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抗日敌后斗争如火如荼。当年8月,晋察冀军区2分区以边区子弟为主要成分,以红军首长机关警卫连队为基础骨干,组建了19团,全团2000余人。
19团主要活动在山西盂县地区,依靠盂县人民的支持,在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秋季反“扫荡”、1942年反“蚕食”、1945年战略大反攻斗争中,充分发挥游击战争优长,与日寇殊死缠斗,被誉为“势如破竹19团”。
提到19团,就不能不提19团建团初期的三位英雄团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我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名单,李和辉、熊德臣、刘桂云三位烈士名列其中,他们正是“势如破竹19团”前三任团长。三位团长站着是一杆旗,倒下是一座山,并以这种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壮举,为19团注入了英雄之魂,赋予了制胜的能量。
首任团长李和辉,带出了19团的硬朗作风。了解部队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指挥员有什么作风,部队就有什么作风,指挥员的作风就是部队的作风。
李和辉个头敦实,脸色黝黑,打起仗来沉着果敢,有股子猛劲,在战斗最关键时刻,往往从警卫员手里要过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直奔敌群,势不可当,被人们称为“黑老虎”。又因擅长率部夜战,亦称“夜老虎”。
当年山西盂县一带的日伪军都怕李和辉,甚至谈“虎”色变。晋察冀当地民谣唱道:“黑老虎一下川,鬼子汉奸就傻了眼。”
19团首任团长李和辉
李和辉来19团前,先后担任过八路军总部特务团3营营长和晋察冀2分区4、6大队长。大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机场、护送白求恩大夫过封锁线,背后都有他矫健的身影。1939年春,面对日寇对北岳地区发起的9路围攻,他带部队把守石咀前哨,左胸被子弹击穿、口吐鲜血仍与敌鏖战,被八路军评为优秀党员和模范营长。
1939年秋成立19团,一身战功的李和辉在众多人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这支正规大团的首任团长。政委林接标、副政委曾美、政治处主任杨世明,也都是从红军总部机关加强过来的优秀指挥员。
1940年3月,李和辉不负众望,率领刚成立半年的19团首战告捷,歼灭伪军新2师师部及其一个团,俘虏伪副师长以下一批汉奸。
不久,李和辉再率19团阻击进至五台县东南柏兰镇的1200余名日伪军。面对妄图撤逃、猛攻我侧翼1营2连阵地的日寇,李和辉在密集枪声中对着1营长黄永山大吼:“黄猛子,去增援2连,决不能让鬼子跑了!”
大个子黄永山,担任过毛主席的警卫班班长,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战友喜欢他,叫他“黄猛子”,日本人惧他恨他,叫他“黄蝎子”。听到李团长呼喊,黄永山立即带着3连7班冲了上去。关键时刻,副政委曾美也率2营跟上来,抢占了左侧高地,将敌人死死堵住。
恶战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19团一次次顶住了敌人的疯狂冲击,双方战成了胶着状态。
余晖就要散尽,李和辉剑眉紧锁,脸上露出不安神色,暗想:弹药马上就打光了,再这样磨叽下去可不行。于是朝着部队大喊:“冲上去,消灭敌人!”然后率先蹦起。就在准备冲锋的一刹那,李和辉腹部突然像被硬物重击了几下。他下意识捂住肚子,血立即从两个弹孔里涌了出来,肠子被打穿了。
副政委曾美闻讯赶来,把挣扎着坚持指挥的团长抬上担架。李和辉只说了句 “接替我指挥”即昏厥过去。
曾美暂时稳住部队,仔细观察敌人,发现日寇正在以少数伪军作掩护,手忙脚乱地往后撤。原来是“麻秆打狼两头怕呀!”于是抓住战机,朝黄营长打着手势叫道:“猛子,大家上刺刀,咱们居高临下冲过去,给团长报仇!”正憋着火的黄永山大臂一挥,带着19团1、2营的战士,一阵风般地杀了下去。
乱哄哄刚想开溜的日伪军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立即如鸟兽四散。伪军大部逃跑,日寇悉数被歼。这一仗,19团在不利情况下反胜,歼敌200多人,缴获一批军用物资,受到分区表彰。
几个月后,正在医院养伤的李和辉听说八路军要打大仗,心里惦记着19团,伤未愈就急忙跑回了部队。
当时,全国抗战形势紧张,国民党军正面战场连连失利,士气低落。为配合作战,提振信心,八路军前方总部决定在华北敌后地区发动一场以破坏正太铁路线为重点的进攻战役,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19团作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主力团,自然是百团大战主角之一。 以铁汉著称的团长李和辉不顾身体虚弱,拄着拐杖,忍着伤痛对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谁劝他回医院休养就跟谁急。
常言道,有什么将就有什么兵。得知这回要主动出击打鬼子,对日本侵略军有深仇大恨的晋冀子弟个个摩拳擦掌。
19团的任务是和2分区特务营、4分区5团及冀中炮兵两个连组成右纵队,打击娘子关、磨河滩、上下盘石、移穰地段各点日伪军,并破坏附近铁路、桥梁、车站及隧道。
8月20日20时,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一颗颗红色攻击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夜空,各路人马如猛虎下山,扑向日伪军盘踞的车站、据点,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响彻正太铁路全线。
19团首先对巨城发起猛烈攻势,部队越过城下铁丝网,三次冲锋攻入巨城和移穰车站,破坏了部分车站设施,与日伪军展开殊死争夺。至翌日中午,又一举攻占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三晋门户娘子关,将娘子关至乱柳地段的交通和通信完全阻断。
娘子关曾是日军师团司令部驻地,战略地位重要,当胜利旗帜在娘子关飘扬的图片与消息在各报刊登后,全国军民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23日,19团再次攻入移穰车站,炸水塔、扒铁路、毁桥梁,切割电线500多斤。5天后,又乘胜攻入磨河滩车站,炸毁日军水塔2座、铁路1.5公里、石桥5座、隧道2条。
激战过程中,李和辉旧伤恶化,还感染了斑疹伤寒,身体每况愈下,几次晕倒在战场上,醒来后继续指挥作战,终因身体严重透支,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缕火焰。8月31日,这位英雄团长在被送往医院途中牺牲,年仅25岁。
李和辉团长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杀敌精神,深深感染了19团2000多名将士。他们把敬爱的团长埋在了盂县黄树烟驻地后,又投入新的战斗。
继任团长熊德臣,打出了19团的最高荣誉。军不可一日无帅。李和辉牺牲后,2分区首长立即研究19团团长人选问题,军分区司令员郭天民力主由副参谋长熊德臣担此重任。
熊德臣是1926年2月入党的老同志,心细如发,吃苦耐劳,能打仗、会带兵、威信高,善于从战斗中总结经验,上下都信得过。1936年红军西路军远征失败,熊德臣所在的88师只剩3人。他带伤夜行晓宿,千里走单骑,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延安,足见其意志是何等坚强。
熊德臣这次临危受命,一上任就指挥19团打了漂亮仗。从9月2日开始,19团根据八路军总部下达的“百团大战”战役方案和分区部署的作战行动,与2、5、16团一起组成了西路军,向盂县及寿阳以北拓展,进攻该地区内敌军据点。
当日,19团猛攻盂县以东敌东会里据点,经数小时激战,攻克敌堡垒两座。盂县日军一个中队紧急出援,抢占了东会里以西的蘑菇岭。
敌变我变,熊德臣和政委黄文当即调整部署,以小部兵力从正面牵制蘑菇岭之敌,主力则迂回至敌人侧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敌,连续组织了4次冲锋。在两面夹击下,日寇出援中队迅速被歼,19团却无一人伤亡。
9月5日下午,19团乘势转战下社镇据点。守备据点的日军已成惊弓之鸟,仓皇南撤,先撤到了上社镇,与驻扎在这里的日军会合后,继续向南再逃兴道村。
为力歼逃敌,熊德臣指挥19团和军分区特务营连夜紧追不舍,并令预先进至神泉、普田地区的1营截断日军向盂县回窜的退路,将敌团团围住。
6日一早,19团在兴道村北两面山坡高地向日军发起猛攻,经两个多小时激战,在南河滩将这股敌人大部歼灭,日军中队长当场毙命。残敌80多人东逃罗里掌山,复又陷于我军包围,仅剩40余人趁浓雾于9日夜逃回了盂县城。
在11日至22日期间,趁盂县敌人固守不敢出战的机会,19团继续收复了盂县和寿阳地区内的一些敌人据点,破坏公路,筹集粮食,开展地方工作。
23日,日寇从晋冀两地的井陉、阳泉调集了兵力,猬集在滹沱河右岸,在飞机掩护下,企图渡河与我决战。19团奉命和5团凭借河床阻击敌人。
翌日,企图渡河的日军多次发起了猛烈冲击,均被19团和5团击溃。激战中,19团人人当先,杀声震天,副团长刘东纪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日军连攻数日,未能越雷池一步,不得不放弃渡河,退回阳泉。
10月上中旬,日寇抽调了更多兵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百团大战由破袭正太铁路转至粉碎敌报复性“扫荡”作战阶段。
10月13日,晋察冀地区日伪军1万余人采取稳扎稳打、依靠据点推进战术,分10路进攻,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实行残忍的“三光”政策。
针对日寇的反扑,熊德臣团长率领19团打响了攻占河口、西天和、满井、横墙湾、黄土嘴等5个日军据点的战斗。恶战中,19团灵活机动,杀进杀出,与敌周旋,为反“扫荡”作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8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八路军在5个月的百团大战期间,打破了日寇“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布局,戳穿了其正太铁路沿线“不可接近”的神话,使其制定的“囚笼政策”破产。
在百团大战中,熊德臣指挥19团连续参与大小战斗几十次,纵横数百里,最多时九天九夜不睡觉,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重的作战任务,歼敌数千人。威震日伪胆,扬名晋察冀。
12月下旬,百团大战临近尾声,19团众望所归,被晋察冀军区正式授予“势如破竹”19团荣誉称号。
百团大战后,熊德臣升任2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继续指挥19团战斗,不幸于1941年7月河北平山县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三任团长刘桂云,赓续了19团的战斗风采。熊德臣牺牲不到一个月,4分区5团副团长刘桂云来到了19团,担任19团新团长。
刘桂云是湖南茶陵人,不仅以骁勇善战见长,还以爱护同志著称,对伤病战士嘘寒问暖、喂饭擦澡是常事。有名排长牺牲后,他将排长留下的孤儿带到身边,像亲儿子一样抚养教育他。
战斗间隙,他对个人学习抓得很紧,和战士们一起上识字班。他的文件夹里总藏着一本《学生字典》,一有空隙便掏出来埋头看一阵子。随着阅读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他的发言总能有根有据,以理服人,就连部队机关的知识分子也都对他刮目相看,十分佩服。
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自幼没有念过书。刚参加革命时,只知道埋头苦干,猛打猛冲……今后,我要求政治上的进步,努力学习文化。”
知识就是力量。好学上进的刘桂云,打起仗来总有一股巧劲。1939年8月,他率部在平山县打伏击,不仅将日军板治大库中队150人消灭,还缴获了卡车4辆、马车28辆,以及其他大批物资。
他走马上任后,与政委廖鼎祥一起,大抓19团思想作风建设。19团就像其荣誉称号一样,势如破竹,一跃成为晋察冀军区部队主力。
1942年9月,根据晋察冀军区“变敌占区为游击区,变游击区为根据地”的作战方针,刘桂云率19团进入盂县和寿阳地区,负责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盂寿地区是晋察冀边区连接晋西北、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枢纽,也是晋察冀边区的粮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日军侵占这一地区后,到处构筑碉堡,封锁沟渠,制造“无人区”。
19团进入后,面对四五倍于己的敌军无所畏惧,紧密依靠当地群众,机智巧妙地打击敌人,在一个月内9次突破日军大合围,很快便站稳了脚跟。
12月中旬,刘桂云率19团驰援盂县麻河驿粮站,在盂县东北的青羊岭与日军展开激战。面对敌人的三面围攻,他巧妙布兵,灵活击敌,一天连续打退了日伪军17次冲锋,歼敌200余名,并将日军大队长打成重伤。
1943年春,19团接到群众报信,100多日伪窜到盂寿四楞山抓了百姓,抢了牛羊,烧了房子。刘桂云怒不可遏,亲率19团赶往营救,在四楞山将这股敌人聚歼。
此后,当地民众便流传起一首民谣:“英勇善战的十九团,和鬼子血战在四楞山,战斗打了多半天,消灭鬼子一百三,夺回咱羊群一千三……”
经过10个月的艰苦斗争,19团胜利完成了开辟盂寿根据地的任务,建立抗日政权130多个,保证了晋察冀军区与晋西北、晋东南、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交通线的通畅。
在艰苦的敌后斗争中,刘桂云多次负伤,还得了严重的胃病,分区首长决定留他在根据地休养。但刘桂云和前两任团长李和辉、熊德臣一样,就是舍不得19团,坚决不愿脱离杀敌逐寇、疆场挥戈的生活。他向组织表示:“只要心脏还在跳动,生命仍在飞扬,就决不能病在卧榻上,倒也要倒在前线。”在他的执意要求下,分区首长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9月10日,19团获悉西烟据点日军将押送被捕的3名同志和一批军用物资赴盂县县城。决不能让鬼子得逞!刘桂云不顾身体虚弱,躺在担架上指挥19团打响了黑石窑伏击战,只用40多分钟就全歼日军和部分伪军,救出了被捕同志,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60余支,子弹2万多发。这次战斗被晋察冀军区作为模范战例通报表扬,19团被聂荣臻司令员口头嘉奖。
接着,为解决粮食困难,刘桂云又率19团攻打盂县东郭湫等日军据点,夺得粮食4万余公斤。
鬼子气急败坏,对19团恨之入骨,从太原调集了700名日军和800名伪军,多路围攻19团,斗争形势陡然变得险恶。
10月11日夜,刘桂云带领19团4连与侦察连一个排突围来到盂县境内炭窑岩,因连日作战,非常疲劳,便决定宿营,不料当晚被日军包围。
第二天拂晓,枪声从四面响起,刘桂云意识到情况严峻,立即带领4连向后山突围,抢占制高点。当他冲上山坡时,突遭日军机枪扫射,不幸连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
刘桂云牺牲后,遗体被当地群众秘密保存了起来。日军听说后,采用搜山和张贴布告等方式到处寻找。可是老百姓宁死不交英雄遗体,日寇无奈,只好烧杀一阵,悻悻退去。
1944年底,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盂县大独头村的后山上,为刘桂云烈士修建了一座纪念塔。
在革命战争年代,奋斗与牺牲结伴,抛头颅、洒热血的事经常发生。但19团连续三任团长相继战死沙场却实属罕见,足显抗战期间19团面临的斗争环境异常残酷,具有的战斗精神绝非一般。
三位团长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晋察冀干部,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九死一生的老红军。
李和辉是江西吉水人,1929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过直罗镇战斗、山城堡战役。
熊德臣是河南光山县人,1926年2月入党,1936年10月在西路军西征途中的倪家营子被马家军包围,一场血战后,他担任副师长的30军88师打到只剩他和政委郑维山以及警卫员“小箩筐”3个人。
刘桂云是湖南茶陵人,1929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二方面军参加了长征,随八路军359旅东渡黄河进入冀西平山县,一直与日寇英勇作战。
从三位团长的战斗历程看,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是爬雪山、过草地,久经生死考验的忠诚战士,都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因此,在他们的带领下,作为边区子弟兵的19团,从建团伊始就流淌着红军的血脉,传承着长征的基因。
三位团长各自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李和辉的勇猛,熊德臣的细致,刘桂云的灵活,这些难得的战斗品质,都为19团注入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
在三位英雄团长的熏陶影响下,19团越战越勇,最终形成了亮剑争雄、血战到底、节节胜利、势如破竹的部队作风。
《烽火战旗扬》创作组:叶征、欧阳青
【附录】
战旗名称:势如破竹19团
授旗时间:1940年12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19团
授旗领导机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1937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以晋冀当地游击队为主编成5大队,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3营几个连队编成6大队,第4军分区以115师343旅685团2营6连大部扩编9大队;1939年9月,晋察冀军区在5、6、9大队各抽调一部,在河北省平山县卸甲河编成第2分区19团,其中,6大队为1营,5大队为2营, 9大队为3营;1944年10月,为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第2分区19团;1945年9月,为晋察冀军区冀晋(赵尔陆)纵队2旅6团;1946年8月,为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独立1旅1团;1947年11月,为晋察冀军区北岳军区1纵队1旅1团;1948年5月,为华北军区北岳军区1纵队1旅1团;1948年8月,为华北军区第3兵团1纵队1旅1团;1949年2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20兵团66军196师586团;1950年10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196师586团;1985年全军整编,转隶天津警备区,为196师586团;1998年9月,缩编为天津警备区摩步196旅1营;1999年9月,为北京军区陆军第24集团军摩步196旅1营;2003年,为北京军区陆军第65集团军摩步196旅1营;2017年为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1营。
【本文版权归《烽火战旗扬》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