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记者,也是作家;

有责任担当,更有英雄情怀

                                    ——他就是关捷。

    关捷说,中外这样的双栖人物多的是,“其实,鲁迅先生好多作品都可以当新闻来读,海明威也曾是战地记者。我不能和这些人相比,我成为双栖,主要是一种使命感促成的”。


“不能枉担记者的称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华夏大地上曾几度掀起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的“英雄热”。英雄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对物质生活的片面追求,有淡化对英雄崇拜的不良倾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现象就露出了端倪。

在中外那些英雄史诗般小说的阅读中长大的关捷,看到这种社会现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记者,他觉得要承担点什么。“不能枉担记者的称号”,关捷说。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失去民族英雄;没有英雄情怀的经济发展,如同没有方向的高速列车,前景非常可怕。

1993年夏,一个寻找真实英雄的计划在关捷脑海中形成了。他把全国100部爱国影片的主人公原型依次列出来,想去发现他们当年的真实情况和现今生活,想用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去还原真实的英雄生命历程。

1993年秋,关捷着手查证电影《沂蒙颂》中红嫂的故事是否有原型人物。他在作家李存葆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中发现200字的资料,是关于抗战时期沂蒙山区一位妇女用乳汁救活受伤小战士的描述。

几番辗转,关捷终于走进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

躺在土炕上,90岁高龄的明德英又聋又哑,还有点神志不清。当她通过儿子的手势知道关捷来看望她时,特别高兴。尘封的故事,通过他儿子的讲述渐渐清晰。

2003年秋,关捷在上海找到了明德英用乳汁救活的庄新民——当时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老人满眼热泪地讲述——

1941年春天,16岁的庄新民在战斗中受伤掉队了,十多个日本鬼子在追击他。他爬到一户农家的门前,就昏过去了。苏醒的时候,他的嘴里含着一个乳头,他下意识地把身边的女人推开了。这个女人比划着,她身后的男人说话了,“咱家女人是哑巴。5天前,你被鬼子追,她把你藏在这座空坟里。白天鬼子查得紧,夜里她来用草药给你治伤。

你一直不醒,她就给你喂奶。我家娃刚几个月,她有奶……”庄新民羞得满脸通红。这个名叫李开田的男人又说话了,“你是打日本鬼子的,我们得救你。”41天后,庄新民康复,他要归队了,明德英还杀掉了家里最后一只鸡给他熬汤。

庄新民一直在前线,始终没有机会回山东。后来,他跟随陈毅元帅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并成为军管会的干部,一度想请假回山东看明德英,但都未成行。1956年,庄新民委托山东省民政部门找到了明德英一家,他请二位老人来上海享福。明德英因患病来不了,来的是李开田。回到家,庄新民每天晚上给李开田洗脚、捶背。他劝李开田把全家带来上海,组织上已经答应给办户口。李开田说:“我们是种地的,到城里什么也不会干,白吃饭,我还是要在家种地。”

1985年秋,庄新民离休了,他带着一家三代人来到横河村,面对明德英,他长跪不起,“娘,儿来看您了!”母子俩紧紧抱在一起,那时他们已经分别44年了。

1995年,明德英病逝。庄新民在家中设了灵堂,全家人向山东方向跪拜。庄新民不顾年高体弱,在灵堂里跪守了整整一个星期。


还原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

 寻找电影《上甘岭》中的原型人物,同样也是费尽了周折。张连长原型叫张计发,他告诉关捷:由于敌人封锁太严了,山上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一滴水。没办法,最后战士们只能喝自己的尿。由于长时间不喝水,加上身体有炎症,排出的尿由黄变红,最后由红变成流脓。即使这样,那也是救命的尿呀!大家把自己的尿先让给伤病员喝,可受伤的战士们说什么也不肯:“我们都这样了,可你们还得打仗,如果你们不喝,我们就自杀。”

关捷问张计发老人:“上甘岭电影里那个在坑道里唱歌的卫生员有原型吗?”老人一拍大腿:“当然有呀。她叫王清珍,那年才19岁,一个人要照顾30多个伤病员,有的伤员高烧排不出尿,膀胱憋得不行了,当时山上没有任何医疗设备,最后没办法,她只能用吸管一点点给伤员把尿吸出来。”老人一边说一边流泪 ,“当年她可是19岁的大姑娘呀,可为了战友的生命,做了世界上最难的事。原来的电影里没有她,战士们不干,没有她就没有我们,所以电影后来把她加上的。”

听着这些不为人知的战斗故事,关捷愈发不可自拔。天覆地载,风物依旧,山河是土地的脊梁,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这些共和国的功臣,永远值得铭记。

为了把采访用具带全,多带些途中必读的经典参考书籍,旅行箱空间不足,他春秋、夏、冬各带一件衣服。有时在北疆采访完还没有回家,他就直接坐上了开往南海之滨的火车。严寒中,踏着黑龙江的雪,眉毛与帽子挂满白霜,关捷敲开电影《奇袭》中方勇的原型张魁印老英雄家的门;酷暑中,承受海南岛的热浪,与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的原型王时香老人家攀谈……上世纪90年代,信息传递还比较缓慢,加之社会或个人变迁,资料可靠性有限,往往为了寻找一位英雄原型,需要去几个省市。即使这样,也有一部分采访对象没有着落。

比如,为了寻找电影《鸡毛信》中海娃的原型秦玉根,关捷在华北地区顶着雨,先后走了两个乡镇,却都徒劳而归。他仍不死心,又跑到当地干休所找老干部继续“唠”。当听说秦玉根多年前好像在20公里以外某个小乡镇曾住过一段时间时,他顾不上吃午饭,拎起背包就往外跑。郊区车时间段已过,没办法只能打一辆黑车前往,结果距目的地还有5里路时,司机敲诈了他双倍车费。可当他满怀期许地向镇政府了解秦玉根这个人时,却被对方告知,该地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类似的情况偶尔会遇到,关捷也常常心有余悸,往往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猛然想起,也会后怕。但他却从未退缩。尤其看到有些英雄原型的身体已不能自理,或记忆力减退,为了尽早抢救到这些无价之宝,他风餐露宿奔赴采访地的脚步更快了。白天采访如陀螺般,夜晚赶紧把那团情感燃烧的火焰,演变成文字。同时,他拒绝任何公文式的概括和拔高,而是依据大量的实地采访,用原汁原味的事实,真诚与朴实的情感与文字,写出那些峥嵘的岁月,那些传奇的人物。常常写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黎明已悄悄溜到电脑屏幕上,新的一天的采访又开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时三年多,关捷终于将《地雷战》中赵虎的原型赵守福,《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原型杨育才,《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陈二妹等,一共21名英雄原型,全部面对面采访完毕。

关捷将这些银幕上的人物褪去油彩,还原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


“这是我得的最高的文学奖项”

1995年1月,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关捷的《寻找英雄》。《光明日报》用一个整版篇幅报道他采访英雄的故事;央视推出“焦点访谈”特别节目——关捷“寻找英雄”。之后,《寻找英雄》先后再版重印4次,累计发行量高达15万册。2012年最新版本问世后,该书进入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

2003年冬天,开国名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再次接受他采访,老人家说:“十年不见,你身上依然有当年的精神,我欣赏你,我要送你一支钢笔来奖励你。好好为国家为人民写作。”说罢,把印有“向守志”三个字的钢笔递给了关捷。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关捷策划并主持了《沈阳日报》的“开国将帅故乡行”栏目。他深入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的故乡,通过他们的乡亲、族人、后人,还原了立体的、多方位的英雄们。比如,朱德回乡时,土里土气的乡下娃子们把他当成一棵老树,在他身上爬上爬下,在孩子们眼里,根本没有总司令的概念,他就是一位农家爷爷;彭德怀回乡时,看到有孕妇挑担,他下了吉普把孕妇请上车,自己挑起了那付担子;刘伯承雨夜翻身下床,硬是把警卫战士拽进了屋;贺龙对家乡政府说:“不要搞我的纪念馆,把我的老屋子改成学校,让娃子们进去读书……”;陈毅回乡,与人们合影,一把将满身面粉的工人拉到自己的身旁;罗荣桓面对乡亲们送上的脏兮兮的茶碗,说:“我要喝完这碗家乡的茶”;徐向前拒绝两个姐姐要他办私事的要求,尽管两个姐姐的儿子跟着他闹革命牺牲了,他仍是要对她们说:“人民不许我这样做”;徐海东听说侄子们给家族里的烈士修墓,有政府帮忙,有乡亲们前来祭典。他回到老家后,深深向家乡人鞠躬、道歉,他说:“对不起了,我徐海东骚扰了大家”;王树声寻找多时,终于见到当年以自己儿子的命换来了他的命的周大娘,他不顾年迈体衰,连鞋袜军装都来不及脱,跳入河中,游到对岸,大将军水淋淋地跪在那个白发的老妇面前,哭着叫:“娘,你的树声儿回来了……”

这年年底,这些采访作品由辽宁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开国将帅从这里走出来》一书于2012年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金色年华出版工程”。关捷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到这些性格迥异的英雄,战场上浴血奋战、和平年代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书写戏剧老英雄李默然,再现几十年为中国劳工、战俘向日本索赔的民族英雄童增,同样倾注了关捷大量的心血。关捷与儿子关霄汉合写的《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让人们看到还原后的英雄——那个临终前向祖国方向敬礼的战士,他对西去的云彩说:“请代问我的祖国好!”那个为探测火力不惜被美军打成筛子的战士,他说:“我值啦,敌人的火力点暴露啦。”那个身中燃烧弹大声命令战友对自己开枪的战士,他说:“送我上路,我在天上保佑我们的人民!”那个双目失明爬了一夜回到我军阵地的女战士,她说:“战友们,我完成了任务!”

2016年,这本书获第九届辽宁文学奖。180师在成都健在的百余位老兵,送给他们父子亲手制作的“中国军马奖”奖牌。这让他和儿子非常感动。关捷说:“这是我得的最高的文学奖项。”


拳拳的爱国之心

面对关捷的成功,有些人认为是作品选材助力,有人认为是他的写作才华夺目。殊不知,一部作品能够真正在读者心里生根发芽,并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定是触动心弦的那份深刻感动。我们华夏大地,因有抗日英雄杨靖宇、抗美援朝的邱少云,并有千千万万名像红嫂一样的平民英雄,才有了伟大祖国今天的辽阔疆土与持久的和平。无论是谁,拳拳的爱国之心永远不可丢掉。

    最近,关捷正在给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定台湾》结尾。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他,依然工作在采访第一线,有时甚至一天要完成三项采访任务。进了家门,腰、腿也常常感觉疲惫,有时,想给自己倒杯水也懒得动。可每当他的目光与老兵们送给他的“中国军马奖”奖牌相遇时,他全部的疲惫便随即消失了。如同他在诗歌《黑骏马》中塑造的黑骏马那样,“它将长夜穿成了黑色的长隧道一路奔驰而来,长啸数声,每一声都是风中的惊雷。”他用无声的笔,向历史深处的英雄人物,发出阵阵惊雷似的呼唤,其可圈可点的成就,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笔者即将结束对关捷的采访时,他的手机响了,《党建》杂志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拟精选他的《寻找英雄》中的系列文章予以重新发表,这期见刊的第一篇文章是《张连长的来信》。听到这个消息,关捷用他那磁性的男中音兴奋地对笔者说:“树高千尺,源自根深。寻找英雄这个课题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会一直写下去,这既是我写作的意义,也是我生命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40105200526.jpg


附:

    “是记者,也是作家;有责任担当,更有英雄情怀——他就是关捷。”这是作家马丽萍撰写的短篇传记文学《关捷与他的英雄方阵》中的开篇。

    日前,沈阳作家马丽萍发表于《中国青年作家报》上的这篇《关捷与他的英雄方阵》获辽宁省第十届传记文学奖。捧着奖杯的那一刻马丽萍说:“关捷先生25年的寻找英雄的事迹感染了我,他的意志和深情打动了我,他值得我写,今天获奖的荣誉属于他。”

    在《关捷与他的英雄方阵》,马丽萍从“不能枉担记者的称号”、还原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这是我得的最高的文学奖项”等几个侧面和维度,采写了沈阳日报记者、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关捷先生寻找英雄、弘扬英雄、笔耕不辍的精彩记忆以及他在多年的记者生涯里那些令人难忘、感动的点滴瞬间。

    在《关捷与他的英雄方阵》里,读者不仅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走进、了解关捷先生笔下的英雄和故事背后的故事,透过关捷先生的经历、作者的文字风采自然而然地聆听、游曳在那些如诗如歌的人生体验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