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在谈到读书时曾说过:“几乎每一本书都似乎在我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学者把读书看作是工作、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指南,更是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事情,这些人把书作了形象的比喻,读后受益匪浅。
美国当代作家凯勒把书喻为船只:“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凯勒的代表作。她变成盲聋人后,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支持下,经过本人坚强不懈的努力,学会了阅读、说话、写作等,后来考入哈佛大学,是书中的知识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如同浩瀚的大海,而书籍则是人生的航船。只有坐上这艘船只,才能使我们穿越知识的海洋,探索未知的领域,最终驶向属于自己理想的彼岸。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把书喻为钥匙:“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所谓理想的书,就是那些能够启迪思想、丰富知识和提升自我修养的书籍。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正是他有了书籍这把钥匙,才开启了迷蒙的心智,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因为书里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智慧人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把握人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质。
英国著名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把书喻为营养品:“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人体的成长发育离不开营养,人的精神生活同样需要营养。“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正是由于他知识富足、精神富有、养料充分,才能写出这样古今中外一直流传的经典剧目。因此,多增加精神上的营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书。食物可以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书籍则可以满足精神层面的渴求,精神上的滋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刘向把书喻为良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书像药一样,好好读书可以医治愚蠢。这位大学者的代表作主要包括《战国策》《说苑》和《新序》,这些作品不仅是研究历史、治国安邦和家国兴亡的宝贵史料,也是解除人们失落感、寂寞感和孤独感的灵丹妙药,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化瑰宝,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典范。可见,读一本好书,就是一副良药,它可以医治我们心灵和精神上的创伤。
我国现代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柯灵把书喻为伴侣:“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有了它,我就不再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它使我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据有关史料记载,柯灵只有小学文化,从小喜欢读书,什么书都看。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夜店》,电影剧本《不夜城》,散文《香雪海》等。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书籍引导他打开了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闭塞的心灵。书是他的生活伴侣,陪伴一生,直到走完人生的旅程。也是书给了他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对于书的比喻,不仅仅只有这些,这里只是“画龙点睛”,还有把书比喻成“心灵之窗、生命之源、思想之舟、知识之海、情感之桥、文化之根……”
事实证明,人的一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在拥有物质基础的同时,还要多添加精神养料,不断丰富头脑,增添智慧,提高素养。
读书,仅靠读还不够,重要的是怎样把书读活?正如郭沫若所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根据前人的一些读书经验,大体可归纳出四条:
一要选其精。书籍浩如烟海,读书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兴趣等,选择那些有价值、对事业有帮助的书籍去读。
二要解其言。选定了要读的书,首先要弄懂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有古今之分,中外之別。倘若不了解掌握语言和文字特点,读书时就会若明若暗,不解其词,不达其义。
三要知其意。读书的关键在于理解书中大意,领会精神,吃透实质。读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自以为理解了,可一对照注释,会发现理解有差距,甚至把精神实质领会错了。所以读书时,要肯动胆筋,勤于思考,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读诗要得弦外音,味外味”,要在文字之外全面、深刻、正确地加以领会其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四要明其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有主题思想的,用来说明一定道理,这就是“理”。作者的思想通过主观反映来说明客观道理,这就是“意”。由此看来,“理”和“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读书只知其“意”是不够的,还要明其“理”,互相比较,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在读书中开阔视野,学到知识,并以用来认识社会,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