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大学老师讲文学课时,张锦池先生讲文天祥的《酹江月》“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讲《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师引申开来,讲到如何对待人生,看待生死,最后落实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对生死的高度概括:“有的轻如鸿毛,有的则是重如泰山”的人生观的哲理上。
那时的印象尤深,镌刻心肺。然而谁会想到,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说县委办公室去车接你,妈妈病危……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身体欠佳,但她还坚持上班,一直到我上大学,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叔叔的车来了,看着一脸泪水的我,还在安慰我:孩子,不哭,妈妈想你了……
坐上车,我的心绪 一下回到了十几年前。我的老家在拉林河畔的一个小山村,1945年末,抗日战争胜利了,关内来了老红军,在拉林建立了双东工委。外婆公开了自己的抗联身份,让女儿女婿参加土改斗争。爸爸上松江省委干校,妈妈在区委当会计,妈妈的算盘在土改工作队出了名,后来被人称为“一盘清”,直到多年之后,延寿县委老书记还说妈妈的算盘是“计算机”。
妈妈本来身体就不好,那是我们还在拉林住的时候,妈妈在拉林河里救起了一位轻生的一个女孩,她得救了,混浊的拉林河水“呛”了妈妈的肺管,落下终生残疾。
那一次吓坏了小脚的奶奶,她老人家,跟头把式不知摔了多少跤,给妈妈请大夫!妈妈身体稳定了,奶奶要给在省里学习的爸爸打电话,妈妈摇手说不要告诉爸爸,爷爷奶奶含着泪同意了。
不久,爸爸调到延寿,家属随迁,考虑妈妈的身体状况,奶奶要来给妈妈做饭,帮助照看我们姐弟。我高兴,又可以和奶奶在一起。妈妈严肃的和我说:孩子,奶奶生了爸爸,又照看你们姐弟,那是妈妈的福分,记住,我们家只有孝顺老人的义务……
叔叔的车开的很快,也很稳,到家门口停下,我看见的一幕惊呆了,院子里人们进进出出,门口上面过街的高压线上,大门两边的板杖子上,落着密密麻麻的燕子!它们不飞不叫,望着院子里……
叔叔停下车,我哭着跑进屋,一眼就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弟弟妹妹跪在地下,我俯在妈妈身上,喊着妈妈,爸爸扶着我,和妈妈说:老伴,你睁开眼,女儿回来了!在我们的哭声中,看见妈妈睁开眼,在我们姐弟面前停了好像有一分钟,然后伸出枯瘦的手,抬了几下,爸爸忙过来擎着妈妈的手,她在我们姐弟的脸上轻轻的一一摸过,终于一下从爸爸手里滑落,妈妈的眼角滚下了大颗的泪珠,再没有睁开!我哭的几次昏厥,是大夫给我打了针强心剂,才挺住身体,一直到参加完妈妈的葬礼。
事后,人们告诉我,在妈妈离开我们的一刹那,屋里哭声传到外边,那些燕子也叫了起来,有一只燕子竟落在窗台上,爸爸说可能就是妈妈救活的那只小燕子。还有人告诉我,送殡的队伍去坟地时,燕子的队伍一直跟飞在空中……
万物皆有灵性,我真的体会到了,妈妈和燕子的渊源,是我儿时难忘的人生教育课,从我记事时起,我的妈妈就用她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儿时妈妈和燕子的故事,至今仍刻在我们姐弟的心里。
小时在拉林,我们住的是泥草房,爸爸妈妈调进县城,单位分给我们家砖瓦结构的漂亮房子,我和弟弟妹妹高兴得不得了。妈妈却和我们说,这是党给的,你们要记住,你爸爸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迎来了新中国,才到县里当了干部,为人民服务。
这是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搬进县城新家时,妈妈说的几句话,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
北方的春天来得晚,妈妈说燕子来了,就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妈妈教我们唱:春天里,三月三,燕子来了,花满山……妈妈还说:燕子是益鸟,吃虫子……
那时尽管在县城,也没有幼儿园托儿所。我没上学前,妈妈已经无法坚持上班,单位让妈妈在家养病,她就成了我和弟弟妹妹的学前老师,我们姐弟好像不大懂如何关心妈妈的病情,就觉得在妈妈身边真好。就是到了晚年,我还是觉得儿时最好的时光就是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真是和歌里唱的一样: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那时,我们家北墙上有一面大镜子,爸爸说,是你妈妈在县里参加画展,妈妈画了一面红旗,下面是盛开的百花,得了一等奖,大镜子是奖品。
有了这块大镜子,我和弟弟妹妹不再蓬头蓬脑了,因为早晨妈妈喊醒我们,我们照镜子时,也很在意自己的仪表了。
北方有很多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如:山青葫芦地青瓜,梨树开花种庄稼……而这时往往是爸爸下乡的时候,每次临走前爸爸都是给妈妈备足服用的药,还嘱咐我们好好照顾妈妈,我是老大,要帮妈妈做饭,料理家务。那时,爸爸看我点点头,会搂过我们逐个亲了一遍,才跟妈妈挥手下乡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像说的是小雨,可这次爸爸离家下乡的清明 节,却是瓢泼大雨,雷鸣闪电,妈妈让我去关窗户,也就在这时,闪电划破天空,大雨中,一只燕子冲进屋里,一头撞在后山墙的大镜子上,跌落在地上!妈妈见状,马上让我把燕子捧到她的身边,我和弟弟妹妹惊呆了,问妈妈:咋回事啊?妈妈说,大雨中,小燕子把大镜子当成出去的门了!
我们姐弟围过去,那只小燕子醒过来,挣扎着要飞,可是它无法展翅了,妈妈说它的一条腿已经骨折!我们几个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妈妈说:你们不要慌,我们得救它。于是妈妈下令:找一个小纸箱,去拿火柴,线板,剪刀……妈妈让我把纸箱剪出几个小洞,把小燕子先放进纸箱里,挑出四根火柴棍,稳住小燕子,把四根火柴棍小心翼翼的夹在小燕的伤腿上,用线固定住,又放回纸箱里。
我和弟弟妹妹看着妈妈,突然想到,这个受伤的小燕它吃啥呀?
妈妈看出我们的心思,说:小燕的食物就看你们了!
弟弟说:抓虫!
妈妈摇摇头;
妹妹说:喂饭!
妈妈又摇摇头,说:你们记住,燕子不吃落地的,鸽子不吃喘气的!这是它们生活习惯多年形成的。你们说怎么办?
我和弟弟妹妹几乎异口同声说:抓蚂蚱!
于是,我和弟弟妹妹们开始负责小燕子的食物——抓蚂蚱!
几天之后,一个阴雨天,爸爸回来了,我们像讲故事一样告诉了爸爸,爸爸看看妈妈后打开纸箱,用手托出小燕子,放在炕上,小燕好像好多了,但那只伤腿还是不敢落地,爸爸问妈妈吃的是啥?我们拿出蚂蚱盒给爸爸看,
爸爸望着妈妈说:老婆子,人说久病成医,你咋忘了,给小燕吃接骨药啊。
妈妈说:那就得你去买了。
爸爸说:不用买,咱家就有啊。
妈妈说,黄瓜籽?
爸爸说:对了。
我急忙告诉爸爸,妈妈说燕子不吃落地的!
爸爸搬过我的头,亲了一口说:给小燕接骨啊!
妈妈说:怎么打粉啊?
爸爸说,我有办法。
爸爸拿着黄瓜籽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回来时,黄瓜籽以打成面儿了。
原来爸爸求的老中医张大爷帮忙。
妈说,又去麻烦张哥了!
爸说,为救一个小生灵,张哥还高兴呢!
爸爸下乡走了,我们开始为小燕尽心尽力地喂食、喂药,让它尽快恢复腿伤。
秋季开学时,我上学了,家里就由弟弟妹妹帮妈妈护理这只小燕子。
在学校,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于是抓蚂蚱一下成了全班同学课后的义务活动,这件事也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不但不批评我们,还让我们抓蚂蚱时注意安全。
大约两个月以后,小燕子腿接上了,它可以从炕上飞到地上,不知为什么它不飞出去,每天小燕吃过蚂蚱,就自己回到纸箱里去。
放暑假了,抓蚂蚱时间更充足了,来送蚂蚱的同学谁都不去惊扰小燕子,他们轻轻的和妈妈打招呼,悄悄地离开。
突然有一天,房檐的燕窝传出了咋咋的小雏燕声,从窝里飞出大燕子在房前屋后盘旋,纸箱里的燕子躁动不安,它居然叼只蚂蚱,向外飞去,没到窗口,又落在地上,但它嘴里的蚂蚱没有扔掉!
妈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叫我和弟弟妹妹过来,我看见,妈妈的眼里有晶莹的泪珠,妈妈说,这就是母爱,人和万物生灵皆如此,它听到雏燕的叫声,知道母亲哺育下一代的责任……
妈妈让我把燕子放到窗台上,然后让我离开,我远远的望着,那只燕子把嘴里的蚂蚱吐在窗台上,发出了几几咋咋的叫声,只见在空中盘旋的大燕子飞下来叼走蚂蚱,送到窝里喂雏燕!
妈妈好像精通鸟语,她让我在窗下放把椅子,把装小燕的纸箱和同学们送来装蚂蚱的盒子放在椅子上,于是奇迹发生了:燕子把蚂蚱送到窗台上,外边的大燕叼去喂雏燕……
为了让燕子出入方便,只是窗户很少关上,夜里妈妈让我们盖好被子,尽量不关窗户!
当受伤的小燕完全好了的时候,已是深秋,天渐渐凉了,这时的妈妈也可以下炕走一走,我们都很高兴,盼望妈妈早日康复去上班。
秋露初见,檐下的雏燕已长大了,我和同学们不用再抓蚂蚱了,但每天天亮,一排排燕子落在院里的板杖上,唧唧哇哇叫一阵,才飞走。这时的妈妈就会靠在门口,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又过了几天,爸爸叫醒了我们,让我们看窗台,那里齐刷刷一排燕子望着屋里,没有叫声,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爸爸搀着妈妈,我和弟弟妹妹同爸妈站在一起,妈妈说:天凉了,你们走吧,明年再回来,我们等着你们!
燕子真的懂得妈妈的话吗?一转身功夫,燕子们飞走了!
我去上学,同学们问我妈妈和燕子的事,大家一回头发现老师也在后边听。
这一天,放学后,老师把同学们留下,由她领着一直去了我家。进屋,她让大家站好,向我的妈妈深深躹了一躬,又举手向我妈妈敬队礼!
……
善良没有挽留住妈妈,妈妈走了!
几十年过去了,妈妈的音容笑貌、那颗善良的心一直在教我为人做事……
回学校,有几天心神不宁,同学们劝我时,我也明白,只是感情上还是一时半会无法释怀。
同学们为哄我开心,周日结伴去松花江边看滚滚逝去的江水。有一天,一个靠岸的渔船,引起我们的注意,原来有两个人为买一条鱼争执不下,我们也去看,那是一条江鲤。肥大可爱,两个买鱼的人都想要买到手,打鱼的见机抬高鱼价,一个同学偷偷说,这条鱼快产仔了!我们几个大惊,暗中合计,买下来放生!于是我们挤过去说:我们想买这条鱼。两个想买鱼的说,学生买鱼干啥,你们有钱吗?我们说学校做标本,就卖给我们吧。打鱼人同意以卖给他们的价钱给我们了。我们拿了鱼就在渔船不远处把鱼放回了松花江。然而当我们回校时,几个人的口袋里没有了坐车钱!最后我们只好走回了学校。
更尴尬的是,吃饭没有了饭票钱!还是班主任张先生给我们买了饭票,救了急。
……
银河悦读网开展“童年地理”征文,我把我的童年往事讲给大家。妈妈的身体力行是我做人的准则。每每想起妈妈,都会告诉自己,您是我做人的榜样,我还要把您的人生观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清明将至,告慰妈妈,愿您在天国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