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大桥镇古时亦称“白沙”,自唐朝始名,宋淳熙二年(1175年)江都县版地图注为“大桥山寨”,元朝更名“大桥镇”。此后愈显繁华,跃入商业大镇之列,是江南与里下河地区间的重要商埠之一。

  明永乐七年(1409)陈瑄主持开浚白獭河(今白塔河)入江之工程时,其镇区水道形如带状,故这段河道又名“带水”,亦谓“玉带河”,镇便以河为名,大桥镇又名“带水”。然河上无桥,民间曾有“带桥无桥”之说。明嘉靖《维扬志<公署志>》载:“国朝江都在城市东南……邵伯镇市、大宜镇市,宜陵镇市,大桥镇市”,明万历《扬州府志》亦载:所属巡检司署及预备仓设大桥镇。

  至清康熙年间,乡人贤达朱江牵头出巨资,才筑建了一座名“永济桥”的大桥,所以,至今老辈人还称镇名为“大(dài)桥”或“带桥”。清末民初,大桥古镇通泰门、镇扬门东西相望,矗立于街东西两端,白塔河南北贯通,穿镇而过,处处彰显出古镇的天地祥瑞,古韵厚实。民国十八年(1929)后大桥撤市成镇,分为大桥、青龙、仁寿三镇。以玉带河为界,划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区,石板街横贯东西而又蜿蜒盘曲其间。河西片为仁寿镇,河东片为大桥、青龙两镇,而青龙镇在镇之最东,两镇之间又犬牙交错,形成兼管局面。

1672803658121078d.jpg  大桥古镇老街区从元朝始初露端倪,明清时本土名门望族和移居入住的贵富大家聚集于此,经商兴市,不断拓展,逐渐形成商贾云集、店铺毗连、百业俱全、市井繁荣的商业中心,沿街而设的各类商行店铺门面开阔、装潢精美、风格各异,多达300余家。

  古镇的南、北后街大都是商户眷属、族人居住地。富户房舍高门大院,宽敞明亮,结构坚固,外型考究,前后数进,形成“一府跨两街”之势。室内楼台梁阁高大气派,门窗隔扇雕有龙凤花卉等如意吉祥图案。

  大桥镇前街西端有个地方叫“牌楼口”,凡大桥人皆知,它的来历,要追溯到清康熙年间,一个家族,一对母子,母慈子孝的感人故事。

  康熙朝汤彭年进士府第就建于南后街,其怡山堂别墅建于镇南,前街还建有汤彭年为母请旨奉建的守节牌坊。牌坊高约6米,花岗石砌成,二柱分立于南北街檐处,整体直面东西,呈跨街之势,供来往行人经过时瞻仰。

  汤彭年,生于明末清初(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字石城,官至中书舍人,江都大桥镇人。

  汤彭年出生于一个富庶之家,然而,出生不久,父亲就病逝了。其时,其母年方及笄,为了一心一意把幼子抚养成人,她清心寡欲,决心终身不嫁,过着孤苦的日子。到了汤彭年启蒙的年龄,汤母专门聘请了一位饱学之士为汤彭年传道授业解惑。

  汤彭年懂事后,也深知为母之不易,一心刻苦攻读,学业大有长进。功夫不负有心人,汤彭年先后从秀才、举人,终于康熙十五年(1676)中丙辰科三甲四十六名进士,成为大桥镇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后被朝廷分派到福建等地任职,任上勤于政务,开化民众,公正廉洁,政声政绩俱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汤彭年致仕回乡后,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知教育之重要,亦深感旧时平常人家子女,得书之难,求师之艰,求学之不易,所以,他不仅自己坚持终身学习,更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也帮教乡里之学童。

  当他得知经史学家费密从四川颠沛流离大半个中国,来到大桥镇北边麾村野田庄定居时,对费密的遭遇十分同情,更对其生于乱世,仍守志穷理,钻研学问,取得傲人成就而佩服不已。于是,重教问学的他,专门派人赶赴野田庄,诚邀费密来大桥镇家中畅叙。

  由于汤彭年亦善诗文歌赋,尤精声律噐乐,所以,费密来大桥后,他们从早到晚,不是纵论经史,步韵吟诗,就是笙箫管笛,相谈甚欢,自然更少不了的是为子女辅导讲学。

  正是由于汤彭年以进士之身,礼请饱学之士的举措,使其子女等受益匪浅,学业精进,其三子汤启声于康熙卅五年(1696)得中进士(又说中举人),官事多地府县,后得雍正帝亲考恩准外放台湾任职,汤彭年的这些举措,更为大桥镇倾注了一股求师重教之风。就连诗文之名满江淮,有“维扬二妙”之称的康熙三十三年榜眼顾图河也先后于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九年九月,卅五年七月到野田庄拜访这位经史大家,讨教学问。大桥几大望族也曾先后邀费密来大桥镇课读子孙。

  汤彭年致仕在家后,在镇南建起了怡山草堂。其园为江乡园池之胜,园内叠石艺花,最饶幽赏。假山高过数仞,为邗东之最。汤彭年著有《来庵诗集》12卷,《挹露词》4卷。

  汤启声(生卒年月不详),字讬园,江都大桥镇人,汤彭年的第三子,因少承家学,故卓有文采,康熙三十五年(1696)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后中进士)。

  汤启声初入仕途授余干县知县,至雍正元年(1723)迁福建宁化令,惠爱获民心。雍正二年(1724)任福建乡试同考官,公明得士,以才调南安。在他即将离任宁化时,当地士民罢市攀留,父老数百人赴省要求让他留任。

  在南安任职期间,汤启声谙熟吏事,又不以才自矜,故深孚民望。尤其是在处理公务、案件时,能认真听取他人陈述原情,从容剖析,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与意见一一道明,就跟与同辈人讲话一样,因而“人自贴服,听从处分”。

  汤启声的前任为了敛财,曾经用发给纳税户执照的办法,向老百姓预征税粮。但在税赋征交后,却多征少纳,从中侵没无数,为了弥补空缺,又将已经预交税赋的百姓当成未交户处理,造成重复赋税的社会问题,百姓怨声载道。汤启声到任听到民众呼声后,即对征税执照进行全面清理,将官欠、民欠的一一理清公布,同时又废除诸多名目的赋敛,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史志上称他“其德于民为最。”

  南安地方恶势力一度较为猖獗,有许姓祖坟上的15颗柏树被地痞看中,他们竟假借“军工”名义上山砍伐。许姓族亲闻知后予以计较,但哪里是这些地棍的对手,只得诉至县衙。汤启声果断处置后,又四处张贴告示,晓谕全县“嗣后尚有地棍借端”,当从重处罚,从而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汤启声不仅公正无私,而且廉洁简朴,在日常生活中,一袍、一靴能穿经年,下民踏访,既不允许下属铺张,他自己也不饬厨传,仅仅“时飨一盂而已”,如此简约,令官民佩服。

1672803658230176a.gif  雍正六年(1728),汤启声从南安调任台湾府同知、彰化县知县,清宫御档明确记载为“督抚题荐有才者,上亲试擢用,为……福建南安令汤启声……”

  原来,清政府收复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听从施琅上奏,将台湾隶属福建,设台湾府及台湾、诸罗、凤山三县,另在澎湖置巡检司。后来,清廷越来越感到台湾中、北部的重要,于雍正元年(1723)又将诸罗县一分为二,在半线一带设彰化县。彰化处台湾中部,绝大部分为平原,多条淡水河从中流过,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台湾第一粮仓”的美誉。

  雍正五年(1727)正月初七,浙闽总督高其倬破格保奏折称:“为闽省办理需人,谨冒昧破格保奏,仰乞睿鉴,事彰化县知县张缟,操持尚好,而年轻不甚谙练……人地均不相宜。臣于闽省属员中留心察看,二、三人堪以更调……今看得原任南安县知县汤启声,居官谨饬,办事细心……就臣愚昧之见,似觉汤启声可胜任彰化县之任。二员现奉旨赴京引见,伏乞皇上圣鉴。如果尚在可用,臣谨仰恳圣恩……令其效力,庶可收人地相宜之效。”七月初,高其倬闻事奏折:“……再谈张廷琰、汤启声俱仰荷圣恩准放台湾、彰化知县(朱批:张廷琰才具平常,汤启声稍优……),此二人向在福建居官俱好。”清廷极为重视台湾建置,对汤启声的任命经过了浙闽总督破格保奏,并由雍正帝亲自面试考察。由此也可看出汤启声在福建的政声政绩。

  汤启声到任彰化后,首先建了县署,府邸在彰化城中,坐北朝南,分别有大堂、穿堂、后堂,另设库房、厢房、厨房、小轩。其次是兴办义学。除在文庙旁建学堂(台湾白沙书院前身)外,又在凹饼庄置义田51甲6分2厘,以充束修膏火之补。汤启声被后世称为彰化文教拓荒之前驱,记入史志。

  汤启声还积极关注民生,清政府关于台湾的丘陵、山区受灾记载相当详细,而对平原受灾的档案记载却只有二起。其中一起就是汤启声上奏的:“禾苗仓廒并无损伤,倒毁番屋二十八座,压死老番妇二人。”可见汤启声察看灾情调查之深入,上奏之及时。

  汤启声后因疾返里,家中有怡山草堂,其堂近江疎旷,叠石艺花,最饶幽赏,为江乡园池之胜。园中假山高达数仞,乃邗东之冠。汤启声即在乡里教学后生,优游吟咏,著有《讬园诗》前、后、续3集22卷,年80余卒。


  注:本文创作时,参考了地方文献及朱绍明、朱毓麒等文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