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故乡,一个是你祖辈生活的地方,一个是你的出生地。沈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但恕我直言,我对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中国重工业的基地、共和国长子的城市,却没有多少的了解。但这座城市却在我童年的心灵上留下了抹不掉的创伤。“饿,饿!饥饿的沈阳”。那是一段岁月之殇,一块年代的疤。国家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举国上下都在过着艰难的日子……
父亲当年由部队转业到沈阳市松陵机械厂工作,母亲无业在家抚养着两个孩子,一家四口遭遇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场大饥荒,父亲定额供给的那点口粮,根本不够吃的。我和妹妹面黄肌瘦,四岁的妹妹天天喊饿,抱着妈妈的腿哭着喊着“要吃大饼”。
母亲为了让我们两个孩子吃饱饭,每天去郊区的一个农场打工,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两个四五岁的孩子每天盼着母亲快点下班回家。母亲每天会从农场带些她省下来的饭菜回家喂养我们。记得一次母亲带回半铝合金饭盒萝卜炖白菜帮子,白的白菜,绿的萝卜片子,菜汤是红色的,两个饿了一天的孩子抢着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拉,至今记起印象犹深,恍然如昨,感觉那半饭盒萝卜白菜汤是一生中最美味的一道大菜。
有一天,父亲上班,母亲又去农场打工了,我和妹妹在家玩耍。家中盆里有一把黄豆,我俩抢黄豆玩,不知怎地,把一粒黄豆塞进了我的耳朵眼里,当时还未觉察,过了几天耳朵肿胀得痛,母亲带我去一家医院,医生一看是耳朵里塞着一粒黄豆,黄豆在耳朵里再不发现就要发芽了,医生用手术摄子拿出了那粒黄豆,我的耳朵也躲过了一劫。那些黄豆是母亲准备的菜肴。黄豆上锅炒熟,泡在酱油里,是在困难年代我们家中常吃的下饭菜肴。
有一次,父亲带我去他工作的单位,中午去他们的食堂吃饭,食堂什么饭菜也没有,只供应煮的地瓜。父亲端来一盆煮地瓜,白色的瓷盘子,四五块不大的地瓜,刚出锅,热乎乎的,我拿起一块地瓜,皮也没剥直往嘴里送,父亲没吃,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我,一盘煮地瓜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父亲看着狼吞虎咽的孩子,心里一定会很痛,看把孩子饿成这般模样,父亲很无奈也很无助。吃完地瓜,父亲带我去了一家印象中很大的百货公司,父亲用他刚领的工资为我买了一件蓝颜色的棉猴。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衣服叫棉猴。棉猴其实是一件带帽子的半大棉衣,天冷时戴上帽子,系紧脖子处的扣子,整个身体就裹得严严实实,是那个年代很时尚的御寒衣服。这件棉猴后来我们兄妹四人一个接着一个穿,直穿到不见了原来的颜色……那一盘煮地瓜,那一件蓝棉猴,在我幼小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记忆,每每念起,都会感受到大山一样沉默不语的父亲心中对儿女们的那份慈爱,还有几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无法给儿女们一个温饱的童年的深深愧疚。
在沈阳那个饥饿的童年里,也会有一些快乐的事,比如吃冻梨。冻梨是沈阳的一种特别的水果,这种梨长的又黑又小,其貌不扬,生长在田园里,像一个个受气包。待在树上,不受果农的待见,等园里所有的水果都采摘完了,它们还在树上挨冻,恰恰是这种经历霜雪的苦难,让这些小黑梨彻底熟透了。最后果农们终于想起田野里这些被遗忘的孤儿们,把它们采摘下来放在地里窖着。在最寒冷的冬天,这些其貌不扬的丑八怪们终于荣耀地登场了。一车一车的冻梨被拉到了商场堆在地上。一个个黑不溜秋的梨外面都裹着冰,像一堆黑石头蛋子。售货员用铁撮子铲起来过称倒在排着队买冻梨的人们手中端着的各式各样的盆中。母亲每次都会买来一盆端回家中,浇上几瓢冰冷的水,冻梨在冰水中慢慢地融化着,还没有完全化好,我和妹妹就下手抓着冻梨往嘴里放。这时候的冻梨放在嘴里,软软的,糯糯的,凉凉的,蜜一样的甜,童年的我以为这是世界上最甜美、又最刺激的水果了。后来再也没有吃过这其貌不扬的冻梨。不知,今天的沈阳还有没有这风味特别的水果了。
我们一家四口就这样省吃俭用忍饥挨饿地坚持着。后来政府也坚持不住了,我们也坚持不下去了。城市人口动员下放农村原籍,减轻国家负担,减轻城市的压力。父亲主动报名要求下放回乡,单位很快就批准了。下放回原籍务农,单位发给了百十斤粮票和一些补助金。可这点救命粮票和钱,还没等我们一家离开沈阳市,便在沈阳火车站被几位佯装打仗的同样面有菜色的小偷给扒了去。母亲在站前派出所哭得呼天抢地,我和妹妹抱着母亲的腿一边哭一边劝母亲:“妈妈,妈妈,我们再也不喊饿了……”
1961年12月4日,我们一家四口回到了故乡珠玑,回到了故乡的老屋,乡亲们东家一口,西家一瓢,接济我们度过了那个寒冬。春天来了,勤劳的父亲在南山荒野开垦出一片土地,种上了地瓜等粮食作物。皇天不负庄稼人,那年的雨水出奇的好,风调雨顺,庄稼收获,政府的政策也调整了,我们在故乡吃饱了,穿暖了,躲过了那场大饥荒。
饥饿的童年,饥饿的沈阳,至今念起仍心有余悸,如今我们生活在幸福安康的社会,惟愿天下和平,普天之下芸芸苍生吃饱饭穿暖衣,安享幸福快乐的日子。
张文泰,一个爱好文学的老青年,读书写作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