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刘乃晏回忆:“志愿军26军在平康、金化防御战斗了十个半月,这是入朝以来,持续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关于志愿军26军平金淮阻击战,有不少文章作了记述,我看到有这样描述的:美军的下一步一定会进攻平康和金化一带。这一地区是进入平康谷地的必经之路,只要美军控制住这片区域,志愿军的腹地就会暴露在一片平原之上。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而张仁初的26军就奉命守卫这片地区的三个阵地:北边的五圣山,西边的西方山和南边的雄鸡山。这场仗,志愿军不能退,而联合国军,也不会让。


1、血流成河的阵地

这三座山呈倒品字形排布。其中五圣山与雄鸡山的山脉相连,可以彼此互为呼应,而西方山则暴露在一片的平坦地势之中。联合国军的装甲部队可以很轻易地将其包抄。

战斗最先在雄鸡山打响。联合国军的坦克和火力支援铺天盖地地向志愿军的阵地袭来,但是这对志愿军来说并不奏效。早已习惯联合国军战法的志愿军,利用工事和地形与联合国军周旋,伤亡并不严重。并且,26军还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在夜间骚扰敌人,在沿途伏击敌人,搅扰得联合国军无法休息,也不能集中精力与26军进行战斗。

这些战法让他们很是头疼,即便在强大火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之下,十多天愣是没能拿下雄鸡山的阵地。这不得不说志愿军的英勇顽强令人钦佩。

不堪其忧地联合国军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志愿军的对手,在经过多天的缠斗后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但是战斗还是要继续,这次他们换了南韩的军队去进攻阵地。

不得不说南韩的军队还是比联合国军的厉害,不到一个上午,雄鸡山就被占领了。后来虽然几经拉扯,但是雄鸡山阵地依然没能保住,26军只能退守西方山和五圣山。

西方山由于孤悬在外,因此很快就被联合国军队占领。至此,平康一带的阵地,就只剩五圣山了。而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2、黎明之光终降临

这几乎是26军的至暗时刻。手上的三个阵地已经失去两个,只剩下一个五圣山在手里。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不顾一切地将最后一个阵地守住。

在争夺五圣山的战役中,联合国军和南韩的军队对阵地上的26军发起了车轮战术,在五圣山的上甘岭来回争夺。原来不只是后来的15军,26军战士的热血,早已染红了这座山峰。

在五圣山的战斗中,联合国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调动了所有可以调动的火力,对着26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可即便是在这样滔天的炮火烈焰之中,志愿军战士也从未退缩。

他们一直手握钢枪,坚守阵地,等待机会反攻敌人。许多人就是在坚守阵地时被炸弹的冲击波炸死在工事里,还有更多的人被活活埋在阵地的废墟之下壮烈牺牲。

除了火力覆盖,南韩的军队也不停地对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是顽强的26军战士寸步未让。这小小的山头,在26军的钢铁防卫下,居然仿佛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

终于,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无果后,筋疲力尽的联合国军和南韩的军队无奈撤退。

之后,26军乘胜追击,收复了西方山阵地,守住了平康谷地的南大门,此次战斗,26军连续获得两次荣誉称号!


53、连续作战十八天

关于志愿军26军持续十个半月的阻击战,父亲记载:“我们77师230团认真贯彻军、师积极防御,大量消耗敌人,为主力修整争取时间的指示,牢固树立了持久战的思想,依托坚固防御工事,采取阵前出击、伏击与阵地阻击、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和229团、231团一起,共进行大小战斗上百次。

我们全师先后挫败美军、李伪军6个师的进攻,歼敌11263名。

我们230团自1951年6月10日投入战斗以来,已连续作战18天,部队损伤、消耗较大,急需休整补充。上级决定,于6月28日由229团接替我们团防务。


54、争夺西方山、斗流峰的战斗

父亲说:“西方山、斗流峰是铁原、金化、平康“铁三角”主要制高点,是敌我必争的战略要点。

该阵地由志愿军26军78师234团2营及77师231团1个连防守。

7月2日,敌以炮火及飞机轮番向我阵地轰击,同时以小部队向我正面试探。3日拂晓,敌人以4个营的兵力、坦克40余辆分别从正面、两侧向我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战至黄昏,我军大部分工事被摧毁,部队伤亡较大,斗流峰等高地被敌占领,我军仅固守西方山主峰及其西北的王在峰。

为改善防御态势,当晚26军命令77师2个连反击斗流峰以北586高地。原计划于晚上9点发起攻击,因友邻部队运动缓慢,未能按时打响,77师2个连亦迟至晚上11点发起进攻。至凌晨3点,2个连反击尚未全部奏效,友邻部队还未赶到。

根据当时情况,该线阵地只剩西方山一点,且阵地工事大部被毁,只能主动撤出战斗。

26军命令77师2个连队完成攻击任务后,于天明前撤离,2个连队于拂晓夺取斗流峰战斗的任务,按规定撤出战斗。”


55、积极打击消耗敌人

父亲回忆:“敌人占领鸡雄山、西方山、斗流峰阵地后,与我军形成对峙状态。

1951年7月10日,敌我双方开始停战谈判。

自1951年6月29日起,77师229团依托五圣山,继续阻击敌人,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170余人。

8月2月,美25师接替伪9师防务,8次进攻我防御阵地,在边谈边打的情况下,我军消灭人有生力量,毙敌200余人。

1951年7月上旬,敌人占领西方山、斗流峰后,构筑大量野战工事。

8月底,根据上级命令,77师组织精干小分队攻击釜谷里、万道等敌人,以策应76师、78师攻击西方山、斗流峰之敌。

伪9师先后于7月9日、26日、27日3次各以1个多连的兵力,攻我鸡雄山北侧2个高地,曾2次占我阵地,均为我军当晚反击夺回,歼敌170余人,缴枪一批。

8月2日,美25师接替伪9师防务,于8月5日至21日以步兵1至2个连,坦克3至15辆,8次攻我399.8高地、419高地,均被我击退。歼敌230余人,缴获步、机枪数十支(挺),现固了阵地。

为贯彻积极防御作战方针,我军开展了阵地伏击和对敌袭扰侦察等活动。此外,我们还利用与敌对峙、距离较近的条件,组织步枪、轻重机枪、轻便火炮开展阵地阻击,229团4个月就毙敌200余人,有效打击了敌人器张气焰,限制了敌人活动。

在五圣山阻击战中,8连官兵充分利用机动阵地,游击战术,在19里宽、40里长的防御地城内,抗击美伪军46个昼夜,顶住了敌人的23次攻击,毙敌339人,缴获武器弹药及大批物质。战后,该连被26军授予“五圣山阻击模范连”的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


56、三打釜谷里

父亲记载:“9月以来,我们当面之敌为美25师27团、35团、24团及美3师团7团、15团、65团。

敌人每日派出小部队伴随坦克向我军袭扰,并继续修筑前沿和纵深工事,防止我军反击。

自7月上旬敌人占领西方山、斗流峰后,修建了以野战防御工事和数道铁丝网、地雷场等构成的阵地,兵力约1个加强连至2个连。

8月底,志愿军司令部指示:为继续消耗敌人,获得攻坚战斗经验,第一线部队应采取积极防御姿态,加强第一线防御阵地,有计划地歼敌,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攻取敌突出部。

根据上述指示,我们77师以精于小分队攻击釜谷里、万道、上德里、下德里、柏德里之敌,以策应配合76师、78师攻击西方山及斗流峰。西方山、斗流峰之敌在兄弟部队连续攻击下伤亡过半,9月7日下午1点,我军又开始猛烈炮击,敌即向南突围。在兄弟部队攻击西方山、斗流峰之敌的同时,229团侦察排和1连、3连三打釜谷里,先后歼敌2个排近百人。”


57、坚持持久作战

父亲回忆:“1951年9月17日,我们230团第二次进入阵地,接替229团防务。

自9月17日至1952年1月22日,在129天的作战中,我们230团作战50余次,歼敌1500余人,击落敌人飞机11架,击毁坦克12辆,缴获武器一批。230团3、7、9连曾打退美25师1至2个团的3次进攻,予敌以重创。

9月17日开始,我团1营2、3、4连与敌在300米至500米的距离上对峙。3营为团的预备队,在水太里南山、上所里北山、长谷东山一线加修工事,曾先后两次接替1营的阵地。

此阶段自9月17日至次年1月22日,共129天,作战50余次。

9月下旬至10月,敌人在东西线和金城以南地区先后发动了‘秋季’攻势。

9月21日,我当面之敌美25师以1个营的兵力,对我前沿阵地作试探性攻击。

9月29日,敌“重点攻势”从西线开始,东线伪8师、5师约11个团的兵力配合进攻。

期间,26军命令231团由松罗山地区东调至侧后,为该地带反击预备力量。

敌人占领金城以南地区后,我五圣山左侧地形暴露,而金化、金城公路两侧的忠贤山和481高地、424.2高地,又是我友军后撤小部队守备,这对我军坚守作战特别是左翼保障不利。

经请示于10月底由我们230团一部接防以上阵地。

11月中旬,敌人为保障其金化至金城公路交通顺畅,伪3师先后以1个营的兵力向我杏亭西山、注字洞以南高地发起连续攻击,企图占领该阵地。231团从11月19日至24日,与敌展开了6昼夜反复争夺战,其中组织的4次反击均获成功,共毙伤敌600余人,给敌以重大杀伤。

11月26日,我230团1个排偷袭釜谷里敌设防据点,经半小时激战,歼敌2个班。

在我对峙、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对敌采取‘零敲牛皮糖’战术,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从而锻炼了部队,守住了阵地,进一步稳定了战局。”


58、粉碎敌人“细菌战”

父亲说:“1952年1月,美国侵略者在军事上屡遭失败后,便惨无人道地对我军前线和后方使用了细菌武器,妄图用鼠疫、霍乱和恶性传染病残杀中朝人民军队和朝鲜人民。

美国侵略军2月至4月,利用飞机和炮火在我军阵地前沿和纵深投掷了大量带有多种病毒和细菌的苍蝇、蚊子、跳蚤、蜘蛛、老鼠和甲虫。其中在军里地区撒布的苍蝇面积长500米、宽100米:在铁岱山的跳蚤面积长约100米、宽约50米;在松宜里投掷的蚊子分撤在1000多米长的水面上。

为彻底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保证防御作战的胜利,77师及时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并根据上级的指示要求对防疫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并同时下达了春季防疫工作指示,部队普遍深入进行了宣传教育,揭发美军的侵略本质和罪行。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发病率,反细菌战取得胜利。”



刘卫平根据父亲刘乃晏手稿和相关资料整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