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东北方音,很容易就让人想起“那疙瘩”。

  东北方音中的“那疙瘩”,换成普通话就是“那地方”或“那块儿”的意思,若再简洁点儿就是“那儿”的意思。“那疙瘩”,在东北方言的口语里有两种读音,“nèi ɡāda”和“nàr ɡāda”。当然,语义是一样的。

  不过,细一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的“疙瘩”,着实有些令人费解。这疙瘩怎么成了“地方”?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这读为“ɡēda”的词还不止一个。除“疙瘩”之外,还有“圪垯”、“纥(繨)”等等。它们都是口语词,因意义有所不同,而有不同的词形。请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疙瘩】ɡē·da  ❶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❷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芥菜~︱线结成~了。❸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上的~早去掉了︱解开他们两人中间的~。❹〈方〉量词:一~石头︱一~糕。❺〈方〉麻烦;别扭。‖也作疙疸。

  【圪垯】ɡē·da  ❶同‘疙瘩’。❷小土丘。‖也作圪塔。

  【纥(繨)】ɡē·da  同‘疙瘩’②,多用于纱、线、织物等:线~︱包袱~。

  【屹㟷】ɡē·da  ❶同‘疙瘩’。❷小土丘。

  (这是199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后来的版本删去了“屹㟷”。)

  从上述可见,只有“圪垯”一词能够引申出“地方”这个意义。“地方”这一意义应该就是“小土丘”的引申。其它的词没有引申的依据。这个“地方”,读dì·fanɡ,口语中常儿化,指某一区域,某一空间的一部分,某一部位。

  再从方言的角度考察,“圪垯”一词应该就是源出于以陕西山西为代表的黄河流域的方言。沟壑纵横,土丘遍布,“原驰蜡象”的黄土高原,正是产生“圪垯”一词的客观依据。从那个“小土丘”到“那个地方”,这是十分必然,而且是很自然贴切的引申。实际上,在这一地域方言中,“圪垯”一词经常用来指“地方”。有时还会音变成“圪蛋”或“圪蛋蛋”。 很多黄土高原上的民歌,都有这个词。

  东北方音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人缘地缘等因素,使得它和这一地域方言又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不少方言词语都是相同相通的。“圪垯”与“疙瘩”就是典型的一个。

  其实,“疙瘩”与“圪垯”也是所谓“同音假借”的结果。以眼面前熟悉的字来代替正字,进而习非成是,达到俗成,这种现象在日常写字用词中并不罕见。一些俗字的产生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比如:姓氏的萧写成“肖”,姓傅写成“付”,蒜薹写成“蒜苔”等。那么,“圪垯”、“纥(繨)”、“屹㟷”都“同‘疙瘩’”,也就不难理解了。“确凿、呆板、荨麻疹、长物”等等一些词,其中的“凿、呆、荨、长”现在都已经读成了“záo、dāi、xún、chánɡ”就是明证。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东北方音中的“那疙瘩”,就是“那地方”或“那块儿”的意思了。其实,“那疙瘩”还应该是“那圪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