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巷,是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上中山桥江中洲上一个人数不多,面积不大的居民区,已消失在九龙江中多年了。      

       20 世纪 60年代。我家就住在中山巷里一座只居住四户(李凤翱支队长,申子孝参谋长,蔡排长和我家)的小二楼。这座楼是福建省公安总队龙溪支队驻防漳州市部队大院之一。也可称之为“微型部队大院”还是比较恰当的。 当年,中山巷,当年大约居住了多少居民?我已记不清楚了。这个江中洲,我所知道的地名之一叫中山巷(侍御巷)。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即朦胧又难忘的童年时光。在梦里,我经常回到童年、少年时期的中山巷。那里有难忘的发小李榕丽大姐一家人,还有我们一起在九龙江畔学游泳嬉闹的周俊人,衣闻讯,陈明水等小学同学们。在我断断续续的生活记忆中,九龙江上的中山巷有我难忘的春、夏、秋、冬的往事。

       春天。生活在中山巷勤劳的居民,为了拎回一桶比较纯净的九龙江水饮用。早早就起床,有赤脚的,有的穿人字拖鞋走两步,拎起木桶或铁桶,抬头仰望着启明星来到江边,高高地挽起两个裤腿,从沙滩由浅入深地趟着走到江里。然后,用水桶底,在流动的江水上摆动几下,象征性地把江面上的漂浮物划走,然后,双手一翻手腕,顷刻间水桶底朝上,桶口向下扣入江水中,随即两个桶慢慢沉入江水里在水中翻动着涌入了一桶水呈桶口朝上时再用力拎水桶出水面,转身向岸上走去。刚开始水桶在江水中还有点浮力,不那么沉,桶底一出水双手就感觉到有分量了。两个大臂夹紧,双手紧紧地拎着桶粱,迈着小碎步从沙滩走出顺着青石板的小道回家,来到水缸边放下水桶,腾出一左手,右手拎起水桶,在靠桶底三分之一的位置,左手接过桶粱,缸沿托住桶,右手抠住桶底向上用力,一桶水就倒入了水缸,此时看到拎水桶的双手指已经被桶粱勒的变形发白。根据水缸大小再来回拎几趟水,一天的生活用水就够用了。遇到九龙江涨大水就把拎回的浑水倒入水缸,再扔几块明矾,搅动一下一会沉淀后,水就是透明干净的饮用水。

       上学的小学生,背着单肩书包,那急匆匆的脚步,顾不上观赏各家各户窗户台摆放的绽放水仙花,仙人掌;石板小道边的龙眼树、芒果树在吐新芽发绿叶。空气中,飘来带来薄薄水雾的香甜和清新,好一派人间仙境。

       夏天。沙滩上,城里不同年龄段的很多人来到中山巷游泳。江面上,漂浮着各种颜色的救生圈,穿着泳衣、泳裤的男女老少,在江水中激流勇进、一沉一浮、时隐时现。我更忘不了和发小榕丽大姐在水中撩水嬉闹。这时的人们早已忘记台风和洪水给小巷带来的灾难。

       7月16日,是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漳州市组织各界人士来到九龙江边,声势浩大,锣鼓喧天。在中山桥下,参加纪念活动的游泳者,游在水中扶着标语牌,在九龙江中畅游,尽情地沐浴在阳光下,陶醉在绿色的九龙江中。

       秋天。水果成熟的季节。负有“水果之乡”美誉的漳州市果农是很拥军的。中山巷里辛劳的邻居。清晨,已经把装满时令水果的小竹筐,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到我们居住的墙根下,等待着小楼内的部队家属来取。新鲜水果肉汁的甘甜沁透到我们的心间回味无穷啊。

      冬天。小巷里的屋子里比户外寒冷。老阿公、老阿婆身穿长衫,拎着小竹椅,围坐在朝阳的墙根下,手捧着竹编的小火炉,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和火炉的温暖。在那带着微微凉气的寒风中,大自然透出了阳光的温暖。

        中山巷(侍御巷)。在九龙江中有着独特地理位置和秀丽的自然景观。它四面环水,在九龙江中的形状俯看有点像中国版图上的台湾省。

        九龙江上的中山桥(当时也有称之为老桥的)。中山巷,就是从这个江中洲的上游端依托南北穿岛而过,一年四季都生长着许多种亚热带果树和花卉,如:荔枝树、龙眼树、桑梓树、番石榴树,芒果树、木瓜和在不同季节开放着香味清馨的白玉兰花,香味淡雅的水仙花,黄白颜色和铁锈红颜色的菊花、蓖麻、苦楝子树,还有那树根像胡须扎人地里的老榕树,还有那随处可见盛开着粉色、红色、淡紫色的三角梅花。

        中山巷下游处,生长着一株让七八个小孩都抱不拢的大芒果树,每当芒果快成熟的季节,一般也是台风即将来临漳州市的时候了,只要是等到台风刮过中山巷后风一停,我们这些居住在中山巷的小孩子们就像蚂蚁出洞穴一样纷纷从各自的家门口聚集到这棵芒果树下到处捡被台风刮掉下来散落在地面上那些显得青涩不成熟有点发硬的绿芒果,我们将捡起来不熟的生芒果各自拿回家后埋进装有干稻壳的纸箱子里,这些青涩不熟的生芒果只要在箱子里捂上几天就会捂熟的,这时我们再打开纸箱时就能闻到芒果那所特有的淡淡果香味,此刻我们用小手顺着果香味从纸箱子里摸出那捂熟的芒果可以看见芒果皮已变的有点淡黄色或掺点浅红色,握在手里已能感到芒果捂的都有点软了,我们只要将芒果用双手来回搓几下,咬个小口吸干芒果汁再剥皮一点一点吃果肉。我仅从中山巷里生长出的水果种类,来看漳州市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盛产各种水果的闽南城市,不愧为“水果之乡”的美名。

        漳州市民间祭拜祖先的民俗,北方人听不懂的闽南话,中山巷里邻居称呼部队家属是“解放婆”,称呼我们这么大的小朋友是“解放崽”。老阿公挑着小火炉子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热汤圆时那诱人的喊声,常现于眼前,回荡在耳边。难忘的口味之一有,肩挑卖麦芽糖和牛皮糖的小商贩,在巷子里,一放下挑子。立刻就会围上一群小朋友拿着一分钱或牙膏皮换回一点麦芽糖和敲下来的牛皮糖。换回大一点的牛皮糖,就用小扁铲和小铁锤再断几小块,小朋友或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

       漳州市在九龙江的南岸,有一座南山寺,那悠扬的钟声,文化大革命时期,依然香火正旺;还有那寺里和尚有着正骨的一流手艺,造福老百姓及时缓解了骨折的痛苦和断骨正位。农历冬至,全家人在火炉边围炉的民间习俗,标志着一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好日子。

       每年,漳州市都有台风和涨大水,在古老灰色的建筑房屋基的粗糙石块上,墙上,残留着洪水来袭时淹过的水印迹。走在中山巷随处可见居民陈旧的雕花木窗和光滑的青石板路面。

        九龙江水环绕着中山巷,江面上游漂来连成串的长长竹排还有那身穿蓑衣的渔翁和船帮上站着叼鱼的鸟;中山桥、中山巷、觅食的燕子时闪时现。夕阳的沙滩上,天空中飘着不动的风筝,劳累一天板车夫自强不息地一招一式的南拳,处处体现令人羡慕的强壮身影。绿色的江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描绘出闽南地区人间的和谐温馨。

        童年的中山巷,给了我人文知识的启蒙。我参加工作以后,在不同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到:中山桥的来龙去脉。中山桥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初为浮桥,宋嘉定元年(1208年)改建为石桥,几经修葺,1925年始用钢筋水泥改造,初拟名“南薰桥”,次年秋落成,适北伐军人漳州,改名为“中山桥”,并建桥亭。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桥并禁止通行。现于西侧重新建一座步行桥。中山桥“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红卫兵桥,烧灰巷“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红卫兵桥1巷,侍御巷“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红卫兵桥2巷。

       中山桥从北至南原有烧灰巷、侍御巷、船寮三个江中洲及民居。现烧灰巷与防洪堤之间已填平,房屋基本拆除;侍御巷(中山巷)因阻碍行洪,已全洲铲除;船寮因与江岸的河道最先淤塞,与江岸连成一片,得以存在。

       在此,衷心地感谢李榕丽大姐和撰写中山桥相关资料作者帮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