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刘绍本属于后者。

刘绍本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曾任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河北教育学院副院长、河北师范大学副校级调研员。退休后曾任河北省老教授协会会长、河北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还曾多年担任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委会评委、河北省作家系列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省政府历届文艺振兴奖评委等。

刘绍本的生命定格在了2023年9月27日。这一天,距离传统的癸卯中秋节仅有两天时间,他在家中溘然长逝,走完了他86岁的一生。根据他的遗愿,家属决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然而,刘绍本教授不幸去世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随即在网上形成一股悼念潮,人们在网上发表的悼念文章竟有数百篇,自发举行的各种追思会有几十场。从他的学生到河北文化艺术界的人士,都为他的离去深深地惋惜,人们自觉地聚到一起,追思先生音容笑貌,回忆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异口同声地称颂他是河北文化界最有威望的一位大师。

10月27日,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北省写作学会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了刘绍本先生追思会。来自北京、天津的作家赶来了,来自河北省会石家庄的文艺评论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和省市报社记者们赶来了,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代表们也端坐一起。

主持追思会的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邢建昌说:“刘绍本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把友爱、善良、温暖和阳光播撒在课堂内外,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几代学子成长的大学教师、大先生;是一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基层青年作者培养和成长的写作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还是一位颐养天年之际依然激情洋溢、不知疲倦,用火样的热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活动家、演说家、教育家。”

(图为刘绍本与小学生在一起)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畅说,“在河北省文化界,像刘绍本这样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社会,为其做贡献的专家,没有之一、没有之二。”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曹桂方称赞刘绍本是“一个平凡的善者,一个通达的智者,一个乐观的强者。”

曹桂方是与刘绍本一起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他俩既是北京老乡,又同在南开大学读书,同年毕业并被分配到河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整整62年的时间,两人没有分开过。让我们跟随曹桂方先生的讲述,走进刘绍本的精神世界,探究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从北京胡同里走出的爱书少年

1938年 12月15日,刘绍本出生在北京市灯市口西街3号的一个大杂院里。虽然出生在动乱年代的旧中国,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的他还是在北京读完小学,1950年,刘绍本以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第五中学初中部,三年后又被保送直升本校高中部读书。

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东口,有一个阅报栏,那时,行人经常看到在阅报栏前有一位佩戴红领巾,个头不高的孩子站在那里有滋有味地读着。

那个孩子就是刘绍本。因为这个阅报栏的报纸上连载了孔厥、袁静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冀中根据地牛大水和杨小梅的英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童年的刘绍本。每天放学后,他就匆匆赶到报栏前,仰着头读起来。无论下雨下雪,他都要读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几年,为了能够多读几本心爱的连环画书,他主动到区文化馆参加少儿服务组,帮助图书馆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此为报酬,可以借出好几本书拿回家看。由于爱读书,他成了北京市东四和北新桥两家新华书店的常客,见到好书便站在那里入迷似的捧读起来,书店的管理人员屡次催促都不肯放手。

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了这个孩子。从 1951开始,他就在《北京少年儿童报》、上海《中华少年》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

1956 年,刘绍本考取了南开大学中文系。刘绍本如鱼得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课堂上认真听讲,恨不得把老师讲授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里。图书馆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文学书籍。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学社、诗社等文学社团。他参与组织了南开大学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广播晚会、“空中赛诗大会”等活动,并和同学们一起编排话剧和广播剧。

1958年,全国高校开始压缩办学规模。刘绍本和其他三十多名学生一起被提前毕业,加强学校建没。刘绍本当时被分配到校刊《人民南开》任编辑。三年后,刘绍本和其他三十多名学生,一起被允许申请复学,于是他又回到了中文系,继续四、五年级的课程学习。

三年的工作与文学实践,使得刘绍本认识到,若想真正在百花盛开的文学道路上有所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刘绍本除了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专业课程外,还到哲学系、历史系听课,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视野。

1964 年,刘绍本从南开大学毕业,和曹桂方等另两位同学一起分配到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从那时起,直至退休,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所大学。

图为刘绍本发表热情洋溢的发言


游走于书斋和社会之间,做真正有用之学问

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的十个界面》一书曾经给“大师”做出过这样的定义:“大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游走于书斋和社会之间,做真正有用之学问。他们既是杰出人才,又是中国社会巨变时代的文化旗手,成为推动实现现代科学中国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无畏战士。”

很多了解刘绍本的人认为,刘绍本是河北师范大学难得的一位大师。

刘绍本曾这样回忆自己的教师生涯:我这大半辈子,属于那种“校门对校门”的人。真的当起老师来了,整日在讲台上和校园里忙忙乎乎的,弹指间过了偌多日子,心中倒也觉得畅快,眼见着学生们对写作的感悟不断提升,也就逐渐体味出教师职业的神圣来。关于教育的本质,他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塑造人性。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学会知识,而是炼得一种生活和思维方式。”

他时常教导学生“三个不能忘记”,那就是不能忘记母亲,不能忘记祖国,不能忘记母校。

课堂上,他教导自己的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素养。他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应把“文章大国”的地位坚守住,让它成为逐梦振飞的翅膀。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值得我们深爱,更值得我们拿起笔来记录和表现。写作必须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民心。”

刘绍本先后主编了《现代写作学新编》《杂文百家专访》《现代杂文百家百论》《中国杂文鉴赏辞典(古代篇)》《战争文学名著鉴赏辞典》《曹禺研究论集》《百年儿童文学精品库(六卷本)》等论著。他参编的书籍也有数十部之多。还有很多经过他指导,由学生编著的书籍,他坚持不署自己名字。 他参与编写的《写作教程》《文学写作教程》等一直被许多高校所沿用。他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增长心智与笔力,还时时启发他们关注社会,并从中体味着人生的真谛。

在教学过程中,刘绍本一直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二,教师本身也要拿起笔参加写作实践。三是,坚持不断学习国内外流行的文学批评方法,不断充实武装自己。

他认为,写作的特点是实践性,如果光讲理论而不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们就会觉得“听讲时明白,写起来糊涂”。因此,他经常带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去深人基层,体验生活,采访工人、农民和劳动模范,然后采写出通讯和报告文学。在井陉张河湾水库工地,他们一住就是十几天,师生同民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帮助工地办小报、搞宣传,师生在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刘绍本把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捣烂、嚼碎、吸收”后,融汇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学子们在刘教授这里听到的既不是老调重弹,也不是懵懵懂懂的舶来品,而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的、生动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触手可及、视之有物的有机整体。

刘绍本个子不高,圆圆的脸盘,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一双充满智慧的双眼,炯炯有神,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操一口京腔普通话,说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有趣。

他的讲座极受欢迎,学生们评论老师讲座“口如悬河,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娓娓道来,生动活泼,屡听不厌。特别是他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标准的京腔,使得原本被认为枯燥的写作与文学讲座变得格外生动。”一时间,听刘绍本讲座成为师大学子的一种时尚。每逢刘绍本教授讲座,河北师大的阶梯教室里都坐满了学生,有时没有座位,学生们就坚持站着听讲。

图为刘绍本参加退休后的精彩人生征文评委会发言


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

在学生面前,刘老师是博学的大师,也是慈祥的长者。课堂上,他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课堂下,他对学生关心备至,贴心入情。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刘绍本先生追思会上,竟好几位学生泪如泉涌,无法自制。那种师生情深,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中文系85级学生樊秀峰深情回忆刘老师:老师上课时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板书的字也写得好看,笔画舒展,清秀、大方;他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信手拈来,跟学生互动频繁,语气又很亲切,课堂生动有趣;刘老师很重视散文写作实训,每次课后布置和批改作业,遇见了满意的文章,写眉批、作符号,满篇点点画画,还帮助“走后门儿”——推荐到师大校报“春蕾”副刊或当时的《石家庄日报》“大石桥”副刊上发表。

樊秀峰说:“刘老师的形象正好满足我对大学教授所有的预期与想象。”正因为遇到了刘老师这样的引路人,樊秀峰勤奋写作,先后出版了《村上的事》等多部散文集,特别是《村上的事》已经再版七次,深受读者的好评。

“敬爱的刘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谦恭儒雅、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忠厚平和、提携后人的高洁品行,永远是我们崇拜、学习和追随的榜样。他慈祥、善良的音容笑貌,将永存我们深切的缅怀之中,在以后的时光和记忆里,散发出莹澈、圣洁的光辉,永远也不会淡去。”樊秀峰一边说一边用纸巾擦拭涌出来的泪水。

中文系79级学生贾东城讲到刘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扶,几度哽咽,无法自已。那年,他毕业留校在师大办公室工作,因为工作上一件小事被误解,晚上,他来到刘绍本家中,向老师诉说心中的烦恼。刘绍本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如何处理工作中遇到一些误解和矛盾。同时,刘老师又与有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和解释,解除了误会,贾东城的思想疙瘩也解开了,他愉快地投入工作。

“每当风雨来临时,刘老师总是把他那茂密的枝干聚拢起来,为我遮风挡雨。而每当阳光普照时,刘老师又会主动疏散开他的枝叶,让温暖的阳光直接照射到我,给我营养。”中文系80级学生张华楷动情地说。

那时刚大学毕业,张华楷留校任教当老师,由于个人社交遇到矛盾陷入抑郁之中不能自拔。刘老师反复开导他,帮助他解开困惑,引领他丢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投入教学之中。


一道七彩霞光闪耀于广阔的社会

1999年,最后给两批研究生讲完《文学批评学》课后,刘绍本退休了。很多人退休后就开始了下下棋钓钓鱼打打牌的养生生活,刘绍本恰恰相反,他从学校走入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播撒阳光雨露,奉献着大爱。如果说,退休前刘绍本是大学校园里一位塑造灵魂的教师的话,那么退休后的他是一个优秀文化的深情播讲者,弘扬发掘地方文化的志愿者,一个积极促进文化进步的社会活动家。

他在燕赵讲坛、冀图讲坛、石图讲坛等场合讲授《写作文化探微》、《提高写作的途径》;

他走进党政机关,给干部讲“口头表达的说服力”;应邀作报告、当点评嘉宾、作征文评委等等,内容涉及文化、教育、民俗等多个领域。  

石家庄日报记者王律最难忘刘绍本在去世头一天打给他的那个电话。他在电话中说,东北一个老作家八十多岁了,请王律写几句赞美的诗再用毛笔书写后作为礼物寄给人家。令王律万分遗憾的是,当时也没有问明那位老人的地址。没成想这个电话竟然成了刘绍本的遗愿。

王律珍藏着一本《开镰集》,这本书是石家庄市第一届文学讲习班学员习作的作品集,共选编了122人的213篇作品。这部书真实见证了刘绍本培养工人作家成才的故事。

1981年,为了培养工人文学爱好者,石家庄市总工会和石家庄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了一期文学讲习班,刘绍本等几位河北师大教师受聘给这些学员们授课。

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并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刘春美提起刘教授的培育之恩,不仅老泪纵横,难以掩饰悲伤之情。

图为刘绍本在自己的书房里

“我最后悔的是那两棵没有送出的人参”。这是2023年7月,刘春美和老伴去东北三省旅游,从长白山下特意买了两棵人参准备送给刘绍本老师。春美的老伴说:“刘老师年纪大了,回去一定去看看他,你就是个干保安的,人家这样的大教授什么事都惦记着你,咱不能忘了老师的恩。”春美说:“眼看中秋节快到了,等那时送去吧,那会儿天也就凉快了。”结果人参还没有送出,最敬爱的刘老师已经驾鹤西去了,刘春美留下终生的遗憾。

刘春美说,当时我是石家庄市文化用品厂工人。不论是年龄,还是学历,我都属于“小字辈”,很多人在事业上已崭露头角,而我只是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但是,刘老师对我关爱有加,鼓励我认真学习和创作。1982年10月28日,《石家庄日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散文《我爱蒲公英》,我马上给刘老师写了一封信,连那份刊载《石家庄日报》一同寄了过去,并请他给这篇散文写篇评论。很快,老师就回信了,他谦虚地写道:“在你的散文中对老师的评价很高,其实我并没有做那么多的工作,关于写评论的事,我愿意等你写多了文章,我再写评论……此后,刘绍本一直在关心并不断鼓励刘春美进行文学创作,对一些稿件亲自给予修改指导。经过26年坚持不断的写作,2008年,刘春美《没有留下姓名的母亲》散文集即将出版。刘绍本践行承诺,很快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

2021年,刘春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一员。2022年11月份,他的第七部书《岁月山河皆友情》出版。他第一时间给刘老师送去。隔着封控小区的铁栏杆,他将自己的书送到老师手中,并汇报了自己加入中国作协后的创作计划。

于春节前刚刚不幸去世的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作协主席程雪莉曾经是刘绍本的“编外博士”。程雪莉是河北青年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她外表文静秀气,给人以柔弱文雅的印象,而她笔下却是风云激荡,纵横驰骋。她曾写出《故国中山》,再现千年古中山国的悲欢离合;跨越万里,写出《寻访平山团》,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平山团的英雄壮举。

刘老师去世后,程雪莉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她的这一段经历。那是在22年前的一个秋日,刚刚走上文学之路的程雪莉来到刘绍本教授的家里,请刘教授为她的第一部散文集《立雪散文》写序。她向刘绍本汇报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后,壮着胆子问,我能否跟着您的博士旁听课程?刘绍本说:“你现在年轻,做着和文学相关的编辑工作,就在社会大学里读博士吧。”然后给她布置了作业,那就是“一年读50本书,以此保持阅读的开阔性;每过两个月和一位“高人”深谈一次,以此来保持思想的锐敏。”刘绍本嘱咐她,若想当一个好的作家,就是要不停地去写,“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能成为刘教授的“编外博士”,这使得程雪莉非常兴奋,她马上去河北省图书馆办了A级借阅证,在大量的图书中充实着自己,激发着创作的灵感。偶然间,她看到一本《战国中山国王厝墓考古报告》,立刻引起她极大兴趣,因为她的家乡正是古中山国国都灵寿的所在地。于是,她开始了对古中山国区域地毯式的深入采访,在2010年出版了历史文化散文集《故国中山》。按着又写出了《寻访平山团》一书。2022年,以这部书改编的电视剧《滹沱儿女》,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


二百篇序言见证一个学者的风采

中文系83级学生傅春生这样说:“老师生前曾经为别人写了那么多篇优美的序言,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抽出时间把自己的序言结集出版。我要帮老师完成这个遗愿。”目前,傅春生已经收集刘绍本写的序言210多篇。

刘绍本博学多才、跨界研究、提携新人、激励人才,为多种领域的研究成果、多个行业的知名和“非知名”的作者写序。这些作者既有学富五车的专家,也有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既有公务员、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工人、农民。每写一个序言,他都会象老师批改学生作文那样认真的通览全书,然后有针对性的、画龙点睛的评点作品的创作特色、提出文化亮点、社会价值和不足之处。每一篇序言都准确地评价了作品的特点。

2021年,一个原籍衡水安平县作者写了一个小说,内容是回忆他的母亲的。在他刚出生一个多月时,他的当游击队队长的父亲就牺牲了。母亲把他抚养成人,又为他的奶奶养老送终。他慕名找到刘绍本,请他为作品写个序言。刘绍本接过这部书稿后,经过深入交谈,得知他的母亲的事迹远不止书中写出的那些,他的母亲曾担任过村妇联主任、县妇联主任、省妇联支委、省政协委员,还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刘老师说,你的母亲这样伟大,她不仅是一位好母亲,还是一位值得大力歌颂的英模人物,这才是社会的真正的脊梁。为什么不深入挖掘,好好写写呢?于是,亲自为他修改,补充了大量内容,几乎是把这部小说重新写了一遍。

在建党百年前夕,《坚强的女性——刘胜彩》这部小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又联系河北师大副校长陆军恒和安平县的主要领导在安平县举行隆重的新书发行仪式,安平县县委决定将此书作为党政机关和中小学红色教育的教材。

刘绍本的衣着朴素性格随和,与人交谈总是面带微笑,他对每个人都尊重有礼,尤其是对那些年轻的小字辈总是慈祥和善的与他们交谈,认真的倾听对方的声音,频频微笑点头和适时的得体的称赞,一下子就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一位名叫提恩畅的青年人自幼患病,行走困难,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学写作,成为石家庄市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2009年初夏,他的第一本诗集《竹吟集》即将出版,在参加一个活动时他发现他十分崇拜的刘教授也来参加,就悄悄地问一旁的朋友,“能否请刘老师给我的书写个序?”他在朋友的鼓励下,让母亲搀扶着走到刘绍本面前,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刘教授当即微笑着应允下来。还当面对他身残志坚坚持文学创作的事迹给予赞扬和鼓励。仅仅过了半个月,刘绍本打来电话,“序言写好了,来我家取吧。”

提恩畅从老师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信封,抽出来有六七页纸,工工整整的行楷书,整洁的页面几无涂改,拿着这沉甸甸的信封,提恩畅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你刘老师啊,太认真,人家每次让他作序,他必定把人家的东西一个字一个字都看完,才肯下笔,想快也快不了的。”刘绍本的夫人谢存兰还在一旁解释。

刘绍本生前写的最后一个序是2023年3月为好友徐将林文集《雪泥集》写的序,题目为《为世间光影和生活苦乐留笔痕》。徐将林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经是刘绍本的学生,毕业后又留校在校办室工作 。刘绍本后又任校办室副主任,两人既是师生又是同事。期间,徐将林参与创办了《少年智力开发报》,后来又担任总编辑,刘绍本为了支持徐将林的工作,也为了办好这张面向全国少年儿童的报纸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后来,徐将林成为河北省老教授协会秘书长,而刘绍本则是河北省老教授协会会长。

在序言中,刘绍本回顾了与徐将林的友情,在此文结尾,他寄语同道好友,“写出的东西要写进当代人的心窝,聚焦举旗帜、凝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创新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美好生态,理应无愧前人,无愧来者。”这些话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自白呢!

2022年5月23日,85岁高龄的刘绍本抱病出席了河北师范大学“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暨《向阳而生—红色典籍背后的故事》新书首发式”。

在发言中,刘绍本深情地说到:确立根本方向,满怀文化自信,参与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贯穿百年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应把握好发声基调,奋力讴歌生我育我的人民大众。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成果的营养,潜心创造,精益求精,真正做到“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以持续不断、苦心孤诣的技艺磨练和艺术创造,贡献出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

他呼吁文艺工作者:“聚焦起人民群众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和历史主动精神,为时代和人民放歌,纵情歌唱起来!”


一本家庭收入账见证一个坦荡的人

怀着崇敬的心情,笔者来到刘绍本教授的家中。他的书房里,两盆万寿菊正在竞相开放,书柜里整整齐齐的摆满了各种文学书籍。一尘不染的书桌上,几支水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在等待着主人继续用它们来写文章。墙上挂着一幅画家陈承齐画的油画,画的是几支盛开的百合,仿佛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他生前的书房到处堆满了书,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不,刚收拾了他的藏书,很多书被他的学生收藏了。”刘绍本的夫人谢存兰说。

客厅里,刘绍本夫妇的合影像仍然挂在电视机旁。

 “刘老师走后,孩子们劝我把照片拿下来,我坚持不肯。我感觉他没有走,我要每天给他说说话。”谢存兰说。

“他这一辈子对别人是有求必应,而对家里的事却从不多管。那年在省博物院广场,俺俩照了这张合影,这个镜框还是     我买来装上的呢。”言谈中,看似她在不断地埋怨老伴,但是从中流露出的是妻子对丈夫无尽的爱。

谢存兰是地地道道的石家庄人,河北农大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省农机厅工作。她在28岁时,经过同事介绍与大她三岁的刘绍本结婚。她说:“俺们结婚时,刘绍本父母都早已经去世了,他是靠着大哥的支持才完成了大学学业的。”

 “结婚后,他的一部分工资还要供养他妹妹读书,所以,当时的生活很拮据的。”

翻开刘绍本的一本日记,只见他的日记字体工工整整,记得很详细,几月几日几点几分,谁来了,谈了哪些内容,都记得很仔细。谢存兰从茶几下的抽屉里取出一个蓝皮笔记本。“这是我记的家庭账,还从来没有让外人看过。”

我轻轻打开这个本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某月某日,收到讲课费**元,某月某日,收到评审费**元。”

最多的一笔有3000元,最少的仅100元。

这个小小的账本令我震撼不已。作为一个男人,刘绍本竟然把收入的100元都要交给夫人保管,计入家庭收入账中!

谢存兰说:“我们的每一笔收入来源都正,每一笔收入都记得很清楚!”

这个小本子明明白白记录了一个副厅级党员干部、一个知名教授的清廉人生,更增添了我们对这位大师的崇敬之情。

刘绍本不愧于道德上的楷模,他知书达理,清高廉洁,其人格与操守是整个社会的典范。

刘绍本不愧于一位大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广的学术视野,睿智的大家风范,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甚或他们的言谈举止,躬身处事,都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知名学者陈步峰先生这样评价刘绍本:他是学识渊博、博学多才、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且能深入浅出的教育家;是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家;是善于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思考的思想家;是谦恭儒雅的谦谦君子与忠厚长者;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担当奉献、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文化使者;是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学者。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在硕果累累之时,刘绍本走了,他离开了他深爱的教师职业,离开了他深爱的学生,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

但是,刘绍本已经活在了人们的心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刘老师是到天堂继续教书写文章去了。


下图为刘绍本出席“共和国城市公安从石家庄走来研讨会”前排左六为刘绍本,前排左十一为作者


下图为在“第二届退休后的精彩人生征文颁奖盛典”上(右二刘绍本,右五作者)


下图为刘绍本出席“强化文化自觉自信,努力打造文化强省”座谈会(左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