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和40多个延安北京知青一起被分配到陕西洛南的国营895厂(四机部下属企业)支援“三线”建设。在那里,我们继续秉承着在延安艰苦生活中磨练、奠定的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延安精神,为三线建设、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秦岭山中国防厂

  商洛地区地处秦岭山中,山高路险,比延安的山更高、更偏僻,也更闭塞。我们厂所在地是洛南县火寨(火烧寨),据说是李自成当年屯兵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条件恶劣是三线企业的共性。

  国营895厂的建设是当年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

  895厂是大三线企业,属于地市级单位,有2000多名职工,加上家属大概有4、5千人吧。厂里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老工人都是从北京718 厂调动过来的,100多名技术人员则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院校,包括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所以来自北京、南京、西安、杭州等大城市的人员占了绝大多数。大家都怀揣着一腔热情,为了建设好三线企业,从繁华的城市汇集到这偏僻荒凉的深山中。齐心协力、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努力为国家分忧、贡献!

  三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环境基本上是封闭的。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封闭的区域内。难得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各个企业都是一个大而全的小社会,生活配套设施设在厂区周围。有菜场、粮油店、商店、邮局、银行、医院、幼儿园、学校、食堂、浴室、煤球场等,除了火葬场外,基本设施都有。1.jpg

  厂领导除了要抓生产,还要管理众多的生活配套部门。职工们也习惯以厂为家,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找厂领导解决。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大家都团结一心地乐观对待。令大家唯一焦虑的是职工的第二代——孩子们。他们的生活、教育、眼界、见识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卢主任临时动议

  我当时才20多岁,在厂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主任卢运具有非常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很喜欢听他鼓舞人心、情深意重的讲话,喜欢他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他也是从北京支援三线的干部,他十分关心全厂职工的生产、生活,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着想,千方百计地为大家解决困难。为了解决职工食堂伙食不佳的问题,曾亲自下厨房蹲点将近一年,直到员工满意为止。他和厨师们同吃同住,成为他们的挚友。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我和卢主任到洛南县开会,会议结束后,我们走在县城狭窄的街道上,一个推着车卖冰棍的妇女迎面走来,在山沟里好多年没有见过冰棍了,久违的冰棍车突然出现在眼前,我高兴得象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急忙买了两根冰棍,塞给卢主任一根,便贪婪地吸允品尝起来。这时我看了一眼卢主任,见他拿着冰棍陷入了沉思,我不解地望着他,只见他快步走向卖冰棍的妇女,详细地询问着冰棍从哪里批发,价格是多少,然后转向我,果断地说,小孙,赶快叫司机过来,咱们去批发冰棍,马上回厂。

  我们很顺利地批发了一大箱冰棍,那是一个大大的木箱,外面包裹着厚厚的棉被,抬着沉甸甸的。2.jpg

  司机师傅把吉普车开得飞快,在车上,卢主任说,咱们厂的职工许多都来自于大城市,相对生活优越,见多识广,为了支援三线建设,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他们来到这穷乡僻壤,牺牲了太多的个人利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孩子在山沟里出生,山沟里长大,可怜孩子们都没有见过冰棍是什么样子,咱们要尽力让这些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享受到童年的快乐。

  回到厂里,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整个厂区静悄悄的。我马上跑到广播站,让广播员向全厂广播,请大家赶快到传达室买冰棍。我和打字员把传达室的窗户打开,把冰棍箱抬在靠窗户的桌子上,做好一切准备。 


  冰棍引发的故事

  不一会,我就看到大人带着孩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各条山沟里涌出,向传达室飞奔而来。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大人带着希望的憧憬,孩子们露出兴奋的笑脸,拿着饭盒的,端着茶杯的,还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往前扑倒在路面上,摔个大马趴,顾不上哭闹,爬起来接着跑,谁都想冲在最前面。

  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冰棍,撬动了职工心底对孩子的愧疚、对生活小小的惊喜,对厂领导的衷心感谢,对未来的美好希翼。

  我还来不及打开冰棍箱,只见无数双手举着容器和零钱,叫着喊着争相购买,我们两人也慌了手脚,不知该怎样应对这混乱的局面。卢主任刚好赶到,马上带着传达室许师傅在门外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购买。不一会,一大箱冰棍就卖完了,有的孩子来得晚没有买到,哭得伤心极了,卢主任安慰着孩子,告诉他们明天还会去县里批发。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顶着酷暑,挥汗如雨,和办公室同事往返于洛南县城,只为给职工和孩子们送去一片清凉,只为用自己的行动送去领导对职工的关爱之情。3.jpg

  我们办公室的于大姐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大的三岁,小的才刚刚两岁,爸爸是北京外贸学院毕业的翻译官。两个孩子出生以来从未见过冰棍,妈妈拿着饭盒端回去,她们刚吃了一口,被冰的急忙吐了出来,嘴里留下了凉凉的甜味儿,小女儿着急冰棍吃不到嘴里,根本不听妈妈告诉她们应该怎样含化,哭着让妈妈“热乎着吃”。妈妈见劝说无用,无奈只好用饭盒放在炉子上把冰棍煮化了,两个孩子用小勺舀着冰棍水喝了。

  第二天,于大姐在办公室讲了小姐俩“热乎着吃”的趣事,我也讲着孩子们奔跑的状况。这时我无意中看到卢主任背过身去,擦去眼角流下的泪水。


  “三线人”的苦乐观

  我想一定是触动了他心底最深切的感受。

  关于895厂的建设,我的一位老领导宋秀普曾这样描写:

  “基建初期,我们天天走几里路去卸车,早出晚归,中午自带干粮。平时还好,但遇到特殊情况就麻烦了。运货的汽车来得有早有晚,汽车从西安开来,不知什么时候到,我们要等它。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钟,天都黑了,车子还未到,我们也要等。因为驾驶员把货卸了,还要开车返回西安。况且葡萄岭这荒野之地,既无路灯,也无人家,无法居住。有时遇到刮风下雨恶劣天气,我们也要等。天气好的时候,大家边等边开玩笑。张希禄、李玉林两个是活跃分子,他们开心地跳起非洲舞,唱起谁也听不懂的外国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情绪很乐观。可是遇到恶劣天气就不一样了。记得有一天晚上,在火烧寨卸完车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天又下着雨,肚子又饿,没地方买东西吃,天气又冷。在那饥寒交迫、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我们还要翻过一座小山,才能回到我们的临时住地。由于看不见,怕半途中丢掉一个人不知道,于是大家手拉手向前走。尽管这样,大家的精神还是饱满的,情绪还是乐观的。大家一起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真有点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精神。

  山沟里的冬天来得较早,十二月中旬,天气已经很冷,寒风吹进四面透风的棚子里,真让人吃不消。白天尚可,因为我们都在外面工地上跑来跑去。到晚上睡觉就难熬了,生着炉子取暖也不行,睡在床上盖几条被子,把头钻到被窝里蒙着头,还是寒气袭人。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还是冷得直哆嗦。反正睡不着,有时干脆坐起来,穿着棉大衣,坐在火炉旁烤火,边烤边聊天,直到天亮。

  三线人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有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精神,有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精神。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如在建厂初期,吃不好,住不好,工作很繁重,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根本没有上下班时间。肚子饿了,有时到老乡家里买几个柿子充饥。直到完成当天任务,才无力地摸着黑,淋着雨,回到住地。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受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大家确实有一种“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现代年轻人是无法理解的。”


  难忘“三线”往事

  卢主任不知是心疼这些孩子们,还是因为不能为这些无私奉献员工的第二代解决更多的生活困难而难过。我敬佩卢主任高尚的人品,敬佩他一切为员工着想的工作作风,敬佩他远离家庭,为建设三线的奉献精神。他是那一代人的杰出代表。多年之后,卢主任调回北京,成为北京首钢的党委书记。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这个办公室秘书,居然还有这样卖冰棍的经历。同时也从办公室卖冰棍的举动,亲身感受到三线领导干部与职工之间的鱼水深情。

  往事并不如烟,每当我品尝冰棍儿和冰激凌时,就不由得想起895厂那艰苦的岁月,想起那些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同事们,想起德高望重的卢主任,想起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也想起我平生唯一的卖冰棍经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