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十载光景,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回到久别的草原小住,睡在温暖升腾的土炕上,半梦半醒之间,竟觉得自己仍睡在京城那二十六层的公寓里;回到京城,洗掉一身疲惫,把自己裹在细软柔和的鸭绒被里安睡,晨钟鸣响的一刻,忽然感觉闻到了故乡老屋灶台飘出的微熏的烟气。

  醒来,总是有同一种疑问跃出心海:我身在何处?

  十年前,背负繁复的行囊,踏上南下的火车,到远方参军求学。在去小城派出所办理户籍变更时,望着户籍管理员在户口本上按下的鲜红的“迁出”印章,心,蓦然惆怅——从此以后,我对于小城,就是一个行色匆匆的旅人。那曾经荡漾着我无数欢笑和悲伤的碧草花海,将成为我日记中回忆往昔的某个段落。

  当时我还想,迁出的是我的身体,留下的是我的灵魂。

  三岁时,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五人从秀水江南到塞北草原投奔父亲。初到那里,一切陌生得近乎恐怖。小朋友们拒绝和我玩耍,还成群结队在我身后喊:咱这来了个江南佬,说话就像小鸟叫。我哭着央求母亲带我回江南。母亲对我说:这里才是我们的家啊!那时我无论如何都不承认,黄沙漫天的小城,会是我的居所。我执拗地认为,有山有水有莲蓬的江南才是我的故乡。

  人的思想很难经得住时光的推敲,况且是年少的思维。在随着草原萨日朗花一季枯一季荣的时光流转里,十五年的光阴在小城的上空如白驹过隙。十八岁的我,已是地道的塞北小伙。塞北的生活习惯、塞北的口音、塞北的性格,甚至连容颜都带有塞北粗犷的印痕。儿时,曾经让我哭喊着要回归的江南,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片梦中的美景,再也勾不起我浓烈的怀乡情结。

  迁出的何止只有身体?

  可我总是强迫自己相信:生活三年的秀水江南可以从记忆里淡出,因为我只是简单的路过。可生活十五载的塞北草原,养育了我,塑造了我的塞北草原则是我生命中虬劲的根,我是它不折不扣的原乡人。

  现在塞北小城真的还属于我吗?我还是他的原乡人吗?

  “十一”长假,我回草原探亲。闲暇时,一个人在小城新修建的“迎宾大道”上徜徉流连,望着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楼宇,不禁发出了“今夕何夕”的感慨。当我沉浸小城繁盛景象当中时,一辆捷达车停在了我身旁。“朋友,请问你去工商局怎么走?”小车司机一声友好的询问,让我顿时语塞。我迅速地在脑海中寻找曾经存在的工商局的具体方位,可它像遁形一样,无影无踪。我吱吱唔唔半天,才告诉人家工商局的大概方位。司机师傅浅笑着对我说,“你也不是这里人吧?”“我,我只是路过。”这几个令人心旌震颤的字还未说完,一股酸楚的清愁刹时漫延心胸。

  曾经在异域他乡无数次吟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千里草原闪着金光”的塞外少年,是怎样的把塞北小城珍藏在心里最深最温柔的一角;怎样地在星繁月朗的深夜或是风沙漫卷的黄昏怀想着小城的繁花谢树、毡包和勒勒车;甚至在京城的某个角落,看到长满青草开满鲜花的芳草地,都想对所有的人说,这样的景象在我的故乡多得就像天上的云朵。可是,可是现在,司机师傅的一声关于小城的询问,竟让身处故乡土地的我,对故乡的面容全盘模糊起来。感觉自己身处无垠的沙漠中看海市蜃楼,像是拥有,其实身居世外。小城于我,已渐行渐远,远得我只有站在十年之外,追忆着它昔日的旧景,观望着今日的盛颜。如今的小城我已不再熟悉,那么已阔别小城十载的我,小城是否还会忆起?

  小姐姐家的九岁的女儿,对我已很陌生。每次见面,她都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喊我一声:舅舅。那一声呼唤,少许亲情,多数礼貌,竟让我顿生“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多年以后,现在还在她心中存在一丝温情的舅舅,恐怕要变成一个简单的“符号”。亲情尚且如此,怎敢言及其它?

  渐渐疏离的何止是一方水土!

  那么,哪里才是我长久的憩栖地呢?是北京吗?

  在北京的房子、在北京的工作、在北京的户口、在北京生长的爱人,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我:你就是北京人了。可我却不愿也不能承认这样的现实。

  从单位乘公交车回家。闲来无事,就信口问坐在身边的老者,这路车末班是几点?老者回答说是夜里十一点。随即他就问,小伙子你家是哪里的?我说北京。那你不是北京生长的吧?口音不是北京的。老者自问自答道。我笑问,那您说我是哪里的人呢?老者说听不出来。我告诉他我是内蒙人。老者竟满面的诧异。笑着对我说,我在内蒙插队多年,去过好多地方,你的口音不像任何一个地方的!我笑问,那我的口音像哪里的呢?老者说,哪里的都不像!一瞬间,莫名的凄凉从心底翻涌上来,一直以来固守的灵魂家园,倾刻间就被一句听似无关紧要的话击得七零八落。公路两旁绿化带的草香依旧迎面扑来,却不再能勾起我悠悠地乡愁。它们仿佛在告诉我,有乡愁盈怀的人,注定是故里的过客。

  原来,原来,过客的身份竟是如此易得。渐弱渐淡的乡音就会告诉你,身心再也无法走进梦里的故乡!

  那么我之于北京,也注定只是路过。远非京腔京韵的声音就是证明。只要一个人的爱和身心在数地之间往复飘泊,注定就是天涯行舟的旅人。

  那么我的声音请你告诉我,我究竟是哪里的人——也许,你会永远地在这座城市里停留,作名义上的北京市民。可是这只是也许啊。谁又会知道,云诡波谲的命运,不会让你的一段生命驻留在美国洛城的银色沙滩上看大西洋的潮起潮落呢?

  是啊,谁又会知道,我的灰烬会在哪一方土地的上空跟着蝴蝶翩跹起舞呢?那种飞翔会比哲学复杂。

  遥想鬓衰乡音竭泽的时候,再回到用心生活过的地方,面对儿童笑问客从何来?忧伤得会怎样的难已自制。

  遥想,我未来的孩子,成长到他父辈的年纪,如果还要填写数不清的简历或是档案的时候,在“祖籍”一栏内,他该怎样落笔?是写梅子花开两岸的江南,还是牛羊好似珍珠撒的内蒙古,还是流光溢彩的北京?

  还是,还是未来无法确定的居所?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