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区附近开了一家书店,我走进去看了看,书店里有很多小朋友正坐在形色各异的小凳上看书。看到这一幕,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街头上的小书摊看书的情景。
70年代,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似乎没有关于书店和图书馆的片段。那时,都是大人去书店买书,很少有家长舍得把好几块钱放心交给孩子去买书的。在我小时候看小人书,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摆在兴化南大街野祭巷口街头上的一家露天小书摊。那时,一分钱借一本小人书,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简直太遥远了,但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街头上的小书摊,却是精神上无法挥去的温馨记忆。
街头上的小书摊不大,看摊的是一位带着深度眼镜的五十多岁的老头。那时的小书摊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收”。每天上午,看摊的老头,吃过早饭,便掮着一副门板一样的硕大书夹子,和几个矮小的板凳,到街头上摆书摊了。把书夹子放在街上巷道口旁边,是最理想的地方,除了冬天要拉块帆布挡挡西北风之外,夏天有穿堂风是蛮惬意的,而且即使下雨也不用打伞。摊开那个书夹子,就像两只并排放着的大书橱,上百本小人书展示在小孩子面前,那就像展开了一幅人间美景。
整齐地靠墙排列着,书夹有很多层,上上下下分门别类摆放着各色图文并茂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因长年累月被翻看,很容易折损散架,摊主会用蜡线把书重新装订牢,再将原封面贴在牛皮纸上,这样就能延长书的使用期。小书有单册的,也有多册的,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书大多是由画家绘制的,如《十五贯》《杨家将》《七侠五义》等,有系列连环漫画,如《三毛从军记》等,还有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如,《地道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等。当年看一场电影不容易(学生早场也至少要8分一张票),看不起电影看小书也算解馋了。
小书摊的最大顾主当然是中、小学生,那时候我们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轻,下午三点钟就放学了,几乎没有回家作业,那个年代没有电视、网络、游戏机,看电影也只能偶尔为之,孩子们要么结伴玩游戏,要么就去小书摊,花几分钱租几本自己喜爱看的小人书,笃笃定定地坐在那儿看上几个小时,有时看得很晚,要不是肚子叽里咕噜抗议真想不起回家吃饭。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有了零钱就到巷口去租书看,有的一分钱看一本,有的一分钱看两本,五分钟、十分钟看一本,我们几个聚在一起看书,一个钟头书摊老头能收人几角钱了。但那时候的几角钱,用于一天的生活花费绰绰有余,到了傍晚笃定喝“小老酒”了!
那时大都数家境拮据,少有零用钱(家母每周只给2分钱零花),我偶尔拿出省下的几分钱去小书摊借读一二本过把瘾,大多是远远望着,很是羡慕能常常坐在小书摊看书的孩子。
那时的书摊老头很“精怪”,千方百计要多赚钱,为了出租的高交换率,他想出把一本书拆成两本,叫上、下册,或拆成了三本,叫上、中、下册,本来借一本看一天花一角,现在变成借三本了,要花三角。这种做法对一些流行好看的小人书来说,是可以满足我们租书先睹为快的需求,使一本书能同时被两、三个人看。但总的来说,却使租书成本有了翻倍的增加,赚足了孩子们少得可怜的零花钱。但书摊主人的“精怪”,也会让看书的我们小调皮学得“门槛贼精”,这叫“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于是我们就几个同学一起去借书看,看完了自己交换,三个人去看,也等于各出一分钱,看三本书,反正看书又不限时间,老板对此也无可奈何!这叫:花一分钱,可看三本书的“窍槛”。
记得那一年,学校组织小学生们到新华电影院观看彩色故事片《难忘的战斗》,我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折服了,特别是田队长他们子弹不足利用黑夜掩护,把绳索在院中拉网,用大刀对付敌人一节很是精彩,深深地吸引了我。而那本绘画连环画《难忘的战斗》画得也好看,该书上下两册,在我的脑海里扎了根,渴望早点看到那本小人书的念头在脑中执拗地冒出来,枝繁叶盛。
为了去野祭巷口街头上先睹为快那本连环画小人书,我谎称老师要买本子,问父亲要三分钱攒起来。再回头跟妈妈要了一分早饭饶饼钱。手里攒上四分钱,一放学我就一个人飞奔去了那个小书摊,看我心爱的连环画小人书了。
十年动乱结束,文化复苏,新华书店、图书馆日趋兴起,县城里有了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分布很密,再加上各个工厂、机关都有工会图书馆,无偿借书很快挤垮了街头上的租书业。不知何时街头上小书摊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租书业又悄然兴起。县城里较早兴起的租书摊大多在马路菜场旁边,正好赶上了琼瑶言情书和金庸武侠书的热潮,那些租书摊以每天三角到五角的价钱,挖到了第一桶金。
现在,街头巷尾的小书摊已成了消逝的行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租了单开间门面以卖书兼租书的店家买卖。而新兴的租书业也只适合一部分人群的需求,我们的孩子已不再去租书看了。可是经历过曾经在街头上小书摊租书看的人,永远不会忘记那时看小人书的滋味!
那段童年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久久萦绕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