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首个法定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九三胜利大阅兵。”“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刘老庄连”“攻坚英雄连”“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武警部队等70面战旗10个抗战英模方队,军乐声声,气势恢宏,战旗猎猎,步履铿锵,如滚滚洪流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这场景使人振奋,使人沉思,近代日本与中国几乎在同一时期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但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脱亚入欧的政策,加入列强队伍,将中国列为侵略扩张的主要对象,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
在先占中国东北、再占全中国、进而争霸世界的大陆政策刺激下,1931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随后炮制“满洲国”,并进而威胁华北。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大小十九块抗日根据地,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多次会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个奇观。
在中国军民浴血抵抗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逐渐日暮穷途。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速战亡华的迷梦彻底破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民族苦难的结束,也是国家新生的开始。
抗战胜利70多年过去了,硝烟散去,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和平祥和,但血与火铸就的悲壮历史不容忘却,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不朽英烈不容忘却,烽火战旗背后的辉煌战史和它所凝结的铁血军魂更不容忘却。为探寻“九三大阅兵”英模方队战旗背后的故事,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全军官兵全国人民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以罗援将军领衔主编、叶征博导总策划、银河悦读中文网创始人李玲为总召集人的《百面战旗红》主创团队,在完成大型军史题材纪实文学《百面战旗红》创作之后,决定重披铠甲,再次出征,走进“九三大阅兵”英模部队的战斗阵营,再现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打出的军威,亮出的军魂,赢得的胜利,并拟集结出版《烽火战旗扬》一书,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
2023年6月12日-2023年12月18日,半年时间,《烽火战旗扬》创作组扬鞭策马,风雨兼程,探访部队、走进博物馆,走访英雄战友、英雄子弟和研究人员,购买书籍和资料,多方位、广角度深入挖掘搜集整理,精心打造,现均已告捷。至此,又一部融思想性、史料性、文学性、趣味性、权威性于一体的纪实性文学中国抗战英雄史,赫然登场,78年前各英模部队震撼人心的战斗故事和战斗精神,闪耀在读者面前。
一、《烽火战旗扬》是波澜壮阔的抗日纪实文学巨著,是毛主席抗日统一战线持久战军事思想光辉全面系统的文学闪耀
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速战速决占领中国的嚣张气焰笼罩了中国,国内社会各界“亡国论”浊流涌动,甚嚣尘上。台儿庄战役取胜,“速胜论”又起波澜。国民党期待外援,消极抗日,人们受种种困扰,顿感前途迷茫。就在这时,毛主席在延安发表的《论持久战》如日出东方,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光明前途,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出路是在国际援助和日本国内革命兴起的条件下,全国军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术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具体方法是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的主次转换,歼灭战、消耗战的配合,从而达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的抗战目的。毛主席指明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而《烽火战旗扬》以时间为经,战旗为纬,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八年历程,正是抗战奇观、壮举和伟业的系统展现,正是毛主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抗战统一战线指导方针的战场演练,正是毛主席人民战争战略上持久、战术上进攻,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歼灭战、消耗战的形象演示和精彩亮相。
防御阶段,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系列《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浴血驿马岭,給敌下马威》,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亡国论”“恐日病”者敲响警钟,有力地振奋了人心。
相持阶段,1939年的“梁山歼灭战”,是115师自平型关大捷后又一次大捷,创造了我军在装备劣势情况下,于平原地区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为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打开了新局面。1940年8月25日-12月5日的“百团大战”,烧枕木、端岗楼、拔据点,收复根据地。《百团战日寇,血染娘子关》《使出撒手锏,夜战丧敌胆》《勇士护“龙珠”, 阻敌增援路》“红一连”在“百团大战”中虽然只是一个仅有百十余人的连队,与230余名日寇围绕龙珠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生死对决,在整个战役中起到了阻止日军向北增援的重要作用。《同心夺敌胆,打出百将团》“共产党真诚合作抗日,八路军只要里子不在乎面子,凭这12个团几万人起家,硬生生打出了抗战胜利时的95万大军和半壁江山。”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最悲观的一年。这一年,蒋介石一手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近万人,接着香港沦陷,重庆遭特大轰炸,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20万人阵亡4.4万人,被俘3.7万人,而日军战死仅634人,受伤仅2千多人。一时“投降论”再度泛起,抗战形势进入低谷,中华民族又到了一个危险时刻!
为此,毛主席在当年《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文中再次强调必须壮大抗日力量,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为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反共高潮、扭转抗战不利形势指明了方向。
《沭河游击队,淬炼钢铁连》中,林和风看到绵延的芦苇荡后,顿生一计,认为这正是克服连队缺枪少弹、利用短兵相接歼灭敌人的理想战场。
此时,他脑海中浮现出军区下发教材中毛主席关于“诱敌深入”“运动性防御”“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等论述。这些日子他已经通过不断学习《论持久战》,对毛主席的教导了然于胸。
这些都谱写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坚定抗日方向的一曲曲凯歌。
1943年6月,769团2营6连《展开游击战,智取蟠龙镇》“围困蟠龙英雄连”在长达8个多月的驱敌斗争中,与蟠龙民兵并肩作战,使用伏击战、麻雀战、地雷战、冷枪战、攻心战等游击战术和手段,不断打击敌人,总计作战58次,消灭敌人156名,直至逼退敌人。而6连仅伤1人、亡1人,可谓世界游击战争史上的今古奇观。
“劳武结合,围困敌人”的总方针,以及769团与地方兵团、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战斗方式也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太行军区共转移群众1.5万余人,进行大小战斗3275次,歼敌1730余人。转移出来的群众,又积极投入到纺棉织布和开荒种地的生产运动中去,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烽火燃太行,护粮缴机枪》“英勇善战连”在孟范连领导的4年中,历经战斗不计其数,在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中从未失过手,往往都能出奇制胜。
反攻阶段,“刺杀优胜连”,1944年葛庄伏击战是鲁中军区第一次在运动中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战例,也是山东八路军继1939年梁山战役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后的又一次大捷。葛庄伏击战后,沂水县北部许多日伪据点的敌人迫于八路军声威,仓皇撤离,驻莒县日军也大部调离。在“刺杀优胜”连官兵心中,“刺刀见红”永远是军人的最高境界。“2米之内见真功”既是一种振军威的能力,更是一种扬国威的精神,必须永不懈怠,不断传承。
一部《烽火战旗扬》,全面反映了我军在毛主席正确指引下,深得民心,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客观事实,也揭示了一切反动派侵略者必将自取灭亡的历史规律。
二、《烽火战旗扬》如一幅抗战卷轴画,复活了八年抗战中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英雄壮举,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民族英雄的灿烂画卷, 是烽火战旗军魂的复唱
《烽火战旗扬》从首战平型关、百团大战,到日本签订投降书,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彻底赶走日本侵略者,70面烽火战旗,只是整个抗战史的沧海一粟,但这些战旗,浓缩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光辉历史,还原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华儿女坚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动担当,积极求战,不畏牺牲,排除万难,斗智斗勇的牺牲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和临危不惧英勇抗日的英雄壮举。平型关、驿马岭、阳明堡、雁门关、娘子关、狼牙山、黄崖洞、刘老庄、蟠龙镇、猴儿山、演马庄、即墨城、昔阳、青州……一个个战场,“观杰中队”“马石山十勇士”“狼牙山五壮士”“青口十八勇士”“黄崖洞十二勇士”……一个个团队,左权、何连祥,马本斋、叶成焕、李和辉、熊德臣、刘桂云、陈发鸿,丁思林、白贵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连长曾宪生,“刺杀优胜连”的“老丈人”苏呈祥,“刺刀见红”勇猛无敌的楚大明,“夜战模范连”的夜老虎王宽民,“青州连”堵抢眼的徐佳标,“攻坚英雄连”的司号员王连生等等,一个个抗日英雄,闪耀登场。每一个团体都是一团不屈不挠、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焰,每一位英雄,都是抗击日寇、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魂。是他们,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是他们挺起了英雄儿女不屈的铁骨脊梁,是他们锻造了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
“夜袭阳明堡”确定了以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对付飞机的战斗方案,但战士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赵(崇德)营长对围着飞机和日军周旋的战士们大声命令:“手榴弹!把手榴弹都扔进飞机肚子里!”
战士们一下子都回过神来:“都干啥来了?”边想边利用和日军周旋的间隙往飞机里塞手榴弹。只听“轰、轰、轰”连声巨响,一架架飞机相继爆炸。片刻,火乘风势,风助火威,燃起冲天大火,滚滚浓烟卷着刺鼻的飞机材料味道,弥漫了整个机场。
“战斗模范连”夜袭阳明堡战斗以我军全胜、日军惨败告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涨了国人士气,大灭了日寇威风。战绩彪炳历史,佳话传遍天下。
还有“铁的连队”在淮安战斗中,22团8连和各连一面采取阵前喊话、施放风筝、散发传单等手段,向敌宣传并认真做好对伪军家属的宣传工作。一面做好引爆准备。在敌拒绝投降时,发起总攻。3营仅9分钟即顺利地登上城头,各营按计划向敌纵深穿插前进。经50余分钟激战,8连全歼该敌,击毙匪首吴漱泉,淮安之战大获全胜。
淮安战斗是“钢铁部队”22团在苏北对日伪最后一役,也是22团在八年抗战中的最后一战,肃清了苏北之敌伪势力,全部拔除了敌伪据点,使苏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统一的民主政权。2营8连在战斗中贡献至伟,受到了上级表扬。
三、《烽火战旗扬》彰显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威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赢得进步。”《烽火战旗扬》也再次证明,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形成了人民的铜墙铁壁,才创造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发展。
“百团大战”中,正太铁路200公里被百姓一夜扒光,日军三天没有反应过来。百团大战的胜利,让日本侵略者的高层决策者惊呼“对华应有再认识”,并将8月20日定为“国耻日”。对此,日军第一军司令部的参谋朝枝繁春大尉有这样的回忆:“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最后胜利,人民群众对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支持,对战争胜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淮阴攻坚战,勇者亮刀锋》“刺刀见红连”中,接到攻打淮阴城的任务,1连官兵兴奋不已,都把刺刀擦得锃亮,发誓拿下淮阴,解放两淮。
8月26日黄昏,1连随特务团由高良涧、将坝一线出发,经顺河集、淮(阴)、高(良涧)公路向淮阴急进。
苏北根据地人民也立即行动起来,踊跃支前。地方政府成立了“反攻动员委员会”,组织了几万人的担架队和运输队,地方医院增设了1000张床位。
为了使部队顺利越过城壕,在赶制攻城器材的同时,上万民工在3天内挖通了30里水道,排尽了城壕的污水。民兵推着土炮配合主力攻城,妇女赶做军鞋,文工团深入前沿阵地宣传鼓动……呈现出军民同仇敌忾、誓夺坚城的动人场面。
正是有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烽火战旗扬》揭露了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骄横狂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滔天罪行和汉奸伪军狐假虎威、卖国求荣、鸡飞蛋打的无耻行径和可悲下场
日本全面侵华8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大半个中国曾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领,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中国居民伤亡3500万人。除了奴役和屠杀百姓之外,日本还从中国掠夺了数量惊人的财富,据资料记载,他们从中国掠夺了7乙方木材,2亿吨金属矿,10亿吨煤炭,甲骨文片3万枚,360万件文物,其中仅黄金就高达21000吨,是中国目前央行黄金储备的10倍。日本掠夺的是中国几千年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无法原谅,忘记屠杀等于二次屠杀。还有抗战期间,共产党将领冲锋在前,八路军牺牲正团以上干部就有688人,新四军牺牲团以上干部317人。仅1942年一年,八路军就牺牲军分区以上干部34人。《烽火战旗扬》中更是记载日军惨无人道的一本血泪帐。
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15师教导2旅6团1连“青口十八勇士”。青口战役后期,1连18名战士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激战青口镇火叉巷,虽陷入日军重围,却视死如归,血战竟日,弹尽粮绝,10名战士壮烈牺牲。8人勇敢地冲了出来,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被俘。
日军为了得到八路军的信息,对勇士们进行了严刑拷打,用烧红的铁块烙他们的胳膊、胸脯,皮肉顿时冒起青烟;把冒着火焰的煤渣放在孟兆阁嘴里;用皮靴踩他们的手指脚趾,踢他们的脸和头,将马佩真的鼻子都踢掉了。大家眼里喷着怒火,咬牙切齿地骂不绝声。兽性大发的鬼子,又放出狼狗撕咬8位勇士。勇士们全被咬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却没有一人屈服,甚至没有一个人呻吟喊叫。此后连续六天六夜,勇士们每天都要被拷打几次,受尽非人虐待。
日军为防止他们逃走,晚上睡觉时反绑他们双手,用一根木棍穿过腋下,把8人连在一起。第七天,鬼子见勇士们就是不肯屈服,便用汽车将他们押送到了新浦,把他们绑在木桩上准备第二天处决。就这样,8名战士被俘后受尽摧残,依然坚贞不屈,夜深人静时,4人挣扎逃出,最后没来得及逃出的4人被活活烧死,逃出的3人因伤势过重半路牺牲,只有孟兆阁逃回根据地。
“田家会英雄连”看着这些耀武扬威的日伪军向兴县进发,“东1连”这些产业工人出身的八路军战士,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他们忘不了日军进犯山西,敌机轮番轰炸,导致太原兵工厂、矿山疏散关门,令他们一夜间失去生活来源,无家可归。
更忘不了去年日军1万多人连续“扫荡”,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仅兴县就被掠走和杀害群众593人,奸淫妇女463人,抢走和烧毁粮食72万斤,拉走和屠杀牲畜12000余只,烧毁房屋630间。
“勇如猛虎连”,惨剧从4月一直持续到了12月,在清水利一的策动下,日寇8个月里制造了29起大屠杀,昔阳1243名无辜民众遇害。
清水利一先以“清共”名义,抓捕了大批昔阳知识分子,严刑逼供,百般折磨,然后将300余人以莫须有罪名活埋或处决。中国百姓鲜血飞溅,杀人恶魔得意狂笑。
接着日寇包围了柳林背村,在山沟里抓住干部及群众64人。他们用刺刀挑,机枪扫,然后一把火把堆积成山的尸体通通烧掉。
日寇又闯入西域村,把全村手无寸铁的群众捆绑起来,驱赶到村东三角粪坑边坑杀,连女人怀里抱的婴儿都不放过,劈成两半,摔入坑内。
日寇还焚毁了石头村,把跑不动的老弱病残驱进火海,并赶走了村里最后的54头牲口,点燃了143间农舍,然后把粪便和尸体丢进井内。
75名村干部被押回昔阳县城,最后绑至昔阳城西河床活埋,无人生还。
日寇欠下了昔阳人民的血债罄竹难书,一时间人人戴孝帽,家家传声哀,四处冒狼烟。
“马石山十勇士”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机关,突出重围,巧妙向外线转移,翻到敌占区机动灵活战斗。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三光”(抢光、杀光、烧光)。
眼见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的企图成为泡影,恼羞成怒的日军便把魔爪伸向了手无寸铁的胶东百姓。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一次残杀的抗日军民就达503人。
鬼子杀人的手段更令人发指。招民庄70多岁的许德玉被抓住,敌人用草苫把他卷起来,从脚下点着火一直烧到头顶,一旁还拍手大笑,谓之“烧草人”;西尚山村一孕妇被敌人剥光了衣服押到山顶,然后从悬崖上高高摔下去,称作“摔西瓜”;大龙口村王晋经被吊在树上,边打边用开水从头浇到脚,名为“洗开水澡”;农民宫殿庆被绑在锅灶上活活烤死,被说成“烤人饭”。至于用指挥刀砍掉受难群众头颅,用刺刀刺穿他们胸腹,把小孩活活劈成两瓣,把妇女割去乳房,把八路军伤员丢进火堆,更是比比皆是。
一时间,马石山地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横扫边城十一团”,樊坝位于郓城县城西北9公里处,北靠范县、寿张,地势开阔便于回旋,是伪郓城县县长刘本功的最大据点。这里进可攻、退可守,位置极为重要,因此被刘本功视为军事重地。除500多人的保安团重兵把守外,还专门配备小炮1门、轻机枪13挺、步枪400支,由心腹本家刘玉胜统领。
刘玉胜会些武功,投靠汉奸刘本功后,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抓丁抢粮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3月3日恰逢元宵节,晚上刘部伪军吃、喝、玩、赌、看大戏,一片乌烟瘴气。
有人提醒伪团长刘玉胜:“小心八路。”
刘玉胜顿觉晦气,想着固若金汤的防备,自己的浑身武功,便借酒劲儿厉言呵斥:“胡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八路游而不击,根本不敢来。来了,老子要他好看,喝!”
话音未落,突然大雨来袭,枪声大作,八路军如同神兵天降杀了进来。
此时有人慌张报告:樊坝西的哨兵被“八路”摸了,金堤沿线阵地已被“八路”控制;南边团柳树村“八路”趁换防放吊桥时冲了进去,一些工事被占领;后樊坝遭到“八路”围攻,岌岌可危。刘玉胜一听,酒胆顿时吓丢了一半。
经8小时激战,1营、3营攻占前樊坝各据点。团柳树村伪军无心恋战,纷纷缴械投降。
团长杨勇趁势向刘玉胜部发出最后通牒:“反抗下去,死路一条!”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不可一世的刘玉胜最终缴械投降,束手就擒。
五、《烽火战旗扬》揭露了国民党对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压缩编制、克扣粮饷,设置路障、暗中算计,脱离群众、不敢出击,借日消灭共产党的独裁行为和顽军与人民为敌的反动本性
“国民党军队在平汉、平西线作战,由于不敢发动群众,不敢机动,不敢侧击,也不敢深入敌后独立作战。故较强者力守挨打,较弱者稍触即溃,老朽者闻风而逃,动摇者则引狼入室。日军得以少数兵力纵横驰骋,致使我华北屏障尽失,黄河北之重镇有全部陷落之危险。”
“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顿感不妙,心急如焚向家跑去。刚到村口,就见水井旁、磨盘边,到处是惨死的乡亲,空气里弥漫着血腥的气味。
冲到自家老屋,家中一片狼藉,所有亲人都被残忍杀害了。
“铁锤子”反映了桂顽和汤恩伯、李仙洲等围困我根据地,杀害革命者的罪行。桂顽是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色的广西兵,武器精良,弹药充足,被国民党顽军精神灌输得近乎神经麻木,敢于孤身作战,以死打硬拼著称,勇猛得近乎野人。敌营长韦刚残忍成性,善于白刃战,杀人如麻,且诡计多端,是顽军中的“反共先锋”、顽首李本一的心腹走狗。由于顽军171师号称“钢军”,韦刚名字中恰巧有个“刚”字,所以人送外号“钢中钢”。当一脸横肉的韦刚得知新四军要来进攻大桥集时,骄横地对手下说:“锤子打铁也许行,但打我这块钢,只怕他打不动!”
灵敏、狡猾、韧劲儿十足、严密防御的桂顽“乌龟壳”,给11团造成不小伤亡。
国民党顽军三次反共高潮,更是一桩桩与人民为敌的铁证。
直至日本签订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顽军仍然冥顽不化,甚至与汉奸、伪军、恶霸勾结,负隅顽抗,与人民为敌。《太岳战将猛,首推楚大明》中,一代将星楚大明就不幸陨落在了黎明之前的1947年。《奋勇击穷寇,极速破青州》青州城里的敌人,主要是当地大汉奸王葆团的伪独立旅1500余人,陈有诰的县警备队300余人,再加上从南面逃来的吴化文部200余人,从临朐逃来的日伪政府勤杂人员100余人,总计2300余人。王葆团为首的顽固分子垂死挣扎,认定西城是八路的主攻方向,组织起了“敢死队”,有的手持王八匣枪,有的挥舞东洋刀,穷凶极恶地赶着伪军成群爬上西城内墙,凭借着城墙高耸、工事坚固组织抵抗。但最终还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青州)已过万重山!”
六、《烽火战旗扬》每面战旗特征鲜明,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
“模范青年团”主要突出了“新”。新1团在部队新、干部新、兵员新“三新”背后,有老红军底子、老八路作风、老百姓支持的“三老”作支撑。擅打硬仗的战斗风格,尤其是夜战功夫超群,形成了“命令面前没二话,任务面前没困难”的亮剑精神。“香城固”伏击战,创造了平原多沙地区反“扫荡”作战诱伏战的典范战例,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狂妄气焰,振奋了当地军民,对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春季大“扫荡”,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心同德,气夺敌胆”以三位团长、三位营长,突出了“百将团”特色。“青口十八勇士”以记者白刃采访为线索讲述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故事。“横扫边防十一团”以11连1939年樊坝歼灭伪军,梁山战斗歼灭日寇,1942年岳寨阻击日伪的时间跨度,战斗跨度体现了“横扫”日伪的威力和智慧。“田家会英雄连”山西“工卫旅”由兵工厂工人组成的八路军队伍,散文化文笔突出了这场历经7个昼夜的艰苦战斗,以连长东信星率领的八路军大胜告终,狠狠打击了日伪气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士气,保卫了晋绥根据地中心地区,创造了晋西北反“扫荡”斗争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还有相关战旗“朱德警卫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黄崖洞勇士连”,“刺杀优胜”连,“刺刀见红”连,“刺刀见红连”,更是侧重点不同,英雄风采各异,令人拍案叫绝。
七、章回体标题,旗帜鲜明,主旨突出;情节前呼后应,气脉畅通;倒叙插叙,百花盛开;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异彩纷呈。
残酷的战争背后,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标题引用《八路军战歌》,突出了我八路军115师685团2营5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在全面抗战中的率先作用,突出了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威力,及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也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八路军抗战的威名,意义深远。
平型关与驿马岭、阳明堡的照应,一次次鼓舞抗日斗志的烈焰不断升温。“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和雁门关战斗后,八路军直面日军的又一场胜利,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作战的作用和价值。”“阳明堡”中老李准备抗飞机尾巴回家与机场砸飞机的情节前后照应,紧张中活泼,趣味自生。 《雁门关》“七七事变”后的三个多月期间里,八路军115师平型关之战、129师阳明堡之战、120师雁门关之战,三战三捷,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士气,扩大了八路军影响,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军民抗战初期团结一致、殊死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了抗战信心。
“回民支队”倒叙马本斋去世引起强烈反应,进而追述英雄事迹。“刺刀见红”“楚团长,部队硬,打起仗来不要命”,两年后,31岁的太岳第一猛将楚大明副旅长胸部被4发机枪弹击中,喊了一声:“我就不信攻不下!”就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作为副旅长,楚大明第二次被追认“特级战斗英雄”。
陈赓、周希汉新老旅长闻讯失声痛哭,6000余人为他抬棺送葬。
儿歌传唱,被二次追认英雄,上级领导失声痛哭,衬托和描述巧妙结合,声情并茂,使勇猛的楚大明呼之欲出,使八路军无数个英雄巍然矗立,使“刺刀见红”精神光耀千秋。
《浴血驿马岭,给敌下马威》4连依旧是打头阵,当先锋,踩路线,设路标,摸敌情,扫障碍。文章开头从渡黄河写起,4连连长、指导员的出现使人眼前一亮,杨成武独立团巧插编队的智慧也跃然纸上,当然把国民党控制八路军编制的手段也揭露无遗。结尾以毛主席见到郑三生幽默诙谐的赞赏,更进一步突出了4连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回味无穷。
《烽火战旗扬》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抗日纪实性文学,也是值得中华名族永远铭记的光辉史册。
回顾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78年过去,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为子孙后代留下极其沉重的教训。抗战期间,中国参战(最高时)560万人,日本参战(最高时)410万人。中国伤亡3500万以上,日军伤亡130余万。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才能不辜负抗日英烈付出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