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新冠疫情刚过,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一处棉花试验田里,一辆大巴车载来了几十位游客,带队的导游指着在田里劳作的一位老人说:“这就是我们仰慕的大明星,他就是棉花专家赵国忠。”只见人们立即呼啦啦地围了上去,争相与他合影留念。
这群“追星族”是从万里之遥的新疆乌鲁木齐市赶来的,其中有不少是新疆的棉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到海南的南繁基地看看为他们提供优良棉种的棉花专家!
追星,这是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时髦词汇,追星族大多是指青年人,他们狂热地追逐演艺明星,并形成“饭圈”文化。而如今,我们中国人的追星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认识到,那些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明星。
赵国忠今年已经73岁了,他漆黑的脸庞,头顶稀稀拉拉的盘着有数的几根头发,圆圆的脸上不断沁出汗珠,一件T恤衫上挂着一条蓝色的围裙。在一般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农民。
右图为赵国忠在实验田收棉种(李东顺摄)
然而,他却是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主要培育者。就是他与其他几位中国科学家一举打破美国抗虫棉对市场的垄断,在中美棉花对抗赛中以优异的表现战胜了美国棉! 目前,在新疆种植的不少棉花品种就是赵国忠等棉花专家培育的。因而在这些棉农心目中,赵国忠早就是大明星了!
到南繁基地看望慰问赵国忠等农业科学家的可不止这新疆一个观光团,在这两年时间里,仅仅是记者亲眼所见,就有五六个团队来到南繁基地“追星”呢。
你看, 河北邯郸的赵贞玉、陈小霞两位豫剧表演艺术家赶来了。她们走进田间,以蓝天为幕,站在田垄上演唱起豫剧《朝阳沟》选段;
一群来自海口市的高中生在老师带领下赶来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这位慈祥的爷爷讲述棉花的故事;
一个候鸟艺术团的十几位舞者赶来了,他们以田间的水泥路当做舞台,专门为南繁专家跳了一段新疆舞。
一群自驾车旅游的石家庄的网络大咖赶来了,他们有的合影拍照,有的录像,他们此行唯一目的就是带来家乡人的问候,向专家们致敬!
“这里真的是星光璀璨,每年,咱们河北的150多家种子及科研单位的500名农业科学家齐聚海南,他们中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他们撑起了河北农业的半边天。他们让我们中国人牢牢端稳了粮食这个金饭碗。”
河北省种子协会南繁分会秘书长冯五平提起这些农业专家如数家珍,颇为自豪。
一群衔着金色种子梦的候鸟
候鸟,这是人类对一种随着季节不同周期进行迁徙的鸟类的统称。这些鸟类在每年的秋天的时候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而在如今的海南,“候鸟”则是对每年冬天来海南度假养生人的统称。 你知道吗?其实,最早被称为“候鸟”的,就是来海南育种的农业育种专家们。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这样一年可繁育2—3代,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且能鉴定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对湿、光的反应等,提高竞争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命脉。因良好的光热条件,海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成为了全国南繁育种圣地。海南省南端,三亚、陵水、乐东的26万亩耕地,最适合用于南繁。可以说,这是大自然给中国人的一块福地,这块宝地是我国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有数据统计,每年的冬季,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超过700多家“育、繁、推”相关单位上万名科技人员从北方飞到海南,从事南繁育种等研究工作。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占到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60年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家们通过南繁不断更新农业的“芯片”,筑牢了中国饭碗的底座!
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南繁科科长赵彦业介绍,河北省南繁工作始于1965年,到现在已经有55个年头。进行南繁培育的有玉米、棉花、谷子、大豆、小麦、高梁以及瓜菜等28个品种,全省每年通过南繁加代选育出的新组合有17万份,推广品种中70%以上、玉米品种近100%都经过南繁加代。
左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许为钢来到郭进考南繁试验田(李东顺摄)
这里真是个风水宝地,只见三面环山,一面面海,中间一条宁远河静静流过,天涯海角、南山、小洞天风景区依次沿着海边展开,108米高的南海观音正凝视着这片沃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就位于这里。加上距此不远的九所基地,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在海南的南繁耕地面积达到2940亩 。
笔者看到,这里玉米、大豆、棉花、小麦、西红柿、甜瓜、油葵等作物鳞次栉比,有的正在开花,有的正在授粉,有的正在收获,几架无人机正在为庄稼施肥撒药,农业土壤EC传感器、农业小气候环境监测气象站、综合动态监管系统、育种遥感数据服务系统,滴灌系统能提供实时视频调阅、农作物整体长势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病虫害监控预警分析和自动浇灌等一系列服务。
“这些耕地和技术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给各地市南繁育种科研团队的。我们河北省南繁作物种类齐全,规模大,参与的农业专家多,其成果与规模均位居国内前列。这里已经成为河北省创新种质资源、培育创新品种、弥补种业短板等不可替代的科研育种基地。”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南繁科科长赵彦业颇为自豪地说。
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在这里诞生
这里被誉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的地方。河北的众多农业科学家前赴后继、开拓进取,一代接着一代的接力,创造出一个个种子奇迹!
今年,已经是赵国忠在海南的第46个春节了。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就来到自己的棉花实验田。这些棉花是专为新疆的棉农育的,收获棉籽后,他就要飞到新疆。
在地头,他讲起来棉花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棉铃虫大暴发,一般农药已无济于事。严重的虫害引发“棉荒”,纺织业作为当时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渠道,也因原料短缺遭遇重创。彼时,美国孟山都公司已于1991年研制出Bt抗虫棉,我国相关部门与对方几经谈判,但最终因条件苛刻未能引进。
面对国家的忧虑、棉农的渴望、国外种业的步步紧逼,国家启动抗虫棉研究项目,中国农科院遗传学专家郭三堆被选为项目负责人,郭三堆的团队作为第一梯队负责抗虫基因的研制;石家庄农林科学院棉花室赵国忠的团队负责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进行育种。一场横跨南北地域、贯通科研全链条的抗虫棉攻关“大会战”由此打响。
在赵国忠的精心培育下, 1994年,中国首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培育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棉的国家。接着,赵国忠培育的棉花代表中国与美国棉花进行了一场中美棉花对抗赛,结果,中国的“SGK321”一举战胜美国棉花,一举打破美国抗虫棉一统天下的局面。
距离赵国忠棉花试验田1公里的地方,是高碑店市南辛庄农民祖茂堂的南繁试验田。他是参加抗虫棉第三梯队试种推广的主要成员,成为我国第一个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农民。2010年,他受欧洲生物技术联盟邀请,作为南美洲、亚洲等国的8位为农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之一,先后到访了布鲁塞尔和巴黎,站上欧盟议会进行演讲。他作为中国农民的代表,结合自己10多年来种植抗虫棉的体会和经验,介绍了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在法国巴黎,还接受了巴黎电视台的采访。他变身为“国际农民”,曾先后到菲律宾、巴基斯坦、津巴布韦等国帮助农民种植棉花,提高这些国家棉花产量。
图为在南繁试验田里的祖茂堂(李东顺摄)
2020年春节前,我们几位书法家到南繁基地给南繁专家写春联,受到了专家们的热烈欢迎。那天,郭三堆、赵国忠和祖茂堂三位专家巧聚在一起,一位摄影师为我们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我把他作为了微信的头像,而祖茂堂竟然一直珍藏着我写的那幅春联。
2022年,祖茂堂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赵国忠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今年春节后,在南繁基地一片试验田里,记者再次见到了祖茂堂。他正在给玉米授粉套袋。他矮胖的身材,圆圆的脸白里透红,头戴一顶麦秸秆编织的草帽,胸前挂着一个白色泡沫板,仔细看,板上密密麻麻地扎着大头钉,一个蓝色工作服上两个巨大的口袋,里面是笔记本和纸袋。他高诉我,他今年种植了20多亩试验田,分别种在三块试验田里,主要是玉米和小麦,目前,小麦已经收获并种植在高碑店的一处田里。2000份玉米材料,正在授粉套袋。
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心愿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河北代表团参会的赵治海、郭进考两位农业专家均是从海南南繁基地飞回去参会的。
郭进考是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党的十七大代表,2021年被河北省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2022年又获评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48年来,郭进考先后培育出节水、优质、高产小麦品种30多个,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培育的一粒粒小麦“金种子”, 累计应用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
郭进考是第一个将北方冬小麦种植到海南三亚的科学家。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谷子,这些农作物在海南南繁都取得成功,能否在海南三亚这个热带地区进行小麦选育?增加北方冬小麦的适应性,抗病性?从10年前开始,郭进考开始把目光瞄向海南三亚。开始了冬小麦的适应性育种。每年从11月开始,他先在北方栽种、分蘖并春化的小麦秧苗带到海南三亚栽种,至春节后收获麦种又马上飞回河北种植。
在3月5日全国人大会召开的当晚,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对郭进考的访谈。他说:“作为一个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见证了这些年我们通过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装被的应用等战胜了自认灾害,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的过程,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这根根基,才能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2023年2月16 日,在河北省种子协会与非洲科学院农作物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上,记者又一次见到了赵治海,由于在春节前感染新冠,他明显瘦了,头顶的头发也少了不少。在会上,赵治海汇报了近年来他率领团队到非洲进行谷子高产实验的成就。
左图为杂交谷之父赵治海在南繁基地(李东顺摄)
赵治海已经是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了。他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杂谷”科研团队领军人物 。投身谷子育种事业近 40年,首创 “谷子光(温)敏两系法”,实现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填补了世界空白,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农业科技的又一巨大贡献。赵治海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带领团队不但研究成功杂交谷子而且完成了从品种选育到实际应用的科学家,解决了近 40 年来谷子杂交种选育的世界性难题。因此,他也被称为 “杂交谷子之父”。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为同样是自花授粉作物的谷子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带来希望。 然而,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杂交谷子科研课题始终无法攻克。在全国30余个农业科研单位, 纷纷宣布暂时搁置乃至彻底放弃时, 赵治海带领市农科院的杂交谷子课题组,锲而不舍20年,终于在2000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号”。
“张杂谷”,是解决北方降水 400 毫米的农牧交错带粮食高产的种子 “芯片”。种植张杂谷,产量高,品质好,推广潜力非常大,初步估计可以发展种植一亿亩,每年多增产粮食 100 亿公斤。杂交谷子不但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而且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2021 年中非论坛的 “卡塔尔计划”,把杂交水稻、杂交谷子列入粮食作物合作计划。目前赵治海团队已成功研究选育谷子杂交种 20 多个,均具有高产、抗逆、节水、优质、高效等突出特点。其中,以 “张杂谷”为代表的杂交谷子系列新品种,比常规谷子增产 30% 以上,创造了亩产811.9 公斤的世界谷子高产纪录。
由于赵治海在杂交谷子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0多项奖励,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08年,赵治海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此后,每年全国两会,他的建议都与谷子有关。在2010年的两会上,赵治海捧着他一手培育的“张杂谷”谷穗走进会场,曾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2012年两会,他的手里变成了谷酿黄酒。 今年的两会上,赵治海还在呼吁大力推广种植谷子,他在会上提出两个建议,一个建议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张杂谷”及谷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另一个是建议加大对小米营养价值的宣传,以增加其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消费占比。他说,我国现在有大量的不适宜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干旱地区,种植‘张杂谷’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这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中国大豆育种的领跑者
在南繁基地,坚持南繁育种40年的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孟臣被称为大豆育种的领跑者。
为解决大豆种源“卡脖子”问题,张孟臣每年都到海南进行攻关。春节吃完饺子,张孟臣就来到南繁育种基地,弯腰用拐杖拨开大豆叶子,查看长势。13年前,他患了双侧股骨头坏死,此后他每天坚持拄着拐杖走路,每次下地查看,他用拐杖翻看大豆。
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大豆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新培育冀豆系列品种植中,张孟臣团队育成的“冀豆17号”等大豆新品种,经两次田间测产,平均亩产量均在300公斤以上。“此次大豆新品种为解决河北省及黄淮海地区适栽品种缺乏问题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我国大豆科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张孟臣说。
张孟臣在南北奔波中,经过六七代的试验,再经过初级、高级产量试验和区域试验,2001年,培育了15年的“冀豆12号”迎来国家审定。经审定,最高亩产量达321.5公斤,蛋白质含量达46.48%,均超过我国超高产300公斤/亩和高蛋白45%两项大豆育种攻关指标。
“冀豆12号”是全国首个跨春、夏生态区审定推广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为后续优质高产大豆培育开路。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十二五”来,“冀豆12号”一直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品种。
潜心40多年钻研大豆育种的张孟臣,育成大豆品种20多个,推广1亿多亩,不断突破选育高产量大豆……
“我要做大豆的代言人,充分利用南繁优势,选育出更稳产、优质,引领世界大豆行业发展的品种。”
3月1日,乘坐飞机飞回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大豆体系考核,紧接着,他要到安徽参加黄渤海种业大会,连续四场专业会议后,还要再飞回到海南收获他的大豆。在地头,拄着拐杖的张梦辰很有自信。
他的棉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2018年5月28日,北京,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作为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之一,河间国欣农研会会长卢怀玉参加了大会,聆听总书记讲话,他百感交集。20年棉种科研之路上的起起伏伏、点点滴滴,不由浮上心头。
199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卢怀玉,放弃到德国深造以及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当农民。后来接任了国欣农研会会长。
1984年,深信“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的卢怀玉,重金引进的抗虫棉种,首先在全国棉区推广种植抗虫棉……1995年,农研会4200户会员近万亩棉田全部种上了抗虫棉。
当年冬,他带着4名技术员来到海南三亚,在30亩试验田里自己繁殖抗虫棉种。白天,干不完的棉田活儿;晚上,挤在别人遗弃的简易石头房里。除夕下午,他们包了顿饺子,算是年夜饭。正月初一,又出现在棉田……
一年后,优质棉种繁育出来了。当初被认为最大超不过2万亩的农场繁种计划,如今已经达到8万亩,国欣棉种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位居全国第一。
2017年,卢怀玉当选为中国科协九届全委会常委。54位常委中,32名院士,只有他一人来自农村。
2008年,卢怀玉参与的“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2019年,他参与的有关棉花的农科创新项目,又两次获得这一奖项!他参与研制的棉花化控技术,被认为20年内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另一项“H318增产抗病”杂交棉种,成为我国长江流域棉区的第一大棉种。
右图为卢怀玉在棉田(李东顺摄)
2022年,国欣棉种在新疆推广面积达到230万亩,国欣家纺的营业额也达到1700万元。
世界首例花青素玉米的诞生
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我来到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所长,玉米专家王义民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村的的家中,四间平房都贴着春联,院里一片刚刚收获的紫黑色玉米在阳光照射下乏着光,他给我沏了一壶茶,“这是我的玉米花青素茶,你尝尝味道如何?”
只见很快,玻璃杯的水很快变成了琥珀色,喝一口,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左图为王义民与他的花青素玉米(李东顺摄)
今年,是这位老专家在海南46个年头了。他的花青素玉米的发现,与袁隆平在海南的发现竟然惊人的相似。 那是1992年,王义民在南繁的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特别的玉米,这株玉米包括叶子,全身散发着紫色。他觉得这株玉米与众不同,就精心保护起来,并开始不断繁育。经过10年时间、长达20个世代的漫长繁育,世界上首例花青素玉米终于诞生。这种玉米产量与其他玉米不相上下,然而其产出的花青素则远远高于粮食价值的几十倍。
王义民高诉我,他培育的花青素玉米,目前已经投入深度开发,花青素茶、花青素饮料、花青素酒都已经进入工厂生产并投入市场,在内蒙古用花青素秸秆饲料喂的奶牛也产出了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奶。一家医药企业正在准备以花青素玉米提取的花青素开发防癌药物。目前,他的儿子、女儿都在公司从事花青素的研究与开发。
从非洲回国的南繁专家
一位74岁的老人正在南繁基地的玉米地里给玉米套袋。他头戴一顶连围脖的遮凉帽,胳膊上套着一个花套袖,手上戴着露出五指的布手套。身穿的一个蓝色围裙上,缝着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七八个大口袋。
你绝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农业科学家。
他叫贾银锁,现任非洲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亚洲中心主任。2023年1月6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开幕,贾银锁应邀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而就在一年前的 11月15日,“贾银锁院士工作站”正式在三亚崖州湾南繁科技城挂牌。当地媒体评价说:“这不仅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热带区域国家科研成果在海南落地工作的一个重要进展,也是海南省农科院加强与院士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贾银锁出生在石家庄新乐,今年74岁了。他在河北农大毕业留校任教,后走出去到南非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南非的金山大学任教授。2005年7月,河北省政府以海外高层次人才特邀回国。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从事生物能源、作物育种和抗逆生理和国际合作等研究工作,任植物生理与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
2013年退休后,他成立了河北理查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玉米育种研究。
10年时间,贾银锁率领科研人员从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中选育出了矮秆,切株型紧凑,抗病虫的优异材料38份。培育的杂交组合12个,分别在海南、河北石家庄,四川绵阳、甘肃张掖种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得到了农业部专家的肯定。
右图为贾银锁与非洲科学院院长达克拉(李东顺摄)
他带我走进他培育的矮化玉米新品种“理查德22号”田里,只见这种玉米的植株明显比普通玉米矮50%,单棵粗壮,叶子发黑发亮,他说,这是从国外矮秆玉米与我国的玉米杂交转育而成的自交系,再进行组配、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在高密度每亩8000株的条件下,亩产可达到1200至1500公斤。他说,我今后的玉米育种方向就是矮杆、抗密、抗逆实现高产!
八仙过海尽显奇能
河北省种子协会南繁分会秘书长冯五平介绍,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形成国家队、股份公司队、民间队齐上阵,八仙过海搞育种的局面。石家庄农科院、邯郸农科院、邢台农科院、唐山农科院、保定农科院在海南都有自己的育种基地,而河北兆玉种业、河北巡天种业、河北国欣种业、双星种业、蠡玉种业、科宝蔬菜 等种业公司都在海南以及新疆、云南、甘肃等地建立育种基地,开展育种工作。
在南繁基地,农科院、研究所等国家队,一批民营种子公司同台竞争,还出现夫妻育种、师生育种、父子育种,特别是辛胜格一家五代搞育种,传为佳话。
位于保定的河北农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为河北的南繁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河北农大这个人才库的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在南繁队伍里,河北农大的毕业生都已经成为河北农业各个学科特别是育种研究的骨干,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董玉琛、赵春江,非洲科学院院士贾银锁、果树专家李保国、著名棉花专家马峙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原院长王慧军、中国杂交谷之父赵治海,育种专家李志良、杜瑞恒等。
在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农场一座三层小楼里,河北农大大田作物南繁试验站副站长赵永峰副研究员接受了笔者采访。他介绍,河北农大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自从70年代开始参与南繁,2014年在海南设立大田作物南繁试验站,流转了80亩地进行育种实验。每年有10余位教授带领20多个硕士、博士研究生来此进行南繁育种实践与教学。
河北农业大学终身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河北省棉花现代种业创新首席专家马峙英,在棉花遗传育种和粮棉科技工程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 50 余项;育成审定棉花新品种 22 个,获植物新品种权和国家发明专利 31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赵永峰今年44岁了,在他的卧室里茶几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他皮肤黝黑,戴一幅眼镜,外表看不出一点大学教授的样子。从2006年至今,他在海南已经坚守了17年,他介绍,17年来,试验站先后培育出100多个新品种,其中,“农大棉”、“农单”系列玉米,已经大面积推广,90年代选育出的“农系531”玉米自交系被广泛引用。2010年以来,赵永峰参与的团队承担玉米育种课题,先后育成16个玉米新品种,高产玉米新品种亩产超过1000公斤,两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3岁的研究员党继革,现任河北双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从事西甜瓜、向日葵育种30余年,以攻克西甜瓜、向日葵育种卡脖子难题为己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2021年被聘任为河北省西甜瓜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作为公司的领头人,2016年带领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是河北省第一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经作类品种育种企业。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双星人就开始在海南南繁育种工作,在西瓜、甜瓜、向日葵育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先后培育了西瓜新品种120多个、甜瓜新品种50余个,向日葵新品种20余个。其中,培育的西瓜、甜瓜品种,深得瓜农和经销商的认可,“星研七号”、“双星世佳”等西瓜品种,“星甜十八号”、“星甜二十号”等甜瓜品种在部分保护地市场份额达到了80%,位居行业首位。
借钱也要搞育种的专家
在南繁基地,除了国家队、省市研究员所,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扎实劳作的农业育种科技人员。他们并不出名,有的人学历也并不高,自学成才,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的粮食金饭碗做着贡献。
在南繁基地最西边一块玉米地里,张东银正在紧张地为玉米抽雄穗,他圆圆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茶色眼镜,只见他熟练地把一棵棵玉米的尖部包开,把里面的穗抽出来,“现在正是关键期,抽晚了散粉后就会造成实验失败。”
今年是张东银在海南南繁育种的37年,他一边抽雄穗,一边说。
仔细看,张东银1984年毕业于邯郸农校,在大名县万堤农中作了一名教师教农业课。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他发现农民买的玉米种子质量不高,对产量影响很大,他决定自己育种,1986年,他注册了民营农科所——“邯郸市冀南农业技术科学研究所。开始了搞育种,然而,困难接踵而来,育种就像大海捞针,周期长,成功率低,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仅凭着他家里每年20亩地的收入, 远远不够,他育种经常是入不敷出。当时,县级以下科研单位争取资金比较困难,“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坚持住,不能让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他依靠顽强的毅力始终坚持不退却。幸亏他有几个好朋友,听说他资金遇到困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两万、他五万,朋友先后借给他几十万的钱,终于帮他度过了难关。
抽掉雄穗,是避免它自由授粉,为的是人工授粉。不论天多么热不能间断,甚至下雨天也要到玉米地里寻找一遍,在即将长出的玉米穗子上套隔离袋。那是2008年腊月二十九,天下起暴雨,他弯腰在田里持续工作3个多小时,由于后背被雨长期淋,回家后疼痛不止,睡觉躺不下,白天直不起腰,到三亚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椎间盘突出,建议手术。他回家后自己用一个大塑料瓶装满热水,放在后背,这就样十几天后竟然神奇的好了。
30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目前,他的一批抗病、耐高温、高产优秀玉米自交系已选育成功,将有一批玉米新品种面世。
抗盐碱小麦一水过千斤
在南繁基地另一侧,在一片玉米地中央的一间平房里,泊头市蔬宝科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黄丙欣正在筛着刚刚取回来的玉米花粉。只见他从几个袋子里倒出像种子似的东西,然后用一个细网袋作筛子双手抖动,一张白纸上,留下了一层黄黄的粉末。
“这是刚刚收的玉米花粉,下午还要用这个材料授粉。”
黄丙欣长的清瘦,年前12月,他也在家乡染上了新冠,并引发了肺炎。春节前他终于痊愈,就匆忙赶到海南的试验田。20年前,他开始在海南进行南繁育种,目前30多亩试验田培育着1万余份材料。
左图为黄丙欣在南繁实验田里(李东顺摄)
他1964年出生于泊头市王武庄乡东官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没有受过大学的专业学习,高中毕业后,黄丙欣自费到石家庄、北京等地大专院校学习栽培及育种技术。他坚持不崇洋,不媚上,不跟在别人后面走,经过几十年的摸索研究出自己的一套农业新品种的栽培、育种技术。
特别是黄丙欣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栽培条件,从国内外不同区域引进玉米、小麦新品种,筛选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最佳种植模式,实施“良种良方配套栽培”。针对泊头地区盐碱地多的特点,他用14年时间育成抗盐碱抗旱的小麦品种“泊麦7号”。由于出色的抗盐碱、抗旱性能,这种小麦非常适应在我国黄(海)渤海地区沿海的盐碱地种植推广,在泊头、沧县、盐山、黄骅等地大面积种植。
“不但在盐碱地里一水过千斤,“土里捂”竟然也能超千斤。”他自豪地说。
那是 2018年,由于种植晚,一批小麦在春节前没有出苗,春节后才逐渐出了苗。那年,这批小麦虽然收获比正常的晚了1个星期左右,但是亩产量仍然超过了1000斤,令种植的农民喜出望外。一位农户称赞道:“真没想到,这土里捂的麦子也能打千斤。”
河北红高粱成了茅台镇的抢手货
高梁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而红樱子高梁是茅台镇特产的一种有机糯高梁,也是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酿酒原料。这种高梁只能在茅台镇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种植。然而,这种高梁也存在一些缺点,那就是亩产低,平均亩产400——500斤,抗虫性差,容易得病。因而在酱香酒的故乡茅台镇一带,红樱子供不应求。
认定“搞育种一定要盯着市场。”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杜瑞恒研究员发现了红樱子高梁的这些弱点,他决心培育出一种及保存了红樱子高梁的品质又抗病高产的高梁品种。
右图为杜瑞恒在南繁高梁试验田(李东顺摄)
1986年,他从河北农大毕业后就来到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曾经培育出1066A等优质谷子。2006年起,他把育种的方向转移到了适合酿酒的糯高梁作物。经过10年精心培育,“冀酿2号”终于问世。这种糯高梁适应性强,可以在北方大面积种植,而且抗蚜虫,不用打农药,特别是产量还高,亩产可达到1200斤。用这种高梁酿造的酒与红樱子高梁酿造的酒没有任何区别,因而立即得到茅台镇酿酒企业的欢迎,目前,这种糯高粱在河北等地推广200万亩,农民也实现了增产增收。
2023年3月8日,记者来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位于南宏农村的育种基地,这块地有80亩,与袁隆平的水稻基地仅隔一道墙。1986年,杜瑞恒河北农大毕业后就每年来这里进行南繁育种。
杜瑞恒居住在院里一栋三层小楼里,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肚皮上打一针,他患糖尿病已经20年了,每天要注射胰岛素。吃过早饭,就骑着他的三轮电动车来到田里。11亩高梁已经进入成熟期。很多高梁都套着袋子。
祖孙五代搞育种的辛家父子
听河北省种子协会南繁分会秘书长冯五平介绍,在南繁基地由于国家政策灵活,形成国家队、股份公司队、民间队齐上阵,八仙过海搞育种的局面。在南繁基地搞育种的,有夫妻队、师生队、父子队,特别还出现了祖孙几代搞育种的喜人现象。 特别是辛胜格一家五代搞育种,传为佳话。
2月13日,在南繁基地一片西红柿试验田里,一场专家品尝会正在进行。十余位南繁专家聚在这里,对西红柿进行现场品尝发表意见。只见这些西红柿有的通红,有的翠绿,有的金黄,有的青紫。有的个大如茄子,有的串如念珠。这个试验田就是辛胜格的。他说,我的今后目标是让西红柿走进千家万户的水果篮子。
一旁,一位小伙子也在默默忙碌着。“这是我的儿子,他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学习育种,现在已经顶上个了。”辛胜格说。
经过记者再三追问,他才慢吞吞的说起自己家祖孙五代搞育种的事。打他曾祖父起,就开始在自家地里育种,那时是民国时期,农民种地根本没有地方买种子,家里地多一些的,就选一块长势好的地,留作来下一年的种子。他祖父在改革开放后,就在石家庄市南长街一带摆摊卖菜种。他父亲也跟一位技术员学会了育种,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
他先是入伍当兵,从部队复原后就开始学习育种,2001年,他注册成立了石家庄冀新种业公司,专门从事蔬菜种子的繁育与销售。他说,他赶上了好年代,他的公司得到了国家及各级政府支持,他在海南三亚、河北石家庄及云南省也分别建了自己的育种基地。现如今,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他让两个儿子分别拜两个农业专家学习育种,现在,他家的第五代已经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了。
做好天下第一事,诚实低调的做人
“南繁”的育种家们是一群有本事、有志向、有骨气、为我国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贡献的伟大的人,他们干的是“天下第一”的大事,但他们却躬身田畴、深藏功名,在跟泥土和大地打交道的过程中塑造了低调的群体气质。本文中提到的多位河北种业科学家,他们在业内的名声如雷贯耳,但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却显得默默无闻,他们无疑是当代人最值得仰慕的明星。
在南繁基地,你随便在田里拉住一个人问,十个人中有七八个都是硕士、博士、研究员。而凭着他们的外表及穿衣打扮,你肯定是看不出来的。
他们其中很多人的故事,他们在南繁北育中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赵国忠被当“盲流”,祖茂堂被“罚款”,这两个故事很有代表性。
那时,我国的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赵国忠从石家庄到南繁基地需要火车、轮船、汽车,最多需要半个月,而祖茂堂从高碑店到南繁基地最长一次走了22天。
辛勤培育出的种子是他们的宝贝,他们怕邮寄和托运不保险,来回都是自己手提肩扛。赵国忠背着一个编织袋棉种,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候车时由于太累,就在广场一个角落躺着睡着了,等他醒过来,发现一位警察站在面前,严肃地询问他是哪里人,干什么的?当他拿出全国人大代表证,那位警察顿时愣住了,马上向他敬了一个礼,向这位科学家表示道歉。
而祖茂堂就没有赵国忠那么幸运了,一次,他背着几十公斤棉花种子在火车站倒车,他个子又小,显得口袋特别大,在车站一下火车就被查住,罚款!
然而,在南繁基地,这些人也是乐观的一群人。他们以苦为乐,业余时间有的读书,有的写诗,有的爱唱歌。
贾银锁坚持每天以写日记形式写诗。他的日记本已经成为一本真实记录他南繁生活的诗集。而祖茂堂爱唱歌,他到地里育种时在车上也带着一个音箱。干活累了,就打开音箱拿起麦克风面对自己的庄稼放声高歌。他说,听说有人给牛放音乐能提高奶产量,我的庄稼听了我的歌,没准也会高兴呢!
左图为一支来自新疆的采风团到赵国忠棉花实验田(李东顺摄)
张东银与另外两位年轻的育种人合住在一个农家院里,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三个汉子在一起虽然不像女人那么热闹,但是也不寂寞,吃的、用的都放在一起,吃大锅饭,谁有空就做饭,其他人帮厨。晚上回到家,厨艺好的炒两个菜,斟上杯小酒,山南海北边吃边唠,扯起来也是脸红脖子粗,吃完饭再沏上一壶茶,接着唠。
今年春节,三家的媳妇孩子也都从北方赶了过来,除夕之夜,三家人聚在一起过年,那是真热闹,大人们相互举杯祝贺新春,孩子们凑在一起放鞭炮。
此时,在不远处另一个小院里,祖茂堂打开了音箱,他手持麦克风又放声唱了起来:
“青悠悠的那个岭,绿油油的那个山,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望呀么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歌声随风传,双脚踏上丰收的路,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这歌声从小院里飞出,飞过玉米地、飞过高梁地、飞过棉花地、飞过香蕉园、芒果园,一直飞过大海,飞上了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