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盛夏的夜晚,由于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显得格外湿润清新。我一个人乘着月色悄悄来到位于月牙湖畔的荷花塘边,准备在这儿听蛙鸣。
荷花塘位于月牙湖的北端,依山傍水,自然环境特别好。夏天,这里的莲叶就像撑开的张张绿伞,笼罩在碧波之上;荷花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笔直地站在水面上,笑迎八方的游客;一棵棵垂柳像卫兵似的站立在荷塘周围,守护着这些“荷花仙子”。夜色中,我坐在荷花塘畔的长凳子上,迎着雨后吹来的阵阵凉风,看着天上一轮淡淡的明月,呼吸着带水味的新鲜空气,静静地听着荷塘里蛙儿的鸣叫。我听得很投入,也很仔细。
我刚坐下一会儿,潜伏在夜色中的蛙儿们就开始出场了,它们好像有首领指挥一样,动作很有节奏。开始是一声、两声的叫,零零星星、稀稀疏疏、时断时续;稍许,你一声我一腔,几只蛙儿对唱了起来;再过一会儿,这些一小股一小股的蛙声便汇聚在一起,呈现出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似疾风骤雨,又如万马奔腾,很像天地之间演奏的雄浑交响乐,撞击着耳膜、敲击着心扉。特别是大雨过后,水满塘溢,这时候的蛙儿特别的多,声音此起彼伏、如雷贯耳,难怪有“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的描绘。
如果你当过兵,你就会把蛙鸣当成冲锋陷阵的喊杀声。那最先发声的蛙儿就是战场上的指挥官了,它声音短促雄浑,就像下达冲锋命令;随后叫得最卖力的那几只蛙儿,肯定就是掌管冲锋号的;最后是众蛙齐鸣,气势磅礴,那肯定是在冲锋了。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就像是“冲呀!杀呀!”一样豪迈有力。
如果你没有当过兵,你就会把蛙鸣当成蛙儿的音乐会。那个最先发声的蛙儿肯定就是“报幕员”了;随后会有一二只蛙儿联声鸣唱,那应该是“领唱”;有时是三五只蛙儿鸣唱,那是演唱会中安排的小合唱;有时一蛙独鸣,那是百里挑一的重量级歌手正在一展歌喉;如果是众蛙齐鸣,而且声音无比嘹亮、高亢、激昂,如排山倒海,撼人心魄,那是大合唱到了高潮的部分;如果声音进入浪漫、抒情、悠长后,突然变得欢快,像是在鼓掌喝彩,那就预示着上一乐章即将结束,提示听众等待欣赏下一个乐章。
听着听着,我就想看看这些蛙儿到底是什么样儿?于是就循着蛙声,悄悄地来到⽉光下的荷塘边,只见青碧似翡翠的荷叶上,坐满了⼀只只瞪着晶亮⼤眼睛的青蛙正在欢歌。等我⾛近了,它们才⼀蹬腿,扑通扑通地跳进⽔中,跳出了⼀道道美丽的弧线,动作是那么的轻盈,那么潇洒。 我真佩服蛙儿们的警惕性和组织性,每当我借着淡淡的月色快步走近它们时,这些蛙儿就像事先约定好的一样,整个荷塘所有蛙儿的叫声都会骤然而止。
雨后听蛙鸣,是我的一个习惯。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总喜欢在夏天雨后的夜晚,独自一个人坐在村外的空地上听蛙鸣。故乡的村东有一口池塘,村南有一条小河,蛙声就是从那里传来的。蛙声密密麻麻,清清亮亮。那声音,如山泉般纯净,如泥土般简朴,完全是生命的自然搏动。
后来进城了,整⽇蜷缩在钢筋⽔泥的房子里,与青蛙蝌蚪不复相见已有几十年了。现在退休了,住在京郊的房子里,这儿有山有水,生态环境很好,房后的几口荷塘里又养了一些蛙,所以我又能听到蛙儿的鸣叫了。这儿的蛙呜虽然没有家乡的蛙鸣声势浩大,但也是蛮有韵味的。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去听,也会听出很多名堂。
蛙儿们的叫声多种多样,而且美妙动听、引人入胜。这种声音很容易让人和它们产生共鸣,甚至恨不得跳进水里、去参与它们的活动,去为它们喝彩、助阵。
据考察, 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一只青蛙一天(冬眠期除外)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000只。
⽉⾊如⽔,蛙鸣如歌,把⼼融于自然,把情融于万物,这就是我心中的蛙鸣,一个永远忘不掉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