于心头,那奇妙的清亮莹光,可以驱逐浊思,照亮幽暗的心谷。读古诗,当然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欣赏的触角和情感的波动,若能如刀锋琢玉,滑过古人智慧艺术的诗句,溅起片片玉屑,何其美妙。”

当然,如果文章虽然短,但空乏无味,那就是一片片石屑、木屑、土屑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玉屑集》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玉屑”,都放射着“清亮莹光”,都能“漾动于心头”,照亮人的心谷。

说它一事一议,是作者就某一事件,提出一个议题,进而引出这方面的诗歌来,然后再加以评说。例如《莼鲈之思》。说的是晋代人张翰,因为思念家乡,怀念家乡的美食“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官回乡。从此,莼鲈之思就成了思乡的代名词。后人的诗中就出现了很多以此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来。

又如《豪放和婉约》,作者是由宋代诗人陈亮的词引出,说他的《念奴娇》(危楼还望)豪放刚烈,热血沸腾;说他的《水龙吟》(寂寞凭高念远)算得上婉约词的“峰巅”,虽然词牌相同,而风格情调却不相同。就此,作者说:“一个诗人,能豪放,也能婉约,这很正常,人的情感和心绪绝不可能单一。古往今来,所有诗人都是如此。”是啊,由此我想到了“大江东去”豪放的苏东坡,不是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婉约吗?“何处望神州”豪放的辛弃疾,不是也有“溪上青青草”的婉约吗?以婉约著称的李清照不也是有“生当作人杰”的豪放吗?

说它一物一说,是说作者把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用来借题发挥、抒怀咏志的典型事物,拿来做题目进行评诗论词。例如:《竹魂》《说荷》《松风》《李白和月亮》《秋波》《诗和琴》《墨梅清气》《月出皎兮》《芦苇叹》,等等。

例如《月出皎兮》,作者评论说: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古人写月亮绝不是单纯写景,或者望月思乡,或者咏月抒情,或者借月讽喻。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玉轮、婵娟、蟾蜍、素娥、玉兔、玉轮,等等,但都是美称,令人以丰富而旖旎的遐想。然后,作者则引出和评论了古人咏月的一些灿烂诗句与篇什。

又如《竹风拂心》。作者先后引述评析了王维的《竹里馆》、李商隐的《湘竹词》、刘孝先的《咏竹》、刘禹锡的《庭竹》和刘长卿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以此来表达:古代文人士大夫,常常以竹自比虚心有节,或者以竹讽喻清高自傲,或者以竹抒发清心闲适等。

说它一诗一评,是说每一篇文章或针对一首诗,或针对一个人的几首诗,进行简要而形象评论,基本不详细展开旁征博引,给人以简洁明快、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一个问题的快感。

既然是诗论,既然是文学评论,就免不了在《玉屑集》中表达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观点来。

关于五言诗和七言诗,作者在《风雪夜归人》一文中如是说:“中国的古诗中,最简洁凝练的是五绝,每句五字,四句一共才20个字。这20个字却意蕴无尽,变幻无穷。五言诗和七言诗相比,往往显得孤单简朴,很少浓艳铺张,节奏也铿锵明快,显出旷达和大气,而七言诗中很多充斥着浓艳繁复之风。五绝的代表作有宋代柳宗元的《江雪》,还有唐代刘长青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这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从鄙人感觉说,我更喜欢七言。因为七言诗能更详尽地描写事物或讲述故事,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个人观点;节奏上更加舒缓,韵律比较优美。

作者赵丽宏还有一个观点:有的诗在理解上不必求甚解。例如在《锦瑟》一文里,他说: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奇诗,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古往今来,多少人解释这首诗,揣度这首诗。有人认为此诗是咏物,那物便是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怀人的,是对一个恋人的思念;有人认为此诗是悼亡诗,是追忆一个已经离开人间的昔日诗人。“至今没有权威的解读可以说服众人。不过。即使无法清晰解释,这首诗的魅力一点也没有因此减弱。全诗字字珠玑,诗中的每一联诗句都可以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读李商隐还是不求甚解为好,能欣赏到那些诗句的曼妙,能感受到优美期望的境界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把一切都解释的明明白白呢?”

读书“不求甚解”,即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像《锦瑟》这首诗,从字面上上看,怎么解释都是矛盾的,难以自圆其说。怎么办,那就应该按着作者赵丽宏所言,我们只管赏读它的美妙的诗意境界就行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读诗的方法问题,也是我们阅读欣赏中的态度和原则,不要钻牛角尖,要灵活机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读书学习中的哲学。

我喜欢《玉屑集》当然不仅仅上面的原因,还因为这本书在评论赏析古诗词时,运用了鲜明、生动、清新的语言,既给人以鲜明深刻的观点,又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气象,着实可人可亲可爱,让人不忍释卷。

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有这样的妙句:“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作者引述之后议论道:“这是李白对时空、对生命、对历史的奇思妙想。读着这些诗句,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明月,心里总在想,李白当年看见的也该是这样一轮明月吧?今人的‘月亮走,我也走'之类,和李白关于月亮的哲思境界真是天差地别了。”这是作者的评论,虽然话语不多,但很精辟,寥寥数语就把李白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深意给明确地揭示出来了,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辛弃疾的这一阕《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在宋词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在形式上是一种新奇的创造。而此词的意境也是超凡脱俗,诗人的奇思上天入地,险恶的环境和如梦如幻的意象互为交织,引人入胜。自然和精神的博大,人的渺小孤独和无助,自然流泻,读来惊心。可以想象,当辛弃疾当众放声吟诵自己的新作,听者在沉醉于音乐般的韵律的同时,会露出何等诧异的表情。”这是作者《水龙吟》里一段评论。评论了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意境,揭示了诗人前无古人的创新,展示了诗人豪迈磅礴的胸襟和气概。这评论的语言不仅仅准确有力,也看出了评论者受其影响,从心底里发出同样的感慨和发自内心的赞叹。

这是评析议论的语句,即使是对古诗词的解释,其语言也是极尽形象生动,把人带入美妙的境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是南朝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名句。作者在解释“池塘生春草”这句诗意时说:“可以想象,春暖时,湖泊和池塘因为水草的繁衍。水色变得一片青绿。春愈深,水面愈绿。待到水畔的芦苇、茭白,水面的浮萍、荷叶、水葫芦等植物渐渐繁茂时,冬日波光凛冽的水面,就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看,一句诗,五个字,让作者演绎得多么美丽,多么勃勃生机。当然里面少不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对一句诗的解释。

谈到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解释道:“寥寥20个字,勾勒出阔大苍凉的画面:飞鸟绝迹的群山,渺无人烟的古道,一切都已被皑皑白雪覆盖,那是空旷寂寥的世界,苍凉的让人心里发怵。冰雪封锁的江中。一叶扁舟凝固,一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钓竿,淡然若定,凝重如雕塑。寂静中,这弥漫天地的冰雪世界,竟被小小一根鱼竿悄然钓定。”听听吧,作者凭借着想象的翅膀,高超的笔触,把这首千古名诗就说的如此美丽壮观。这是对一首诗的解释。

文学评论有议论有阐释,当然也少不了叙述,作者叙事的语言也像散文诗一样。例如:

作者在《逐风拂心》中说:“我喜欢竹。年轻时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时,曾经迷恋村前宅后的竹园。干活劳累时,躺在竹林中小憩,听风吹竹叶,幽响不绝,看眼前天光,绿影斑驳。记忆中和竹子有关的古诗纷纷涌上心头。”这是《竹魂》里,作者叙述自己生活经历时的一段话,即使叙述,也叙述得生动活泼,也那么富有诗意,给人以浪漫闲适的遐想。

这本书评说议论也好,或者解说叙述也好,作者都十分注重语言的表达,因为他深知:“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总之,赵丽宏的《玉屑集》,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写作方式方法上,或是语言运用表达上,都是上乘的,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特别对于有志古典文学有所研究者,对于喜爱古典诗词者,都是一本很好的教材。《玉屑集》小巧玲珑,品质尤佳,它犹如将埋藏在古老泥土里的玉石挖掘出来揩掉泥土,擦拭一新之后,陈列出来,供人参观玩味;也犹如将一帧帧积压在文物仓库里的珍贵画幅,拂去灰尘,镶上漂亮的镜框,悬挂起来,供人品鉴欣赏。如果说《玉屑集》里面的一篇篇佳文是一片片玉屑,那么把它们合起来的《玉屑集》就是一块晶莹剔透,发着“清亮莹光”的美玉。

美玉在前,有谁不想去欣赏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