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美如画》是抗美援朝战争18面战旗内容的纪实性文学,完整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程和抗美援朝精神,是抒写伟大中华民族复兴里程碑的文学佳作。
抗美援朝,志愿军钢少气多,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板门店谈判桌上。直到今天,许多美国军官仍然无法理解,在上甘岭守卫两个高地的志愿军只有两个连队,美军7个营轮番攻击却怎么也攻不上去。一位美国战略研究专家感叹:“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或者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我们试看《战旗美如画》“毛泽东化”的一道道风景。
一、《战旗美如画》展现了毛泽东战略思想高远战术机动灵活的艺术化
美国西点军校崇敬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是孙武子,一个就是毛泽东。他们说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实战应用非常的精妙独特,至今还没有好的应对破解办法。虽然他们是在把他当做对手来研究,但是他们对毛泽东始终怀有最深的敬意。美国教官还说:中美之间最好不要再打仗,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只期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要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看来,美国人确实被“毛泽东化”的中国军队打怕了。的确,毛泽东不是凡夫俗子,他不仅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作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而且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让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单单是毛主席对抗美援朝的远见卓识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魄力,就世界罕见。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南北之间内战爆发,27日,美国进行军事干预。9月15日,美军从仁川登陆,美国为首的英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卢森堡、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希腊、埃塞俄比亚16国“联合国军”前往战场支援韩国李承晚政权,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退路,朝鲜战局逆转,很快美军越过了三八线。当时,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指挥着联合国军,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并越境入侵我辽宁丹东扫射轰炸,严重破坏了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
当时,打还是不打,这个决断真是难下。打,新中国历经多年战争,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毕竟面临的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和与其为首的联合国军,无论是武器装备,通讯设备,还是后勤补给,我们只能以寡敌众,以弱敌强。不打,敌人摆在鸭绿江边和台湾,随时可以找到侵略的借口,而且当时正在不断挑衅。毛主席思考再三,力排众议,认为与其将来被动挨打,不如现在主动出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出动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宣告“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1950年10月19日晚,我国政府派兵入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河口、缉安等多处秘密渡过中朝边界鸭绿江,最终形成了后来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
就像当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秋风扫落叶般直逼长江,美国威胁,如果中国共产党要打过长江,我们就要用原子弹干预。苏联也说,如果你们要打过长江,我们就袖手旁观。但面对“划江而治”的国际强大威胁,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毅然“将革命进行到底”,不仅统一了大陆,而且解放了海南岛。而今,“现代化”的16国联合国军又怎样?
再就是战术上的灵活机动
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第一次战役打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1950年10月—1951年1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刚刚秘密入朝,通过包围、穿插、切割等方式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美军退败到三八线以南,人民志愿军趁机跨过三八线,成功占领了南朝鲜的首都。
1951年2月—1951年7月,我志愿军成功跨过三八线之后,由于后勤补给线拉长,损失惨重,不得已再次退回到三八线以北进行防御。
1951年8月—1953年7月,作战双方始终在三八线附近对峙,志愿军放弃之前的运动战术,采用挖战壕、掘地道的方式建立工事。双方开始打阵地战,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争夺。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最终结果是在三八线附近以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至此,长达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和夏季、秋季攻势,无论哪场战斗,毛主席都在强调战术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大圈子政策。”“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实就虚,战胜强敌。其间,美军利用其“钢多”的优势对我展开狂轰滥炸,这是所谓“你打你的”;我则利用敌人的弱点,针对性地开展积极防御,防守方面由地面防御转变为地下防御,构筑了坑道纵深工事,同时,积极发挥自己近战、夜战的特长,进行阵地进攻战,这就是被毛主席形象称为的“钻洞子”。
“你打你的”,他找我打,但他又找不到,扑了个空。“我打我的”,我集中几个师、几个旅、把它吃掉,各个击破,积少成多,最终消灭他。《战旗美如画》中38军113师337团2营3连“‘屡战屡胜’二级英雄连”,12军124师372团2营4连“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等,都很好体现了这一战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写到:“一支装备如此落后、基本靠人力机动的部队,居然敢围歼全部机械化装备并有绝对制空权的美军。”我们围歼了,也成功了。
“毛泽东化”的“钻洞子”“坑道战”防止敌人的“现代化”武器飞机轰炸,以弱制强。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1连6班曾在敌我缓冲区的190.8高地坚守坑道五天五夜,歼敌百余人,并安全撤离,首创“坑道战”范例。39军115师348团3营7连4班“坚守222.9高地一级英雄班”,在老秃山坚守,排长石林和带着战士傅显宗抱着冒烟的手榴弹扑向美军。倪祥明与周元德先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刘佐才和战士宋成久凭借坑道打退敌人,在坑道坚守7个小时。
“‘英勇顽强功勋卓著’特功八连”,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成为朝鲜停战双方“掰手腕”的焦点。15军45师134团3营8连受命执行最艰难的反冲击任务。19日17时,45师反击战打响,8连战士跃上高坡,猛烈反击,很快夺回1号坑道表面阵地。但敌人猛烈反扑,8连受到东侧敌火力点阻击,两次组织爆破均未成功。21岁的战士赖发均握着手雷,向敌地堡匍匐而去,接近地堡时,他攒足力气扑上去,拉响手雷,与地堡中的炮火同归于尽。20日5时44分,597、9高地9号阵地上,美军一处地堡正卡在我8连主坑道口斜上方,我军攻击再次受阻。19岁的苗族战士龙世昌手拎爆破筒冲上去,途中左腿被敌人炮弹齐膝炸断,他拖着伤腿爬行至地堡,杵进机枪眼的爆破筒却总被敌人推出,最终,他用胸膛死死顶住爆破筒,伴随“轰”的一声,他和地堡里的美军一同化作冲天血雨……8连坚守1号坑道,敢于主动出击,把敌人驱逐在坑道外,加上我兄弟连队可以进入坑道支援,坑道有效地起到了防御和保护作用,8连14天歼敌1700余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坑道战”奇迹。
1951年5月,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粮弹开始短缺、准备后撤时,随机返头追击,如磁铁一般黏住物资匮乏的志愿军。敌方以坦克和装甲部队为先导,向我方发起猛攻,一度令志愿军陷入困境。这时,毛主席以“零敲牛皮糖”点化,巧妙破解了敌人的“磁性战术”。在进攻方面,毛主席总结历次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实行战略或战役迂回的经验,认为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通过多打小规模的歼灭仗,削弱敌人,降低敌人士气,逐渐地进行打大规模的歼灭仗。这种攻得破、守得住的战术就是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
为夺回主峰阵地,26军77师230团2连“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打破以往时间规律,于26日0时发起反击,夺回了阵地。26日清晨,南朝鲜军28团向我鸡雄山纵深阵地进行多路反复冲击。为避免更大伤亡,2连再次撤出阵地,以后两天的战斗,230团一直采用夺了撤,撤了夺的拉锯战术,打得敌人进退两难。230团2连官兵血战鸡雄山阵地17个昼夜,牺牲25人,负伤49人,打退美军、加军和南朝鲜军三国军队40多次大规模攻击,毙伤敌人740多人,俘敌8人,以1:10的代价坚守了阵地,圆满完成了防御任务。
这些战术,无论在劣势、均势、优势任何情况下,还是在国内国际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制胜韬略,战略上高超,战术上精准。这些战术不仅使志愿军伤亡降低,而且使敌军的伤亡增加。无可奈何的板门店签字,正如毛主席所说: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国等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如今,抗美援朝战争过去70多年,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毛主席领导指挥下的朝鲜战争无疑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场戏剧性艺术性的战争深刻影响了战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不仅使中国东北边疆得到了巩固,也让美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地对中国进行欺辱和侵犯的尝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经过战火的洗礼,我们愈发感觉到抗美援朝军事决策指挥“毛泽东化”的弥足珍贵,也更欣赏《战旗美如画》中毛主席战略战术的高超艺术性。
二、《战旗美如画》再现了毛泽东让军队由“鸭子”变成“雄狮”,军人充满“血性”的神奇
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血战汉江南,忠勇恸河山》写到,当50军447团“白云山团”的战斗简报呈送给毛主席,毛主席为之动容,感叹道:“在蒋某人手下一直是‘60熊’,可成了人民军队,就变成了‘50勇’,在他们面前,美军也只能吃败仗!”
“蒋介石化”的“60熊”如何能变成“毛泽东化”的“50勇”?又是怎样战胜“现代化”的“联合国军”的呢?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大部分一触即溃,被日军像“鸭子”一样驱逐。60军面对日寇,曾经打出惊人的战绩,这是源于爱国、爱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情怀和由此产生的坚强意志。解放战争时期,这支云南地方军,在国民党军中屡受歧视,战斗力极其低下,被称为一支步枪加一支烟枪的“双枪兵”。辽沈战役期间他们认为“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在长春战场起义。后两度入朝作战,打出了出色成绩,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兄弟峰前沿261.5高地上,杀红了眼的志愿军战士最后打光了子弹,就与敌人扭在一起、抱在一起、滚在一起,以命相搏。战斗间隙打扫战场时,人们看到一位牺牲的云南籍老战士嘴里还咬着美国大兵的半只耳朵……
在白云山战斗中,副营长戴汝吉左手虎口、左腿根及左侧睾丸同时被子弹洞穿,血流如注,然而他仍然一瘸一拐地冲向敌阵。
在防守光教山主峰的战斗中,5连连长穆家楣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危局,猛然怒吼:“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全连战士振臂齐应。
在白云寺争夺战中,教导员林家保身中8弹,右肺一片肺叶被弹片带出体外吊在后腰上,仍不肯下战场。
经过10昼夜的浴血奋战,50军447团伤亡过半,大部兵力转至二线阵地继续组织防御。唯有2营奉命“继续扼守白云山主峰”。
面对几乎不能生还的任务,营长孙德功仅向师长金振钟提出了一个请求:“给我几箱手榴弹” 。
当晚,2营在阵地召开排以上干部和党员参加的营党委扩大会议。此时2营,人员所剩无几,子弹所剩无几,就是掺了沙土的炒面也所剩无几,穿的是被汗水、血水浸透再结了冰的衣服。教导员杨明悲壮地动员:“同志们,为了打败美帝野心狼,祖国需要自己的儿子献出生命,这是我们2营全体指战员莫大的光荣!我们一定让祖国人民放心!让伟大领袖毛主席放心!我们要以一当十,血战到底,人在,白云山阵地在!”此话一出,石破天惊,气壮山河!
朴素的家国情怀,遇到共产党“毛泽东化”的思想教育,遇到彭老总的充分信任和军长曾泽生“要是再打不好仗,以后50军还这德行,军长我不干了,宁愿到38军当炊事员”的临战激将,便撞击出50军爱国主义的烈火,形成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升华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成为“白云山团”和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行动准则。
正是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志愿军指战员具有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了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了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有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军长曾泽生、师长金振钟、447团团长张振山、3营副营长戴汝吉、教导员林家保、2营营长孙德功、副营长李盖文、教导员杨明、5连连长穆家楣、6连连长郭家兴、兄弟峰前沿261.5高地坚守牺牲的全部战士,这些英雄功臣和功臣集体,昭示着志愿军指战员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这就是我军“毛泽东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和战火洗礼的结晶,就是“毛泽东化”的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保家卫国钢铁般的精神和意志。有了这种精神和信仰,志愿军可以在冰天雪地坚守阵地,直至冻死,他们可以以血肉之躯去做炮架,哪怕因此粉身碎骨。他们可以在最后关头高喊:“背后就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毛泽东化”的信仰力量无坚不摧,使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追赶的国民党“鸭子”一样的官兵,蜕变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雄狮”,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化”的“熊兵”跃升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毛泽东化”的“勇兵”,而我们的兵员65%-70%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中俘虏过来的。
“毛泽东化”赋予了我军新型人民军队性质,这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强大基石。“毛泽东化”赋予了我军目标一致的结构内涵,这是我军以弱胜强的力量体系。“毛泽东化”赋予了我军超常智慧和顽强意志,这是敌人羞恨交加的心腹之“痛”。其实,也正是由于“毛泽东化”,赋予了我军铜墙铁壁般的力量。美军之所以害怕我军“毛泽东化”,根本是怕用毛泽东思想和科学理论武装所形成的军民、军政和官兵一致的一体化结构,具有无穷创造能量和神奇的抗摧毁能力。这也正是我军从诞生之日起,拖不垮、打不烂,使敌人闻风丧胆、恐惧与仇视的“症结”所在。
事实证明,只要我军实行了“毛泽东化”,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毅然傲立于世界强军之列。
三、《战旗美如画》彰显了“毛泽东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浪漫而摇曳生姿的魅力
毛主席最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平淡的事情趣味化,沉重的话题轻松化。他的讲话,他的一篇篇佳作,正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浪漫乐观。《战旗美如画》抗美援朝18面战旗,志愿军可歌可泣、英勇作战的故事正是“毛泽东化”语言的典范,纯正质朴却令人回味无穷。
先看这两个标题,《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酷爱毛主席诗词的叶征老师精准移位,巧妙对接,把我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4连“新兴里战斗模范连”将士英勇顽强、大胆穿插进攻,利用夜幕突袭“北极熊团”团部并击毙团长麦克莱恩上校,捣毁一个炮兵营指挥所,毙伤俘敌300余人,缴炮12门,还缴获了31团“北极熊团”团旗的壮举,借伟人毛泽东诗歌内涵,给读者认识“熊罴”“北极熊团”更为形象的指引,使全文充满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雄鸡一唱天下白》,叶征老师巧妙引用毛主席诗词,既点明了26军77师230团1营2连“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战斗发生的地点“鸡雄山”的特质,又暗示这次转折性的战斗将迎来一次黎明前的曙光,生活的哲理中,闪烁的是我志愿军的骄傲和自豪。两句诗词的含义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延伸。
再看志愿军空军3师7团3大队7中队“英雄中队”,年轻的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只有68小时30分,就与参加过二战的美军王牌飞行员在空中搏杀,6名飞行员取得击落击伤美敌机17架战绩。
1951年11月4日,敌机6批共128架发起空袭,7中队5架战机跟随7团机群呼啸而起。在空中,赵宝彤看到大约6公里外有24架敌机,接到攻击命令后,他瞬间追上美机,却因冲得过猛,一下子冲到敌机中央。几架敌机围了过来,赵宝彤猛地闪向斜上方,将敌机射出的炮弹甩在机翼之下,回头一看,4架敌机间露出一个空档,他冲过去咬住1架敌僚机紧追不放,终于把敌机套进瞄准具光环,三炮齐发,打得敌机凌空着火。余光一瞟,4架敌机正从尾后偷袭,他一个拉起跃升,避开了敌机的子弹。不久,前方又出现2架敌机,他盯住1架敌机追上去,将敌机稳稳套住,按下炮钮,敌机冒着浓烟向下栽去。
“空战之王”老中队长赵宝桐首战就击落美机2架,何等英武,何等潇洒!
1952年1月6日,范万章追赶编队途中,突然从云朵下冒出4架敌机,围住范万章,射出一串串炮弹。范万章灵机一动,朝太阳方向飞去,以阳光为掩蔽直冲而下。美机方寸大乱,范万章趁机紧紧咬住最后1架美机,迅速瞄准,猛按炮钮,一串炮弹直接命中,美机坠地爆炸,其余3架美机见势溜之大吉。
英雄飞行员范万章一仗三捷,这是援救战友,打退了2架敌机偷袭首捷后,又遭遇4架敌机,以回马枪战术击落敌机1架的第二捷。随后,他再遇敌机4架,猛虎掏心消灭敌长机,回转身又击落敌僚机,赢得第三捷。就这样,一仗打下来,范万章一举击落敌F-80型飞机3架,首创以少胜多的空战范例,荣立特等功。
两个片段中,瞬息万变、紧张追逐的空战场面,作者只用白描和一串极其平常的词语,就把敌机的训练有数、狡猾老练、围追堵截,我志愿军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灵活机动、智勇歼敌,给展现得惊心动魄,震撼人心。赵宝彤和范万章,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狠,全都表现在战争的烈火中冲腾而出,腾挪闪打,空中拼刺,如“雄鹰”搏击在蓝天,似海燕翱翔于大海,成为抗美援朝天际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文到高处,只是朴淡意多”。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朴实无华,不假雕饰的。它的写作是落笔原原本本,它的作品犹似人与事、情与物的缩影或再现,毫无变形、变味、变色、变性之处。正如人生的大彻大悟,自然而超脱,简单而深邃,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超尘脱俗却让人难以企及。这种朴素实在而不浮华的运笔之道,就是《战旗美如画》的艺术特征“毛泽东化”。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化”的战略战术,无坚不摧的“毛泽东化”思想武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令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乖乖签订协议书,也让中国人民永远骄傲和自豪。《战旗美如画》又以精准得体的语言传达这一个个军事经典,使得抗美援朝更加豪迈雄壮,也更使得抗美援朝战旗壮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